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第392部分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39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商海惊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杨星也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么大方的透露对手的消息恐怕也不怀好意,杨星调查中得知,当年罗斯柴尔德的家族业务横跨欧美,是烜赫一时的金融霸主,在美国很是扶植了一批代理人帮忙打理新大陆的事务,摩根和洛克菲勒都是代理人之一,不过后来风水轮流转,罗斯柴尔德家被赶出了美国,而摩根异军突起,继在南北战争中承销美国国债发达后,又连续承销法国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国债,获得了“全世界债主”的美誉。

这一切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当初的发家史何其类似,真应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话。罗斯柴尔德被以前的手下推翻,丢掉了金融王座,两大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也是纠缠百年,罄竹难书。所以罗斯柴尔德家族直接把对手告诉杨星,怕也是存着坐山观虎斗的念头。

对这两大美国财团,杨星多少还是了解的,甚至他还能判断出两家财团中,只怕是这梅隆家族才是主使。梅隆家族历史悠久,旗下包括金融、铝、石油、煤矿、造船、炼钢等行业在内的的上百个大企业。仅以梅隆银行公司为例,其管理的资产高达300亿美元,是全美实力最强的25家银行之一。

而梅隆家族还是美国保守派最大援助者之一,家族中曾出了一位号称“美国右派君王”的里查德?梅隆?史凯夫。正是在他不断的金钱资助下,美国保守派对克林顿总统群追猛打,最后终于引出了莱温斯基性丑闻。而且他常年向诸如“传统基金会”和“联邦主义协会”这样保守主义思想库捐赠,目标是为当代保守主义运动提供思想基础和培育政策决策者。

有这样保守思想的美国大财团,难怪会盯上杨星,毕竟杨星背后中国政fu的影子相当明显,即使他把企业总部搬到香港,也难以消去梅隆家的怀疑。而中星国际这几年在美国业务顺风顺水,已受到美国各界关注,现在小布什总统上台,美国政治风气普遍右倾保守,给杨星他们设置障碍也不算太意外。

……

第五百六十九章对策

第五百六十九章对策

虽然依仗重生者的优势,杨星到现在算是事业爱情一帆风顺,可对于自己被美国摩根和梅隆两大财团盯上一事仍不敢怠慢。他总算知道老天很公平,他胆大包天想趁九月美国大乱之际出手大捞一把,精心筹备了筹集3000亿美元做赌注。人家何尝不是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就算不了解他的计划全貌,给他使点绊子就让他的计划面临失利的风险了。

不过杨星毕竟已非当年的吴下阿蒙,现在他家财百亿美元,在国内的政治影响不亚于一省大员,何况他已经为这项计划付出了太多心血,容不得有意外情况干扰。美国大财团虽然财雄势大,但扰乱他正进行的大计,也是不能容忍的,他从不会不放一枪就投降,怎么也要想办法作出反击才行。

只是摩根和梅隆相对此时的他来说的确无法望其项背的高峰,摩根财团名下的摩根大通和摩根斯坦利公司都是跺跺脚华尔街都要抖三抖的超级大亨大佬。梅隆财团虽然此代成员对于经商都不太热衷,也就让法兰克?梅隆能一手遮天,但家族所有的梅隆金融公司号称全球第五大资产保管集团,托管及直接管理的总资产高达4万亿美元!可以说杨星所有财产加在一起,还不抵不上到人家一根小指头。

面对这样的对手,正面迎战只怕死得连渣都不剩。可是放任不管,凭借对方的财势,只怕杨星的发财大计要黄汤不说,连自家公司都难保。好在普通人面对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会一筹莫展,但杨星毕竟拥有重生的优势和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国内外努人脉资源。要知道美国人虽然很强大,但是杨星依靠的中国政fu也是少数能对他们说不的对手。

杨星做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自己被赶回国内,可自己背后是有一国政fu支持的,倒也不怵美国大财团的威胁,现代社会资讯发达,早过了几个人在密室里商谈就能决定国际政治大势的时代,民众对于垄断资本家的态度也并不友善,大不了杨星揭露一下美国大财团控制美国政坛的内幕,保证让他们手忙脚乱。

