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魏文魁 >

第661部分

汉魏文魁-第661部分

小说: 汉魏文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诸葛亮看了赵爽所出的考题,自己先扒拉算盘,答了一回,结果准确率只得八成。于是他质疑这题目是不是太难了?赵爽笑道:“算之易也,童子可为;算之难也,吾亦不敢言精通矣。今为国举才,必求良骥。二三驽马,弃之可也。何惜之有?”我要是把题目出得简单了,是个人就能答得上来,那还有什么意义啊。

“乃以孔明之答为衡可也,达之者可上中,中七成者上下,六成中上,五成中中,四成中下,四成以下,不必取也。”上上就是满分儿了,那不可能给啊,上中便算逸才。什么,你问倘若有人准确率超过了八成,比诸葛亮还强怎么办?那不就要接近我的水平了吗?怎么可能!

赵爽对自己在算学方面的造诣还是相当自负的。

结果考题一发下去,考生们粗粗一瞧,内容不脱《九章算术》,应该不难,问题真到计算的时候,才明白满不是那么回事儿。几乎所有题目,都把《九章算术》中好几种题型给糅杂到了一起,多拐好几个弯儿,而且所给出的数字还都巨大,并且绝对无整,满是零头。这、这也太难为人了吧,几乎所有考生当场全都炸了。

监考的官吏好一通弹压,才勉强使得众人安静下来。那既然考题不可能更改,就只有闷头计算了吧,即便答对的不多,只要比旁人强就行——难道今番明算还能一个不给得中不成?岂非有损朝廷脸面?

考明算是允许携带计算工具入场的,马钧当即就把自己包里的算盘给抽了出来。转瞬之间,四外均响起了“噼啪”之声,不绝于耳。可是也有那几个不会使用算盘这种新工具的,仍然用的是算筹,结果不但地方狭小,根本摆不下那么大的算式,好不容易说动监考官吏,单辟一处空场计算吧,却发现一袋二百七十枚算筹根本就不够用的!

你就算把度部整月的出入账本儿全都取来,也不过如此而已了吧,可真要度部计算钱粮,又不可能一个人干,更不可能短短三柱香的时间就要答完整整二十道题目!

考试时间都是主考所定,其余各科都规定有整整半天的时间可供答卷——即便如此,是宏辅估计自己并无捷才,真要去应考,未必能得高中,能混个中中就算不错了——只有赵爽规定明算科只给三柱香时间。无他,因为当初诸葛孔明就是花了差不多时间完成的,对于赵爽来说,那是个“衡”,也就是标杆。

题目如此深奥、繁难,就连马钧瞧着也不禁头痛,好在他基础尚算扎实,算盘拨拉得也快,才勉强在收卷的前一刻把所有二十道题目都给答完了——只是来不及检查。考生们三三两两出得考场,十个里面倒有九个皱眉摇头,唉声叹气,甚至还有人说:“以为明算易也,早知今日,盍应明经?”

大家伙儿都知道明经的题目难,参考者也众多,简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报考明算的很多士人都是为了躲避明经而来的。明算若能得中,度部、虞部、工部,或者相对应的各州、郡、县属吏,皆可为之,前程也不见得有多差呀。就算有玻璃天花板跟天上拦着,将来难为宰执,可本来自己就没那般宏图大志嘛,毕生奋斗,能得千石、两千石,便足够光宗耀祖的了。

别人越是沮丧,马钧倒越是高兴。他因为口吃,也不与旁人交谈,但始终支棱着耳朵。倾听同考们诉苦。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没能答完所有二十道题目。甚至还有些直接就交了白卷儿。自己好歹把题都给答完啦,即便没时间验算,总能蒙对个六七成吧,取上不易,得个中中、中下什么的,勉强合格应不为难。看起来,自家仕途便要由此而始,母亲的心愿得以达成……

而且只要考中了。陈纻答应把后几卷《物理初言》借给自己阅读啊——想到这里,马钧就不禁心痒难搔,双眼放光。

只是来的时候有公车相送,回程就只好腿着啦。他寄居在洛阳西门外的是氏庄院中,而考明算的皇庄却在北门外,距离相当遥远,估计等走回去天都要黑了,必然误了夕食——那可是官家提供的免费食物啊,吃不到嘴,可多浪费?正在考虑着。要不要加快脚步,一溜小跑。争取赶得及免费夕食,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几枚铜钱,在洛阳市内购买些零碎食物呢?得中在即,何不干脆奢侈一把,以为庆贺?

