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

第253部分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第253部分

小说: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让。

见轩辕没再推辞,神农欣慰笑道:“如此才是!我将召开人族大会,在会上宣布将于一个月之后证道,并将于泰山封禅台将共主之位传给你,还望你能够不负老师和我的期望,领导人族走向兴盛。”

轩辕闻言点头严肃地说道:“既是如此,轩辕定不负圣皇之望!竭尽全力造福洪荒人族。”这却是轩辕对自身继任人族共主所作出的承诺,是以并没有再称神农为师兄,而是称其为圣皇,以示严肃庄重。

一个月之后。神农携轩辕登上泰山封禅台,似在俯视着人间地一切。无数人族从洪荒各地赶来集聚泰山,台下又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一声钟响,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神农说话。神农却并不急着传位。而是站在高台下等待了起来。有了上次伏羲传位地经验。众人都知道神农在等待圣人的到来,是以也都陪着等待起来。

待到正午时分,礼仪官宣布吉时已到,不一会只见自三十三天之上飞来一辆由龙马拉车的御辇,御辇上正端坐着天皇伏羲,未几,天上降下瑞气千条,紫气东来三万里,太清圣人太上老君骑着青牛由玄都**师牵着绳驾云而来,圣母nv娲娘娘也乘一凤凰也一同降临,众人见到圣人和伏羲圣皇前来,纷纷拜倒山呼不已。

伏羲先是见过老师太上老君和圣母nv娲娘娘,然后对神农呵呵笑道:“这些年来倒是有劳皇弟了,如今皇弟证道真是可喜可贺啊!”

神农领着众人上前拜过伏羲,笑道:“今日神农证道,皇兄能来真是神农之幸也!”随即神农又转身拜见老师太上老君和nv娲娘娘,老君欣慰的点了下头,nv娲娘娘也点头道:“圣皇客气了。”

众人起身后先由礼仪官祭告天地,向天地阐述神农之功德之后,随后玄都**师代表老师太上老君宣读太清法旨,玄都**师先向老师、nv娲娘娘和伏羲躬身行了个礼,然后从袖中取出太清符诏,展了开来,神农见状忙领着众人拜倒于地,恭听太清法旨。

只见玄都法师念道:“太清太上道德天尊敕令:人族共主神农氏,自成为人皇以德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今可得道,飞升火云宫,当历无量量劫不灭!另着人族轩辕继位。钦此!”

法旨宣毕,神农和轩辕的皇位jiao接的仪式便在太清圣人和nv娲娘娘的主持和见证下开始进行。

神农拜了九拜,双手接过太清符诏,拉着轩辕登上了高台,随后转身高声说道:“神农自成为共主以来不敢有丝毫懈怠,天幸如今下任共主已出,神农也可放心离去,今日神农禅位,天下共知!”

言罢神农来到轩辕面前,将人皇象征崆峒印递给轩辕,表情严肃地说道:“轩辕,今日我把人族的未来jiao到你的手中,你定要将我人族带领壮大。”

轩辕跪倒在地,接过崆峒印,高声道:“天地为证,轩辕今日接掌大位,必不辜负老师圣母和两位皇兄的期望!造福人族,天佑我人族!”

下方无数人族闻言也高声说道:“天佑我人族!天佑我人族!天佑我人族!”

顿时,天降无量功德,大部分落在神农身上,神农顿时爆出五彩霞光,照亮了整个泰山,天音鸣唱,无边金莲涌起,神农一路道行飙升至混元至人境界,瞬间证得了地皇道果!一xiao部分飞向老君,老君随手收了。

做完了该做的事,老君和nv娲娘娘也随之离开了,神农上了御辇,对轩辕说道:“皇弟,从此人族就jiao给你了,吾去也!”随即与伏羲大笑着乘御辇由龙马拉着朝火云宫而去。至此,神农证道地皇,隐遁火云宫,人族开始了大统大兴的人皇时代!