当然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必须重视他们,摩根和梅隆财团都是矗立百年的老店,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杨星总想谋划一个两全的方法,既能阻止他们干扰乱自己的计划,还最好尽量不要暴露他的图谋。好在他现在不是孤军作战,所以他在自家希腊小岛上秘密召见了中星国际集团几乎所有高层人物,对外宣称要讨论对改进欧洲业务的拓展,内部则就是为此讨论相应的对策。

杨星从不认为自己是穿越党就能随心所欲的操纵历史,个人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微不足道,一厢情愿以为掌握了未来大事发展的轨迹就高人一等,升官发财,美女如云不在话下,抱着这种心态只怕会输的很惨。

他重生后从没有停止过自我充电,即使最忙的时候都要抽一两个小时去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这也是他喜欢把身边女人送出去读书的主要原。异性的吸引并不仅仅只有肉体的欢好,彼此对事物的看法,拥有共同的话题才能建立起长期的关系。

他身边的女人无一不是智慧与美貌并存的翘楚,而他本人除了财富和床上功夫过人外,其他并没有优势。而凭借丰富的学识和社会经验,和她们闲暇时聊聊各种社会话题,而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差距,产生无话可谈而导致彼此越走越远的局面出现,才是他吸引众女的最大依仗。

所以他一直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他从不认为自己要包打天下,他能取得如今的成绩除了自己的优势外,更多依靠的还是一群能忠实执行他的意图,独立作战能力也强的手下。

他创业之初就不惜重金从海外聘请了不少经营人才精兵强将,后来又通过在香港、日本、美国等地收购行动中获得了不少优秀人才。这几年他刻意从集团的众多具体事务中淡出,就是想给部下机会,给他们一个充分发挥实力的平台,鼓励集团内部形成大胆创新,不惧失败的企业文化。现在遇到这种大事,正是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考验他们的时候了。

事实证明杨星开给手下同行业中相对较高的薪酬还是物有所值的,尽管出于保密需要,杨星不能把集团同美国大财团杠上的原因和盘托出,但是集团高层们讨论后依旧针对现在的形式做出了几条对策。

第一就是建议老板的原计划要继续下去,现在的形势是杨星筹集到的资金已经过半,这么庞大的数目想掉头重来难度太大,何况其中还包含着不少因为看中杨星名气而来的投资者。现在杨星临时变卦,失去的不只是金钱,还有好不容易累积起的声望,这对想开拓欧洲市场的集团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只是计划执行方式可以变通一下,原先钱一鸣想用金融衍生品来筹钱,中星高层讨论后觉得风险还是太太,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实际上现在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支持,加上杨星本人在希腊和阿根廷金融问题上表现出的精准判断,欧洲不少投资者都对杨星的计划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杨星的筹码也达到了1500亿美元左右,这个时候采取直接融资手段反而更好。

当初杨星收购山一证券和大宇集团时,都曾和多家国际大银团携手,其中不乏欧洲大银行,既然有合作经验,为什么不再找他们帮忙。当年中星国被讥笑为小虾米,都敢吞掉山一证券这条大鲸鱼,如今千亿美元在手,还怕凑不齐另一半的融资?

第二条是他们一致同意现在还不到和摩根以及梅隆财团撕破脸的时候,对方现在还只是使些小绊子,搞小动作,如果我们自己沉不住气主动挑衅,就怕会形成全面对抗的局面,到时斗个两败俱伤就得不偿失了。

但对杨星之前那种遇到对方打压就放弃的态度必须加以纠正,现在看来摩根和梅隆还是以敲山震虎摸底的可能性居大,要是一遇到狙击就退缩。只会让对方觉得我们有更大图谋。所以必须顶上去和他们缠斗,即使输了也不打紧,只要起到干扰作用让对手无法发现实际意图就是胜利。

