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放啸大汉 >

第203部分

放啸大汉-第203部分

小说: 放啸大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细节被蒙面人捕捉到了,眼里闪过一丝诡笑:“门外有守卫,何时陶君愿意开口,只管呼叫,我等闻报自来。”

嘭!木门重重关上。

黑暗中的陶晟吃力坐起,用力挣扎一下便绝了望,这帮人的捆绑手段十分老练,采取的是两臂反曲式捆绑,根本使不上劲。更严重的是,这样捆绑法,不消一个时辰,手筋必定扭伤,甚至骨头错位。那时就算松梆,手臂也差不多废了,更别说什么一日夜……

半卧在冰冷的地上,不时感觉有虫蚁乱爬,两臂越来越麻,渐渐失去知觉——这是一种慢慢浸蚀心灵的恐惧。它不像酷刑那样猛烈,让人绷紧肌肉,调动全身精神去抗拒,它只会一点点吞蚀人的意志。

当你清晰知道自己两条手臂将在时间的流逝中,一点点麻木、坏死,从此将从一个健全人变成屙屎都要人搭把手的残疾……那种恐惧,足以将人逼疯。

“是王家的人,一定是王家的人,只有他们,才有对付家主的理由。王氏半天下,王家人若出手,连家主都只有束手的份,我一介家臣,再挣扎又有何用?徒自牺牲而已……”陶晟反复不断对自己说着类似的话,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催眠,重复多了,最后自己就会相信并接受这样的结论。

“家主,对不住了。我……我不想成为残废!”陶晟挣扎着跪起,向南方重重叩了三个响头。当他抬起头时,眼睛里的绝望、愧疚已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强烈的求生求存欲0望。

他用尽全身气力,对大门方向怒吼:“你们想知道什么,只管来问——”

沉重的木门吱呀打开,火光耀眼,蒙面人陆续进入。为首蒙面人第一句话就是:“给他松绑。”

陶晟被松梆了,但两臂已僵,半个时辰内别想动,而且筋脉都有损伤,接下来至少得将养大半月才慢慢复原——当然,前提是这伙人遵守承诺,放他一码。

既然无法反抗,索性就光棍些吧。陶晟边活动手脚边道:“我能不能问一个事?”

“说说看。”大概是看到陶晟肯合作,蒙面人比较满意,也颇知投桃报李。

“茹姬……为什么会陷害我?”

没想到是这样一个问题,几个蒙面人不禁仰首哈哈大笑,笑毕才道:“婊子无情,没听说过么?”

陶晟没有笑,认真道:“我想知道真正原因。”

蒙面人首脑想了想,道:“也罢,既然陶君如此在意,实话告诉你也无妨。那个茹姬的兄长,你也知道,五毒俱全。我派人到赌坊里跟他对赌,结果他欠下了一辈子也还不清的巨债。然后我派人找来茹姬,给她两个选择:一、她永远见不到这个兄长;二、她永远见不到你。你猜,他会选择谁?”

这下陶晟笑了:“我明白了……这个傻女人。”

陶晟沉默了一下,道:“我保证,绝不找这个女人。足下能否也不找她?”

蒙面人失笑:“想不到陶君居然如此怜香惜玉……实不相瞒,此事,恐怕会让陶君失望。”

陶晟叹息,该说的都说了,他也算仁至义尽,再不纠结。

接下来,蒙面人开始提问。不过陶晟注意到,提问的并不是那个煞气重的蒙面人首脑,而是一个说话慢条斯理,时不时会有个下意识捋须动作的蒙面人。只听这人第一个问题,陶晟就知道,这家伙绝对是官场中人。

“你曾是摘星城的主事。这个主事是什么?职权如何?是否国相的变称?”

陶晟略加思索,答道:“在下是侯府家臣,这主事就等同家丞,职份也等同家臣,为家主打理城中事宜。在下不过一介家奴,如何敢与国相相提并论。”

蒙面人首脑插口道:“你说的话,我们会有别的途径验证。若有不尽不实,那就休怪我再绑上了。”

那种恐惧难受滋味,陶晟绝不想来第二次,所以他也很干脆:“我说了,你们想知道什么,尽管问。”

“很好。摘星城的士卒有多少?”

