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219部分

一世吉祥-第219部分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致如癫似狂的叫来江城璧,吩咐道:传令下去,务必将夫人一胎儿女双全的传遍诸岛。驻守诸岛的所有将士,一概大宴三日,人人赏银一百两!

杨致压根就没有意识到的是,生孩子在这个年代能够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力。不仅是山东外海诸岛的数千部众,还有各地海关分署的诸多属下,都已在心目中尊奉杨致为无可替代的令主。子嗣兴旺,香火繁盛,乃是咱家令主的本事啊!

江城璧是玲珑的旧部,郡主一胎龙凤俱全,他比谁都感到欣慰。但杨致没有意识到,江城璧却是意识到了,而且杨致这道谕令价值不菲。已然贺喜多次,便不赘述,直言道:“侯爷大喜,但这番花费,委实不小啊!”

杨致平时在财务方面要求极为严格,所有账目必须清楚分明。听江城璧这么一提醒,立马回过神来,不能坏了自己定下的规矩。眼睛都不眨的掏出一大把银票,数都不数就塞给江城璧:“这是我的私家事,不涉公账。这些银票你先用着,多退少补!”

江城璧早有算计,按照杨致的吩咐,不仅可能搅乱诸岛将士现在遵循的正常秩序,而且至少需要二十万两以上的花费。杨致从不缺钱,江城璧接过一把银票粗略一看,起码不下五十万两,这才放心的领命前去安排。

外海诸岛数千部众,沾了杨致的喜气,尽皆笑逐颜开,唯有熊展闷闷不乐。

这日晚间,熊展与英娘夫妇二人抱了熊可儿来看过两个初生婴儿之后,熊展趁隙将杨致拉至一旁,悄声问道:“兄弟,你这一炮双响,到底是咋整的?咱们先说好了,你不许藏私,不许忽悠我啊!”

第330章你是老实人

熊展的奇葩一问,令杨致哭笑不得。这年头什么都是绿色无污染纯天然,更没那个医疗技术。生男生女还是生双胞胎,纯属偶然,哪儿有什么方法可言?就好比是在前世买彩票,中了就中了,没中也是太正常不过了。

熊展满怀希翼,一脸肃然。凭心而论,熊展悍勇善战,年少成名,早年历经北汉破国之变而沦落海上为匪,平日颇有几分适时行乐、看破红尘的意味。后来与同为海盗头子的英娘结为夫妇,又成了这世上难得一见的“有女万事足”的非主流牛人。估计这一回英娘是受了玲珑一炮双响的刺激,在家里闹腾得他不得安生了,方才有此一问。

杨致懒得多费唇舌解释,就算说了,熊展既不会相信,也听不懂。念及这憨货与他是割头换命的生死之交,不好虚言忽悠。强自忍笑,故作神秘的道:“戒酒。勤练武技。晚上拿你婆娘使劲折腾!包你多子多福!”

熊展登时一脸恍然,继而呆立一旁,脑子里开始激烈交战:勤练武技与使劲折腾自家婆娘,那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自己每日每餐无酒不欢,在戒酒与多子多福之间,该当如何选择?

过了十余日后,白燃冰为秦骄阳在砣矶岛上产下一子。因为中秋佳节将近,所以取名望秋。

杨致安安心心的一住就是三个多月,直到陪着玲珑与两个孩子过了百日,又到了十一月初,冬日朔风再起,才依依不舍的登岸,踏上去往长安的述职之路。

杨致根据前世财务结算的惯例,命四地海关分署在十一月底做好预决算,于十二月初十日之前将各项数据报送金陵海关总督衙门汇总,于十二月二十日之前将汇总结果送交至他手上。

此次返京虽说无须紧赶慢赶,但杨致离家已是一年有余,对老父妻儿甚为挂念。是以依然归心似箭。只在蓬莱、济南两地分署作短暂逗留,顶着日渐冷冽的寒风,轻装简从,晓行夜宿。在十二月初三日抵达长安。

杨致如今已是三品重臣,不是想什么时候回家就能回家的闲散侯爵了。按照大夏官制,奉旨外驻的文武重臣回京述职,必须在长安城外的灞桥官驿落脚暂歇,再遣人入宫通禀。等候召见。入宫觐见皇帝之后,才能回府与家人团聚。

皇帝一听说杨致回来了,大喜过望。年关将至,要知道看见了这小子,就等于是看见了银子啊!

呵呵笑道:“想不到一年多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朕还真有点想念杨致这厮!让他在官驿凑合一宿,明日一早滚来见朕!”

