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

第182部分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第182部分

小说: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里做客,还邀请其在部落里住下,特地为其造了一间不错的房子。于是老子便在这一人族部落中住了下来。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数百年,老子看着人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又感悟了人族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各种人世百态,天道轮回无一不清晰的出现在老子心中,渐渐地老子的气息更趋飘渺,可以说老子这时候已经将心中疑难大半悟透,自己的无为之道渐趋大成,道法自然。

开始人们还奇怪这老人怎么能活那么长,可是后来渐渐觉得不对了,这时候的人族,虽然呼吸的天地元气之充沛要远远出后世,可因为不修神通,不通道法,并不能延年益寿。相反,因为洪荒的生存环境对于孱弱的人族太过艰险,人族普遍寿命不长,鲜有能过知天命者。

而老子一介老翁,却无病无灾,也不见继续苍老,初来人族时就这副模样,数百年过去仍然是这副摸样,没有丝毫变化。人族众民便知道老子乃是一位贤者。遂纷纷前来向其请教各种道理,老子一一回答,众人无不信服。渐渐的周围的大小部落知道阳山部落有一位贤者,遂纷纷前来拜访。

却说,有一人,名玄都,有大毅力,欲求神通仙道,寻那长生不死之方,却不知神仙何在,于是便遍寻名山福地,每至一处便跪于山前一月,以示心诚,若无人回应,再寻他处。曾跪遍千山欲求仙拜师,可能是机缘未到,并未遇到任何仙人。今听说阳山部落有一贤者,遂直接朝阳山而来,一路上风餐露宿,等到阳山时,已是面黄肌瘦,饥肠辘辘。

如今的老子道行之高堪比圣人,心头一动就知道有一与自己有师徒之缘的有缘人将要到来。老子心中高兴,遂在阳山部落外面不远处的一块大青石山假装脚伤等候其到来,准备考验他一番。

不久,玄都就来到了大青石上,此时玄都饿得两眼昏,模模糊糊地看到一老者卧于大青石上,遂过去断断续续的问道:“老…人家,你…何事卧…于…此处?”

老子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道:“因脚伤,不能回部落,遂呆于此处,等候有人来背我回去。”

“老人家这里地处偏僻,可能很久都不会有人来了,而且天也快黑了,不如我来背老人家回村落吧。”玄都回道。

老子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遂应道:“那就有劳小哥了。”

玄都于是背起老子,步履蹒跚、气喘吁吁的向部落方向而去,因为玄都原本就体虚,完全是咬牙坚持背负老子。故而刚到部落,将老子放下,玄都就一下子晕了过去。老子满意一笑,心想:“此人毅力不错,心地更好,正适合我继承我的道统。”

老子之道艰深晦涩,需要有大毅力大智慧者方才修得。想当年长耳定光仙在昆仑山外围初遇三清拜师之时,老子虽然心喜长耳定光仙之资质,但因看其心性活跃,毅力稍显不足,都没有动收徒之念。老子收徒要求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这玄都虽然资质比不上长耳定光仙先天神祗之资质,但胜在有着大毅力大智慧,却是老子门徒的不二人选。说实话,老子虽然对长耳定光仙十分喜欢,心中却还多少有些遗憾的。因为长耳定光仙虽然是三清门下徒,而且在修道之路上也已经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可有一点,即便长耳定光仙接受三清共同教导,可名义上他毕竟是三弟通天座下弟子,而不是他老子的弟子。

在弟子的选择教导上,通天这个三弟走在了他这个大哥的前面。即便老子修为精深心性淡薄,也还是有些争强好胜的心思。想要教导出一个更加优秀的弟子。

一点地上的玄都,玄都猛然从昏迷中醒来,迷迷糊糊的看到一紫袍老者站在其身前。玄都一看,这不久是自己刚才背回来的老人家吗,怎么……,一看自己身上,哪还有一点面黄肌瘦的样子,而且身上穿的也不再是皮衣,而是一件青色道袍。

猛然间福临心至,知道此人乃是自己要找的大贤,遂恭恭敬敬,五体投地的叩道:“人族玄都拜见大贤,望大贤收下弟子。”

老子道:“你与我有缘,可为我门下大弟子,吾乃盘古三清之太清老子是也。”

玄都遂狂喜,叩道:“弟子玄都拜见老师。”

“既然如此我为你取个道号,唤做玄都**师如何?”

