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252部分

一世吉祥-第252部分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日之后的六月初二日,杨致颁下到任以来的第一道帅令:六月初四日全军公祭老帅杨耀以及所有死难将士,尔后升帐议事。除平南大将军叶闯所部,其余实领一万兵马以上的将佐,尽皆不得缺席。

到了此时,有心人对杨致极为务实的行事风格已然稍有领略。沿用现成的帅旗并非只为图个方便省事,公祭杨耀与所有死难将士,都是对襄阳边军莫大的尊重与敬意。将公祭与升帐定在两日之后,是因襄阳驻军众多,路程最远的往东南方向前出近两百里,为与会将领留余充足的赶路时间。将叶闯所部排除在外,同样是因为两地相隔太远,没必要那么来回折腾。

现下杨致统辖的大军,实际上分成了五部人马:襄阳边军,相继来援的中州军,禁军,长江水师,吴越方向的叶闯所部。

想要居中协调,协同作战,并非易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前任老帅杨耀不仅是死于时运不济,力不从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证明,老一代大夏名将当中,耿进、卫肃、宁王赵当都是合格称职的统帅,他们脾性或许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能掌控全局的狠人。

所谓升帐议事,其实就是高级将领的军事会议。

诸将参拜见礼之后,杨致从来不怎么讲究官样排场,直言道:“大家都忙,本帅也没有太多工夫闲扯,咱们长话短说,尔后还是各归本职,听候调遣。当然,也不是只让你们做个锯嘴葫芦,有什么看法可以当面提出来。”

“本帅要说的第一件事,是准备在十日之内与南楚打上两仗。往大处说,打这两仗的预期目的,是将我军主力推进到随州城下。往小处说,第一仗是为了灭一灭楚军的威风,振奋我军的士气。第二仗大家或许听了会有点刺耳,是为了教你们怎么打仗!”

第380章第一堂课

杨致话音刚落,众将尽皆面面相觑,不少脾气暴躁的将领业已面带愤然之色,只是不敢公然发作。

大夏自开国以来,连年用兵对外扩张,直至武成末年才稍事消停。能得实领一万兵马以上的将领,无一不是历经实战、舍命拼杀而有今日,堪称当世职业军人之中的佼佼者。战争是他们赖以存在的理由,打仗是他们无可非议的职责。莫说打两仗,打十仗百仗又如何?前几句话还算中听,最后说到教他们怎么打仗,则确实刺耳。笑话!我们承认你名头响亮,或也有几分真本事,可你才打过几仗啊?

杨致安然高坐,气定神闲的强调道:“没错,就是教你们怎么打仗。第一仗由我亲自出战,第二仗由骁骑将军陈准领军。两战所用军士,本帅决定都从襄阳边军之中调遣,其余诸部皆不参与,但可遣人从旁观摩。”

“具体部署如下:首战出兵两万,我自领中军一万,骁骑将军卫飞扬、沈重各自领兵五千,在左右两翼策应。中军配备联排重弩一百具,配属千人,击发两轮之后向两侧后撤。其后是三千弓箭手,五轮齐射之后同样向两侧后撤,变做后军。依次是三千长枪兵,三千朴刀兵,与敌接战厮杀。负责两翼策应的卫飞扬、沈重两部,皆按此比例配属兵力。”

“第二仗出兵一万,配备火炮一百门,配属五百军士。配备联排重弩两百具,配属两千军士。依次是弓箭手三千人,长枪兵两千人,朴刀兵两千人,火铳兵五百人。陈准,本帅允你伤亡一千人,可否?”

陈准精于军械火器的应用之道,但因大夏受财力束缚,对于军中火炮、重弩的配备有限,又有鼓励真刀真枪搏杀的传统。是以一直不太得志。若不是当年被杨致选中随同迎驾有功,由禁军校尉擢升偏将,否则恐怕只能在军中倚靠熬资历混个都尉职衔。

杨致声言要给诸部将领上一课,命他领军一万不说。还配属了如此强悍的火力,简直是让他痒到了骨子里。阵战不同野战,依照陈准平日的演算,这样的火力军械配属,即便对付三四万步军都不在话下。

陈准见杨致问询他时眼色冷厉。不敢得意忘形的把话说得太满,当即欣然领命。

众将也都看出了苗头,亏你还有脸说什么给我们上课,这样的仗谁他妈不会打啊?

