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456部分

锦衣杀明-第456部分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鞑靼人在巴彦淖尔草原,继续战败,继续损失有生力量的话,这次战役,就不要有任何的指望了。到时候,不要说徐兴夏会继续赶尽杀绝,就是méng古人,都有可能在背后动刀子,给鞑靼人来一下最狠的。这样的情况,在大草原上可谓是屡见不鲜啊。

一切,都必须小心谨慎啊。

到底要不要进攻?格鲁索情不自禁的有些犹豫。

他想要让鞑靼人的哨骑,上去试探一下那些土围子的动静。结果,鞑靼人的哨骑刚刚靠近,就遭受到了白衣军的枪击。部分人被当场打死了,其他人不得不撤退到火枪的射程之外。白衣军的散兵跟着大举出动,驱散所有的鞑靼人的哨骑。这个情况说明,白衣军绝对是严阵以待的,鞑靼人根本就没有趁虚而入的机会。

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面对这样的不确定环境,一定要谋定而后动。最少,要将白衣军的防御体系搞清楚了,才有可能针对xìng的采取行动。然而,鞑靼人耗不起。如果要全部侦察白衣军的防御体系,不知道得耗费多长的时间,又要耗费多少的人命。

白衣军的那些骑兵,反侦察能力也很强,每次和鞑靼人哨骑接触,都要给鞑靼人哨骑带来巨大的损失。不要看每天只是几十人,或者是一百多人的损失,时间长了,这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现在的鞑靼人骑兵,可是死一个少一个,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鞑靼人的后勤压力很大。就算从林丹汗那里,购买了大量的后勤物资,也支撑不了很长的时间。他们急切的需要一个落脚点,一个可以喘口气的地方。在之前的战斗中,鞑靼人已经积聚了大量的伤员。他们必须得到有效的安置。否则,继续拖延下去的话,绝大部分的伤病员,都要变成死人了。

卑尔根对眼前的情况,也很是无奈。鞑靼人最怕攻坚,偏偏白衣军就到处都搞出坚固的工事来,就是让鞑靼人不爽。鞑靼人想要不付出一点代价,根本连和白衣军接触的机会都没有。他苦涩的建议说道:“要不,咱们先派几百人尝试一下吧!”

格鲁索点点头,当即下令鞑靼人骑兵出动。

很快,五百人组成的鞑靼骑兵,就以飞快的速度,向那些土围子冲杀过去。他们都是马背上的好手,已经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为了防止遭受白衣军的枪击,他们早早的就将自己隐藏在了马腹下面。一眼看过去,马背上是空无一人的。同时,他们的进攻队形,也显得相对的分散,相互间的距离间隔足足超过五丈以上。

在吃了几次大亏以后,鞑靼人也总结出经验来了。在白衣军的枪炮面前,进攻队伍绝对不能太密集。相互间的间隔,越是疏远越好。向前冲锋的时候,不要走直线,而是要走“之”字形否则,就是群体xìng的的自杀行为。

“砰砰砰!”

“砰砰砰!”

毫无疑问,很快,白衣军就枪响了。

冲击中的鞑靼人骑兵,纷纷倒下。呼啸而来的米尼弹,将战马狠狠的打翻在地上。鞑靼人就算是藏身在马背下,也没有丝毫幸存的可能。因为,只要没有战马的辅助,他们就是只能等死的步兵。如果他们的动作稍微慢一点的话,甚至有可能在战马突然倒地的时候,被战马直接压在地上,活生生的压死。

当然,在战场上,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有时候,奇迹也是可以出现的。比如说,有部分的鞑靼骑兵,一直冲到了两个土围子中间,之间从中间的缝隙里面穿了过去。感觉上,这两个土围子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防护。但是,等他们继续冲到里面去以后,才蓦然发现,来自后方更多土围子的火枪,又将他们挡住了。

这些悲催的鞑靼人骑兵,忽然发现,自己根本上就是掉入了蜘蛛网里面了。无论是来自哪个方向的火枪,都有可能向他们射击。有些鞑靼人骑兵,就是被来自背后的米尼弹给打死的。在混乱的战场上,他们还很容易mí失方向。因为,一个个的土围子,看起来都差不多。稍微不注意,就会将前进的方向搞错了。

