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林氏长兄 >

第10部分

红楼之林氏长兄-第10部分

小说: 红楼之林氏长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史鼎的考虑也对,这事万没有女方先开口的道理,因而便命探春姐妹以女孩儿们的名义邀林沫并黛玉入府。

林沫请了黛玉的女先生同三个嬷嬷一起随他们过去,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叫外男近了姑娘的身,众人哪里有不明白的?皆拍胸脯称是,及至嬷嬷们出外间煮茶,林沫才叹了口气:“妹妹嫌我多事么?”

“怎么会?”

“好妹妹。”他轻声说,“咱们无父无母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林家的教养。我不敢贪赃枉法,怕误了林家的男儿名声,而妹妹你,别人家看你,就是看我们林家所有女孩儿的修养。妹妹别怨我多事,哥哥何尝不愿意你开开心心地跟姐妹们一块儿玩,实在是。。。。。。”

黛玉忙道:“我知道哥哥都是为我好。”

“我知道荣国府里头丫鬟小姐的都是玩在一块的,但是妹妹,他们是武功起家,咱们——好吧,咱们祖上也是,可是父亲是探花出身,我也不怕吓着妹妹,咱们家结亲,只交文臣,好不好?”

他这是心存了试探之意了。

那荣国府里头是时常有人送东西给黛玉的,下人们多半不识字,有趟送进了几本书,皮面上写着《大学》,然而略翻开,却委实不是什么好东西。林沫疑心黛玉可曾看过,故而一问。

黛玉羞红了脸,恼道:“哥哥同我说这些干什么。”

看来还算安全,林沫笑道:“我前儿个,在妹妹房里倒出来的碎纸里头看到了一本西厢。”

黛玉愕然地看着他。

“别这样,我也不是一开始就学好的,当年这些本子,也是偷偷地度过一些,可不比四书五经有意思得多。西厢是元稹写的,这人不是什么好人,当日高娶了豪门贵女,助自己仕途顺畅,妻子没了还弄出来几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惜悼亡诗才写了没个把月就纳了妾,十足的伪君子,后来还同薛涛牵扯不清,你不要看他的书。”

黛玉那日里偷偷看了一眼闲书,读来觉得辞藻华美,唇齿留香,倒也没有多想,然而看了那莺莺为了情郎不顾父母,叫老母亲痛苦,便放下没看,撕碎了叫人扔了。如今还怕哥哥要怪他,谁知林沫却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林沫低头笑道:“我同你说这些干什么,你还小呢。不过记着吧,多少人,说的比做的好听,觉得妹妹是自己的心肝,姐姐是自个儿的脾肾,哪个都舍不得丢,这些人,多半就是写这些杂书本子的。”

黛玉被他说得笑起来:“哥哥教训的是,我以后再也不看了。”

林沫忽然道:“也没什么。那些闲书,罢罢,你日后莫要看西厢,我有原本的莺莺传,你且看一看。”

黛玉不肯。

“看吧,我小时候这些闲书不知道看了多少,你看我可曾误入歧途?不过是心正罢了。”

黛玉又臊又恼,却也有好奇,只得跟着林沫看了他找来的珍本莺莺传。

这西厢虽是由元稹的本子改来的,结局却大不相同。莺莺传里头讲的却是书生始乱终弃的故事。而莺莺,自打自抱枕席后,也明白自己再难觅得良人,孤苦终老,书生却是平步青云,不知道功成名就,怀抱娇妻美妾时,可还记得那年少糊涂时。

黛玉看了,泪流满面,低头不语。

“以后莫要看闲书了。”林沫轻声道。

黛玉点头称是。

“规矩这东西虽然苛刻,然而它存在了这么久,总是有道理有好处的。儿女私情,不可为之!”林沫又嘱咐了两句,唤嬷嬷进来给黛玉倒茶,这才走了。

堵不如疏,这道理,十几年前先生教给了他,他如今教一教妹妹吧。

 15短更一章

林沫来得路上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他心里想得周到,如果贾母要提黛玉的婚事,他就说孝中不论嫁娶。若是说黛玉渐渐大了现在就该考虑,他就回妹妹还小。如果她还敢再置喙,干脆就说妹妹不一定要嫁王公贵族,但妹夫一定得出身书香门第,礼仪周全吧。他一个状元郎,希望妹妹嫁个读书人,很过分么?

及至了贾府,先去拜见老太君,林沫行了个虚礼,冷眼瞧着史太君竟然毫不推辞地受了,忍不住叹了口气,分宾主坐下,迎春等给他行了礼,便由李纨领着,要往园子里去。林沫瞅着宝玉也要跟着的样子,忙道:“说起来,听闻府上修了园子,都是表弟亲自提的字?我心向往久矣,奈何在孝中,不敢冲撞贵妃,如今,可否请表弟作陪,带我游赏一番?”