却说自从轩辕继位以来,不但继续推行炎帝神农的耕种之策和蓄养六畜,并且加以改进,推广到全人族,使其产量大大提高,而且向全人族推广了货币和统一了度量衡,使人族展大大加快,在轩辕全力治理人族之下,人族变得更加富裕,而且随着本草经在人族的广泛传播,人族因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也大大减少。

可是新的问题却出来了,伏羲和神农之时乃是以德治人,可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到了轩辕之时,人族因为富裕和外界危机的减少,因此不少部落和不少族人都有了新的想法,以德治人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展,说来也可悲,这却不知道是进步还是倒退,总之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开始因为神农氏刚刚传位,神农的威望还深深地刻印在人们心中,因此各部落族长都不敢轻动,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神农氏的影响渐渐淡去不少,可是这时候轩辕因为即位时间尚短,却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不少拥有实力的人便开始生出异心来。

此时人族遍布洪荒中央区域,人数何其多也,因此,轩辕怀着一腔雄心壮志要将人族带领好,可事实却并没有他想象地那么简单。此时人心却也没有伏羲和神农那时候来的古朴,阶级尊贵之分已经隐隐而现,一些有别样之心的族长们都蠢蠢yù动,可是却因为没有一个人领头,是以都还在观望。其中又以有姜部落的榆罔和九黎部落的蚩尤两人实力最强,野心也最为庞大。

轩辕看到这一情况,看在心里,急在心头,可是人心这东西却是最为难测,因此一时也没什么办法可想。底下群臣看在眼里,却为轩辕想了个方法,那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减弱各部落族长的权柄。各部落族长有了中央委派官吏的监督和牵制,不能再在各自地方独揽大权,权力大为削减,自然也就没有实力来对抗中央了。

轩辕一听,眼中一亮,当即采纳这个建议,并以这个建议作为纲领方向,召集群臣一起以此为纲领,群策群力,商议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在一众政策措施制定出来之后,轩辕并未有半点迟疑,立即开始着手推行。划分州野,建立城池,安排官员管理城池州野,以方便监督和管理各部落,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此令一出,各部落族长虽然对此政策多少都有些不满意,可因为慑于人皇权威,也不敢行对抗中央之举,只能无奈接受。而这样一来,各部落族长的权柄顿时大为削弱,一时间原本蠢蠢yù动的诸多部落都安静了下来。

第七十七章炎黄并华夏源流

话说自从人皇轩辕在人族中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政策之后,众多怀有异心蠢蠢yù动的部落领们都慑于中央威势而消停下来。##看xiao说必去##可是却也不全是这样,在个别实力强大的部落中,反倒因为这番政策而更加的暗流汹涌起来。

话说有姜部落,因神农氏乃是火德之身,因此又称炎帝,因此有姜部落又称为炎帝部落,部落以出了地皇神农氏而深深骄傲,一向不把其他部落看在眼里,神农在位时有着神农压制还好,可是自从神农证道以后,就由他的儿子榆罔便继承了他在姜姓部落的地位,成为了新的部落族长,没有了神农氏的压制,更在榆罔的带领下,部落众人变得更加骄傲和蛮横了。

话说这榆罔从xiao聪明好学,后来习文练武,自从继承部落族长之后,曾有周边的东夷部落之人不服有姜部落的领导,于是榆罔便筹建军队,与东夷人作战,多次击败敌人,受到了族人的深深称赞和崇拜,可以说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

却说人族在神农时期便开始有了一丝阶级尊贵之分,而神农将人皇之位传于外人早已引起有姜部落的一丝不满。这榆罔听说神农效仿伏羲氏将大下共主之位传于轩辕,本来就非常不服气,经常对旁人说道:“父亲为人皇,人皇之位本当由我继承,他轩辕有何德何能可当大下共主。”

自从打败东夷部落之后,更是意得志满,更加不将轩辕放在眼里,一心想要取轩辕而代之成为人皇,可是轩辕这人皇之位却是自己父亲传给他的,更是有圣人见证,真正的名正言顺,自己虽然有心取而代之,可苦于没有合适的大义名分,难以让生民百姓心服,是以虽有野心也只有等待时机。

这时听说了轩辕所推行的划分州野,建立城池,派遣官吏等等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顿时心中急怒jiao加。**更新最快**这榆罔虽说并不具备人皇的才略,可也称得上是方雄主,眼光也是颇为不凡。一眼便看出了轩辕人皇所推行的这些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的厉害之处。这乃是软刀子杀人,用意就在削弱部落领的权柄,使部落领不能拥兵自重与中央争锋。

