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142部分

一世吉祥-第142部分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祖德还没天真到那个地步,以为皇帝真会就太子的去向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真会将杨致治罪重处。老夫子的真意是为号召支持拥护太子的一众朝臣,为下一步保住太子营造声势!话音一落,不少人相互以目示意蠢蠢欲动,大有准备附议声援的苗头。

这等小儿科一般的伎俩,岂能瞒得过皇帝的眼睛?冷笑道:“问得好!朕不妨明白告诉你,太子现在好端端的在呆在东宫太子府,恐怕日后再无上朝的机会了。你不说还罢了,一说起反而提醒了朕,东宫太子府未免太过舒适,是不是该给那逆子换个地方?至于他今日为何未能上朝,朕改日一定会给你一个机会,让你亲口去问一问你教出来的好学生!”

“你也知道杨致战功彪炳,他为全兄弟之义自甘降爵辞官,无人不知。朕为嘉奖其忠勇,特赐如朕亲临的金牌一面,凡事皆可先斩后奏,怎么就没资格上朝了?剑履上殿又有何违制失仪之处?祖德,朕这般回答你,可还满意么?”

脸色骤然一寒道:“倒是你才该当治罪重处!朕已言明今日停纳一切朝议,改日自会让你们说个痛快!你却当庭公然抗旨,将朕置于何地?你居心何在?朕若判你廷杖五十,你又有何话说?朕念你年迈,也不想为你搅了新年的喜庆祥和,姑且恕你无罪。但朕要把话说清楚,若你们定要逼朕,嘿嘿,朕也不是没做过恶人,多做一回又有何妨?散朝!”

皇帝今日早朝的本意,既为昭示重掌权力,也是为平息事态安抚人心。田祖德率先出头,若是太子一党群臣都紧随其后,岂不会乱成一锅粥?难不成皇帝还能真的狠下心来大开杀戒?是以用近乎蛮干的方式镇住田祖德之流,连个话缝都不留就径直宣布散朝。

皇帝脸色阴冷的拂袖而去,田祖德兀自不甘的嘶喊道:“皇上,皇上!太子勤勉仁德有目共睹,人心不可失!人心不可违啊!”

第219章爱女心切乎

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田祖德散朝末了的嘶喊,委实令皇帝气极。一路阴沉着脸气咻咻的回到御书房,取了杯参汤一饮而尽,犹不解恨的将平日心爱的蟠龙玉盏砸了个粉碎!

杨致一心想早点开溜,却没能溜脱,只得仍然跟了来。只听皇帝恶狠狠的骂道:“田祖德那老匹夫着实可恨!人心?哼哼,人心!你知道么?朕数十年来为了这两个字咽下了多少鸟气,忍受了多少憋屈!那帮酸丁竖儒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清谈百无一用!朕拿他们像菩萨一样供着,像大爷一样养着,非但不知感恩图报,反而处处与朕作对!朕就不明白了,他们到底得了那逆子什么好处?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那逆子图谋篡位夺位的时候,难道他们都瞎了眼么?朕还没拿他怎么样呢,反倒是失了人心、违了人心了!”

自古以来的强势帝王,为求笼络人心,无不是将独尊儒术当做撑门面的幌子。皇帝的满腹牢骚,可谓一语道破其中奥妙。

皇帝遭遇的是无数帝王曾经遭遇过的共同难题,杨致婉言劝道:“所谓不知者不罪,太子尚未明旨收押,也未定审治罪,今日未能上朝难免让人感觉突兀。参奏微臣上朝违制失仪,也并非全无道理。如今一切尽在皇上掌握之中,您还是保重龙体要紧,又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就把今日这点小小的不愉快,当成几声疯狗的狂吠吧!”

皇帝尖刻的冷笑道:“致儿,你毕竟还是嫩了一点。若真是疯狗一般的狂吠倒也罢了,那老匹夫是在跟朕玩心眼呢!既想为日后保那逆子造势,又想为自己搏名。不管朕纳不纳谏,他都会坐收忠直之名!朕只要碰了他一根手指头,都会令他名垂千古,他不就是吃准了朕这一点吗?别有用心的求名,比贪墨逐利更为可恶!嘿嘿,朕这一回就偏偏要成全他。也好让那帮酸丁竖儒长点记性,省得都跟在后头凑热闹瞎起哄!”

随即吩咐马成唤来秉笔近侍拟旨:“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田祖德妄负圣恩,目无纲常,公然抗旨。咆哮朝堂,罪不可恕。着田祖德革职为民,永不叙用。其家人流放至朔方,交讨虏大将军曾英明严加管束!”

