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细说清朝 >

第55部分

细说清朝-第55部分

小说: 细说清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途,他又接到咸丰的谕旨,叫他“著即以援浙之师,由江西铅山直捣(福建)崇安,迅将闽省各匪一律扫除,毋少延误”。 十四天以后,八月二十二日,他在河口镇写信给曾国茎说:

“景德镇现尚有贼,我军为所牵制,目下尚难入闽。看来弟归(湘)不可久住,当速来帮我也。”

这时候,曾国荃刚刚攻下吉安,在准备撤兵回长沙。曾国茎在咸丰七年秋天便已接受江西巡抚耆龄的奏调,提前结束守制,到吉安外围,继周凤山之后,主持吉安的攻城战。他在当年的冬天,阻住了石达开的援兵于吉水县的三曲滩,将吉安城合围。围到八年八月,达到目的。

所谓“景德镇现尚有贼”,所指的不是别人,是杨辅清。杨辅清在咸丰七年被王錱击败,经由浙江退到福建邵武去。现在,咸丰八年八月,又由邵武回军,一口气经由泸溪(资溪)、金溪、安仁(余江)、万年、饶州(波阳),到达景德镇,屯踞下来。

曾国藩派“老湘营”张运兰去打,打到咸丰九年五月,曾国荃由湖南家乡久住了一顿出来。到江西来帮哥哥的忙,带五千兵去加强张运兰的攻势,才在六月十五日赶走杨辅清。杨辅清向北走,经由祁门,退至徽州、宁国二府。

当杨辅清由邵武回师江西东北部之时,石达开也由福建南部的长汀回师江西的东南部,攻下瑞金;其后,占领了瑞金至南安(大庾)一带广大的赣南地区。曾国藩派萧启江率领楚勇去打,打到咸丰九年正月获胜,石达开去了湖南,在五月间开始围攻宝庆,七月间放弃宝庆,进入广西,驻扎在柳州西北的庆远(宜山),准备由贵州进四川。

咸丰于九年五月二十一日宝庆刚被石达开围攻之时,便下了一道谕旨,叫曾国藩“即日统带”“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兵”“由楚江前赴四川夔州扼守”。“至(于)江西景德镇之贼尚未剿平,。。。。。。著曾国藩斟酌情形,咨商耆龄妥为布置,俾得迅扫贼氛,不致顾此失彼”。

曾国藩在六月初五日接到这谕旨,啼笑皆非。景德镇尚在太平军之手,如何能抽兵远去四川?曾国藩俟攻下景德镇以后遵旨西上,把大部分军队调回湖南,解宝庆之围,自己先到武昌。他向咸丰请求,不驻在夔州,而改驻宜昌。

他是在八月二十二日到达武昌的。在到达武昌之时,不但宝庆之围已解,而且四川已有骆秉章前往布置,这时并无危险。倒是安徽方面变得十分吃紧。自从英王陈玉成在咸丰八年十月大胜湘军李续宾部于庐州三河镇以来,对湖北与江西所旋的压力极大。湖广总督官文因此便上了一个奏章给咸丰,建议把曾国藩再调到东边去,赋以解决陈玉成的全权。咸丰觉得官文的意见颇有道理,于是又急急忙忙地叫曾国藩不必去宜昌,回师东向。

官文的意见本是曾国藩的意见。官文这时候对曾国藩与胡林翼二人业已言听计从,虽则在以前他根本不把这两人放在眼上。胡林翼确有一套化敌为友的功夫,而曾国藩至诚感人,关系也很大。

曾国藩在接到咸丰叫他回师东向的谕旨以后,在九月二十日写了一封详细的折子给咸丰,陈明进军方略。他说:“详考入皖形势,进兵须分四路,南则循江而下,一由宿松石牌以规安庆,一由太湖潛山以取桐城;北则循山而进,一由英山、霍山以取舒城,一由商城、六安以规庐州。南军驻石牌,则可与杨载福黄石矶之师联为一气;北军至六安州,则可与翁同书寿州之师联为一气。”

他又说:“臣所部不及万人。。。。。。若将援湘之萧启江(楚勇)调回,则臣处可分为两支;若并将张运兰(老湘营)调回,则臣处可分为三支。一支之力,仅能会剿皖北;三支之力,则可专任皖南。”

咸丰回答他:张运兰及其老湘营已经追击石达开到了广西;只可以先把萧启江及其楚勇调回。而且,商城、六安的一路,最好依照袁甲三的建议,改由光州固始,绕到颍州(阜阳),从后方包抄,以免对方因南边湘军大举,而大量北上,使得翁同书抵挡不住。

