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357部分

锦衣杀明-第357部分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白衣军是越来越过分了,居然连千夫长的主意都敢打了。按照他林丹汗的命令,面对白衣军的袭扰,干夫长这个级别,是不会轻易出动的。但是,这个千夫长却出动了。这说明他的忍耐力也到了极限了,他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有这样情况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今天死了一个千夫长,谁敢保证,明天就不会死一个万夫长?又有谁敢保证,有一天,他林丹汗会不会死在这里?

老实说,现在的林丹汗,有点后悔了。他开始反省到自己的固执,以及因为自己的固执而给部队带来的伤害。如果他早点撤军,就不会有这样的悲惨情况生。现在的白衣军,就好像是跗骨之蛆,撵都撵不走。他们日夜不断的对蒙古人进行骚扰,让蒙古人不胜其烦。除了大踏步的撤退,蒙古人没有其他任何的办法。

每天一千多人的损失,让林丹汗感觉到非常的心痛。这都是他部下的精锐勇士啊,就这样没有了,实在是惋惜了。如果是遇到其他的对手,蒙古人付出同样的代价,肯定可以获得无数的利益了。【】特别是他麾下的铁槊骑兵,那都是他的宝贝啊,损失一个都很可惜的。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完全是得不偿失啊!

同时,蒙古人的士气,也几乎跌落到了谷底。每天都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总是被别人欺负,自己却没有机会还手。这样的憋屈状况,简直让人疯。请求撤退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说实在的,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愿意停留在这里挨打的。撤回去归化城,或许还有活路。继续留在这里,肯定是只有死路一条oBiJ!

没办法,林丹汗只好反复的宣称,援军很快就会到来,借此缓解部队的烦躁心理,提升部队的士气。其实,援军到底在哪里,林丹汗自己都不知道。因为白衣军骑兵的围追堵截,他和归化城之间的联系,都被暂时切断了。他根本无法准确得知援军的具体位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白衣军不会轻松的让蒙古人的援军到来的。徐兴夏也不是善茬,他肯定会派遣军队拦截蒙古人的援军的。

事实上,林丹汗的推测没有锚。白衣军的确不会让蒙古人的援军,轻易到达白虎泽战场的。徐兴夏的确是派出了拦截部队。就在昨天晚上,有一批白衣军骑兵,在风清武的带领下,悄悄的离开了白虎泽,赶往乌梁素海的方向。这些骑兵,就是雕骑军、鹰骑军的散兵。

此外,还有张逸率领的鹫骑军的散兵。

张逸带领的鹫骑军,对于白虎泽战场来说,绝对是生力军。他们本来是负责驻守宁夏中卫,防止来自甘肃镇的官军的进攻的。但是,备方面的情报显示,宁夏城那边的情况,朝廷的动作果然缓慢,除了固原镇的官军有所动作之外,其他军镇的官军,还处于集结当中。特别是甘肃镇的官军,估计光是完成集结就要三个月。换言之,来自甘肃镇的明军官军,暂时根本不需要防备。

既然没有作战任务,张逸指挥的鹫骑军,就被徐兴夏调出来,加入到了散兵的行列,直接调往白虎泽战场。雕骑军、鹰骑军、鹫骑军三支部队加起来,差不多也有三千人了。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散兵,最擅长的就是袭扰、暗杀之类的。估计,来援的蒙古骑兵,在他们的袭扰下,想要快前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除了张逸率领的鹫骑军北上支援之外,高猛率领的虎豹骑也北上支援了。徐兴夏认为,南线只需要五千白衣军驻守就足够了。随着更多援军的到来,白衣军对蒙古人的进攻,自然是一浪接一浪,持续不断了。白衣军的攻势越来越猛,蒙古人的伤亡自然是越来越大。也难怪林丹汗会烦躁,现在的他,已经是坐在火山口了。如果不立刻撤退的话,白衣军一旦火山爆,就会将蒙古人全部吃掉的。

“哗啦啦!”