玄都高兴道:“谢老师赐名。”

这时阳山部落的众人也围了上来,听了老子的话,才知道这位在自己部落住了数百年的老人乃是圣母的师兄太清道人,于是纷纷俯叩拜起来,老子也不推辞,哈哈一笑,就地讲起道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

…………

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无数太清要义蕴含其中,经由老子之口讲述,更加透彻,至理愈明晰

来回开讲九次,次次文字相同,感悟却每次都不一样,一会清静无为,一会顺其自然,一会据理力争,一会以柔克刚,一会润物细无声,一会随风潜入夜,一会上善若水,一会水滴石穿;无量**,妙不可言

随着老子的讲道,天地间异象衍生,天花乱坠,地涌金泉,大道之音如雷霆滚滚,天地亦为之变色,但见万灵万物齐叩,千草千木逢春天,清气缭绕三万里,白云驻留一片天,万道霞光横贯天宇,七彩长虹环绕山间,异香扑鼻人族域,仙音响彻九重天。

老子讲道完毕,天上降下一大团功德金光祥云。老子此番讲道,却是为让人族次识得天地至理,明了养命修真之道。有许多心灵福慧之人,更是由此走上了寻真修道之路。从此人族才开始出现炼气之人修道之士。如果说是女娲赐予了人族生身性命,老子便是赐予了人族智慧道理,功德无量。

老子一张大袖,将功德金光收了。见人族众民还深深的沉浸在他所讲授演化出来的道境之中,一时半刻无法清醒过来,便也不等众人醒来,就带着玄都向东昆仑飞去。

等众人醒来,现老子已然不见,知道其已经离开,于是深深的想东昆仑方向磕了九个响头,感谢其百年的教导之恩,人族从此以后除了供奉女娲和那护持人族千年之久的无名上仙之外,又开始供奉起老子来。

却说老子带着玄都离开阳山人族部落,回到昆仑山,将其介绍给元始通天两位兄弟之后,便取道向三十三天之外的娲皇宫行去。

原来此番在人族驻留百余年,老子却是已经完全明了自身的证道机缘,便是应在人族身上。不过人族乃是女娲所创造,女娲乃是人族举族供奉的圣母,老子若想借人族证得混元道果,却还需要经得女娲娘娘的同意才好行事。

老子如今早已经是准圣巅峰之境中的巅峰,修为深不可测。就当下来说,除去天道鸿钧老祖之外,也只有已经证得混元道果的女娲圣人,平心娘娘和冥河老祖两大至人能够力压老子一头。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老子修为积累极其深厚,一旦证道成圣,立时便会成为混元圣人中的魁。

即便尚未成就混元圣人,也非常了得,施展神通道法,不足半日便来到了三十三天之上,有女娲娘娘刚刚开辟不久的娲皇道场。这还是因为娲皇道场为女娲圣人开辟,其中蕴含混元大道奥妙,有着空间禁制,外人轻易不能进行空间挪移之故,否则老子施展开空间挪移神通,弹指间便可到达。

老子飞出三十三天,排开混沌边缘乱流,降落在女娲开辟的娲皇道场之前。

但见五气翻滚,蒸腾而上,结为粉色庆云,一幅山水宝画横放其上,潺潺流水,巍峨高峰,奇花异草,洞天仙府,云雾缭绕,霞光阵阵。擎天巨树,郁郁葱葱,青翠欲滴,仙花异草无数,香气逼人,沁人心脾洪荒斗大星辰射来道道星光,璀璨银河,遍撒星辉,似梦如幻,灵气充盈

紫气翻滚,雾气如潮滚滚排开,露出一九百九十九阶的天梯台阶来,金玉铺成,有烟霞似水流动其中,云雾蒸腾,白虹常驻。老子步履闲逸稳健,沿着台阶漫步而上。

到得阶梯尽处,一座金碧辉煌的宝殿立于眼前,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一个云鬓高挽,斜插珠钗,悬一宝珠,沧海珠泪,皓月生成,金黄宫装,绛唇映日,肌若凝脂的女子候立门前,朱唇微启,如同黄莺出谷般清脆悦耳,“娘娘特命奴婢迎太清上人进殿”

