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174部分

一世吉祥-第174部分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府,谁又敢保证卫氏门下故旧不会照此来上一出?皇帝或许是小气,但其谨慎也不无道理。

心下不胜唏嘘间,故作轻松的岔开话题道:“卫叔与伯母最近身体如何?四弟,我还是先去拜见二老吧!我这段时日的中午只怕都会在你府里蹭饭,我们兄弟有的是叙话的机会。”

“小弟求之不得!”卫飞扬闻言大喜。随即脸色又黯淡下来:“我回来之后听荣叔说,父亲很少说话,吃得极少,每日至多睡不过两个时辰。整日把自己关在书房,大多数时候是静坐发呆,只偶尔看一看兵书。母亲反倒看得开一些,每日寸步不离的陪着父亲。”

二人且走且说,卫飞扬本想以至前厅见客为由,去将父亲请出书房出来走一走,却被杨致拦住了。

可想而知,卫肃此时与杨致相见,心中感受必然十分复杂。尘埃落定,往事已矣,再纠结于谁是胜利者或失败者已经毫无意义。然而只要是个正常人,一时半会恐怕很难转过这个弯来。

杨致随卫飞扬来到后院,卫飞扬在书房门外禀道:“父亲,我三哥……杨致来看您了。”

书房中无人应答,卫飞扬又轻声通禀了一次。静默片刻之后,听得卫肃沉声道:“杨致,请进吧!”

应声进门,只见卫肃端坐于书案前,卫夫人陪坐在侧,膝间放着置有针线的小笸箩。卫夫人眼泛泪光的道:“致儿!老爷,可不是致儿来了么?飞扬,快请致儿坐啊!”

杨致从小到大从未享有过母爱,往常出入卫府之时,心底早把慈祥朴素的卫夫人视如自己的母亲一般。卫夫人的一声“致儿”,叫得他险些掉下泪来。

杨致对卫肃夫妇向来十分敬重,真心实意的跪倒叩首道:“卫叔,伯母,杨致给二老问安了。”

“这怎生使得?孩子,快起来吧!”卫夫人想要起身相扶,见卫肃神情木然,只得跟着受了他一礼。

卫肃脸色尚可,只是看起来愈发瘦得可怜,眼神空洞,无半分神采可言。哀大莫过于心死!卫肃无疑是个一流的名将,只可惜连一个九流的政客都算不上。

杨致暗自叹息着起了身,卫肃说道:“杨致,我知道只要飞扬一回来,你就一定会来的。你与我儿有八拜之交,我好歹是你的长辈,今日受你一礼,应当不算委屈了你。不过,我实在与你无话可说。”

“……我能理解。”

“可你今日既然来了,我总要与你说点什么。我之所以苟活至今,是为了我儿奉旨活着。我儿有义兄如你等,我极感欣慰,乃是我卫氏一门天大的造化。杨致,我儿飞扬,拜托了!”

杨致刚想答话,卫肃已疲倦的合上双眼,无力的挥手道:“我累了。日后只管放手教导飞扬便是,勿要再来扰我。”

杨致只得黯然告退。他听出来了,卫肃话中隐然有临终托孤之意,想必自知已是时日无多。身病可治,心病难医。就算明知如此,又能为之奈何?

第261章炫耀

卫肃之病在心不在身,对于他心如死灰的黯然,杨致告辞出府时,难免有些唏嘘落寞,却也看得开了:卫肃经浴血拼杀由小兵而至声名赫赫的统帅,威震天下。一生波澜壮阔若此,委实足矣!

皇次子宁王赵当、皇三子康王赵敢与卫飞扬都已奉召回京,三人先前都是手握重兵坐镇一方,如今都被解除了兵权,事实上已与赤手空拳无异。只要脑子里没有缺斤少两的人都知道——皇帝腾出手来了,至少暂时可以睡上几个安稳觉了。

在此后可以预见的三五年之内,只要皇帝不头脑发热,主动向周边诸国启衅寻战,大夏四境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军费开支对于国库的压力自会骤减。眼下关中与金城两地郭、黄两家财阀的家主依然收监在押,摆明了是两个随时待宰的冤大头。皇帝作为秦氏的唯一合伙人,当然会继续惦记每年高达数百万两的红利。换句话说,只要不打仗,近期内皇帝手头应该还算宽裕,不会心急火燎的逼杨致为他去挣钱。

杨致心里很清楚,现在皇帝将他留在长安的作用,与一件镇宅神器没什么两样。沈玉和赵妍临盆在即,在两个孩子出世之前,即便打死他也不会离开长安的,事实上皇帝也不会那么不识趣。在家好好陪一陪两个大肚子老婆,安享与朱灵儿的新婚燕尔之乐,每天去卫府串串门,这是多么难得的惬意时光啊!