一边权衡利弊,一边遛跶着,可是才刚进入洛阳城门,忽听身后马蹄声响,随即一人高声唤道:“前面得非扶风马德衡乎?”

马钧心说这是谁啊?洛阳城内竟然还有人识得自己吗?还是说陈纻、马齐他们也已考毕,特来寻找自己?可那也不是他们的声音啊,并且他们也无马可骑。

疑惑地转过身来,开口答道:“正是马钧。”就见跨马而来的原来是三名皂衫小吏,当先一人驰至近前,匆匆勒马,随即上下打量了自己一番,突然厉声喝道:“拿下了!”

随即另二吏跳下马来,一个双手搭上马钧的肩膀,用力朝下一压——马钧体格本不雄壮,又是弱冠少年,差点儿就直接给按趴下喽——另一人就腰间解下绳索来,便待绑缚。

马钧正在憧憬得中为官后的锦绣前程,突然间从云端跌落尘埃,不禁吓得是魂飞天外,手足皆软,于是扯着嗓子大叫道:“吾、吾无罪也!”马上那小吏冷笑一声:“上官遣我等来拿你,必有缘故,何言无罪?!”

原来这三名小吏,乃是明算科的考官赵爽所遣来逮捕马钧的。且说明算科不但答卷时间给的仓促,判卷时间更短。因为这年月的算术只看结果,不论过程,无论《周髀》还是《九章》,其中所有题目,大多不列算式,能够指引读者一个基本方向就算很不错了。所以赵爽出了二十道题,同时也给出了二十个标准答案,根本都不用他亲自去批阅试卷,找两名小吏照着比对就成啦。

于是其余各科考试还没结束呢,明算这边儿成绩都出来了。赵爽端坐案后,案上摆着个算盘,他正在扒拉着研究新的算术难题呢,小吏捧着一厚摞试卷疾步而入,置于案边,然后躬身禀报道:“上官,已判定矣。”赵爽的思路被猝然打断,略感不爽,当下一撇嘴角,随口问道:“几人合式?”

这回报考明算科的士子数量不少,仅次于明经,竟达三百余人之多,确实也大大出乎考官们的意料之外。可是赵爽一开口就是“几人合式”,他估计能得中下以上评价,也就是算对四成的,十枚手指都数得过来。

小吏报道:“中八题以上者,十二人。”

啊呦,赵爽心说比我预估的还多了两个,不容易啊,苍天有眼,算学后继有人哪。当即把手一摊,说你把合式的考卷抽出来给我,我去禀报主考是太尉知道。然而小吏却颇有些犹豫,说话也不禁结巴起来:“正要请问上官,上官但云中十六题(也就是八成)者取上中,然,然……中十八题者,乃给上上耶?”

啥,还有人能够算对十八道题目,准确率竟然有九成之高?!赵爽当场就蹿了,厉声喝道:“狡吏焉敢诓吾!”

小吏战战兢兢的,赶紧抽出一份考卷来,双手呈上。赵爽接过来瞥了一眼,果然答对了十八题——题目和答案都在他心里装着呢,即便匆促之间,料也不会看走眼的。

“其中必有弊也,速将此人拿来见吾!”(未完待续。。)

ps:  双更喽,我说话是算话的。

第十五章、野有遗贤

赵爽绝不相信当世竟然有人能够把他苦心拟就的试题答对九成以上!

他本是贵族后裔,始祖为代王赵嘉,代为秦所灭后,族迁天水,逮其曾祖父又移居南阳,受佣于当地大姓张氏门下为客。张氏出了一位有汉一代最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张衡张平子,赵爽的祖父即从张衡学《灵宪》和《算罔论》,颇得真传。所生二子,一传《灵宪》,也就是天文学知识,一传《算罔论》,也就是数学知识——赵爽即为后一支的嫡裔。

这时代颇存门户之见,各家秘法,多不私授——知识就是利禄啊,岂可外泄——当年张衡传法外姓,那是他胸襟广阔,包容四海,赵氏可没这么无私。所以说赵爽能够在数算方面称雄一时,为汉末数一数二的大数学家,固然因其天赋异禀,且痴迷算术,刻苦钻研,也有很大因素乃得家传秘法之故也。