“三百。”陶晟果然爽快,这个数字上报过朝廷,有备案的,而且,事实也是如此,所以他回答起来丝毫不需犹豫。

“可我听说,并不止此数。富平侯还弄了个什么‘预备役’……这是藏兵于民吧。”

陶晟咯登一下,这事对方也知道了?果然是有备而来。好在家主也早拟好应对说辞,他照着说就好:“塞外胡地,与中土不同,草原诸部,不分男女老幼,但能盘马弯弓者,无不成兵。摘星城此举,不过应胡俗而已。天家早已有言,入胡地,当遵胡俗。”

富平侯还真不怕有人拿这事做文章。论严重性,还有比胡人对中原伦礼纲常的颠覆性冲击更大的么?堂堂一个公主,祖孙三代嫁个遍,放在中原,这是禽兽行为,千刀万剐不为过,遗臭万年有余辜。然而就连英明神武的汉武大帝,对此也只能无奈说一句“入胡地当遵胡俗”。

摘星城孤悬塞外,无后方无支援,却要承担汉王朝探路石与前哨站的功能,在军事上不放权能行?

预备役的事,富平侯没禀报,不代表天子不知,诸公不明。或许,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那人抓不到话柄,只好换下一题。接下来对方又问了几个问题,陶晟对答自如,神色自若,很是坦荡,一副“你就算用刑我也是这个回答”的表情。

眼看问不出什么名堂,蒙面人未免沮丧。

陶晟心下一松,正想来两句缓和场面的话,冷不防那一直没说话的蒙面人首脑突然来了句:“富平侯在城西别庄里藏着什么秘密?”

陶晟脑袋嗡了一下,这一刻,他竭力保持平静。但他知道,自己的脸色肯定变了,而且,逃不过蒙面人首脑刀子般的眼力。

蒙面人首脑眼里透出笑意,知道这一击正中要害,他不紧不慢道:“这是最后一个问题,如实道出,陶君便可获自由,在下礼送回府,绝无虚言。”

正如张放在夜郎那惊天一爆时所担心那样,火药研究,是他的七寸,一旦被有心人拿捏,后果不堪设想。这一点,陶晟同样明白。如果说前面透露的有关摘星城的情报多半还算是半公开资料,问题不至于太严重的话,那么一旦说出别庄的秘密,出卖主人的罪名就坐实了,摘都摘不掉。

陶晟该如何选择?

第三百九十章 【整黑材料】

“拿到了?”

“是,拿到了。不过……”

“不过什么?”

“据钱郎中说,没有什么要害东西,而且……而且……”

“贾子光,你平日是个爽利人,怎么今日说话这个味?”

如果陶晟看到眼前两个人,一定会既惊讶又恍然,这两个人他都认识,不光是他,长安大多数人都认识——两个大名人。

一个是红阳侯王立,另一个,也就是那蒙面人首脑,是与万章齐名的五陵豪侠之一,长陵贾宏,字子光。贾子光与他的弟弟东市贾万,在长安的名气决不在朝中公卿之下。当年万章名号最响亮的时候,贾子光得往后排排。自从万章死后,贾氏兄弟渐渐冒头,行情看涨。

王立本身就是王氏兄弟几个人中最不靠谱的一个,结交游侠,斗鸡走马,是他的日常。以至于身为天子舅,天子想用都无从用起,只好给他挂了个“中郎”的闲职。

王立在任中郎其间,倒还算安份。当然这个安份是指不敢惹朝中大臣,至于千石以下的各地方官员,还有长安百姓,那是不堪其扰,畏之如虎。

等到河平元年时,五侯同封,身价暴涨的王立终于成为一只真正大老虎。压抑多年的嚣张本性一下暴露,成为朝中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螃蟹”。

有人避之唯恐不及,有人却千方百计靠上去,譬如贾氏兄弟便是后者。

贾氏兄弟与王立老早就相识,当时大家还是平起平坐,称兄道弟。而等到王立封侯之后,兄弟俩就放低姿态,以门客身份,成为专为王立干脏活的专职打手。

贾氏兄弟为什么要靠上来,答案很简单,象他们这样的豪强,必须依附朝中强力人物,才能更好保障自身利益。万章为什么那么牛逼,还不是因为靠上了石显?

一朝天子一朝臣,同理,一代江湖也要换旧人。

石显失势自决,万章葬身大漠,这个江湖,将是他们兄弟的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贾子光敢冒若大风险,绑架富平侯府家臣,暗中收集富平侯的黑材料了。

面对王立的质问,贾子光赶紧把地牢的审讯情况说了一遍。

王立边听边点头:“不错啊,这陶某人不是招得挺痛快么?摘星城的情况,还可以深挖,一定会挖出大问题。是了,张氏别庄究竟隐藏着什么?”

