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只要宝宝不要爹 >

第140部分

只要宝宝不要爹-第140部分

小说: 只要宝宝不要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恶,趁势做渔翁呢。〃

说的也是,彦如画点点头,但是心里隐隐有些不妥,思虑再三,觉得此事不能大意,但一时之间该如何处理?

若是大唐对大齐有野心,大唐女帝就在大齐,想让她再也走不了,其实很简单。但是此封信若真是有心人挑拨离间,岂不是刚好中了人家的离间之计?毕竟大唐女帝若在大齐有闪失,大唐必定不会善罢罢休,可如果就这样放虎归山,似乎又太便宜了她,自己也无法放心。

彦如画的脑中正想着如何才能不声不响试探大唐女帝,彦子青抬头看了她一眼,放下手中杯子,笑道:〃若是想试探大唐的实力和野心,老夫倒是有一个主意。〃

如愿看到众人包括女皇都以话询问的眼神看着自己,彦子青不由得意一笑,接着说道:〃大家都知道,大唐是马上得天下。如此推断大唐欠骑的确无敌,声名显赫不亚于大楚,但却从来没有打过水战。而我大齐虽然兵马弱了些,却是水战行家。趁大唐女帝在此,何不邀大唐军以演练为名,在济水比试比试?让大唐也看看我大齐的水军之威,趁早熄了对大齐的野心。陛下以为如何?〃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而且大齐水战确是长项,彦如画见彦子青对自己的水军这样信心十足,不由也动了心思,与其等大唐不知何时来袭,不如主动些,窥得先机也好早作准备。又象征性的询问了一下其它的大臣的意见,见并无异议,便当即决定,事情就照护国王爷所说,立即安排部署,势必要让大唐女帝知道大齐不是好欺的,让她趁早死心。

次日,正在驿馆休息的大唐女帝接到了大齐女皇的邀请,前往大齐皇宫一聚。

萨云萝看着彦如画送来的邀请函,暗自思量,大齐内乱她不去处理,怎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跑来邀请?是解释说明还是另有目的?彦如画那个女人无事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说什么小聚,看来事情有些蹊跷,难不成是那人有所行动?

见大齐送信的使臣还在等着自己答复,便淡淡一笑道:〃请大人稍候,朕随后就到。〃

唤了侍女服侍更衣,萨云萝暗自想着可能遇到的情况,也寻找着解决方案,而后随着使臣进了大齐皇宫。

高高在上的女皇笑意盈盈地与大唐女帝相互见礼,彦如画笑眯眯把这一邀请的目的讲了出来:〃大唐国威,天下闻名。朕也思慕一睹,这次庄邀,请陛下允许才好。〃

桃花眼微转,萨云萝听完便明白了彦如画的目的,看来李政确是有行动,也正如自己所料,彦如画将信将疑,欲信不信,所以才会想出这个法子。

简单的说,大齐是想看大唐水军的笑话,顺便警告大唐,大齐水军不弱,断了自己的谋齐之心。不由笑道:〃陛下这样诚恳相邀,朕怎敢辞?也罢,就定于半月后,在两国相邻的济水相见如何?〃

既然同意了,地点在哪里彦如画也不在意,自然无其它意见,于是事情便确定下来,随即通告天下。

与彦如画谈妥以后,萨云萝在侍卫的护送下回到驿馆,准备召见鲜于青云一行,想把这一约定和他们说说,顺便听听大家的意见,还未开口传唤,就见红玉从门外匆匆走了进来,俯身施礼道:〃陛下,昭明书院派人送来挑战书。〃递过手中的信函。

哦?萨云萝兴味挑起一眉,露出一抹笑意,伸手接过信函,打开看了看,说的颇为客气,可言外之意就是两国文人比试一番的意思,不是说南人素性柔弱大方,不善干仗吗?怎么这大齐这般彪悍?这挑战书写的倒是有些水平,言辞用句也颇为精准。

呵呵,这边彦如画刚刚下了战书,要比试水军,那边昭明书院也跟着来凑热闹,要比试文才。得亏自己留了个心眼,带了薄姬随行。嗯,这昭明书院还真是有点夜郎自大的味道呢。

也罢,不让你们看看大唐允文允武,想来也难以令你们心服,这算不算朕在为夺取大齐之后的安定工作,做准备呢?