说到入宫觐见,其实杨致比皇帝更为性急:依据君臣二人的约定,每月事无巨细都已按时呈奏。关于海关总督衙门的那点事儿,想让皇帝知道的。皇帝早已了然如胸。不想让皇帝知道的,他老人家恐怕一直都没怎么闲着,或多或少也有所了解。

不难想象,君臣见面,首先无非是拉一拉家常,扯些场面上的屁话。尔后就是直奔主题,看这一年能从杨致手里榨到多少银子了。老子只想早点交差,早点完事,早点走人,早点回家!

杨致原是宫中的常客。时隔一年不见,马成待他又多了几分莫名的尊敬。照例是引他进了御书房,赐茶,赐座。

就如预先设计好的电脑程序一样。开场白似的寒暄几句,杨致便向皇帝简单介绍了四地分署的大致情况。

皇帝感概的道:“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了。说来容易,做来难啊!若朕记得不错,你去年七月十九日离京赴任,海关总督衙门从无到有。到开征厘税渐入正轨,这一年多以来你着实辛苦了!且说说看,你估算今年能收到多少厘税?你答应朕的那一千万两银子,何时能够解送国库?”

三五两句象征性的鼓励之后,就直接开口要钱。您也太过实在了一点吧?

君臣二人之间知根知底,杨致早有心理准备:“尽忠国事,原是人臣本分,微臣多谢皇上谬赞。方才您也说了,万事开头难,目前只能说海关总督衙门的大致框架已经搭起来了,很多事情都是边干边试,逐步完善,还远远谈不上渐入正轨。”

“至于今年能有多少厘税收入,微臣并非装拙藏私,确实不好估算。原由有二:一是未至年底,征收未尽。十一月与十二月两个月的收入暂时无法统计。二是微臣乃是空手赴任,四地署衙初建,诸多事项开销庞大,至今仍未有具体数目报送微臣。”

“微臣曾经答应皇上,每年上缴一千万两解送国库。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如今方知,微臣当初太过狂妄了。”

杨致一番话条理分明,半真半假。第一年就傻不拉几的足额兑现,您让我接下来的四年还怎么混?不装拙藏私?你当我傻呀?开玩笑!您手头紧,难道我就活该当您的提款机?能省则省,省下来的那可不是一星半点,动辄就是几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啊!

皇帝眯着眼问道:“那你的意思是,今年这一千万两银子是靠不住了?”

杨致反驳道:“皇上,不是靠不住,而是力所难及。您去年没让我交银子吧?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不是主动交纳了四百万两吗?虽说是意外之财,可……可您不能不讲理啊!您多少得冲抵一点今年的数目不是?”

皇帝啐道:“呸!你以为朕当真是老糊涂了么?你在外头闹腾得欢实,朕得在长安为你挡刀挡箭擦屁股,不然你会那么大方?看在你还算老实的份上,一口价,八百万两,不能再少了!”

皇帝口中的“老实”二字,同样是半真半假,也是杨致至今为止听到的最感滑稽的评价。若说杨致老实,恐怕连街口卖煎饼的老太太都会笑掉大牙。不管怎么说,三言两语的功夫就省下了二百万两,把“老”字去掉,再加上一个“惠”字,那就是太实惠了!要不怎么前世的女人们逛街购物的时候,都那么喜欢讨价还价呢?

杨致心下窃喜,面上却是无奈的嘟囔道:“微臣估计,再少了您也不会答应。”

皇帝故作恶心的道:“打住,打住!你是个什么货色,莫非朕还不清楚?那二百万两,就当是朕顾念你的辛苦,赏给你了!此间没有外人,一口一个微臣的,你就不嫌累得慌?”

继而岔开话题问道:“朕听说,你这一年在山东又得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皇帝手里实际上掌握了四套情报系统:一是内廷禁卫府的外卫。二是军方的细作。三是前年迎驾之前才隐约浮出水面的金子善统领的宫中密谍。四是半商半官的秦氏。虽说秦公那个老狐狸已经逐渐将秦氏演变成了双面间谍系统,可双面间谍依然还是间谍。

山东外海诸岛部众数千,四地海关分署从官吏到衙役亦是逾千之数,杨致难道还能挨个儿都去筛查一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乱世之中,绝非怪事。

谈及儿女,杨致的心一下就软了,恭谨的答道:“是的。一儿一女都是北燕平宁郡主玲珑一胎所生。女儿比儿子大了一刻功夫,取名杨玲,儿子取名杨珑。”

