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柄 >

第49部分

权柄-第49部分

小说: 权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路太监把他领到御书房,秦雷终于第二次见到自己的父皇,大秦至尊昭武孝皇帝陛下。这也是两人第一次面对面。

昭武皇帝依然在翻阅着御案上的奏折,听到有人进来,拿下架在鼻梁上的玳瑁眼镜,把奏折整齐的码在一边。这才抬眼去看恭恭敬敬站在门口的秦雷,他看了看御案边的锦墩,尽量温和道:“坐吧。”

秦雷不敢怠慢,推金山倒玉柱的跪下,三扣九拜。

昭武神色复杂的望着这个孩子,低沉道:“不是重大典礼,无需行此大礼。”

秦雷恭声道:“这是儿臣第一次面见父皇,对儿臣来说乃是重的不能再重典礼。”

昭武帝嘴角微微牵动,仿佛笑了下。他低声道:“坐吧。”

秦雷低眉顺目的坐下。皇帝端详他半天,突然笑道:“你不是挺暴躁的吗?怎么这会如此老实?”

秦雷抬头望了昭武帝一眼,小意道:“回禀父皇,孩儿刚刚胡闹过,心中惴惴,自然要老实一些。”

昭武闻言冷笑道:“胡闹?如此骇人听闻的胡闹朕是第一次听说。”

第三卷 【中都雨】

第九十章 愿卿常为天子剑

秦雷一脸委屈道:“父皇,杀人偿命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昭武冷目如电的盯着他,严厉道:“你这孩子,手太狠。北山牧场斩了四十、古州城外杀了一百,今天又在这京城之中格毙百五。照这势头,下一步你就要在这禁苑杀他二百了。杀性未免重了点吧?”

秦雷赶忙跪下,但心中大定,既然皇帝唤他孩子,天下哪有不管儿的爹?面上却一脸坚定道:“犯我皇族威严者,杀无赦!”

昭武冷笑一声,讥讽道:“说得好听,你凭什么去维护我皇族威严?就靠你那几百个黑衣卫?”

秦雷讪讪笑道:“儿臣年幼,胳膊也细。空有保家卫国之心,却无震慑宵小之力,还得父皇多磨练。”

昭武帝被秦雷的厚脸皮惊住,竟然完全无视皇帝的怒火,没两句就把自己标榜成皇族未来守护神,问皇帝要这要那。

昭武帝按下心中敬佩,状作不经意的问道:“朕听闻半年前,你进京时,百官贵戚们对你的礼遇甚高?”

秦雷见他没头没脑的问一句,心中暗自警惕,点头道:“确实如此,儿臣惶恐。”

“据说当时你先敬天地,然后却是敬的朕?”昭武皇帝把一个奏章在手中把玩,似笑非笑的望着地上的秦雷。

秦雷点头道:“正是。”

“你可知这天下都是先敬国家,后敬君主的。”昭武停下手中动作,直直的盯着秦雷。

秦雷一脸肃然道:“儿臣知道。”其实他是事后才知道的。见昭武定定的看着自己,他解释道:“儿臣以为父皇即是大秦、大秦即是父皇。本来就是等同的。再加上您又是孩儿父亲,自然在儿臣心中要比国家高一些。”

昭武眯着眼睛,半晌,才幽幽道:“倘若有一天,有人以国家百姓为名劝你伤害为父,你会不会干?”

秦雷摇头道:“不会,损害父皇的利益,就是损害国家的利益,孩儿也得不到好。”

昭武帝闭上眼,轻声道:“去吧。”

秦雷小声道:“那今天的事情?”

昭武捏着眉头道:“今日不过是李浑作初一,朕作十五。他不得不吃下这个哑巴亏。”

秦雷叩首退下,一个老太监送他出去。

秦雷记得当日在銮舆上伺候的便是这个老太监。两人走出一段距离后,他轻声问道:“敢问这位老公公大名?”

低眉顺目的老太监细声道:“回五爷的话,老奴卓言。”

秦雷温和笑道:“原来是卓公公。陛下可有什么话要您带给我?”