贾子光苦笑:“问题就出在这。我一问这事,那个陶晟就脸色大变,明显有鬼。然后装做要说的样子,趁我等不备,一头撞向墙壁……”

“什么?!”王立怒笑而起,“这个陶某,倒也算忠心。撞死了?”

“没有,被我扯住衣摆,只撞伤额头,包扎之后并无大碍。”

“看来他是不打算招了。”

“对。所以,我们不得不用刑……”贾子光小心翼翼看了看王立的脸色。

王立不置可否。原本他的用意是尽量不要闹大,也就是说,最好不要把人折磨得奄奄一息,这样收场有点麻烦。不过,既然触及到富平侯的机密,那么用点过激手段也就说不得了。

“他招了什么?”王立对贾子光用刑手段深具信心,他曾多次在旁观看,确信不是人能熬得过去的。

贾子光苦着脸:“快招了,但是、但是……他莫名发癫了。”

“什么?!”王立是第二次发出惊呼,他第一反应,就是陶某人装的,“怎么可能莫名发癫?是真是假你会看不出来?”

“是真的。”贾子光无奈中透着深深的困惑,“当时他正要说出别庄机密,突然脸就扭曲变形,额头青筋怒凸,眼睛充血,几乎突出眼眶。整个人如同困兽般拼命挣扎,绳索磨破肌肤,勒入肉中兀自不觉……”

王立听得呆了,这怎么听都不像假的。

“那一刻的陶晟,真的就像一只受到巨大刺激的野兽,若不是捆绑住,要么就是扑过来咬人,要么就是满地打滚……”贾子光连连摇头,眼里的困惑更浓,“好不容易安抚住,但只要一逼问别庄之事,他必癫狂。数次之后,人竟晕厥……不谦逊的说,在下也算见多识广之人,但实在看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立拧着眉头想半天,同样也搞不懂。最后只能认同贾子光的推测,这陶晟有病,多半是羊角癫一类,一逼急了就犯病。只能暂时关着,一是为其疗伤,总不能放一个伤痕累累的人回侯府。二是等他情况稳定下来后继续盘问,已经快摸到要害,王立怎会轻易罢手?

次日午时,王立出现在大将军府,后堂,雅室。

“拿到了?”

“是,拿到了。不过……”

“不过什么?”

一样的对话,只是对象反过来,问话的是大将军王凤,回答的是王立。

王立把贾子光的话复述一遍,末了,惴惴不安:“大兄,此事小弟没办好。要不,我再找别的人下手,比如侯府家令张敬臣……”

王凤摇摇头:“不必了,张敬臣虽是家令,却未得张放信任,无论是摘星城还是渭水别庄,他所知晓之事都远不及这个陶晟。甚至可以说,尚不及张放身边的那几个扈从。”

王立眼睛一亮:“那我可以从那几个扈从身上下手。”

“再说吧。”王凤不置可否,拿起案上的黑材料看了一会,沉吟道,“你这次不算白费劲,有些东西可以用,但还不足以动摇根本。”

“是,小弟一定再接再厉……”

“注意别被张放抓住把柄,闹得象上次一样。”王凤再次提醒这位泼皮老六,“我们当下的目标,是王子威。只是趁张放不在长安的难得良机,收集此人一些把柄,以便日后对付之用。能收到最好,收不到也不可操之过急。眼下还没轮到他,明白么?”

一说起旧事,王立就咬牙,赶紧点头:“小弟明白。”

“尽快把人治好,送还富平侯府。交待你的人,做事稳妥些,切不要让人发现半点端倪。”

“是,大概有半个月就可以……”

“不行,五日之内把人送还。”

“这……”王立有点懵,怎么这样快?

王凤抬手向南边一指,淡淡道:“那个人,回来了。”

~~~~~~~~~~~~~~~~~~~~

P:贾子光、贾万兄弟与万章一样,都是史实人物,俱为西汉晚期市井豪侠。不过,汉代的豪侠,与真正意义上的“侠”是有差别的。确切的称呼,应为“豪强”更妥贴。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够义气的公主】

是的,张放要回来了。

五月,张放的使节队伍渡过洛水,进入关中。归家在即,却意外收到两封家书。

一封是正妻班沅君写的,一纸素笺,只有两句“望明月而抚心,对秋风而思君。”才女就是才女,无须满纸相思,只需点睛两笔,满满柔情,跃然纸上。

一看诗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