皇帝沉吟片刻,叹道:“如今她不是郡主了,而应该是北燕的公主。朕也是一个有女儿的父亲,天可怜见,真是苦了这孩子了!朕早在两年之前便已应允,玲珑若能舍家弃国跟你,朕便为她做主,在你杨家给她一个名分。”

有道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分这回事儿,延续到千年以后的前世,都不能有丝毫马虎。皇帝说到的名分,正是杨致一直为玲珑挂心的。以皇帝的名义赐封她一个诰命夫人昭示天下,等于是玲珑的身份得到了不容置疑的官方认可,也意味着与北燕皇室彻底决裂。杨致倒是可以不在乎,但玲珑不可能不在乎。

孰料皇帝并未让杨致称心如愿,而是折衷:“人家也算身份贵重,连孩子都为你生下了。但如今大夏与北燕仍是相互对峙的敌国,玲珑公主的身份敏感,若是公然下旨册封诰命,朕与你都难以自处!致儿,你要体谅朕的苦衷!”

“早在上个月玉儿与妍儿带了两个小外孙进宫的时候,朕便命梅妃给二人传话,玲珑必须上你家杨氏宗谱,与妍儿同为平妻。玲珑所出男丁,朕同样会依制恩荫赐爵!”

皇帝的做法杨致完全理解,也只能赞成。赵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至今都没有册封诰命夫人的圣旨,玲珑的一切待遇都与赵妍等同。杨致还有什么可说的?当下只能领旨谢恩。

皇帝的目光向侍立一旁的马成一扫,马成随即见机退出门外。

皇帝抿了一口茶,正色道:“致儿,朕还有两件事要当面嘱咐于你。一是你遣人送与当儿的那份特殊的年礼,不知你事后可否仔细思量,真有那个必要么?你要知道,当儿毕竟是朕的儿子!恒儿被废,他有心争储,并无错处。你年轻气盛,意在示威,朕可以理解。但得饶人处且饶人,何苦咄咄逼人?朕在此当面郑重相托,即便当儿无福克承大统,你务必答应朕,不能对他痛下死手!朕很清楚,当儿绝计不是你的对手!”

“其二,你且听仔细了,文瀚之才华机谋堪称无双国士,必能辅佐新帝开创数十年清平盛世!日后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一听到文瀚被朕贬聉的消息,朕允你无须请旨,立马动身返京!”

第331章隐忧

皇帝的嘱咐,已经是在着手铺排后事。杨致两眼一热,肃然起身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皇上,我答应了。”

皇帝疲倦的叹道:“致儿,你是聪明人,朕与你说这番话,其实就是托孤。朕这把老骨头还能熬多久,朕心里清楚得很。雨农、文远业已老迈,精力不济,加之二人门下故吏旧将遍布天下,恐受其扰。文瀚与你等自成一方势力,与朝中众臣和几位皇子素无瓜葛,朕最是信得过。”

“史有明载,齐桓公死后,诸子争位,以至停尸不顾,束甲相攻。朕绝不会容许这等故事发生在朕的身上!文瀚贬黜之日,便是朕命他一意善后之时。到得那时,你必须尽快回京!切记,切记!”

皇帝已经不是第一次说到身后事了,而且一次比一次说得具体。每次谈及于此,杨致的心情都格外沉重。

杨致是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大活人,在他心底对皇帝的感情十分复杂。相互利用虽然是二人相处始终无法绕开的主题,但彼此之间惺惺相惜的那一份信任,说不清道不明,更是无可替代。

出了宫门,收拾心情,径直回府。

又是一年年来到。算起来,已经连续有两年没能在家好好过个年了。许多小民百姓尚且能够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如今杨致可谓位高权重,反倒四处奔波劳碌,一家难得团聚,进门之际,心中不由五味杂陈。

全家老小早已在家书中得知,杨致会回家过年,这一日终于把他盼回来了,阖府上下,一片欢腾。

老爷子杨炎自从有了孙儿,心下再无半点挂碍。按杨炎的话来说,亲家沈子通时时板着一副死人脸,都懒得鸟他。只有越王赵启这个异类与之臭味相投。跟其余官宦显贵也玩不到一起去。每日不是与街坊四邻、市井闲人厮混,便是逗弄两个孙儿。这一年多来,愈发红光满面,身体健旺。

杨猛与杨骁已有一岁半大。在沈玉与赵妍的精心看护下,都长得十分健壮。不仅能像两只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