详细看了昭明书院送来的〃战书〃其实题目说简单很简单,是治国策论一篇,明日在昭明书院前当众缮写,张贴于郢州城内,以一日内百姓的投票为依据,定出输赢。

萨云萝不仅心中暗暗好笑,不是说自己对这些读书人有偏见,实在是太于迂腐,以为能文则能治国平天下,以文字之能而目中无人,实在是欠教育。

而且,〃战书〃居然还认为大唐正实行的国学馆制度有辱斯文,圣贤书怎么是什么人都能读的?贩夫走卒之流的子弟亦登圣贤堂,实在是过分。

萨云萝本来带笑的脸沉了下来,西门千秋说大兴的士族高门制度之可恨,自己感受还没有这么深,原来这大齐竟也是一丘之貉,看来不好好教训教训这帮所谓高门,这帮人还真的不知天高地厚了呢。

于是下令〃迎战〃,并派人向彦如画送上国书,将此次比试上升到国家高度。

这正合了彦如画的心意。其实昭明书院的所谓挑战,就是慧皇帝授意的结果。大唐女帝登基,国内一片歌舞升平,自己上位,就遍地烽烟,说起来这心里不是不憋屈的。另外,总要弄一点别的事出来,转移转移国人的视线也好啊,别大家老盯着自己越看越不舒服。

是以授意昭明书院出了这么个题目,凭借书院和女帝的名头,一定可以让大家把注意力全部放到文事上。至于说比试会输,彦如画想都没想,大齐百年文华,怎么会输给刚刚立国的大唐呢?



52第一部 第四卷 谁主家国天下 第一一三章

对于陛下毫不犹豫地应了昭明书院的〃战书〃,大唐一行人中最着急的还是薄姬。

因为随陛下前来大齐的人中,并没有非常出色的文士,薄姬作为唯一随行而来的学士,觉得就算矬子里面拔矮子,自己也该替陛下应这一战。

但是,南地文人有名,天下皆知,更何况薄姬深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所以,萨云萝悠哉悠哉的同时,大唐的第一女学士却是有些胆怯。

如果输了,自己倒是无妨,可丢的却是大唐的面子。陛下对自己的殷切之心,薄姬深深明了,但越是想起陛下的知遇之恩,薄姬就更加紧张,更是担心。

晚膳后,闲来无事的萨云萝一如往常来寻薄姬一起散步,看到的不是认真忙碌抱着书本的薄学士,而是正在窗前对着月亮发呆的薄美人。

月光倾泻下,洋洋洒洒落在薄姬身上,清幽不可方物。桃花眼微眯,萨云萝不由暗赞,不愧是朕的第一女学士,才华横溢也就罢了,就连这容貌也是一等一,瞧瞧眼前这副月下美人图,就算自己是个女人,也觉得移不开眼睛。

走过去,见薄姬还呆呆的没有反应,萨云萝故意清了清喉咙,薄姬回神,连忙起身行礼,女帝笑呵呵的伸手扶起薄姬,只是看着,也不言语。

微微抬头看了陛下一眼,薄姬见她一身便装,开领的宽衫松松笼在身上,淡淡的妃色,只在领口处镶了一道粉蓝绲条。肩膀处散落着宝蓝绛紫朱红相间的翎羽,衬着略微散乱的鬓发,透出一种慵懒的美丽。一双桃花眼含笑,唇角微扬,带着淡淡的笑意,一副悠闲自得若无其事的模样。

薄姬心里暗暗钦佩,陛下真不愧是一国君王,都到了这时候还是这般沉着镇定,哪里像自己,竟为这件事愁得快茶饭不思,只知道对着天空发呆了。

〃爱卿可是想家了,抑或想家里的某人?〃萨云萝看了看薄姬,见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便笑嘻嘻开玩笑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卿可是体会到了?〃

〃陛下,〃薄姬不由红了脸,低头羞涩的叫了一声,而后跟在萨云萝身后走出门来,低声说道:〃臣正为明日的比试发愁呢,陛下您……〃您想到哪里去了?