算术既有所成,经义也得略通,正好魏国开了科举,并设明算一科,赵爽便即束装前往,果然一举夺魁。等到入于度部之中,站立朝班之上,他游目四顾,果然数算一道,再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自己了,就此骄心渐萌。他能够瞧得上眼的,也就只有两个人,一是诸葛孔明,按照赵爽的想法,野路子能够学成那样,就算吉光片羽,世无其匹的天才啦。他有时候也扪心自问,若非家学渊源,自己能够达成诸葛亮如今的水平吗?结论是——玄啊。

第二个瞧得上眼的,便是太尉是宏辅。要说是宏辅的数算能力。当世也就中人水平罢了。但一方面他不知道从哪儿学得一套大秦数字和算法。简洁明了,普通加减乘除,就算数目再大,零头再多,也都难他不住,顷刻可得结果。另方面,是宏辅在数算方面往往有些独出心裁的想法,比方说对于圆周率的认识。不仅超迈古人,亦足可辉耀千古也。

这只能说是天生圣人,不学而知了。

是宏辅编纂《物理初言》,其中很多数算问题就都是请赵爽代劳的,而至于那套圆周率,赵爽经过核对,发现误差非常之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其实以这年月的需求而言,能够准确到小数点后面三位就足够啦。最近在是宏辅的指点下,赵爽开始运用割圆法来核算他所给出的圆周率。目前已可证明小数点后面前四位都是正确的,至于后面六位。尚须时日作更详细、繁复的计算。

据赵爽所知,张平子的算学会者寥寥,他所公开流传的只言片语,一般人就算瞧都瞧不明白,遑论学会和生发了。唯一的真传就在他赵氏门中,而且赵爽之父早殁,上下并无兄弟——也就是说,一百年前的数算宗师只有一个张衡,一百年后承其衣钵的只有一个自己,余皆不足论也。

没有秘法传授,你就算天赋再高,也不过就学成诸葛孔明那样吧,怎么可能有人比孔明还要厉害?赵爽对此是坚决不信。

然而答卷摆在自己面前,确实有名应试的士子整整答对了十八道题。要知道赵爽所出的题目,参数都极巨大,并且零碎,根本就不可能蒙得对,更何况一蒙就是整整九成呢?焉有是理?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了——中有情弊,考题泄露。

其实赵爽所出的题目虽然难度很高,却也不是绝然无人可答的,只要给足应试者时间,比方说一两个月,略有些本事的人总归能够计算出正确答案来——至于诸葛孔明,三柱香的时间便能答对八成,据赵爽估计,给他留足一整天,必能全中也。

所以肯定是此人预先得知了考题,费时费力计算好了答案,然后跑去考场上誊清而已。竟敢当面舞弊,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且究竟是谁泄露的考题,必须详加访查,严惩不殆!赵爽因此才勃然大怒,当即命令小吏——“速将此人拿来见吾!”

然后他直接就拿着这份儿考卷去找是宏辅了。

赵爽作为负责明算科的副主考,他就呆在考场附近,方便若有问题,可以随时加以解决。明经科考试人数最多,被迫分为两个考场,是宏辅与任嘏各居一处——所以赵爽是在洛阳北门外的皇庄,是宏辅却在城东的太学,距离却也不近。

可是赵爽心中万分恼怒,一刻也等不得了,直接命人牵来坐骑,一路疾驰,日才过午便赶到了太学。才下马,就见大门洞开,陆陆续续地有考生或欣然四顾,或黯然垂首而出——明经科考试才刚结束呢——匆忙报名而入,就见是太尉正高踞榻上,一脸不耐烦地翻看着几张较早呈交上来的试卷。

是宏辅的心情并不怎么好,因为就目前看起来,试卷上多为老生常谈,或者纸上谈兵,就没有几篇可以入得他法眼的。听闻赵爽前来,正好把试卷撇下——反正那么多卷子,光靠他跟任嘏二人也瞧不过来,自有大群吏部和选部的官吏进行初步筛选——抬起头来,开口便问:“君卿,可得骏才否?”

赵爽出的考题他当然也瞧过,自己试了试,基本上是一道都答不上来——这起码得是后世高中理科班的水平啊,可是他高中时代的数理化知识已经全都还给老师,涓滴不剩啦——所以挺好奇,就你这么难的题目,真能发掘出什么人才来吗?

要是能过赵爽这关,那必然是不需要培训,拉来就能用的户、工等部干才呀。

赵爽气哼哼地从袖子里抽出一份试卷来,递给是宏辅:“得十一人矣,然此卷独占鳌头,更胜孔明之算……”

是宏辅也不去接,却突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