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林氏长兄 >

第260部分

红楼之林氏长兄-第260部分

小说: 红楼之林氏长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检换了身新衣裳。他已经许久没有下过床了,平日里擦身出恭都是下人伺候着;养病养得一身傲骨只剩眼角两行浊泪。然而听说林沫要来;他仍挣扎着要下人替他换好衣裳,而后再背后垫了几个枕头,要人把他扶着坐起来——如今;“坐”这个动作对他来说都是挺沉重的负担了。

这便折腾了许久,好在林沫有足够的耐心等他。

“方老。”他恭恭敬敬地先待水溶行了礼;才跟着行了一个大礼;倒是把水溶吓了一跳。方检也不客气;硬生生地受了这么个叩拜礼;方才喘着气道:“你来啦,东西我都准备好了。小琴——”

方恩琴板着一张脸应了一声,扭头抱了个大木匣子出来。

“这些资料,有大半还是林大人给我的。”方检道,“兴许你们年轻人能干,瞧着我们像是老了,只是老夫到底是要多嘴一句的。这次改革,功在社稷,老夫年纪大了,未免急躁些,生怕自己活不到这事成的时候,竟不如你们年轻人沉得住气。你很好。你应该坚持下去。”他已经没有力气说多余的话,然而有些话,不用他说,林沫也明白。

他还年轻,未来的路那么漫长,他可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把这份改革从零到整地细化、完善,让它真正地利国利民。诚如方检所说,无论他们这些老人多么地冒进,心思到底还是为了百姓的。只是他们的时候不多了,于是,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和阎王爷赛跑,谁能跑得过呢?

林沫也格外讶然。他这次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如何,方家是个大户。即使方平蕴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整个家族沉寂下去,仍然不可小觑。吴廉水正往这边来,情势不明。方家能拉拢则拉拢,若是不愿意原谅他,也不能走到王朝的对立面去——他做好了挨骂的准备,谁知,方检竟是来交托他最终的事业的。

“老夫原想,把小琴托付给你。”方检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孙儿,“不过,你有比教书育人更重要的事。”他颤抖着声音,“老夫不中用,但是林大人,你要做个好官啊。”

素来严肃而刻板的老人,最后竟然温和了起来。

林沫低声应了句“好”,便再也说不出别的话。

仍旧是方恩琴送他们。小小的少年现在还没到他的胸口高,板着一张脸,老成得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方家再不济,也不会短了他方小少爷的,哪怕是前程,也比寒门子弟容易千倍百倍。但这前后的落差,也足以叫少年郎就此消沉下去了。不过他看起来一切都还好。

林沫听说过方恩琴,念书平平,人际平平,同他出挑惹眼的父母完全不像,但因为母亲是明丽长公主的缘故,在方家一众堂兄弟里头是打头的。如今公主降了县君,还收了封地田庄,又禁足在婆家,父亲还被判了流放,一家子叔叔伯伯只怕要议论起他,说是被连累。现在方检还撑着一口气,等老人家没了,这孩子在家里的日子也不大会好过。

然而他就这么漠然地、礼数周到地把两位尊客送了出去。仿佛他们俩真的只是祖父邀请过门一叙的小友,和他没有任何的间隙。

“改日我请你吃鱼。”上了马车,林沫探出头来温声道。他府上的厨子会做鱼是远近闻名的,虽说都是吃惯山珍海味的人,但难得谁家有订好的厨子,也是件长脸的事。

方恩琴看不出来是恼羞成怒还是受宠若惊,他的目光投到林沫身后的小厮抱着的那个大木匣子上,良久才给林沫作了个揖,抽身回去服侍祖父了。

“老爷子说是不把这孩子托付给你,等自己真到油尽灯枯的时候,肯定还是要给孙子谋个前程的。”水溶也听说了这孩子念书不行的传闻,“看他性子这般,也不知是福是祸。”他也看了眼那个木匣子,“说到底,这改革——”

林沫打断他:“改革不就是,谁有了个主意,上个折子,皇上觉得可行,就操作起来么。”他摇了摇手,“只有你们这些胡思乱想的人,才老把什么地位、前途同改革联系起来。又或者,从这件事被命名为‘改革’起,它就复杂得脱离了本质。”他看得开,“如今陛下治国,本来便极其注重百姓,所需要的,只是进一步地完善,而改革这个词,太深了。”