夏军配属的老式火炮射程约在千步以内,重弩射程约在八百步左右,弓箭射程大体在二百步之内。火炮与重弩这样的远程攻击武器,配属诸军的数量本就有限,弓箭、长枪、朴刀也不是完全敞开了供应。火铳这等高端装备,通常只有诸军主将的亲卫才能少量配备。普通军士在厮杀之时,最终靠得住的还是手中的刀剑。

火炮轰完了就轮到重弩接着上。重弩击发完后弓箭射,弓箭射完后又是长枪兵突刺、朴刀兵的砍杀,这么几板斧下来,能冲至阵前接战的敌军还能有几个?您这不是打仗,而是在烧钱!再说您用的这些家伙什,南楚也有啊!你能用,难道就不许他用?

老将于化龙率先开言道:“大帅所命,末将不敢有违。然末将有两点疑问,恳请大帅解惑。”

杨致挥手道:“本帅有言在先,于将军有什么话尽可直说。”

“那末将便放胆直言了。其一。大帅两战皆用我襄阳边军,末将在此拜谢了!”

“其二,末将以为,大帅奉圣命身担统帅之任。不宜亲临战阵。且不说有老杨帅的前车之鉴,请恕末将妄言,南楚老帅文焕章与大夏对峙数十年,身经百战,从未履阵厮杀。军师张博虎乃是残疾之人,恐怕连鸡都没有亲手杀过一只。大帅勇悍难敌。末将闻名已久,但今时不同往日,只须坐镇指挥即可。”

“其三,火器军械库存本就不多,大帅筹谋的两战已用近半。楚军势大,若有万一,襄阳仅凭我军将士的血肉之躯绝难坚守。”

“末将以上愚见,还望大帅谨慎斟酌。”

于化龙在襄阳边军中的资历德望仅次于杨耀,杨致多少得给他几分脸面,坦言道:“将军所虑,不无道理。我之所以决定两战皆用襄阳边军,是想让南楚、以及我军诸部看一看,襄阳边军非但没有被打残打怕,而且是一支敢打能打的强悍之师!前番两战皆败,我还你们一个两战皆胜!”

“担当主帅之任者,确实不宜擅离指挥之位而身陷险地。将军的一片好意,我心领了。我深信,此中道理,老杨帅绝非不懂。可他为何明知必死,还要亲身领兵断后?因为他想为自己、为数十万襄阳边军留住应有的名誉与尊严!同样作为统军大帅,老杨帅没能做完的事,我想帮他打出来!你也说我勇悍难敌,如不亲身上阵厮杀,难道留了本事等着发霉么?文焕章与张博虎不是不想,而是他们不敢、也不能!但我能!”

“襄阳军械库中所存多少火器,我自心中有数。可我很是心痛!朝廷耗费偌大资财购置军火,是让你们干什么的?除了用于襄阳城防的火炮二百门,重弩三百具,弓箭十万副,军械库中还存有火炮四百门,重弩六百具,弓箭三十万副。你们居然宁可当成宝贝似的收着!”

“我用心计算过,我军战死的寻常兵士,所有恩恤折合现银大致在三十二两上下。一条人命,只值三十二两!军中是否有人克扣这等卖命钱、地方官吏过手是否会揩油,在此我不想多说。军械火器没了可以再制,钱没了可以再挣,人命没了那就是没了!在场诸位谁他妈不是爹生娘养的?且不说战死恩恤,募兵整训、补充兵力,朝廷难道就不要花钱吗?既是投身军伍,战死沙场乃是常事,没什么可说的。别人怎么样我不管,但我绝对不能容忍的是,我部下的将士死于我的愚蠢!只要兵在,只要我在,其他一切都不是问题!”

“于将军,不知我说清楚了么?你听明白了么?”

只要说服了于化龙,不仅等于是说服了襄阳诸将,也足以引起其余诸部将领的深思。履新树威,打官腔讲道理,不如满口大实话,再打上几场漂亮仗,保管这帮军汉比孙子还听话。

杨致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于化龙还能说什么?悻悻道:“大帅之教诲,末将听清楚、也听明白了!”