连杨致都没想到,皇帝一怒之下会对田老夫子如此“重处”。田祖德已年近古稀。革职为民还好说,举家流放至朔方边塞,皇帝等于是摆明要他的老命了!……有那个必要吗?至于吗?

“你放心,朕知道那老匹夫不是疯狗,朕当然也不是。”皇帝见杨致一脸不以为然,挥了挥手道:“朕这么做有朕的道理,以后你自会明白的。朕实在累得紧了,你也忙了一宿,回府好生歇息去吧!”

杨致与朝中清流官员素无往来,对这帮自命清高的文人并无多少好感。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懒得去多想也不再劝,就此告退。

从御书房往宫门方向走来,接管宫禁的禁军兵士待他奉若天神,隔了大老远就行礼参拜。杨致心中无端生出萧索落寞的意味,一路仅是微微颔首应付。本想去绕道梅妃宫中去看一看越王赵启现在是何状况,终究还是忍住了。

大夏王朝的后太子时代终于来临,而杨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充分利用与皇帝达成的交易条件,迎接迈向杨氏的时代到来。认真算起来,从去年十二月十三日自山东蓬莱动身急赶回京。至今满满当当已逾一月。在这一个月里,何曾有过半刻真正的清静?现在他什么不愿意去想,只想回去美美睡上一觉,陪自家老爷子与两位娇妻好好吃一顿安生饭。

出宫悠马行至望见飞虎侯赐邸。天色已近午时了。还远在赐邸十余丈外,杨府首席家仆阿福就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迎了过来:“少爷,少爷!你可算是回来了!”

杨致啐道:“你这是什么话?我不回来还能上哪儿去?……你这厮好端端的哭什么?莫非府中发生了什么变故?”

阿福眼圈发黑脸色发青,脸上分不清到底是鼻涕还是眼泪,接连打了两个响亮的喷嚏,才牵过缰绳苦着脸答道:“少爷。不是小人斗胆说您,从昨夜戌时初刻时分秦公子来访,您跟老爷、两位夫人连声招呼都没打就他出去了,这一去就杳无音讯,通宵不见人影。昨夜亥时突然来了大队军士,一句话都不说就将侯府围了个密不透风,今日一早刚过卯时又悉数撤去,就连原在府中值守的大内侍卫也一同走了个干净。您叫老爷和两位夫人怎生不为您担心?天还没亮,老爷就赶了我出来到街口候你,一大清早的亲家老爷又来了。我这又冷又饿的在街口足足站了三四个时辰,总算把您给盼回来了!”

老爷子杨炎、沈玉、赵妍只怕也是彻夜未曾合眼,老丈人沈子通就更不用说了。杨致心下登时大感歉然,笑骂道:“你又不是没见过你家少爷的本事,我能有什么事?我不会让你白白挨饿受冻的,回头赏你个几百两银子,就什么病都治好吧?”

催马紧赶几步进门一看,刘二与常三神色肃然的侍立在门口,老爷子、老丈人、两位娇妻都是两眼红肿满脸焦虑的坐在正厅等候,一见杨致就齐刷刷的站起身来。不等他们开口相询,杨致一便摆手道:“皇上赢了,太子输了。昨夜总而言之就是这么回事,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

解下强弓和单刀随手扔给阿福,舒展了一下手脚伸了个懒腰,向内院厢房走去:“我要回房睡上一觉,没事别来叫我。”

“太子输了?太子竟然输了?……完了,完了!”沈子通如遭雷击一般颓然坐倒,见杨致对他毫不理睬,又弹起来追问道:“贤婿,那如今……?”

杨致头也不回的道:“岳父大人,老实说我一见到您就头痛。太子的事没人管得了,您跟我说再多也无济于事。舅兄立下了灭唐之战的首功,护驾班师途中领兵留驻在潼关之外,陷进去还不算太深。不劳您吩咐,我自会尽力保他无虞。我劝您这段时日最好闭门谢客老实在家呆着,非要长安府尹遣派衙役给您把门,那就不大好看了。”

如果说田祖德是装在皇帝枪口上的第二个倒霉蛋,那沈子通就是连撞枪口的机会都没有的傻鸟。当年为保太子被迫告老辞官,这回又差点把儿子沈重搭了进去,到头来却仍然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凡事应当量力而行,除了怨自己太傻,还能怨谁?

杨致一觉直睡到下午申时末刻,连午饭都没吃,家人也不敢叫他。起来洗了澡换过衣裳,胡乱吃了点东西,这才与老爷子、沈玉、赵妍叙话。虽然他只简略的说了个大概,其中的惊心动魄仍令三人听得目瞪口呆。

沈玉怯怯的问道:“相公,哥哥……你真能保他没事?”

