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217部分

一世吉祥-第217部分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石泉颓然劝道:“王爷,有道是小不忍则乱大谋,还是从长计议吧!皇上有意压下此事,至此应已告一段落。”

赵当森然道:“不错。你且放心,本王还没被气昏了头。父皇将杨致远远打发出长安,固然是为了开征关税厘金充盈国库,也是为了不让他插手干预储位之争。父皇雄才大略,最不喜庸弱之人。本王此番招惹杨致,绝非全无好处。起码能让父皇知道,本王不仅与杨致没有勾连,而且并不怕他!好歹也让父皇看到了本王的机谋与手段!——今年给文武朝臣的年例照旧,杨致府里不可漏下,记得给他两个小崽子也各自备上一份。你去办吧!”

丁石泉听赵当这么一说,登时稍感心安。

常言道,修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丁石泉与李佐实际上属于同类,自以为有才华、有机谋而郁郁不得志,是以奉之为座右铭。就像明成祖朱棣的首席谋士姚广孝一样,这一类人平生最大的抱负、最为擅长的本事就是唆使并帮助别人造反。一旦功成,不求富贵,只求名垂青史,尔后牛逼哄哄的悄然隐退。

济南风波由丁石泉精心策划,孰料一山还有一山高,倒成了一大败笔,他最担心的是怕赵当恼羞成怒,心灰气馁。狠时够狠,忍时能忍,不屈不挠。赵当一番话,完全符合丁石泉心目中所谓雄主的标准。既然主子遭受重挫都不灰心,那就接着干!

而已抵达砣矶岛的杨致,也迎来了一个不算意外的惊喜。所谓小别胜新婚,想要与玲珑翻云覆雨,却是不成了:上回播下的种子,已经发芽了!

第327章可儿与玲珑

玲珑气质贵雅,娇媚可人。单就夫妻闺房情趣而言,在杨致的三妻一妾之中当居首位。无奈播种发芽有了身孕,杨致虽然欣喜若狂,专程前来陪她共度春节,却也不无遗憾。

撇弃诸多部众,登岸至蓬莱享受二人世界,显然不够厚道。杨致于十二月十六日抵达砣矶岛,当晚便在居所设宴款待一众大小头目。尔后命江城璧加紧采购年节物资,至少需装满五艘巡海大船。宣称夫妇二人要赶在年前,亲自逐一登岛慰问所有将士,而且也切实做到了。

杨致的做法并不新鲜,但足以令诸多部众感激涕零。

驻守诸岛的数千海盗之中,成家立室者极少。每到逢年过节,大多数人貌似“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张狂背后,心中多少有些落寞。随着带有鲜明的“杨”字烙印的新秩序的建立,外来移民的逐渐增多,与岸上的往来愈加频繁,情况正在不断改善。在驻军稍多的几座大岛上,甚至已经有了酒肆与娼寮。饷银需要消费,海盗们心理与生理上的需求禁无可禁。杨致夫妇与熊展、英娘、江城璧等人商议之后,认为在不触犯军纪的前提下,只能默许。

英娘已于十月末顺利产下一女。自从有了女儿,粗莽豪爽的熊展浑身没了四两重,每日军务一了,便飞也似的直往家里赶,搂着女儿不愿松手,怎么爱都爱不够。英娘则不然,一直为孩子胯下少了二两而郁闷不平:凭什么杨致那厮生儿子就像下蛋一般的容易?老娘生下来的就是个女儿?

孩子降生都快两个月了,夫妻二人仍未就孩子的名字达成一致意见,一直“囡囡”、“囡囡”的叫着。初生的婴儿像一只肥嘟嘟的小猫,熊展大腿一拍,决定给宝贝女儿起名熊猫儿。因为不够雅顺,被英娘极力否决后,抓耳挠腮的想了半日,取“海上明珠”、“掌上明珠”之意,起名熊珠儿。不料又被英娘骂了个狗血淋头:什么猫儿、猪儿的。好好一闺女,尽向畜生靠拢,你丫是有病怎么地?既是生在海岛之上,天高海阔的。哪怕是叫熊海、熊宽也好啊!可熊展又不乐意了,咱生的是一闺女,熊海、熊宽虽然不错,但那是该闺女叫的名儿吗?

