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167部分

锦衣杀明-第167部分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大坤微微一愣,下意识的反问:“不是吗?”

徐兴夏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万一真的不是呢?”

孙大坤无奈的说道:“我不敢做这样的猜想。无论是或者不是,我们孙家,都只有一次救赎的机会了。除了当今的首辅,又有谁能拗得过以前的首辅?我们也只有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p;锦衣杀明&p;更新最快&p;&p;&p;閣&p;

徐兴夏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是的,站在孙家的角度,的确只有这样的选择了。除了方从哲,其他的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向叶家开口。就算他们开口,叶家也未必会买他们的面。

一个叶向高已经很可怕,再加上他背后的东林党,那就更加可怕了。官囘商,官囘商,官,永远都是在商的前面的。没有官的支持,商什么都不是。

但是,后世穿越到来的徐兴夏,对于方从哲,还是有些了解的。总的来说,方从哲还算是不错的首辅。他的治政理念,是比较符合现实需要的。他也比较廉洁,不太爱财。对于党争,他本身也是比较抗拒的。他本人,就没有明确的党派。他最大的缺点,估计就是性格不够坚强。他曾经向万历皇帝提出多项改囘革的建议,希望治理一些弊端,只可惜,得不到万历皇帝的支持。

万历皇帝有个特点,对于臣下的进谏,都是虚心接受,死性不改。无论你说什么,他都说行行行,我一定改。但是,等你走了以后,他还是照样,该干嘛就干嘛,一点都没有改正的意思。臣下说多几次,也就懒得说了。说了也没有用啊!作为臣的,你不可能揪着皇帝的胡说,你丫的要是还不改,我就揍你了!

刚开始的时候,方从哲还没有体会到万历皇帝这种无赖脾气的厉害,还是非常积极进谏的。可是,后来,他终于发现,无论自己说多少都是白说,深宫里面的那位,迩是我行我素,死性不改。

遭受了几次打击的他,就有点灰心丧气了。万历后期,死气沉沉,没有丝毫生气的朝政,就是因为皇帝和首辅,都太消沉的缘故。

万历后期的朝政,消极到什么样的程度呢?举个例就知道了。科举考囘试,重要吧?历朝历代,都是非常重视的。可是,在万历四十一年、四十四年、四十七年的会试,居然找不到主考官!本来应该担任主考官的礼部官囘员,居然全都是空缺的。无数的任命状,都压在万历皇帝的案头,就是懒得批。

事实上,就算万历皇帝批了,官囘员还是照样空缺。为什么?这不是开玩笑吗?皇帝都批了还不行?没错,就是皇帝批了,都还不行!因为吏部给事中也是空缺的!这是一个很要命的职位!任命官囘员,绝对绕不过这个职位!没有吏部给事中的批准,即使皇帝批准了,官囘员的任命手续,还是不完整,还是不能上囘任。

其实,没有人主持考囘试,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连监狱也没有人管。万历后期,一度出现过,被囘判囘决的犯人,从监狱里面出来,继续逍遥自在的例。一查之下得知,管监狱的人,都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补充了。

只可惜,这些话,是不能跟孙大坤说的。他一个小小的百户,在这里非议首辅大人,已经是相当的不应该。要是非议皇帝的话,只怕孙大坤的脸色,都要变了。这样的话题,可是孙大坤绝对招惹不起的。如果徐兴夏说出来,孙大坤多半会转身就跑。

徐兴夏错开话题说道:“别老板,马世龙你认识吗?”

孙大坤随口说道:“认识啊!铁柱泉马家的大公,是不是?”

徐兴夏意味深长的说道:“据我所知,他的手上,也有一张豹皮。”

孙大坤摇摇头,苦笑着说道:“他手上的豹皮,是肯定不会出囘售的。”

徐兴夏点点头,好奇的问道:“为什好呢?”

孙大坤苦笑着说道:“马家肯定另有用处,不会转让的。”

徐兴夏想要继续打探一下马家的消息,却发现孙大坤的兴趣不大。拿到了豹皮的他,只想快点离开。既然对方没有谈兴,徐兴夏当然不会勉强,便说了几句客套话,有送客的意思了。

孙大坤巴不得尽快离开,去安排其他的事情,他站起来告辞,诚恳的说道:“徐百户,我孙大坤承你的一个人情,日后如果有什么需要,只要徐百户派人只会一声,孙某人一定全力以赴。谢谢了!”