十月十七日,曾国藩再上一折,强调“围攻安庆”的重要。得了安庆,才可以屯驻滁县、和州,切断陈玉成与李秀成的联络,困死洪秀全。 

 《细说清朝》一○一、围攻安庆

 他说,萧启江既不能来,张运兰及其官兵也需要三个月的休息。但是胡林翼与李续宜二人愿来帮忙,四路进兵的计划可以不变。

第一路,曾国藩自己负责,由九江斜对岸的宿松县,经石牌镇直捣安庆。第二路,多隆阿与鲍超负责,由太湖县,经潜山攻取桐城。第三路,胡林翼负责,由湖北的英山,经霍山,攻取舒城。第四路,李续宜负责,由河南商城,经固始攻取庐州(合肥)。 这计划开始实行之时,因石达开围攻宝庆,李续宜不得不率部回湖南。其他三路,曾国藩进驻宿松,胡林翼进驻英山,一时均无若何发展。多隆阿兴鲍超打太湖县,陈玉成率领大军来救,鲍超被围困在太湖东北的小池驿,多隆阿驻军新店不肯去救,说是怕牵动大局,其实是与鲍超闹意见,希望鲍超死。

胡林翼一面力劝多隆阿化除意见,一面调唐训方去小池驿救鲍超。同时,分了自己的兵八千,交给金国琛与余际昌,绕到潜山的天堂镇陈玉成军之后。

到了咸丰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多隆阿终于出动,攻击陈玉成在罗山冲的堡垒,鲍超也从小池驿突围,对陈玉成军夹击,金国琛与余际昌从后面分道并进。结果,杀了陈玉成军两万人,连克太湖、潜山二县。

不久,在三月初,李续宜于解了宝庆之围以后,率部前来宿松。曾国藩叫他驻扎在青草塥,帮多隆阿攻桐城。

三月底,曾国荃在家乡募了一万名新兵,开到宿松。曾国藩叫他负责进攻安庆外围的集贤关。

左宗棠一向在长沙,作骆秉章的上宾。骆秉章保驾他,作了“兵部郎中”(国防部的司长),他在赴京的途中,绕道来见曾国藩,曾把他留下,留了二十天,天天与他“纵淡东南大局,谋所以补救之法。”

在曾国藩的鼓励之下,左宗棠打消赴京上任的念头,回湘阴去招募乡勇,自成一军加以训练,带到安徽宿松曾国藩的大营来。

曾国藩把留左宗棠的经过报告咸丰,力称左之为人“刚明耐苦,晓畅军机”。咸丰于是在发表曾国藩为“署理两江总督”之时,也任命左宗棠“襄办曾国藩军务”,把左宗棠的官职由兵部郎中升为四品京堂。

李鸿章此时已在曾国藩的幕中,虽则“劲气内敛,才堪大用”,却仍在受磨炼的阶段,未到“大用”之时。

另一位能干人李元度,以“江勇”(湖南平江的乡勇)起家,在江西身经百战,胜败参半,被曾国藩留在身边,担任营务处的职务(类似参谋长)。江勇五营,改由饶廷选带领。

曾国藩于咸丰十年五月初三宣布,就任两江总督。就任以后,派李元度回平江,再募江勇三千人来。同时,他决定留下曾国茎负责攻安庆。自己率领九千人,移驻长江以南的祁门县。 祁门属于徽州府.西南沿着昌江与景德镇为邻,东边有山路通黟县、休宁、歙县(徽州首县),南、北两面均是大山,南为怀王山山脉,北为黄山山脉。

祁门就形势而论,骤看是十分安全,细看却是兵家所谓“绝地”。曾国藩以为把大营驻扎在祁门,进可以东出徽州(歙县)、宁国(宣城),攻取芜湖,威胁南京,退亦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策应安庆外围的曾国荃。他不曾料到太平军会在东面堵住他的出路,在西南面切断他的粮道。

太平军李世贤部果然就在(咸丰十年)八月间由东面攻来,一连攻下了宣城、歙县、休宁,堵住东面的出路;李秀成部又在十月中旬一度由北面穿山,占了黟县县城一天,转向休宁。又有一股来自南赣的“边钱会”武装队伍,于十月二十五日攻占德兴,十一月初一日攻占婺源。

而且,在十一月初,黄文金部由某处来攻祁门东北的东流县,章下东流、建德(至德),溯江而上进入江西,占领彭泽、都昌、浮梁、波阳。

当时的浮梁县城,位于景德镇之北。浮梁既失,祁门的粮道全被切断。

这一次,曾国藩的救星是左宗棠。左宗棠在湖南家多招足了兵,于九月十五开抵江西乐平,曾国藩叫他于必要时移驻景德镇。他见到事态严重,就大展雄才,于德兴失守以后的第六天克复德兴,婺源失守以后的第三天克复婺源。然后,回师扼守景德镇,挡住了由东流、建德南下直抵浮梁的太平军,而且克复浮梁。 差不多同时,彭玉麟拼死守住湖口,克复都昌。杨载福用水师在太平军的后面追击,也把东流、彭泽、鄱阳一一克复。