谁也不知道,白衣军修筑的这些土围子,到底有多少层。根据鞑靼人哨骑的估算,至少有三层以上。甚至有可能超过五层。这么多的土围子,互相**在一起,以鞑靼人的骑兵速度,还有控马的技巧,想要全部穿过去,简直不可能。这个蜘蛛网如此的结实,就算是愤怒的小鸟撞上去,估计也只有被缠住的份。

事实上,这些土围子看起来不是相连的,实际上前后交错,互相弥补,刚好堵住所有人的前进道路。如果不改变路线,径直向前冲的话,肯定会直接撞到土围子上面的。形象的来说,鞑靼人每冲过一层的土围子,都要被刷下一层皮来。连续冲过几层的土围子,估计连身上的肉都全部刷下来了。

同时,两个土围子之间的缝隙,还给人一种致命的yòuhuò,觉得可以轻松的闯进去。看起来真的如此。这些土围子看起来,要比城墙容易对付多了,骑兵的机动力可以得到有效地发挥。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根本就是致命的陷阱。如果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就算有逆天的运气,都不可能成功的。

枪声很快平息下来。五百人的骑兵,就这样没有了。格鲁索和卑尔根互相对望一样,都只有无奈的叹气。邪门了。连巴彦淖尔草原都如此的邪门,这次鞑靼人是真的要完蛋了。

……

镇远关,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每天从早到晚,镇远关的附近,枪声都没有停止过。

早上,徐兴夏站在镇远关的城头上,举着千里镜看出去,可以看到视线的尽头,偶尔有零星的哨骑出现。只不过,这些哨骑,不是鞑靼人的,而是méng古人的。他们试图努力的靠近镇远关。而白衣军的斥候,则努力的驱逐他们。

“砰!”

“砰砰!”

“砰砰砰!”

战场上的枪声很零碎,很幽咽,很是孤寂。

除了当事人,其他人基本上不知道,每一声枪响代表着什么。

占据着镇远关这个地方,白衣军可以轮番上阵,不断的派遣部队出去历练。这样的历练,要比在训练场上的效果好多了。鞑靼人和méng古人,就好像是最称职的陪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徐兴夏很乐观的估计,只要鞑靼人和méng古人不撤军的话,几个月的时间下来,他的部队,战斗经验都会疯涨,所有的新兵,都有可能变成老兵。所有的新部队,都会变成老部队。

在白衣军骑兵的巨大压力之下,刚刚到来不久的méng古人,又不得不和镇远关拉开了距离。刚开始的时候,双方的距离,大约是五十里。后来,觉得不够,后撤到了八十里。最后觉得还是不够,不得不后撤了大约一百五十里。

“林丹汗这个家伙,完全无章法啊。”朱燮元皱眉说道。

“他是拿不定主意。”徐兴夏很淡定的说道。他倒是能理解林丹汗目前的心情。一种很矛盾的,却又无法下决断的心情。

想要继续进攻镇远关吧,又怕付出巨大的伤亡。毕竟,上次méng古人在镇远关前面已经吃亏了,这一次,不可能继续吃亏。但是,不进攻吧,又不愿意撤退回去。林丹汗总是觉得还有些希望。

他幻想着,要是白衣军和鞑靼人厮杀起来,他悄悄的躲在一边看热闹。等白衣军和鞑靼人厮杀的差不多的时候,两败俱伤了,或者是同归于尽了,他才出面收拾战果。

这是典型的赌徒心理。不是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长处出发,制定有效的方案,而总是幻想着天上有馅饼掉下来。!。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正文【第549章】赵南星来了!

更新时间:2012…4…91:32:57本章字数:4001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当然,林丹汗有这样的幻想,一点都不奇怪。现在,整个局势有点复杂。北面,莫日根带着自己的部队,正在围攻巴彦淖尔草原。南面,又有大量的méng古骑兵聚集。从表面上看,白衣军的局势,的确有点被动。如果白衣军出动的话,必然会和méng古人纠缠到一起。六七万的méng古人,相当的不好对付啊!

不过,在徐兴夏看来,林丹汗和鞑靼人脱离接触以后,白衣军的压力,反而减轻了不少。白衣军最怕的,其实还是大量的敌人猬集到一起,死死的抱团。这样一来,白衣军散兵就很难有机会分割对方,也很难给敌人的队伍,造成较大的打击。

相反的,如果敌人分散了,白衣军散兵的机会就来了。他们分头出击,到处袭扰。这里消灭十几个,那里消灭几十个,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错的战绩。对于敌人的士气,也是巨大的打击。无论是谁,整天面对一群神出鬼没的家伙,都会感觉很头痛吧?