老子向着前来迎接的彩凤仙子微微点头,而后迈步进入娲皇宫中。进得宫来,老子却现,仅仅数百年时间,娲皇宫却是比先前女娲开辟道场时更加的绚丽雍容了。

但见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殿中根根玉柱,柱上缠绕着金鳞耀日赤须龙;又有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碧玉台上,有千千年不卸的名花;玉径旁边,有万万载常青的绣草。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正中间,琉璃盘内,放许多重重叠叠太乙丹;玛瑙瓶中,插几枝弯弯曲曲珊瑚树。娲皇妙手化天境,不沾人间点污泥。

老子进入大殿之中,正见女娲娘娘走下玉座作势迎接。“大师兄此番前来我娲皇宫,小妹荣幸之至,大师兄请坐。”女娲将老子让在殿中座椅之上,而后吩咐侍女为之奉上仙茗香茶,这才回归自己座位。

见此情景,老子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女娲虽然在鸿钧老祖亲传弟子中排行在末,乃是三清的师妹。可是女娲依靠造人之举率先成圣,成为继鸿钧道祖之后洪荒的第二位圣人,身份却是立时蹿升,尊荣无比。老子虽然是天定圣人,可毕竟还未真正成圣,身份较之女娲还是有所差距的。

原本老子此番前来乃是有求于女娲,加之女娲成圣之后身份提升,老子以为女娲会对他稍稍摆一点圣人的架子呢。不料女娲仍然是谨守师妹之份,对老子礼仪周到恭敬,完全看不出来比之成圣之前有丝毫变化。这让老子心中很是满意。

老子不知,其实女娲此番举动固然是因为女娲并非得意忘形的浅薄之人,无论成圣与否都没有忘记自己师妹的身份。再者也是因为老子乃是长耳定光仙的师伯。有长耳定光仙这层关系在里面,女娲怎么可能在老子面前摆架子?

第十一章三清成圣天下惊

“不知大师兄此番前来小妹这里有何事情?”为老子奉上香茗之后,女娲开口问道。其实老子此来目的为何,女娲在天机感应之下也是知晓大概,知道老子的证道机缘应在她所创造的人族之上。这次来娲皇道场,乃是与女娲结善缘而来。

不过这件事,说起来是老子有求于女娲,虽说看在长耳定光仙的面子上,女娲心中早已经决定允许,不过总还是由老子先张口为好。否则她对老子的逢迎便显得太露痕迹了。

老子见女娲问起,也不客气,向女娲道:“实不相瞒,贫道此番前来师妹这里,却是想求师妹一件事。贫道此前潜心悟道,却是明了了自身的证道之路。原来贫道的证道机缘却是应在由师妹亲手创造的人族身上。当立大教,庇佑教化人族,借助立教之功德,人族之气运,引出盘古斧神遗留之开天功德,方能证道成圣。

只是一旦为兄借人族立大教,却会将人族气运大半揽入我所创之教派,必然使得师妹之气运受到影响。人族乃是师妹亲手所创,传承这师妹之血脉,师妹也被人族奉为圣母。为兄欲行此等事情,却是要先与师妹说一声,求得师妹允许才是。”

到了老子这个层次,与女娲说话,却是并不需要打机锋。老子深知,以女娲圣人的修为,事情必然早已经了悟于心,拐弯抹角只会让女娲心中笑话。所以径直说了出来。而且老子说话间语气平淡如常,不徐不疾,便似这事情并非关乎自己证道大事,而是在说别人一样。尽显盘古三清之首的高深风范。

如今女娲已然证道成圣,成就混元大罗金仙道果,对天道天机感悟甚深,自然深知人族之重要。今后甚至会取代巫妖二族成为天地主角。人族气运之盛,便是对圣人而言也有大作用。

若是其他人前来求以人族立教,借人族气运行事,女娲绝不会轻易答应。不过老子却不同。一者女娲从天机中得知,老子成圣在即,而成圣之机缘确实应在人族身上。此乃天定之事,女娲若是不允许,便有逆天行事之嫌。再者老子还是长耳定光仙的师伯,女娲便是为了她与长耳定光仙的未来着想,也不敢为难老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