夫妻二人此前都是雄霸四海的一方大豪,自打有了闺女。反倒像两个斗气的孩子一样每日吵吵嚷嚷,已然成了砣矶岛上茶余饭后的一大乐子。

杨致登岛以后,郑重其事的履行承诺,与玲珑一起升格为熊家小囡的干爹、干妈。玲珑有了身孕,愈发对囡囡疼爱有加,每日无事之时,必定会去熊家探望。

在杨致看来,为孩子起名,本就是为人父母的一大乐趣。原本不想掺和,架不住熊展夫妇的一再求磨。只得应允:猫儿也好,珠儿也罢,无非都是可爱、可心、可人,就叫熊可儿如何?于是乎,熊家小囡的芳名便叫熊可儿。

严格说来,杨致前来陪玲珑过年只是公私两便。

夏历武成二十七年正月初七日,杨致携玲珑离岛登岸。循外海诸岛成例,亲身慰问了蓬莱海关分署一众部署。毅先生十分得力,蓬莱县令王语新已彻底沦为傀儡。在蓬莱的一亩三分地上,基本上都是毅先生说了算。得益于距离大本营甚近的便利。分署衙门、海关衙役、诸多装备均已到位。只待正月十六日一开市,便可以大夏官方身份,正式开征关税厘金。

既是到了蓬莱,与秦骄阳、白燃冰夫妇以及白行朗的饮宴必不可少。在秦骄阳的奋力耕耘下。白燃冰也已有了身孕。秦骄阳非常大方的表示,如有必要,将来可让一子姓白,以为白家承继香火。无论姓秦还是姓白,还不都是你的儿子?白家偌大的产业,最终还不都是你老秦家的?话虽如此。在这个子嗣传承要求无比苛刻的年代,秦骄阳得了便宜还大卖其乖的表态,仍是令白行朗激动不已。

正月初十日,杨致亲率毅先生等人带上满满十大车的物资,慰问蓬莱驻军。两名领兵校尉含蓄的提到,朝廷已有风声,正在着手裁撤地方府兵。岂不知逐步裁军的主意,正是杨致帮皇帝出的,也算是自作自受。

一经裁撤,粮饷俱无。而豢养一支多达三千之众的府兵,每月、每年的开销,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之前没有太过重视,所以两名校尉的具体姓名,杨致都记得不是很清爽。私下一问毅先生,才知主官名叫高久,副官名叫宋群松。

这支府兵的去留,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杨致默思半晌之后,召来高久与宋群松,说道:“朝廷裁军,必须遵行。我的意思是,二位麾下的三千府兵全部裁撤。裁撤分作两步走,第一步是愿走者走,愿留者留。愿走者,之前所蓄私财不论,除了按归家里程发放盘缠,另给一百两安家费。愿留者,整训化身为民团,粮饷依旧例增加一成。”

“第二步只是针对愿留者而言。我杨致不养混吃等死的货,有劳二位校尉加以甄别。家中独子不留,年逾三十者不留,身体病弱者不留。此后一应粮饷,均由杨某供应。具体事务,二位可与毅先生接洽。”

高久与宋群松互望一眼,惊道:“小人等并非不相信侯爷,可照侯爷的吩咐去做,能够留下来的军士恐怕不足千人!以民团身份驻军蓬莱城外,在大夏尚无先例,我等还是首次听闻!”

“那又如何?”杨致笑道:“兵贵在精不在多,凡事总要有人先出头。你们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自然有人会干。不瞒你们说,日后军士的整训与装备,乃至驻地的变更,都会与以前有很大区别。”

大夏地方府兵与前世预备役部队的职能基本相当,能在数千人的队伍中担任首脑人物,智商当然不会太低。杨致只差没有明说了,朝廷不要你们,我来养!日后你们等于就是杨氏的家兵了。有了这样一支队伍,以后在山东境内万一有事,还需要调动朝廷驻军吗?

同样是当兵吃粮,这一头待遇更好,为什么不干?高久与宋群松当即欣然领命。杨致随后吩咐毅先生与二人,待到甄选整训完毕,将百夫长以上军官送至熊展军中观摩学习,之后让熊展从其部属中选派二十名精干军官前来担任教习。

相聚的日子总是尤其显得短暂。陪伴玲珑在蓬莱过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后,按照杨致既定的行程安排,打算正月十六日一早出发,从海路行经杭州湾,再前往余杭。虽然路途较远,耗时较久,但杨致有心要对沿海各地进行一番考察。

欢乐趣,离别苦。临行前夜,玲珑拉着杨致的手轻抚着自己的小腹,柔声道:“夫君是做大事的人,我绝不会因儿女私情妄加阻挠。你这一去,我们不知何时才能重聚。夫君,这是你的骨血,无论男女,且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玲珑的善解人意与宽容大度,以及超乎常人的坚强,几乎令杨致落下泪来:“玲珑,可苦了你了!我真是没用,太对不住你!你我夫妻一体,如若是个女儿,便叫杨玲。如若是个儿子,便叫杨珑是了!我会掐算着日子,待到生产之期,一定会来陪你!”