白衣军的好消息,当然不止一个。在东面,迟虎率领的射声军,正在向库不齐沙漠的西北地区进发。以迟虎的xìng格,只要各部队相继到达以后,他一定会想办法,mō一mō鞑靼人的屁股。如果有可能的话,还会爆一爆鞑靼人的菊花。莫日根的菊花突然被爆,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估计他的神情一定会非常的精彩。

毛十三率领的豹骑军,也已经出发了。他们进行了必要的装备改良,又调整了一些战马数量,携带的各种物资,也进行了精心的研究。除了根据豹骑军官兵提出的建议,进行整改之外,徐兴夏也提出了不少后世军队长驱直入时常用的一些手段。

可以肯定,豹骑军的这次远程突袭,绝对是出乎méng古人的意料之外的。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白衣军会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而且,还有能力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估计méng古人接到归化城被袭击的消息时,林丹汗脸上的神情,一定会比莫日根更加的精彩。

而只要méng古人急匆匆的撤走,鞑靼人也就无法独立支撑了。届时,莫日根的唯一选择,就是灰溜溜的跑回去大漠以北。如果他还不愿意撤退的话,等待他的,就只有全军覆没的命运了。这就意味着,无论是鞑靼人,还是méng古人,好日子都很快到头了。

……

“大人,有京城的来信。”忽然间,身边传来脚步声,跟着传来张天豪的声音。他来到徐兴夏的身边,双手交给徐兴夏一封书信。

“京城?”徐兴夏神sè微微一动。他现在听到京城两个字,就有点敏感。这当然不是朱蘅芷的原因,而是有关朝廷动静的变化。按理说,他在宁夏镇大闹天宫,和鞑靼人、méng古人都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朝廷方面,不可能一点变化都没有的。然而,奇怪的是,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朝廷的反应,的确是非常消极的。

万历朝的朝廷,怎么说呢?是相当诡异的。万历皇帝的懒,是出了名的。甚至比嘉靖皇帝还懒。嘉靖皇帝在深宫之中,虽然不上朝,不开朝会,却几乎每天都会召见大臣,了解政事,处理国家政务。东厂和锦衣卫这两大机构,运转也高速有效。因此,对于朝政,可以用洞若观火来形容。别人想要méng骗他,还真是不容易。有能力放倒嘉靖皇帝的,也就是严嵩、徐阶、高拱等寥寥数人了。

如果换了别的皇帝,比如说,崇祯皇帝之类的,得知徐兴夏在宁夏镇闹事的消息以后,肯定会第一时间,调兵遣将,要求前方迅速的将叛军剿灭的。每次朝会,他都会问计、惩戒、宣旨,对前线的剿匪方略,及时的做出调整。在不上朝的时候,也会每天都召集大臣商议,看如何将徐兴夏的事情迅速摆平。反正,绝对不会向现在的朝廷这么反应迟钝,消极应对的。

可是,万历皇帝完全不同。这位皇帝,对于政事,是选择xìng处理的。他感觉有必要处理的事情,才会处理。感觉没必要的事情,又或者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就懒得处理了。这个是否有必要,怎么判断呢?只能说,一句话,圣心独裁。万历皇帝和嘉靖皇帝一样,都很讨厌别人的指指点点。于是,积累在万历皇帝案头的各种事项,几乎可以追朔到万历十年。之前的十年,张居正帮他处理了。

另外,因为争国本的问题,万历皇帝和群臣斗了几十年,双方都积累了很多的怨气。这种怨气,给朝廷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做皇帝的,总是想办法给群臣们找点麻烦,让他们不爽,让他们难过。他的态度,自然也让群臣们感觉不愉快,不舒服。在万历皇帝的压力下,哪怕是首辅大臣的日子,都是过得很憋屈,很不爽的。

大家都心情不爽,自然就没有心思干活了。有些事情,万历皇帝不想管,群臣其实是可以管的。可是,他们看到皇帝都不管,他们也懒得去管。反正,这天下是你朱家的,你自己不珍惜,我们那么着急做什么?于是,很多事情,就处于没人管的状态。

成化年间,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意思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