随着一阵阵的水花四溅,徐兴夏惬意的从湖水里面钻出来。

早晨,阳光洒落在白虎泽的湖面上,在湖面上留下一个个的美丽光晕。随着碧波荡漾,一层层的涟漪扩散开去,这些美丽的光晕不断的破碎,又不断的重新组合。太阳,就好像是隐藏在湖水的下面,引诱你进行水底捞月。但是,当你深深的潜下去的时候,却遗憾的现,你能摸到的,只是太阳的影子而已。

随着战事的展,大量的鲜血,流入到了白虎泽里面,将大部分的湖面,都染威了暗红色。但是,在某些偏僻的角落河岔里,还有一些尚未被污染的区域。这里的湖水还是那样的清澈,这里的空气还是那样的新鲜,这里的水草还是那样的干净。渐渐的,这些河岔就成了徐兴夏等人放松的好去处。早晨起来,在温凉的湖水里面泡一泡,感觉真的很好。浑身精神抖擞,充满生机活力啊!

在湖边,只有零星的几个猎骑兵警卫,负责保护徐兴夏的安全。其他人都全部到前线去了。只要是有能力拿起武器的人,都全部冲到前面去欺负蒙古人了。现在的蒙古人,就是落水狗,正是痛打的时候。嗯,应该说,还有两个人,是不会直接上战场的。一个是老参将林深河,一个是文职官员张夭豪,他俩都是在后方看热闹的。

徐兴夏从水里起来,随意的披了一条毛巾,回到了自己的营帐。结果,他老远的就看到,林深河和张天豪,正站在他的营帐外面,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张天豪还无聊的走来走去,来回的践踏营帐周围的草丛。这小子不喜欢游泳,又不喜欢打打杀杀的,在大草原上,的确没有什么意思,日子过得挺闷的。”大人,你回来了!”林深河神色恭谨的说道。

“林老,有什么指点?”徐兴夏虚心的说道。他看林深河的脸色,就知道对方有话和自己说。徐兴夏也知道自己的军事指挥艺术,其实是半吊子的水平,基本功是不扎实的。和林深河这样的老将相比,差的太远了。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都不会错过的。

张天豪插嘴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我们刚才争论了一下,打败了林丹汗以后,咱们要从哪里下手。”

徐兴夏点点头,含笑说道:“进来吧!坐下来再说!”

三人进入徐兴夏的营帐。徐兴夏走到角落里,将毛巾扯掉,换上干净的衣服,很随意的坐了下来。林深河和张天豪也各自找地方坐了下来。他的营帐里备有茶水,谁想喝的话就自己倒。猎骑兵的战士可不管这个。林深河和张天豪也是熟人了,对营帐内的一切都很熟悉,需要的话会自己动手的,徐兴夏也就懒得客气了。

林深河开门见山的说道:“南线,宁夏城方向,真的安全吗?”

徐兴夏随口说道:“林将军有话不妨直说,不需要绕来绕去的。宁夏城的方向,还是很安全的。我们在那里部署有五千大军,足可以阻挡五万官军的进攻。官军的反应度太慢,现在还没有完成集结呢!等他们到来宁夏镇再说也不晚!请说吧!”

林深河缓缓的说道:“李懋桧和李国臻去了甘肃镇。”

徐兴夏没想到,林深河的话题居然是这个。之前,林深河可是从来都没有提起过李懋桧和李国臻两人。不知道今天突然提起,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不动声色的说道:“是的。”

林深河语调深沉的说道:“李国臻是目见社的人。”

徐兴夏的眉毛,轻轻的扬了扬,沉声说道:“这个我也知道。”

林深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终于将最后的话说了出来:“目见社在甘肃镇也有一些势力。李国臻逃往甘肃镇,估计就是和目见社的势力汇合去了。这次,估计他们是要在甘肃镇起事。”

徐兴夏意味深长的说道:“林将军,你到底知道一些什么?”

【求订阅!求保底月票!】

(未完待续)

&1t;/div》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正文【第436章】重新打通路上丝绸之路?

更新时间:2012…3…302:14:00本章字数:4458

(o436)【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林深河默默的叹了一口气,神色有些哀伤,缓缓的说道:“我今天来找你,就是想足艮你好好的谈一谈目见社的事情…作为老资格的参将,林深河知道的有关目见社的情况,还真是不少。【】好几年前,目见社刚刚出现的时候,林深河就注意到了。当时,李国臻刚刚调过来。没办法,目见社作为一个组织,肯定是要对外活动的。只要活动,就不可能逃过所有人的法眼。虽然说,鲁一德才是目见社的主力,大部分的事情,都是鲁一德经手的。可是,少部分的事情,也无法完全绕过他林深河。好歹,他也是参将不是?