〃为明日的比试发愁?卿觉得昭明书院的那些人更胜一筹,还是怕大唐输得丢了面子?〃萨云萝微微侧目,貌似不经意地问着。

〃策论不难,难在经邦论道、极而言之,达到一言兴邦之效果的确不容易。〃薄姬暗叹,低低说道:〃何况南地文采风流,天下闻名。而且此番书院明显是有备而来,臣恐怕……〃

见薄姬面露难色,很是心急的模样,萨云萝轻轻点点头道:〃卿所虑极是。但朕却不认为大唐会输,卿可知为何?〃

薄姬有些惊异的抬着看着女帝,陛下竟这般自信?萨云萝淡淡一笑,也不急着解惑,只是径直走进了外面的凉亭,薄姬也只得跟了进去。

红玉和侍女站在亭外,萨云萝示意薄姬落座,依旧没有回答她询问的眼神,而是转了话题问道:〃这段时间卿一直在整理的《大唐新政》进度如何?〃

大唐的各项新政策已经基本落实到位,薄姬因为自己在女帝身边,对新政的了解比他人要全面也深刻的多,便主动承担了全面细致地将新政整理成文的任务。

薄姬没想到来了大齐陛下突然问起这事,便连忙答道:〃已经全部整理完毕。臣正在润色文字,整理好便呈交陛下御览。〃

冲着薄姬点点头,萨云萝看了一眼正若有所思的薄姬,旋即轻声问道:〃那依卿来看,是一篇文采斐然的策论比较感人,还是卿整理的《大唐新政》更能够说明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呢?〃

薄姬一愣,似乎有一瞬明白了些什么,看着萨云萝急急追问道:〃陛下,难道……〃

萨云萝站起身来,走到亭边,抬头看着繁星闪烁的夜空,淡淡说道:〃朕根本就不想去做这种空谈的比试,但既然应了就当出面。卿不必为此焦心,明日卿就将《大唐新政》抄录出来,张贴于大齐百姓面前。朕就是要告诉他们,不是所有的朝廷都不关心民生,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活法!〃

这个,薄姬彻底明白了女帝的意思,眼在萨云萝身后点点头,轻声却坚定的说道:〃臣明白了。〃

看了眼薄姬豁然开朗的脸,萨云萝欣慰的点点头。

其实自己脑子里还记得前世流传很广的那几篇有名的策论,像汉代贾谊的《治安策》、董仲舒的《贤良对策》、宋代苏轼的《教战守策》,无论哪一篇抄出来,恐怕都难有人逾越。但自己想要的不是用一篇策论战胜那些书生,而是想向大齐百姓传达一种新的信息,一种能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不是百姓愚蠢,也是不人一定要墨守成规,统治者无论是人为地将人分成仕家工商等各层,还是引导百姓信奉某一种信仰,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考虑。封闭信息,让百姓只能盲从,这是千古以来惯用的手法。

彦如画本意是想给朕一个下马威,让大唐在大齐百姓面前出丑罢了,朕偏偏不让你如意,朕就好好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大齐的百姓全面充分的了解大唐,了解大唐一心为民的政策。

彦如画,既然你给了朕这样的机会,那就让朕为大齐的百姓开启另一扇窗吧,朕要让你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知道什么叫后悔莫及,悔不当初。

次日,昭明书院门前广场上,已连夜搭起了一座高台。台上正面放了两张书案和锦凳,是大齐女皇和大唐女帝的席位;高台中间,放着三张书案,是上能参赛者写字的位置。

因为两位女帝同时到场,比试便成了轰动郢州的一件大事。

能同时目睹以女子身份位尊九五的两位陛下,可是千载难逢的眼神,是以城中百姓都围到了昭明书院附近,真是个万人空巷。书院门前更是人头涌涌,水泄不通。御林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执戟肃立,尽显皇家风范。

大齐女皇彦如画与大唐女帝萨云萝同时登台,相互致意,打过招呼,作为地主的大齐女皇站起身讲了几句话。然后着重宣布比试开始,请双方的参赛者上台。

大齐出场的人稳步登台。

台下的百姓一看,顿时掌声如雷。原来,参加者正是被誉为大齐第一才子、以文才和书法双绝闻名的昭明书院领军人物杜青白。

掌声过后,台下百姓屏住呼吸,大齐再如何的不济,事关国体,百姓的心自然是偏向自己一边的。虽然对执政者不满,但是比试还是希望大齐能胜出。如今见是大齐有名的才子上阵,自然个个信心百倍,皆不做声生怕打搅了才子的思路。

只见杜青白走到书案前,拉了拉宽大的袍袖,开始磨墨,两名垂髫书童也铺好了纸张,静候才子动笔。

大齐派出第一才子应战,可见其重视程度,大齐大唐双帝初交锋,大齐这边已见实力,人们开始好奇大唐又会派出怎样的人来应战呢?

出乎人们意料,大唐并未派出看起来满腹学究的人,因为没有看到有人从两侧登台,人们只得把好奇的视线投向大唐女帝。女帝却依旧面含微笑,微微扭头看向身后,似乎说了什么。而后众人见一个身着官服的妙龄女子从女帝身后走了出来,对着两位陛下行过大礼后,慢慢也走到了书案前。

她就是大唐派出的人?众人哗然,人群发出一阵嘈杂的议论声,大唐倡导男女平等这一惊世骇俗的消息早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