极惊险的场面,仗着有左宗棠、彭玉麟、杨载福,竟然化险为夷。

到了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建德(至德)也被鲍超克复。鲍超是在浮梁之战以后。被曾国藩由祁门抽调出来,去景德镇增援左宗棠的。

曾国藩于是采取攻势,在二月十一日攻克休宁(实际负责作战的是张运兰)。三月初二,他集中了九千兵在休宁;初四,大举进攻徽州(歙县),不利。初十,再从休宁出发,十二日大败,损失了四营以上。

曾国藩于集中大军在休宁之时,在次日(三月初三)便已接获景德镇失守的噩耗。他本应放弃进攻歙县的计划,抽兵南下,帮助左宗棠夺回景德镇。

景德镇是在二月三日丢的。守将是皖南镇总兵陈大富,兵力有四千人,原驻建德(至德)。因为太平军李世贤部于二月中旬攻占婺源,左宗棠不得不在“甲路”、“涌山”等地对李世贤作战;景德镇需人接防,才把这陈大富从建德调了来。

陈大富于二月二十日开到,左宗棠拔营向鄱阳进发,连胜太平军于袁家湾、太园、范家村等地。太平军却在二月三十日乘虚由柳家湾冲进了景德镇,陈大富全军覆没。左宗棠被阻在金鱼桥,三面皆敌,无法援救,只能朝着乐平县的方向走。沿途,与太平军的追兵打了几仗。

左宗棠在三月十一日到达乐平,吩咐当地的团练守城,自己扎营在城外。太平军在第二天赶到。统率太平军的,是侍王李世贤本人。

第三天,三月十三日,李世贤向左宗棠进攻:“层层布阵,宽广十余里,(营队)可数者约四十余处,旗帜林立,掩映山谷”。 左宗棠命令全军,“凭壕植立,寂静无哗”,候敌人逼近,才“排枪轰击”,于是李军一浪一浪地冲来,“屡却屡前”,左军一排一排地轰去,“再接再厉”。从正午打到深夜,从深夜打到天明。 天明以后,左军采取攻势。结果是,“李军大败,李世贤改装潜遁。”

事后,据被俘的李军士兵说,李世贤在拿下景德镇之时,本已准备北取祁门,中途改变计划,移军南向,对左宗棠追击。

曾国藩总算又逃了一关。他不敢再贪恋祁门的“安全”,于三月二十六日拨营,移驻东流,在四月韧一日到达。

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东流在安庆的正南七八十里,在长江的东边。对岸是望江县。望江与芜湖之间的石牌,此时已在清军手中。曾国藩驻扎在东流,不仅可以与江上的水师相呼应,而且由于不必再置重兵在祁门,可以抽出鲍超的霆字营,作为流动性的游击队伍,支援各方。

原来,负责围攻安庆的曾国茎,已经被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反围”。曾国荃只得于所筑(围安庆的)“长濠”的后面,加筑一道“外濠”,以保护自己的营垒。

陈玉成的总部,设在集贤关。曾国藩派鲍超会同胡林翼部下的副将成大吉,向集贤关进逼。陈玉成在四月初十放弃集贤关,退守桐城,留下四千人在集贤关外的赤冈岭。这四千人分屯在四个营垒。鲍超与成大吉打了二十几天,把这四个营垒的四千太平军官兵完全消灭。

鲍超奉调去江西,帮助左宗棠对李秀成作战。李秀成之所以进人江西,也无非是为了解救安庆之围。

李秀成在咸丰十年(1860年),为了解救南京之围,曾经由皖南突击杭州,再回皖南突袭江南大营,获得全胜,进占常州、苏州,几乎囊括了上海。

其后他为了解救安庆之围,又进行了一次大迂回。十年十月十九日,他由栈岭隘口,穿过黄山山脉,突袭黟县,吓坏了刚驻祁门不久的曾国藩。由黟县,他移师东向,到徽州(歙县)与李世贤会面。十一月十九,他到了婺源;二十八,他到玉山。由玉山,他进入浙江,连破常山,江山;然后在咸丰十一年一月间再入江西,攻玉山,广信(上饶),庆丰,建昌(南城),抚州(临川)。在三四两月,他占领了祟仁、樟树镇、吉水、峡江、瑞州(高安),分兵攻奉新、靖安、义宁(修水)。

到了五月间,他留下重兵守樟树镇与瑞州,自己进入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