榆罔深知,先前部落领之所以能够如此威风,便是因为依照先前人族的制度,中央乃是通过各部落领来间接统治个部落民众百姓的。民众百姓先接受所属部落领的统治,而后再接受中央的统治。如今轩辕推行的这些政策正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各部落一旦接受这些政策,或许刚开始时许多人会感觉到不习惯,可是用不了多久,等这些政策慢慢的深入人心之后,民众在心中便会对中央的统治有了一个直观的概念。不会再盲从于部落领的个人领导,中央的权威会慢慢在民众心中扎根。到那个时候,部落领便是有心不服从中央,也不会得到民众百姓的支持了。

榆罔明白,是到了他做出决断的时候了,现在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政策的威力还未显现,他的个人威望还没有被削弱。若不趁着现在夺取大下权柄,等到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政策深入人心的时候,他便是再有心起来与轩辕争夺人皇之位,也没有那个资本了。

正巧有姜族中之人也因为平素自大惯了,对于忽然要接受中央委派官吏的领导,也纷纷表示不满。榆罔先前心中正是捉mo此事,如今看到族中众人的表现,心中一亮,想到,这不就是上大给自己的机会吗?于是马上召集族中长老商议,族中长老本来就不满轩辕加强中央集权,因此也纷纷同意了,随后榆罔便日夜训练士兵,yù凭借着手中的jīng兵良将夺取大下权柄。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实力,榆罔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便盗用神农的名义,自号“炎帝”,以轩辕不尊祖训,擅改祖宗制度为名,出兵讨伐轩辕。**更新最快**

而其他部落见是炎帝部落出兵讨伐,有的是感念地皇神农氏的功德,有的却是心中有些别样心思,想坐山观虎斗,不一而足,都纷纷按兵不动,是以有姜部落大军除了几个城池稍有抵抗之外,一路上却是畅通无阻,一路朝陈都而去。

榆罔见自己的军队势如破竹,心中大喜,因此一路不停地打到了阪泉之地。而这时在陈都的轩辕听到部下来报说有姜部族族长榆罔起兵作1uan,如今大兵已经将要打到阪泉了,心中大怒,他本来不想让战争生,可是看到榆罔的做法,他失望了,于是当即集结大军并且亲自挂帅一路向阪泉之野奔去,大军急行军了三日三夜,终于在拂晓时分来到了阪泉之野,筑起了营帐,刚刚安定了下来,就有探马来报,言炎帝部落的部队也正好在这时来到,已在十里外安营扎寨。

翌日,旌旗招展,擂鼓齐鸣,双方将士各持兵刃,肃立于阪泉之野,一股肃杀之气弥漫着整个战场,百里之内飞禽走兽纷纷躲避。

轩辕对帐下众人说道:“如今敌我双方皆在此地jiao汇,两军jiao战勇者言胜,仁者无敌,榆罔无道,妄起刀兵,祸及百姓,我等以有道伐无道乃是民心所向,定能战胜榆罔!”

言罢众人将轩辕簇拥在中军中,轩辕右手高举过头,鼓声暂歇,霎时宁静了下来。榆罔那边见轩辕这边息了鼓声,也出了命令,息了鼓声,双方一时沉默了下来,似在酝酿着更为强大的风暴!

轩辕来到阵前,高声喝道:“榆罔,尔为何作反!”

只见那边传来一声粗犷的声音,道:“哼!轩辕,汝有何德何能,居然不尊祖训,擅改祖宗制度,如何能当得起人族共主之位?”

轩辕冷哼一声,厉声道:“榆罔,尔枉为神农圣皇之子,今日竟然为了一己sīyù而妄起刀兵,置我人族大业于不顾,尔有何面目面对如今身在火云宫中看着我等的神农圣皇!”

榆罔一噎,旋即冷哼一声,道:“废话少说!到了如今的地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还有什么要说的?众将听令,杀!”霎时杀声震大,兵戈齐,榆罔那边士兵气势汹汹地压将过来。

轩辕知道却需做过一场,此时说什么也没用了,于是摇手中的令旗,座下一将领着一队士兵朝对面冲杀过去,两军瞬间jiao缠在一起,霎时鲜血飞溅,惨叫声此起彼伏,看着一个个族人就此倒下,一个个生命就此消逝,轩辕心中满是悲哀,这毕竟都是自己的族人啊,同室cao戈,何其辈也,这就是战争么?轩辕看着那一个个永远站不起来的身影,心中如是想到。

不过轩辕知道现在不是迟疑和悲痛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