第381章第二堂课

杨致说服了于化龙,不仅是襄阳边军一系将领没了什么脾气,其余诸部将领也已经意识到,皇帝敢于启用这位年纪尚且不到三十的飞虎侯担任征楚统帅,绝对不是没有理由的。

军营不比朝堂,虽说总的原则还是遵循大棒与胡萝卜的交替运用,但是忽悠他们就等于忽悠自己,若想服众树威,不仅要言出必行,而且还要给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切实好处。

众将一时无话,杨致随即笑道:“从前刚做海关总督的时候,总觉得一口一个本督的说着拗口,现在自称本帅还是这样,以后我就不这么拿腔捏调了,大伙儿可别见怪。”

众将见他说得实在,无不莞尔失笑。

然而还有更为实在的,杨致敛起笑容道:“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本来是排在后头的,既是说到了这个话题上,那就提前说了吧!”

“照直了说,就是关于各部的军械配属。火器之利,大家都是沙场老手,自然不用我多说。我统辖之下的所有步军,我保证在一年之内,各部在原有装备的基础上,每万人增配火炮五十门、重弩一百具、弓箭、长枪、朴刀翻倍。在两年之内,保证达到每万人配备火炮二百门、重弩三百具的规模。在此期间,还有各式新的军械陆续装备。”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比两个人干仗,一个人手上拿的是烧火棍,另一个人手上拿的是明晃晃的钢刀,拿刀的人显然胜算会更大一些。装备好了,但战斗精神还是要的。何谓战斗精神?就是不能因为你手上拿的是烧火棍,就可以见了拿刀的人转身就跑,而是照样要有敢于与他拼命的勇气!”

“我允诺的军械配属,原本只要咬咬牙,在一年之内或也可以做到。但我若把话说得太满,到时候又无法兑现。恐怕你们会对我失望。更何况,我首先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水师。”

大夏与突厥毗邻,又据有河西之地,相比南楚而言。骑军具有相当的优势。但两国大体沿江对峙,南楚境内多山地丘陵,江河湖塘水网纵横,少有大面积的平原地带,精锐骑军派得上用场的时候不多。连大兵团作战都不利于兵力展开,反倒是水师发挥的作用更大,而水师恰好也是楚军几乎占据一边倒的优势强项。

说到这里,杨致叹道:“想必诸位心里都清楚,大夏长江水师满打满算不到四万人,还被分割在从荆门到金陵的漫长水道上。皇上答应予我五万水师,殊不知水师比步军更难招募整训,能在明年入夏之前到位就不错了。我军水师无论兵力、战船的数量与质量,都无法与南楚相提并论。采买战船、配属火力、整训成军,不仅同样需要大把的银子。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个短板如不补上,我军想要打过长江去,只是一句空话。”

乱世征伐,诸国对土地、城池、人口的争夺尤为激烈,由于时势使然,水师在夏军之中向来不被重视,两个奉命前来议事的水师将领差点儿没当场落下泪来:新任大帅将水师与步军摆在了同等位置,似乎在经费与装备上还会有所倾斜,憋屈了这么些年,如今总算是有个盼头了!

杨致接着说道:“我要说的第三件事。是关于随我一同上任的几位骁骑将军的职事安排。我丑话说在前头,我不喜欢扯皮,更不喜欢玩什么抗命杀人的那套把戏。这是安排,不是与你们商量!”

换做前世的话来说。就是理解要服从,不理解也要服从。在场众将闻言心中皆是咯噔一沉,难怪你之前说得那么好听!不在军中安插自己的亲信心腹将领,难道你是带他们来这里观光旅游的么?

可人家是皇上钦命的征楚大将军,又提前打了招呼,谁敢跳出来就灭谁!何必傻不拉几的上赶着去找死呢?他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吧!

孰料杨致接下来的第一句话。又让众将悬起的心稍稍放落:“诸军各部将领,在我军收复随州之前,原则上一概不予升调。之后如何,就要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这其中有个特例。襄阳边军与南楚两度血战,大伤元气。减员五成以下的,保留建制,从散兵中优先补充满员。减员五成以上的,撤销建制,另编成军。于将军,此事交你执行。”

杨致这番处置不失公允,于化龙黯然道:“末将遵令!”

“令骁骑将军刘当担任征楚大将军行辕主簿,总掌钱粮、军械等调配事宜。诸军各部司粮官、军械官、钱粮书官吏,任你选调。”

“令骁骑将军沈重领兵三万,诸军各部任你选调,一应粮秣、军械优先配属,限你三月之内组建攻击集团。”

“令骁骑将军陈准领兵两万,诸军各部任你选调,一应粮秣、军械、火器优先配属,限你三月之内组建突击集团。”

“令骁骑将军张得胜统领荆门水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