第328章一地鸡毛

蓬莱到余杭路途遥远,海路更甚。无论个人武技再怎么强悍,到了四脚无靠的茫茫大海上,有时候都很难有施展余地。尤其是在朔风凛冽、滴水成冰的隆冬时节,一旦落海,无须袭杀,生还的几率都是极小。

在玲珑与熊展夫妇及心腹部将李照的一再坚持下,精选了六名得力属下随行陪侍,驾着一艘伪装极尽精巧,日常起居设施、重弩火炮一样不缺,较之前世的豪华游艇毫不逊色的快船,与杨致悠然出海。

如非被逼无奈,所谓的嚣张狂妄,必须建立在有充分自信把控的基础之上。事实上从蓬莱至威海,过了胶东青岛琅邪海面,已经逐渐脱离了自家海盗股份有限公司的势力范围。尔后一路南下,抵达南唐、吴越海面,趁着天下大乱之机,多有实力不一的海盗横行劫掠。

杨致从来不拿自己宝贵的性命开玩笑,这新年大节的,也不想无端与人搏命厮杀。启程之后便即吩咐,宁可多费一些时日,尽量沿岸而行,每日行程务必及早计划,必须登岸歇宿。

杨致此行重在考察,一路走来不急不躁,在一城一地逗留一两日,乃是常事。令他触目惊心的是,不仅是沿途各地均无海防概念,高丽、东瀛以及西洋客商,与中土的商贸往来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产业链条。海盗的猖獗肆虐,丝毫不能阻挡外藩客商与中土富商巨贾们追逐利益的脚步。

沿途的所见所闻,更令杨致坚定了一个信念:陆地称雄,不如海上称霸。为长远计,舰船与武器装备的采购研发、制造,人才与人员的招募培训,等不起也不能等。不惜重金,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好在杨致不差钱,沿海途中人口稍密的城镇,秦氏分号无处不在。借助秦氏这个年代最为先进快捷的情报系统,每隔几日便将令谕传递至各方各地。

如此这般走走停停,于三月二十八日抵达余杭海关分署。从大雪纷飞的蓬莱出发至今,历经两月有余。已是江南草长莺飞的时节了。

杨致用人的眼光极准。途中传来的密报业已得知,秦空云倾力帮助建立分署之后,在二月末离开余杭去往金陵。高可竞与曹云程配合默契,虽然尚未开征关税厘金,但筹建分署的诸项事宜有条不紊。俱已收尾。

余杭知府名唤丰泽,亦是吴越旧臣,出身来历与周仁杰异曲同工,杨致当然不会傻到深究其底,只象征性的与他见了一面。

杨致心怀感念的是,秦空云既不说为公,也不说为私,自掏腰包备了十万两的年礼,邀了高可竞与曹云程,专程前往拜会了耿超。

耿超统率突袭军团深入突厥血战归来。赐封三等定边侯。皇帝几经思量,在下旨命耿进与耿超父子对调之后,仍以耿超原爵赐封定边大将军,统兵六万驻守吴越故都余杭。

杨致与耿超关系微妙,有时候二人见面相处,连他自己都觉得尴尬。耿超何尝不是如此?秦空云无疑是最佳的中间人。这么一来,大家无论是在面子还是里子上,都可以说得过去了。

仅在余杭一地,除却人力物力不算,秦氏为杨致筹建海关分署花费的银两。至少不下五十万两。杨致已与秦氏结成同盟,当然一文钱都不会让秦空云白花。不然你让人家怎么想得通?

在余杭逗留月余,诸事皆顺。五月初二日,杨致动身前往金陵度夏。历时半年有余。转了一大圈回来,至五月十九日抵达金陵,一切都已有板有眼。

济南的胡伟之接二连三的出了几身冷汗,金陵的周仁杰依旧过得潇洒。

无论是金陵的海关总督衙门,还是蓬莱、济南、金陵、余杭各地分署的设衙新张,都极尽低调。没有铺排任何仪式。杨致没发话,下属也不敢。每到一地,卖官鬻爵,发动自愿“捐纳”,动静都不小。地皮刮得狠了,不是一般的招人恨,实在没必要雪上加霜的瞎折腾。

当晚张干、薛青云、云娘等一干下属,设宴为杨致接风洗尘。张干沉稳老辣,官面文章做得四平八稳。薛青云善于奇谋应变,云娘长于侦缉护卫。三人同僚为官,却互不统属,在杨致的威压之下,相处融谐,配合顺畅。

碍于张干刚正,诸多秘辛不宜让其知情。次日上午,杨致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