事实上,李国臻做的很多事情,都瞒不过林深河的双限。在这好几年的时间,他一直在默默的监视目见社的行动,还暗中整理了一份有关目见社的材料。只不过,林深河不想戳穿,也就没有挑破此事。直到徐兴夏突然崛起,攻破宁夏城,目见社烟消云散,他才将此事和盘托出。嗯,也不能说是烟消云散,只是主力都转移到甘肃镇去了。目见社在甘肃镇,本来也有不错的根底。

徐兴夏接过林深河递来的他整理的目见社资料,粗略的翻了翻,就忍不住皱眉说道:

“那些消失的兵员,就是李国臻的秘密部队?

总人数有四百人之多?部分人的公开身份,甚至是东厂番子又或者是锦衣卫的密探?咦?庆王府的侍卫也有?”

林深河端正身躯,肃然说道:“这是千真万确的。”

徐兴夏缓缓的将资料合上,思索片刻,慎重的说道:“你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李国臻他们,的确是要在甘肃镇起事吗?”

林深河语调沉重的说道:”经此一役,目见社已经曝光,无法生存,只有当机立断,果断起事。以我的观察,李国臻此人,这一点决断还是有的。他断然不会束手就擒。我怀疑,李懋桧就是被李国臻挟持的人质,又或者是要用李懋桧的人头来祭旗!”

徐兴夏忽然饶有兴趣的说道:“林将军专门告诉我这些,是在提醒我,向西出击,率先占领甘肃镇吗?”

林深河恳切的说道:“西北四镇,本来就是一体,牵一动全身。【】大人希望单独占据宁夏镇,这是不现实的。只有将四镇都全部拿下来,才能算是偏安一隅,不受外来人的掣肘。

率先拿下甘肃镇,可以避免腹背受敌的困境,以后专心向东即可。”

徐兴夏微笑着说道:“恐怕也是为了西安府的安全吧!”

林深河微微有些窘迫,明白自己的心思,已经被徐兴夏看破。但是,他并没有掩饰,而是直言不讳的说道:“是的。”

他的意思,的确是不希望徐兴夏继续向西安府进军。西安府和宁夏城毕竟不同。西安府可是天下有名的大城市,白衣军进攻西安府,必然会引来全国的动荡。作为一个老将,林深河对朝廷还是有些感情的,他不希望徐兴夏将天下大势,都弄得一塌糊涂。

徐兴夏目光炯炯的盯着林深河片刻,慢慢的收回目光,不动声色的说道:“西安府,我倒是不急。你先说说甘肃镇的情况。”

林深河再次叹了一口气,语调颇为苦涩的说道:”甘肃镇啊……”

甘肃镇的情况,其实很糟糕。如果说西北四镇里面,哪个镇的情况最糟糕,肯定是甘肃镇了。到嘉靖后期,甘肃镇当地的军户,过半都逃亡了。到万历四十五年,残存的军户,已经不到黄册编制的三成。没办法,河西走廊本身的环境,的确是太恶劣了,而路上的丝绸之路,又从来都没有通畅过,导致朝廷基本放弃了这里。

任何军镇的设立,其实都是和利益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利益,谁也不会闲得蛋疼的设立一个军镇,白白的消耗钱粮。甘肃镇的设立也是如此。它设立的最初目的,就是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明朝初年,明军的军力强大,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力量弱小,丝绸之路一度还是畅通的。来自西域各国的商队,源源不断的到来大明朝,交流东西。明朝的商队也可以自由的到达西域各国。

但是,到了永乐年间,明军的军力开始下降,而各个少数民族的实力,却逐渐恢复了。

于是,丝绸之路就被切断了。甘肃镇作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存在,地位也就不断的下降了。后来,海上丝绸之路兴起,6上丝绸之路逐渐的被遗忘,甘肃镇也就跟着被逐渐遗忘了。基本上,朝廷都是放任自流,自生自灭了。

鼎盛时期的甘肃镇,总共有十二个卫,三个独立千户所,全部加起来,就是六十三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都编制112o名军户,军户的数量,不可谓不多,足足六万多人。加上各自的眷属,整个甘肃镇,应该也有二三十万人。

但是,现在,这些军户,目前基本上都走散了。要将他们集中起来,很是困难。目前的甘肃镇人口,估计不到十万。这里面,还包含有大量的少数民族。

河西走廊本来就是很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