他们只是做着改善的活——甚至有时候完全是添乱,但却一定要冠冕堂皇地冠以“改革”的名号,以示自己的劳苦功高。也难怪方检他们忙活了半天,一点进展都没有。

水溶意外地看着他:“我还以为你要哭一场。”

林沫“哼”了一声:“你几时见我哭过。”又问,“今天看着挺闲?去我那儿吧。”他一贯是这样肯定的口气,但若是水溶说自己没空,也从没见他拦过。不过说到底,就冲他说话时候眉尖挑起、极其明媚的弧度,能拒绝他的人也寥寥无几。至少水溶肯定不在那些不解风情的人的行列。

“先把这些东西呈上去罢。好赖是方相的心血。”林沫道。

这和方检说的不大一样。不过正如他们都知道的那样,这里头大部分的资料,是经过户部的手的。但最后,也是方检耗尽了心血整理摘和的,他有义务叫皇帝知道,他的太傅并没有怨恨,也没有老糊涂,而是一如既往地耿直、为国尽忠。

所谓的老将不死。

等他们到靖远侯府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下人倒是早得了消息,备了一桌酒菜,林沫先问静娴同两个儿子用过晚膳没有,又去换了身衣裳,才吩咐传膳。

他们就两个人,便索性在林沫屋子里摆开了桌子,果真是林家厨子的几个拿手菜,老鸭煲熬了半下午,火候足够了,不肥不腻。蒸鱼味美鲜嫩,看着颜色就格外地好,还有林沫心爱的豆腐羹,亦不忘水溶上次来夸过的樱桃肉,还有几道翠绿的叶子菜,鲜鲜亮亮地摆了一桌子。

水溶这几日宴席就没断过,不过只顾着勾心斗角的,真正下肚了多少自己也不清楚。此刻倒是食指大动,就着粳米粥吃了不少。他林家规矩大,讲究着食不言,两人坐得极近,头对着头吃完一顿饭,倒也生出几分满足的意味来。

“我当时就睡你这床上。”水溶见着下人收拾了桌子去,在他屋子里转了一圈,“陈设都变了样子啊。”

连中间这层帐子都换了。原先林沫一个大老爷们不知道怎么想的,屋子里拉了不少纱帐,他在林家养伤的时候,偶尔见了起风,屋子里头半透明的纱轻盈盈地飘着,偶然能见到外头林沫修长的影子,隔着那几层布,竟有些妖娆绰约的意思。不过,不久之后,靖远侯府的男主人迎娶娇妻,府上的陈设自然是变了,就中间那些帐子,亦换成了百子帐。

亏得是洞房不设这儿,否则,就是水溶液会觉得有几分羞涩。

“嗯。”林沫道,“也没几年的事。”

好在屋后的竹林还在,倚着窗,依旧能见它们长得密密丛丛的。水溶道:“我当时就想着,你这人也忒会享受了些。”

不是说衣食起居——这些北静王府不会比任何人家差。只是躺在这样一间屋子里,听着外头竹叶遇风时的婆娑,看着宛若梦境的重重纱帐,连那些小丫头小声说话的声音都和鸟鸣、虫声叠在一起,叫人心底忍不住安静下来。这份静谧的享受,却是他多年未曾拥有的。

然而更叫人安静的 ,只怕还是在外头静静看书的靖远侯。

只是后来,等林沫守完了父孝,他才知道,那人并不是如他想象中那般恬静的。他只是一汪海水,尚未等到那阵风。

风起,惊涛拍案。

可即便早过去了那么些时候,也早明白这人那张清冷面容下如炽火一般的内在,二人独处时,依然叫他觉得安宁。

屋里的烛台一个个地点燃了,水溶忍不住去握住了林沫的手。他已经累极了,今日来找林沫,倒也不是为了别的,只图能见见人,叫自己心安一些。

林沫伸手把他揽入怀里。两人这般靠着坐了一会儿,倒都没起别的心思。

可是这般安宁注定要被大破的。

“老爷,北静王府上来了人。”聆歌在外头问了一声,“是叫去书房还是鹤年轩?”他府上和北静王府上待客的阁子都叫鹤年轩,也算是不乐意瞒人了。

水溶问道:“你这里方便么?”

林沫于是便扬声吩咐:“直接带我这儿罢。”

北静王府来的算不上水溶的心腹,因而带来的消息也不算太隐秘,想必知道的人不少,可是,却叫水溶再也睡不着了:“王爷,吴大将军到了。”

 第262章

吴大将军——

水溶几乎是立时从床上弹了起来。而后又颓然地倒了下去;动静太大,已近初夏,林沫这么怕冷的人也不会把床铺得多厚,咯得他蜷了一下;问道:“大将军回来什么排场?”