卓公公轻笑道:“五爷真是玲珑心窍,陛下确实要老奴对你说一句话。”

~~~~~~~~~~~~~~~~~~~~~~~~

“朕心甚慰。”马上的秦雷嘟囔着老太监转述的话,小声骂道:“虚伪的老头。”而后打马回府。

回到书香阁,便听说沈洛与馆陶都来了。秦雷进去时,众人刚刚安顿好伤患。若兰带着宫女为秦雷的死党们奉上茶点。

秦雷看了若兰一眼,她俏脸一红,便招呼宫女下去,把厅堂空出来给秦雷他们说话。

秦雷止住众人起身行礼,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下。视线扫过两边落座的心腹们。左边坐着沈洛、馆陶、铁鹰,右面坐着石勇、侯辛、石猛,再加上身边站的沈冰,除了在外面开店的石威,可以说自己京中心腹尽聚于此。

他先看向铁鹰,温和道:“铁大哥,半载不见,别情后叙。你先说说事情来龙去脉吧。”

黑黑的铁鹰望着已经颇有上位者气势的秦雷,心中微微激动,但也知道此时不是叙旧的时候。他起身向秦雷施礼道:“回禀殿下,这天策军好生可恶。”然后将他们几个与天策军的恩恩怨怨简明扼要的道来。

原来石勇几个得虎贲将军皇甫显赏识,留在军中效力。大大小小几十仗下来,立功不小,却没有什么升迁。眼见着身边同僚青云直上,几个人终于按捺不住,找到皇甫显。百般缠磨之下,老将军终于说了实话,为他们请求升迁的条陈递了好几回,但每次都被太尉府打回。老将军估计是他们几个什么时候得罪人家了,叫他们几个稍安勿躁,承诺时机成熟会亲自找太尉讨个说法。

但是几人没有一个好脾气,回来后越想越生气,哪能按捺得住。便趁夜摸进中军,把太尉府的人暴揍一顿。事后,皇甫显护住几人,太尉府几次要人都没给。毕竟只是一般的打架,又没有死人。渐渐的,这件事便被淡忘了。

谁想今日碰上当日挨揍的一个参赞,双方自然没有好话,后来对方竟然招来天策军要把铁鹰几个拿回去。再后来的事,秦雷便都知道了。

铁鹰讲完,秦雷心中愧疚,自己当日稀里糊涂得罪了如婆娘,才导致这些兄弟浴血奋战却不得升迁,才酿成今日种种。若是可以后悔,他当时一定不请小胖子喝酒,直接打一顿散伙。

他对左边的馆陶道:“昨日种因,今日得果。先生教诲的是。”

原来馆陶便提醒过他太尉府虽不会拿他怎样,但说不定可能对军中效力的石勇等人不利。但秦雷当时自顾不暇,又没有说得上话的人,只能抱着侥幸心理,企盼石勇他们一切顺利。

果然还是教馆陶说中,不过他并不得意,神色恬淡道:“殿下,过去事情就不要提了。学生想知道的是,今日是什么理由支持您下定决心,不留余地的?”

秦雷苦笑一声:“且不说本人当时想把那些天策军碎尸万段。便是父皇的意思也不能违逆呀。”

馆陶意外道:“陛下的意思?”

秦雷对馆陶幽幽道:“你可知道陛下给皇甫战文的是什么剑?”

馆陶恍然道:“不是天子佩剑,而是天子授剑!”

秦雷点头道:“是的。”

馆陶叹息一声,见沈洛几人有些不明所以,便解释道:“皇上若要臣下暂时代行天子权威,通常授出自己的佩剑,用后即可归还。而天子授剑乃是臣下长期代行天子职责时才会授予的。是以被称为监国之剑。大秦一向只授予太子。”

秦雷接着道:“今天陛下把太子爷的剑送来,分明是让本人为太子计,肩负起对抗太尉的使命。既然出现违禁弓兵,本人不趁这大好机会斩杀殆尽,恐怕陛下再想一网打尽,就难上加难了。”

沈洛担心道:“与太尉对抗,这可不是个好活计。”

秦雷一抬手,止住沈洛的话头。狠厉道:“自此他们射杀我十几个弟兄后,就再没有回旋的余地。倘若不坚决应战,反倒叫人家轻视。”

沈洛见他如此,也不好再劝阻,洒然笑道:“既然殿下要干,那就干吧。反正全中都都知道我是铁杆五爷党了。”

秦雷朝他感激笑笑,朗声道:“五爷党有什么不好,早晚叫他们趋之若鹜。”

众人笑了一阵,把屋里的肃杀气氛冲淡了些。

喝了会茶,秦雷才对馆陶问道:“出了这事,本殿下还要去户部闹事吗?没来由的被人看轻。”

馆陶捻着小胡子,笑道:“是极,现在任谁也不会相信,狠厉毒辣的五殿下会是个胡闹的纨绔了。”

原本两人商议的是秦雷去户部搞个鸡犬不宁,让田悯农送灾星一样送出来。但现在,他的凶名已经传遍京都,恐怕他就是把户部大堂里养上猪,那位田大人也不敢吱声了,弄不好还会为他担几次猪食呢。