侯府上下人等都知道,侯爷最不缺的就是银子。如此这般过了七八日,就连在卫府当值的一干内廷侍卫,也对杨致这点特色有了深刻体会。这位年轻得不像话的侯爷每日必到,一出手打赏,掏出来的银票罕有一千两以下的。要么与卫飞扬切磋武技,要么领着他做一些古古怪怪的、甚至包括诸如孩童嬉戏时跳绳之类所谓“体能”项目,要么二人窝在书房谈论兵书战策。

偷师乃是习练武技之人的大忌,但杨致似乎对这个规矩毫不在意。从不避讳外人观看。卫府当值内廷侍卫统领曹云程从最初的惴惴不安,到逐渐满怀希翼,渴盼能从旁学些技艺,尔后到不以为然。乃至小有失望。侯爷的武技非但似乎毫无招式可循,乍看之下与街头泼皮厮打斗殴一般无二,那些个“体能”项目也如同儿戏,谈论兵书战策犹如茶肆说书。……然而,杨致与卫飞扬勇悍之名天下皆知。岂能是假的?真是奇了怪了!

卫飞扬也存在着同样的疑惑。他能明显感受到,义兄杨致的认真乃至有稍许急躁:传统武技?什么叫西洋拳击?何谓泰拳?踢术、巴西柔术、截拳道、空手道、合气道、反关节技……,这些名称晦涩的武技糅合在一起,又算是什么?跑步、跳绳、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这些简单而笨拙的大量重复又有什么意义?远程打击、火力压制……,乃至杀敌破敌而不必近身接敌,你丫是在开玩笑么?

杨致每日必到,却只呆上一到两个时辰便走。临走只是简单交代,多想、多练。而足不出户的卫飞扬对练与发泄的对象,只能是在卫府充当狱卒值守的内廷侍卫。所以堪堪到了第九日。卫飞扬与必然不会对板的曹云程,向杨致提出了共同的疑问:这么练下去,到底有啥用?

杨致也不出言辩驳,只是淡淡一笑:“武技一道,从无捷径。勤学苦练加先天悟性,方可有成。飞扬!——还有曹统领,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有兴趣的话,不妨跟我一同试试?半途撑不住的人,随时可以退出。”

曹云程统领的一众内廷侍卫,原是禁军大将军周挺麾下亲信精锐兵士。谁都是些只信服强者为王的主。听杨致这么一说,曹云程立马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开眼界的机会,当即下令呼喝,登时除了必要的重要门岗当值内廷侍卫。竟是呼拉拉聚拢了近六十人。

所幸卫府演武场颇为宽敞,加之禁军军纪向来严明,不到顿饭功夫,便已如标枪一般整军列队完毕。

“好!不错!”杨致满意的点头道:“接下来我做什么,你们便跟着我做什么。我再说一遍,撑不住的人随时可以退出!”

卫府演武场绕场一周约莫五十丈左右。杨致再不多话,率先领头不紧不慢的开始跑圈,卫飞扬紧随其后,曹云程与一众侍卫依次跟上。

侍卫们并未身穿甲胄,所配腰刀与长枪也不重,是以都没放下随身武器。跑过十圈之后,杨致仍是若无其事的步履轻盈,卫飞扬的呼吸已稍显粗重,曹云程则已感觉两腿逐渐沉重,而侍卫们则已有人很自觉的放下了兵器。跑过二十圈后,杨致还是神色自若的步履如常,卫飞扬业已额上见汗,曹云程已是汗流浃背,有近三成侍卫气喘如牛的捂着腹部停步退出。可杨致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般,一直保持着最初的节奏,继续在跑。

整整跑过三十圈后,杨致才停下脚步。卫飞扬与曹云程其实早就是在咬牙硬挺了,曹云程甚至连想死的心都有了:我跟着瞎掺和什么呀?这不是没事吃饱了撑的么?于杨致而言,这只是一个极为平常的缩水版五公里轻装越野跑而已,实在算不了什么。而能跟随他跑完的全程的侍卫,居然只剩下不到十人!

杨致停步之后,只舒展活动了一下手脚,便不发一言的紧接着开始了下一项:俯卧撑。按照他的说法,起步标准的是三百个。卫飞扬跟着做了五十多个,苦笑着摇头爬了起来。曹云程依葫芦画瓢的勉强做了二十来个,连脸都绿了,直接仰天躺倒在地。参与的侍卫们至此已经全部退出,干脆只围在一边看杨致一个人的表演。

杨致一个不少、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三百个俯卧撑之后,只简单交代道:“点一炷香。下一项是跳绳。”

连卫飞扬在内,在场众人闻之无不咋舌:听您这意思,跳绳还要跳上一炷香的功夫?……这他妈还是人吗?