贾母见宝玉不甚乐意的样子,知道他的心思,又想同林沫说些话,便道:“既然这样,不若我老婆子也去凑回热闹,咱去园子里逛逛,回头就在那儿摆席。”

宝玉这才高兴起来。林沫揉揉眼角,他忽然觉得,贾家不愧是武将之后啊,这不依不饶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劲儿,要是放到战场上去不定多折磨对手呢。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搞不好说的就是这情况呢。

大观园风景着实精妙,一进去,先是一座假山挡住了风景,不叫人一眼瞧了去,宝玉题之:曲径通幽处。林沫点头道:“常闻表弟于诗词上最是精通,果真如此。妙用典故,大气自得。”

贾母等自是得意,口上仍说着:“你不要夸他,越上脸了。”

再往前走,便到了沁芳亭。林沫瞧着那对子,只冲黛玉微微一笑,黛玉低头巧笑不语。原来他家园子里也有这么一处,于溪上高石上的亭子,林沫对这些吟诗作对的是真的不精通,看见这亭子四周皆是梅树,冬天时在那儿赏梅看雪最是适宜,便要取名叫梅雪,叫黛玉一通好笑,最后取名晚照。

丫鬟婆子们簇拥着往前,瞧过了稻香村等处,便至一处清静幽雅的居所,翠竹丛丛,梨花娇杏,青翠中露出一处三间房舍来,极是雅静。林沫点头道:“若能夏夜在此读书,也不枉了。”说得宝玉皱起眉来:“老爷当初也这么说。”

贾母笑道:“可见是个好地方。”又道,“这里是潇湘馆,前些时候她们姐妹几个分院子,宝玉问黛玉要哪个,听说黛玉是喜爱这个的?这几天就住在这里罢。”

黛玉虽喜爱此处清净,比别处更幽然些,但这里与宝玉的怡红院到底太近了,门户相对,着实不宜,正想着推辞呢,林沫笑道:“妹妹生来便有咳症,只敢拣那宽敞明亮,日头足的屋子给她住,她爱竹子,我也只敢在她屋后头种些,这里虽好,到底有些凉意,实在不敢叫她住着。”

贾母虽是不喜,然而他说得俱是。宝玉听了只觉得失望,又听说是为了林妹妹的身子好,也只得忍了。

探春笑道:“林哥哥虽说是管着林妹妹,倒是真心地对林妹妹好。”

黛玉笑而不语,倒是贾母来了兴致,偷偷打量林沫,见林沫只顾着看风景,并不多瞧探春一眼,不禁泄气。

然到底是不肯放弃的,席间倒是提过几次黛玉的教养问题,林沫只当没听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横竖就是那么一回事,姑娘们都在面前,她居然就被林沫的插科打诨气得直截了当地问道:“林哥儿的婚事有什么打算呢?”

不光林沫,满座都有些愕然了。几个女孩们羞得连声要告退,林沫抓抓头,笑道:“定了人家了,原是打算中了进士就成婚的,现如今在孝中,便耽搁了,待出了孝,便要去迎亲了。”

贾母瞪大眼睛:“你定了人家了?”

“挺早就定了。”

王夫人失望道:“怎么不听你提起过?”

“我在孝中呢。”哪有人在孝里同亲戚主动提起婚事的?

贾母不悦道:“是哪家的姑娘,规矩怎么样?同姐妹们处得如何?”她言谈里对那林沫未过门的妻子已然很不耐烦,竟不顾那未出门的姑娘,林沫怎么会知道她在闺中如何,怎么会同外人议论他的未来媳妇。

是以不光林沫,连黛玉李纨等看贾母的表情都变了。

但林沫到底不愿对一个老人家如何,只淡淡道:“父母之命,我又不是宝兄弟,如何知道外姓姑娘如何?”