“孙老枷……”徐兴夏忽然刚道。

“徐存户,有什么话,请直说。”孙大坤坦然说道。

“我有一些如……”徐兴夏慢慢的斟酌着词语。他提到的那些货,主要是那些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珠宝首饰,珍奇古玩什么的。这些东西,不能直接兑换成物资,需要先一步转化为金银,能方便使用。但是,如何将它们兑换成银两,还是很讲究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东西,都是见不得光的,有点类似于赃物。走正常的渠道,绝对是不行的。只有走非常渠道,能将其销囘售出去。而非常渠道,却不是一般商人能够拥有的。徐兴夏不指望孙大坤能帮忙销囘赃,只是希望他指点一二。

“大人,你要卖出手里的货,不妨和林家联囘系联囘系。”孙大坤低声说道。他也是玲珑剔透的人物,哪里会不明白徐兴夏的意思?他们这些商人,消息其实也是比较灵通的,徐兴夏最近做了一些什么事,缴获了一些什么,他们基本上都能猜测到大概。因此,徐兴夏一提到货,他就明白了,当即直言相告。

“林家?”徐兴夏轻轻的自言自语。

“其实,也就是庆王府。”孙大坤进一步说道。

“哦,明白了,谢谢!”徐兴夏点头说道。原来林家后面,竟然有庆王府撑腰,难怪能在宁夏镇这么快就站稳脚跟。估计是庆王妃和林夫人的私人关系。有庆王府撑腰,这些来历不明的珠宝首饰,也就可以顺利的出货了。如此说来,林家经营的珍宝坊,里面估计就有不少是赃物。看来,这个林家,不太干净啊!

其实,这根本是废话。有哪个商人的身上是干净的?孙大坤不敢接这样的生意,主要是他的后囘台不够硬,担心引火烧身而已。如果他有足够强囘硬的后囘台,好像这样的销囘赃生意,他不插上一份就怪了。这里面的利润,绝对让人疯狂啊!

送走孙大坤以后,徐兴夏就要认真的考虑考虑,自己怎么去宁夏城了。宁夏城是必须要去的,三边总督采了,他不能不去。但是,去了宁夏城以后,如何保证自身的安全,不被别人吃掉,却是要细细的考究一番的。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锦衣杀明正文【第216章】或许,有机会提升千户?

更新时间:2011…12…2322:19:04本章字数:4235

来自后世的徐兴夏,对于自己的危险处境,是绝对不会掉以轻心的,更加不会将别人想得人畜无害。他是深信鲁迅先生的话,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他不会将人想得最坏,只会将人想得更坏。在明末这个混乱的时代,好人早就死光了。能混出来的,没有一个不是铁石心肠的。

在贪龘污**,官官相护,结党营私方面,明末绝对是历史的巅峰。明末的党争,比唐末还要更加的复杂。东林党、浙党、齐党、昆党、楚党、宣党轮番上阵,大家完全是对人不对事。在这样的政局下,下面的各个地方,自然也是混乱一片,根本不能以常理来形容。如果自己过于相信后世的评价,那绝对是要完蛋的。

君不立于危墙之下。这次上头召集前往宁夏城,他不能不去。如果不去的话,就让上面有了更多对付自己的理由。但是,如果去了,就要保证自身的安全。万一遭受到围攻,必须憩办法迅速的脱身。因此,徐兴夏的基本谋略,是脱身为主,绝不纠缠。只要能脱离宁夏城,回到威镇堡,回旋的余地就大了。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要准备一些必要的逃跑工具。好像拓跋苏手下的那些飞锐,就是很不错的攀爬工具。飞铣一甩,直接勾在城墙上,蹭蹭蹭的爬上城墙,然后又蹭蹭蹭的翻下来,不是不可能的。只要自己的动作快,即使官军大量涌上来,也拦不住自己。

拓跋苏都能做到的事情,徐兴夏相信自己同样可以做到。

当然,在宁夏城的外面,安排接应的人员以及速度足够快的战马,也是必须的。只要上了大宛马的马背,宁夏城的追兵,就不用惧怕了。他们要是敢追上来,自己一定会叫他们的好看。只要射杀几十个追兵,估计其他人就不敢继续猛追了。在宁夏城里面,是敌人唯一有机会下手的地方,一旦离开宁夏城,徐兴夏就无所畏惧。