他手下倒也是打听了清楚了才来的:“轻车便行;带了二十个人不到。”这是明面上的,水溶叹了一口气:“留心着城门。若有太大的异动;直接报给卫驸马。”

吴廉水来得坦荡自然,既没有大张旗鼓,也没有鬼鬼祟祟地避开人;提前叫了人给家里去信;家里人也正大光明地派几个小辈去接。回了家先拜见长辈,再跟许久未见的幼子爱妾们说说话,其乐融融。还不忘给皇帝上个折子,合规矩得很。倒让水溶等的紧张难过看起来像是小题大做。

好在林沫也没借机嘲笑他,甚至还跟着叹了一口气:“不是说他还慢悠悠的吗。也就比大长公主晚来了几天啊。倒是赶上了好些大事。”恩科开榜、茜雪国王储归国、两个公主下嫁、立太子……这要说他是凑巧赶在这个趟儿到的,水溶家养的那一群探子都得委屈啊。不过林沫也看得开:“得了吧,照我看,你千方百计地防着谁,人家正大光明地依着规矩来,反而比你更稳重些。到时候显得你一头热地跟人家闹腾,就算千机算尽,也比不上顺其自然。”

这话倒不是随便说的。这么多年来,多的是人觉得他要折腾出什么名堂,想着要先下手为强算计他,结果没一个落得好的。远的不说,就近,荣国府那就是男人不顶用,偏偏当家的女人也鼠目寸光,想的太多,总以为他占了自己家多大便宜,要讨回来。只是到头来,林沫还是优哉游哉地,她们却偷鸡不成蚀把米。这自然是有眼光、见解有差距,但也不得不说,若荣国府一开始厚道些,别想着那些杂七杂八的事,两家各自安生过自己家的日子,林沫倒也不一定有心思去和她们闹到现在这境地。连贾母这么些年的老脸都丢到了地上。

可是水溶能甘心?

“就像你说的,他算准了时候来的,图的到底是什么心思?”

“你就是想白了头发,也不知道人家到底是怎么想的啊?那想那么多做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想得掉头发了别掉我枕头上啊。”他已经自去洗漱了,几个丫头已经进来伺候着他换衣裳,水溶也不好再拿朝堂上的事情出来说。只好说:“后天放榜了啊。容仲澐的哥哥不是也是这趟?”

林沫扭头冲他笑了一笑。

当初容嘉兴致冲冲地来京里考试,才刚刚十二,所有人,包括容明谦,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人指望他能考上,不过林沫倒是看了他的文章后,有了别的见解。后来水溶也过来通风透气过一回,果真是中了。殿试还出了一回风头。

不过当时的水溶,和林沫还没现在这般亲密的关系,他那么关照容嘉,多半还是因为这个小孩子是容明谦之子。现在容明谦比当年还升了官呢,容熹更是容明谦的嫡长子,又比当年纯粹来试水的容嘉更正式、身份更庄重些,水溶却到现在还没说什么……。

罢了,熹大哥哥确实也天赋不够。至于勤奋刻苦这些是个学子都得做到的,他倒也没落下,可也算不得多好,比起林沫当年的悬梁刺股来,连看都不能看。他入学还比容嘉早好些年呢,结果容嘉被文宣公提去开小灶的时候,他还跟着孔家的那些二流夫子念书。兄弟二人就读书写文章的天赋上差得远了,但是花在念书上的时辰却差不多。容嘉天分颇高,也不过是中了同进士。真要成绩好看,非得像林沫这样的,自己聪明不说,更得不要命地拼命。

算了,情理之中的事。

“老爷,闻歌她小叔是不是也是这趟?”聆歌和闻歌打小一块儿伺候林沫,比起云初还像闻歌的亲妹子,她也是林沫身边的老人了,林沫也透了口风要给她找人家,既然要出去了,说话便更敢恣意点,“闻歌说她小叔念书可用功了呢!”林沫拿她开玩笑:“是啊,我当年说把你给古顺你还不要,要是人家考上了,你可就要后悔了。”

“我后悔什么呀。”聆歌快人快语的,“也就我在老爷您身边伺候着,底下人叫声姑娘,这是讨好老爷您呢,我要是自己不知道深浅,那真是不要脸面了。那位古爷要是真考上了,那就是官老爷啦,哪能找我们这样的下人!老爷你不是给人家添堵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