凤姐不在,王夫人素来笨嘴咋舌的,这事也由不得姑娘们开口,李纨只得站出来打圆场:“老太太也是心疼林兄弟,怕林兄弟家里头没个尊长的,耽误了大事。既定了就好。”又问;“是哪家的姑娘?不知道我们认不认识。”

“原是在山东的时候,我本家大伯做得媒。”言下之意,你们不认识。

贾母等这才不言语,林沫又说了孝中不听戏,宝玉越觉得他没兴致,还给林妹妹找了那么些个坏婆子,实在可恶。

不过略吃了一顿饭,靖远侯府来了个新管事,说是北静王在侯府里头等大爷回去呢。贾母等吓得不行,倒是林沫笑道:“也不递个帖子来,活该他等。”不过到底不能叫他干等着,因而对黛玉道,“妹妹,咱们麻烦了老太君一遭,时候也不早了,快些回去吧。”

贾母道:“何苦来着,叫你妹妹在我这儿住着,也省得她一番车马操劳。”

林沫还未说话,黛玉便道:“外祖母爱惜我,本不当辞,只是明儿个还要上学,实不敢叨扰。”再三辞过,且随了林沫要走。

宝玉忙道:“我送妹妹。”

他心里想同黛玉亲近,又听说北静王在林沫府上,心里只觉得痒痒,自可卿丧事那日见了水溶,便惊为天人敬仰有加,如何肯不去看?

林沫觉得自己越地头痛了。

什么叫蹬鼻子上脸?不对,什么叫给脸不要脸?只是贾母等都是笑盈盈地看着,他也只好道:“还是不用了,回头天黑,夜路不好走,宝兄弟回来多不方便。”竟是一点要留宝玉在府里过夜的意思都没有。

这下可把贾母王夫人等气得倒仰,便是探春,也觉得林家哥哥实在是不知礼,就是薛蟠那样不长进的,可曾怠慢过宝玉,亏得林哥哥还是读书人。迎春素来木讷,并不知这其中汹涌,倒是惜春,低头冷笑了一声。宝钗初时是有些愤恨,然而到后头却有些幸灾乐祸了。

黛玉瞧见宝玉那样子,想起林沫同他说的“便有那种男人,妹妹是心肝姐姐是脾肾的”,可不是宝玉这样的么?起先在薛姨妈那里看宝姐姐的金锁,说的是什么?还道他是真心为姐姐妹妹好,便是不顾男女规矩,也是年幼不知事呢。

原先她年纪小,内闱中又只得见宝玉一个年级相仿的,自然是亲近,如今林沫珠玉在前,这宝玉可就真成了假玉了,实在不堪琢磨。

先叫丫鬟婆子们伺候黛玉上了小轿子,十分确信她不会被外男瞧见,林沫这才去会客。

不请自来不是水溶的习惯,他很好奇生了什么事。

 16一二三四五六七

水溶并不是一个人来的,除却奴役仆从,他还带着那日宜德殿外的年轻人。

林沫冷眼瞧着那人,一身黑色箭袖祥云暗纹袍,束着暗金绣银缀玉带,腰间除了一块玉佩外空空荡荡,并无一般世家公子哥儿的香囊荷包等物,遂心生好感,上前一步,恭敬行礼道:“微臣参见殿下。”

那年轻人瞪圆了眼睛,瞥了水溶一眼,水溶叫冤:“我可没告诉他!”

林沫笑道:“确实不关王爷的事,只是微臣想着,这世界上能让北静王爷恭敬又亲昵的人着实不多了。”

那人这才笑起来:“他也就仗着辈分比我高一些罢了。”又道,“泰隐既然猜得到我的身份,那可猜得出我是哪一个?”

林沫道:“这个,微臣便不知了。”太医院里有不少林家的学生,因而他对宫廷内事也略有耳闻,不过,他资历过浅,打听得太多也没好处,因而并不愿意多说些什么。

那人笑道:“我在家里排行第三。”

原来是三皇子。林沫低头浅笑。说起来,今上还真是有些可怜,上头太上皇身体还算康泰,尽力要给几个自己喜欢的儿子谋权势,下面几个皇子也都催命似的长大了,争着表现自己拉拢势力,这皇帝当得还真是不自在呀。难怪他这么多年都没多生几个儿子出来,实在是生不起。

这个三皇子,比起他的兄弟们来有些不起眼。他不如大皇子左右逢源门客众多,没有二皇子才情出众,习武骑射比不上四皇子,甚至同五皇子一道当差时,人人交口称赞五皇子仁义宽厚,却抱怨他不讲情面冷血无情。然而对于一个皇子来说,他符合作为储君的一切条件——中宫嫡长,果决能断。

就是不如兄弟们会造势罢了。

水溶这么个一门心思重利之人,居然会同三皇子交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他冷眼瞅着水溶看三皇子的眼神,在心里冷笑了几分。

三皇子又道:“我几年前去过太原,看到有人为林公立的祠堂,一块方碑,二十二民,林家为国为民至此,着实可叹可赞。”

林沫忙起身道谢。

“后头似乎是泰隐写的悼词?那年泰隐还小吧?”

林沫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已经七岁了。”他年幼时并不比宝玉好多少,虽然天资聪颖,也读过些书,然而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后来经此巨变,奋图强,才算上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