从目前来看,皇帝似乎无心进行大范围的清洗。可他再怎么宽容,只怕也难以容忍沈重统兵为将了。杨致叹道:“最不济也是功过两抵吧!运气好的话,或许还会有所升赏,但在军中是铁定呆不下去了。”

赵妍愣了半晌,兴奋的道:“夫君,我要进宫去看父皇!”

“恐怕这几天是不行。”杨致摇头道:“起码要等到皇上理清思绪,想好如何重整局面之后。”

杨炎一直在一旁怔怔出神,又旧话重提道:“致儿,皇上赢了,这不没你什么事了吗?眼看就到开春天暖的时节了,过些日子你是不是去跟皇上告个假,陪我回乡祭祖省亲啊?唉!长安我是一天都不想呆了。”

杨致心知老爷子在长安见识多了,呆腻了也住怕了。苦笑道:“爹,您上回说过这事之后,我一直放在心上。这会儿您就别添乱了吧?”

一家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不知不觉到了黄昏日落时分了。说话间阿福前来禀道:“少爷,徐先生、王大人、还有老太尉陈老爷子来了!”

徐文瀚必会前来造访,倒是杨致意料中事,王雨农与陈文远怎么也来了?杨致连忙起身,亲到侯府门外相迎。

陈文远哈哈大笑道:“飞虎侯,老夫与王相本想散朝之后就来府上叨扰的,徐相心细,说你昨夜疲乏劳顿,容你回府歇息半日再来。不想还为你与老夫等来一桩喜事,咱们三个是特地到你府上来蹭饭讨杯酒喝的!”

赵妍的肚子已然隆起,三人都是朝中重臣,现在她的身份已是不清不楚,见面难免尴尬。远远见杨致迎了三人进府,刚想起身回房暂且回避,却被徐文瀚叫住了:“且请公主留步!”

赵妍诧异的停步问道:“徐相……这个大伯,是在叫我么?”

徐文瀚近前颔首笑道:“正是。”

三人进了前厅,不等奉茶落座,徐文瀚就肃然道:“请公主接旨!——长秀公主妇德不谨,致朕蒙羞。即日起夺去公主封号,贬为庶人,逐出皇宫!钦此!”

赵妍尚未来得及下跪接旨,一时没能反应过来,茫然念道:“贬为庶人逐出皇宫?父皇这是……?”

王雨农笑道:“皇上这是爱女心切啊!难不成皇上还能将飞虎侯招为驸马么?”

第220章强夏名臣

诚如皇帝曾言,做一位称职的帝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职业。在这个时侯颁下将赵妍贬为庶人的旨意,足以证明皇帝完全称得上是其中的“优秀工作者”,不仅仅是爱女心切那么简单。

地球人都知道,昔日的长秀公主如今已是大腹便便,被杨致雪夜迎入侯府已久,还用得着“逐”吗?究其根源,怎么都赖不到杨致头上。皇帝并非不想,而是不敢,也不能。现在的杨致对皇帝而言,无异于手中高悬在诸方势力头上的一柄利剑。谁要敢跳出来蹦跶,皇帝就会毫不犹豫的挥舞这柄利剑向谁斩落!小心拂拭剑锋还来不及呢,怎么能给自己找不自在?

但是,这事放在民间尚且极不光彩,何况天威赫赫的皇家?能含糊笼统的说一句“妇德不谨、致朕蒙羞”,皇帝已经算是彻底拉下脸面了。换在平时,仅是应付朝中那一大群御史言官、以卫道士自居的腐儒们诘难,就够皇帝头疼的了。太平无事之时,皇帝当然需要利用这帮人来笼络人心、烘托“圣明”。大变多事之际,那就容不得他们还夹杂在里头瞎添乱了。借故重惩田祖德,明显带有杀鸡骇猴的警告意味。况且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太子及其党羽的身上,都在揣度后太子时代各自的命运如何,谁还有那份闲心来管这等无关痛痒的皇帝家事?

这道旨意无一字提及杨致,但说是刻意讨好杨致,也不算过分。赵妍的政治头脑与眼光颇为不俗,略一细想,不难品出其中深意。不禁又羞又喜,既满怀感激,又有点怅然若失,一直以来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总算是放下了。

杨致依稀记起这么一句话:这世上有很多事是不能太过较真的,否则的话,有很多人连一天都活不下去。他敢断定。王雨农、陈文远、徐文瀚结伴而来绝非偶然,即便不是奉有皇帝口谕,至少也是受了皇帝暗示。

不管怎么说,皇帝总归没有恶意。又何必扫兴说破呢?嘻嘻笑道:“驸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