敢杀太尉府的人,这天下就罕有不敢杀的。

秦雷苦闷道:“本人岂不是要声名狼藉,人人敬而远之了?”

馆陶大摇其头,笑道:“恰恰相反,殿下会成为很多人眼中的救命稻草。”

秦雷‘哦’一声,自嘲道:“这很多人中至少包括我那父皇。”

-------------分割-------------

今日第一更,还没有收藏的书友是不是应该收藏一下呢?

推荐票,谢谢啊。

第三卷 【中都雨】

第九十一章 殿前奏

第二日是早朝时间。有秦一朝,规定五日一早朝,平日里官员卯时去各部点卯当差,只有每月逢一六日才要在寅时以前赶到承天门前列班等待上朝。家住的远的要子时起身,唯恐误了时辰被纠察御史逮到。

此时距酉时承天门开门还有一刻钟,大秦的四品以上京官,以及十八岁以上皇子已经悉数到齐,在那里等候上朝。若是往日,定然已经整整齐齐列成两班,不言不语,静悄悄的站着。

但今日文武百官却分成几拨站着,聚在一起交头接耳,仿佛一下子都不怕纠察御史的小报告了。原因很简单,纠察御史也站在一边,支起耳朵探听着什么,完全不似往日生人勿近的做派。

这些谈话的大臣,仔细看又能分成隐隐三个***。武将们大部分围着一个身穿紫色蟒袍,腰缠玉带,胸前绘着金狮的威武老者,面色不忿的讨论着什么。文臣们大多站在一个也是紫色蟒袍,腰缠玉带,胸前绘着仙鹤的飘逸老者身边,不时幸灾乐祸望向那群武官。

第三个***人明显少很多,有文臣也有武将,围在一身明黄的太子身边,见太子眼观鼻鼻观心,他们也只好老实不言语。

这时候,一声鼓响,五丈高的承天巨门伴随着吱吱咯咯的巨大摩擦声,缓缓打开了。

文武官员们停止交谈,排成两列,在太子的带领下有序进入承天门,太和门,沿着青云道,进入宏伟的宣政殿。

官员们文左武右,依品级站定,太子站在龙椅之下。少顷,随着一声高亢的“皇上驾到……”,身着九爪九龙袍的昭武皇帝从龙椅一侧的御门龙行虎步走出来。文武百官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太子带领下轰然跪下。

然而右面的武官之首太尉李浑没有跪,左面的文官之首丞相文彦博也没有跪,两人只是深深躬身施礼。

看到这个情景昭武皇帝那狭长的丹凤眼眯了一下,然后面无表情的坐下,身后的老太监高声叫道:“平身……”

待百官起身后,老太监又拉长音喊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先有户部尚书田悯农出班奏报,各地河工皆出现银两短缺,总计八百万两白银,若不能及时到位,来年的春耕夏汛皆成问题。

又有户部右侍郎文明义出班奏报,言上月北方地震,波及两省之地,两省总督联名请求免去来年钱粮,并求拨白银三百万两以做赈灾之用。

再有兵部左侍郎李一姜出班奏报,各地出征之师陆续返回驻地,预估各种抚恤烧埋银子共计二百万两。

这些数字昭武帝早已知晓,但还是听得心头烦躁,不悦道:“此事写个折子过来,朕与太尉丞相商议后再做打算。”

三人怏怏退下,这时京都府尹秦守拙出列朗声道:“启奏圣上,昨日京都发生一场血案,参与人数高达百人,死亡十一人,因涉案双方牵扯天策军与天家。微臣请求太尉府与宗人府协查此事。”

躲在帷幕后的秦雷暗自咋舌,这位秦大人小嘴一张,一下就把人数减了九成,顿时一场暴乱成了血案。估计这就是官方说法了。

~~~~~~~~~

昨天夜里,太子便派人通知他今天要在朝会上自辩。本来安排他在角房里听宣,结果这位小爷跑到了这里。秦雷身后就是一排金甲卫士,对他视而不见。

外面的京都府尹又说了些什么,然后就听到老太监扯着嗓子喊了句:“宣五皇子秦雷进殿……”

秦雷赶紧轻手轻脚的绕出去,从大殿正门重新进来。

两侧官员好奇的打量这个面俊手辣的五皇子,大多数人在半年前远远见过他一眼,近距离的观察还是第一次。

只见他十七八岁的年纪,猿背蜂腰,身形挺直。面如冠玉,星目生辉。两道浓眉直插鬓角,鼻梁挺直,嘴唇紧抿。无论是谁都要赞一声:大秦好儿郎。

秦雷上的殿来,行礼之后,立于陛阶之下,神情淡然的望着向他怒目而视的众武官。

昭武帝对京都府尹道:“此事不需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