为了锻炼自己的逃跑本领,徐兴夏拉着张全复,在威镇堡的城墙,反复的试验,看利用什么样的角度,甩出飞锐,攀爬城墙,是最快捷的。同时,在攀爬的时候,使用什么样的姿势,能有效的躲避火枪和弓箭的射击。如果成功的爬上了城墙,又要使用什么样的武器,能最快的将守军击溃,从而顺利的从城墙上滑落下去。在下去城墙以后,又要以什么的姿势,迅速的逃跑,能尽可能的避免来自后面的火枪和箭矢。

不得不说,这样的训练,的确相当的有趣。徐兴夏很快就熟练的掌握了其中的大部分技巧。对于自己的悟性,徐兴夏自我感觉,还是很满意的。只可惜,他的这些技巧,都只有张全复一个人知道,其他人都是不清楚的。如果别人看到徐兴夏正在苦练逃命的本领,没准儿会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不是忠诚度下降的问题,而是会激怒他们。他们有可能干脆怂恿徐兴夏自己,揭竿起义算了。和宁夏城的那些王八蛋,有什么好说的?

“大人,你有时间吗?”陈登隆忽然到来,脸色凝重。

“当然有。有什么事,你说吧。”徐兴夏点点头,沉稳的说道。

陈登隆要汇报的,主要是有关威镇堡人。的增加问题。原来的威镇堡,全部的人口加起来,也就是三千多人。在过去的几个月,有大量的零零星星的军户到来威镇堡,差不多有六七百人,使得威镇堡的人口,增加了接近四千人。

这些新增的外来人口,大部分都是青年壮丁,他们都是慕名前来投军的。其中有不少人,都是活跃在威镇堡附近的游侠儿。由于白衣军的名额有限,无法全部招收他们,他们暂时就在匠作坊,担任帮工。可以说,这部分的人口,对于威镇堡的生产力发展,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没有这些人的到来,日月铣、投石机、偏厢车的制造,都不可能那么迅速。陈登隆等人,都很欢迎这样的外来人口加入。

但是,镇朔堡逃过来的难民,就有点麻烦了。他们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自身没有什么劳动力,也没有什么生产能力。相反的,他们的消耗却很大。光是每天需要消耗的粮食,就是很大的数字。他们的到来,给威镇堡带来的压力,的确很大。管事会的六个总旗,私底下商量,希望另外找地方安排他们。

徐兴夏缓缓的说道:“管事会的意见是什么?”

陈登隆直言不讳的说道:“最好还是让他们回去镇朔堡。”

徐兴夏悄悄的皱皱眉头。让那些难民回去镇朔堡,当然是最好的办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威镇堡的压力。可是,镇礴堕的情况,相当的不乐观勺可以住人的房屋,基本上都被鳏宇娆毁了。在夏秋时节,天气暖和,还勉强可以过日。但是,随之到来的寒冬,他们是无论如何都撑不过去的。

再说,那些难民回去镇朔堡以后,粮食的来源,也是巨大的问题。镇朔堡的存粮,都被鞑龘全部抢走了。那些难民回去以后,靠什么过日刁镇朔堡的田地出产,可没有多少,根本养不活他们。他们总不能喝西北风吧?吃不饱,穿不暖的他们,最终还不是跑回来威镇堡?到时候,难道威镇堡拒绝接收他们。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口威镇堡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将三千老幼妇孺,推到濒临灭亡的边沿,这样的事情,徐兴夏就算再心硬,都做不出来口这个沉重的包袱,目前来说,只能是威镇堡继续扛着。幸好,威镇堡目前的粮食存量,还是比较充足的口在半年的时间里,免费的提供他们粮食,暂时是没有问题的。

孙大坤在临走的时候,已经交代孙家商行在宁夏城的分行,和威镇堡的生意,尽可能的满足。徐兴夏就是通过别家的商行,大量的囤积各种物资的。有晋商的关系打底,宁夏镇的高层,就算明知道威镇堡的情况,有点特殊,却也没有公开的阻止口至于私底下的阻止,孙家商行估计是不太太在乎的。宁夏城的高层,和叶向高这样的大人物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那……大人,你准备安置他们多久?”陈登隆也有些为难,犹豫着说道。让那此难民回去镇朔堡,其实就是要他们送死。可是,威镇堡的确不可能免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