事实确实如此。完成一炷香的跳绳之后,杨致虽已满头大汗、汗湿脊背,但只是面颊微红,气息仍然匀称。

接下来的一番话,差点没让众人一齐仰天跌倒:“我方才演示的体能项目,还删减了仰卧起坐与引体向上两项,距离、数量与时间也仅是往日的一半,就算是今日的热身吧!接下来的是近身搏击与兵刃对战。箭术、马术与潜伏、暗袭、野外求生这些项目,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稍后我可以继续演示。”

“首先是近身搏击。一对一太过费事,你们可以一起上,十个、二十个的都行。二十人以内,若在盏茶功夫之内不能把你们全部击倒,算我姓杨的没种!——你们尽可放心,伤筋动骨是在所难免,我保你们绝对性命无碍!”

世人皆知杨致悍勇,却极少有人摸得透他的真正实力。朝野上下,各怀心思的人太多了,想摸清楚他底细的人太多了。曾经数度领教的耿超碍于诸多因由,只会三缄其口。董坚、李为等并肩亲历血战的部属远驻朔方,即便竭力宣扬,外人只会认为言过其实,不足为凭。

太子被囚、卫肃下台、卫飞扬辞官削爵、宁王与康王两位皇子已然回京,紧盯着太子之位摩拳擦掌……,朝局骤变,将会是何走向,委实难料。老父杨炎一心盼望回乡省亲,还不知皇帝放不放。自己赴任海关总督之后,只留下沈玉、赵妍与两个刚出生的婴儿在长安……。所有这一切,都是很现实的牵挂。

所以杨致一直想找个机会,给各路神佛提个醒:我杨致是惹不得的,我飞虎侯府的人是碰不得的。如今之势,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提神醒脑的方子,莫过于炫耀武力。

没错。杨致就是成心炫耀武力。相信数日之间,上至皇帝、皇子与朝中诸多显贵重臣,下至市井街肆的平头百姓,今日他在卫府的一言一行,定会绘声绘色的传得神乎其神!

第262章旁观

卫飞扬哪会明白杨致的心思?这位义兄的声名,除了勇悍狠辣,奸狡多智之名亦是令人胆寒。只是就今日的情形来看,似乎是太张狂了一些。

在场众人闻言,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换成别人,这一番“热身”下来,早已疲累如同死狗,这位大爷竟然仍是神采奕奕!大言不惭的放言盏茶功夫之内击倒二十人,而且保证不伤性命。……您真当我们禁军精锐军士,不,内廷侍卫是纸糊的么?再说您身份金贵,就算打死个把两个侍卫,恐怕也没人敢找你的麻烦。可万一我们把你打伤、打残了怎么办?谁能担待得起?还兵刃对战个屁啊?

卫飞扬是杨致对其洗脑之后的最大受益者。杨致从前曾经零零碎碎教过卫飞扬一些近身搏击之术,只是从未详细解说、系统教授。卫飞扬之所以饶有兴味学得起劲,当时是觉得杨致的搏击技艺直接、迅捷、凶猛、有效,却也未求甚解。他出身将门又曾亲身统兵厮杀,体力绵长耐久在战阵之上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对杨致体能训练的妙用,已是极为心折。

夏历武成二十四年禁军选将之前,他亲眼领略过杨致的惊天箭术,在数万突厥铁骑之中厮杀突围的悍勇,也经其父卫肃亲口证实。但卫飞扬从未亲眼见识过杨致的全挂子本事,说他怕伤了杨致那绝对是唬人的,而满腔兴奋与期待倒是一点不假。听杨致话里的意思,除了体能训练、兵书战阵、近身搏击、兵刃对战,什么箭术、马术与潜伏、暗袭、野外求生之类的项目,竟是愿意一股脑儿倾囊相授,叫他如何不会心痒难禁?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即历经人生大起大落的卫飞扬,如论心智而言,远比实际年龄成熟许多。稍一思忖,嘿嘿笑着激将道:“三哥,诸位兄弟们有顾忌啊!你打坏了他们倒是没事,若是他们把你给打坏了。那便怎生是好?兄弟们不怕别的,就怕吃罪不起。”

卫飞扬一番话,无疑道出了以曹云程为首的一干侍卫们的心声。你杨致也不是铁铸的,这么折腾了半晌。还要以一当二十。不就是一大伙人群殴你一个吗?即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