第三条就是尽快查明摩根和梅隆为什么突然对中星国际感兴趣的原因,现在情况还能挽救,至少手边情报看来,对方还未完全察觉杨星的意图,否则就不是像现在这样小打小闹,而是铺天盖地的反击了,估计华尔街和十大财团都会对他动手。要是这样,不如主动出击,想办法制造热点转移两大财团的焦点,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关于这一点怎么做,公司高层都选择了含糊其辞。以他们对公司的了解,当然知道公司内部有一些直属于杨星的部门,主要负责对内监视和对外搜集情报,必要时还会干点“脏活”。这些部门的成果他们经常用到,但很难查到出处,顶多是由不上市也不公布内部情况的星斗研究院宣称是他们搞出来的,公司高层也只能装着相信。

他们都是商场打磨多年的精英,自然不会单纯地以为一家公司会完全照着教科书上公示的每一条商业准去执行,这样就能发展成跨国公司也未免太单纯了。马克思说过一句名言,“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大家对此心照不宣。

至于第四条倒有些别出心裁,针对杨星认为自己很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身份而被美国保守派视作眼中钉,而遭到政治打压,星空人力总裁蒋道方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解决思路。

原来集团在美国虽然发展迅速,但却不断在美国遭专利诉讼,像mmp音乐播放器被全美唱片协会起诉,星动网络旗下的腾讯社交网上因为共享音乐和视频被美国多家唱片商和影视公司起诉,以及英特尔起诉太极芯片侵权,多家手机公司控告星尘手机侵犯专利等等。

因为这个缘故,美国参政院早就对中星国际发出听证会传唤,要求中星负责人到国会来参与知识产权听证。本来美国分公司对此并没太放在心上,一直拖着。而蒋道方等的建议就是让杨星主动去国会出席听证会,既正面宣传公司业绩给美国经济和就业带来的好处,又趁机澄清他和中央的关系,化解美国民众的“误解”。

听证会制度起源于英国,是一种把司法审判模式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听证会模拟司法审判,由意见相反的双方互相辩论,其结果通常对最后的处理有拘束力。

美国听证会制度是一种让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私权得到有效保护,以妥协来求同存异的良好做法。简单来说就是由国会特别小组担任裁判,就社会上引起反响较大的问题,找来正反双方加以辩论,最后视辩论结果做出裁决的一种制度。

……

第五百七十章机场风波

第五百七十章机场风波

“你是说他真的会在这个时候来国会参加什么知识产权的听证会?”即使反复确认过杨星接受参议院听证会的传唤来美国的消息后,法兰克?梅隆不由疑惑的询问自己的一名下属,他是梅隆家族负责情报的主管,自从梅隆盯上杨星后他就负责监控杨星的动向,这个情报就是他交给法兰克?梅隆的。

“是的,国会商业知识产权小组已经收到他的正式回复,这几天他就会飞来华盛顿,接受参议院的质询,到时候还有来自通用电气、卡特彼勒以及全美唱片协会、美国电影协会等代表参与听证会。”这位情报主管面无表情斩钉截铁的回复了梅隆的疑问。

“这个时候他居然还敢来美国,是不了解自己的出境和对手,认为我们不会捏造罪名把他扣下来吗?”梅隆有些吃不准杨星的用意了。当初那份《布朗报告》因为缺乏足够证据而被中情局打入冷宫,只是中情局副局长和自己关系不错,才把它作为参考资料转交给他,出于家族根深蒂固的保守传统和对红色中国的敌视,让他敏锐察觉此事大有文章可做。

法兰克?梅隆内心一向认为美国是一个不断需要外部敌人威胁才能调动起国家认同感的国度,而且必须保证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的统治,不能让黑人、黄种人或是说着西班牙语的南美混血杂种威胁这种统治权力。

这种白人至上的观念贯穿了他的人生,所以无论是冷战中的苏联,八十年代企图买下整个美国的日本佬,还是现在追赶西方的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人,在他心里都是一群危险的敌人!

中星国际在美的异军突起无疑让法兰克?梅隆感到了很大威胁,杨星自然成了梅隆的眼中钉。中星国际旗下的企业中,除了星云电子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已经能和美国本土知名大企业相抗衡外,星辰制造的中低档机电产品凭借低廉的价格也在美国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路,并在中小型建筑工程机械上,蚕食着美国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也。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