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上官婉儿 >

第19部分

上官婉儿-第19部分

小说: 上官婉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你疯了,上官婉儿,你才是个疯了的杀人狂。我知道你是为了报仇才忍下来的。你不会亲手杀人,但你会发布杀人的命令。婉儿你真是太恶毒了。我知道你真正的仇人就是圣上。我知道你恨她,可是你却把你的仇恨隐藏得那么深。你迟早是要杀她的。你要她一点一点一块一块地在煎熬中死。你要她独自一人站在那个空落落的朝堂。显杀了他的儿女,就等于是杀了他自己。显也已经死了,那么,你什么时候再来杀我呢?还有我的孩子们。你让我迷恋你,让我在痛苦中一天天地消耗。只有看着我们这样慢慢地死去你才会快乐。你要一生都活在这种复仇的快感中。你要每分每秒都看到我们李武两家有人在死去,圣上在死去。那么,来吧,来杀我。如果不来杀我,那么我就要杀你了…… 
  当三个可怜的孩子被赐死之后,他们的尸体被掩埋在洛阳城郊那荒凉的邙山上。至高无上的女皇突然又一道旨令,说她要离开洛阳。说她要穿越八百里秦川。说她要回西都长安。 
  女皇的朝廷跟随她倾巢而动。连同她的东宫太子李显,她执意要把显带走,她决不留下太子监国。她的心很虚。因为她已经觉出了显如果继续留在洛阳,迟早有一天,他会积蓄力量反对她。她不愿意显和他儿女们的阴魂离得太近。 
  女皇从洛阳移驾长安一呆就是三年。 
  女皇的长安三年果然使她的权力得到了某种稳固,也使张氏兄弟得以在她身边苟延残喘。这时候女皇已经七十六岁了。但是她既不想交出她的权力,也不想离开她的二张。这就使朝中的空气变得异常紧张了起来。 
  张氏兄弟尽管恃宠挟势,身居要津,但是那种反对二张的势力却始终如暗流般在朝廷中涌动。不仅仅是李家乃至于武家的那些亲属们,就是朝臣们也对不断扩张的张氏兄弟的势力非常不满。他们几乎不用商量就不约而同地站在了同一条阵线上。 
  显在这次亲自下令杀死自己儿女的事件之后,那种打击的沉重使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变得更加畏缩怯懦不堪重负。而韦太子妃在这一深刻的打击后变成了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因为被女皇和她的丈夫所夺走的,毕竟是她的亲儿子,是她寄与无限希望的儿子。因为显毕竟有过世的那一天,而一旦显过世,继承王位的就自然是长子重润。而有了重润做皇上,她就依然可作威作福,做那个能够安度晚年的皇太后。 
  然而她的美梦被打碎了。 
  因为,就是这个承载着韦妃未来希望的儿子被杀死了。从此她不再有儿子了。就是显当了皇帝,继承王位的也不再是她生的儿子,而是别的什么嫔妃所生的重俊和重茂了。她不再理睬显了。她蔑视显。她认为显根本就不是男人。她视这个软弱窝囊的男人为粪土。她从此控制了显。 
  总之,这个赐死重润、蕙仙和武延基的震惊朝野的事件,多少还是打击了女皇的不孝子孙们那日益嚣张的气焰。她要让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张氏兄弟是碰不得的。她的私生活是碰不得的。仿佛骤然之间什么都被张氏兄弟控制了起来。他们那种得意的样子,好像也大有抢班夺权的野心。 
  如此,能接近女皇的婉儿就变得无比重要了。特别是对李、武两家的那些后代们,婉儿是他们能与圣上沟通的唯一桥梁了。他们需要她。 
  于是,朝廷中的这种特殊的局势,将婉儿推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上。这便也成为了婉儿生命中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只要圣上还活着。哪怕她已经动转不能神态不清,但只要她活着,她还是女皇,那天下就是婉儿的。 
  于是婉儿非常郑重地面对她的这个新时代。她想在这样的局势中,她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她的立场。于是婉儿寻找。她当然很快就看清李、武两家正在暗自秘密联合以抵抗张氏兄弟的征候。王朝早晚是李家的。婉儿知道她首先需要选择的战略伙伴,就该是那个李显。她当然不能因一时的短见而抛弃显。特别是当他痛苦、当他被圣上抛弃、当他被韦妃羞辱的时刻。她似乎更应当关心显,更应当给他一个朋友的安慰,甚至是一个女人的柔情。因为她坚信,迟早天下是李显的。 
  如此,婉儿便常常到政务殿中显执事的地方去看望他。他们就是那样相对无言地坐着,各自沉思着。婉儿当然知道显是怎样地痛苦,婉儿便是为此才会常常来看望这个坐在太子位上但已形同虚设心如死灰的李显的。因为她坚信显的未来,她知道只有在显落难的时候关切他,显才会真心感谢她并永志不忘。她要他坚持下去。活着。她要他知道只要坚持住,这王朝的皇位就一定是他的。倘若牺牲了儿女的太子从此一蹶不振,那儿女们的性命不是就白白牺牲了吗?所以婉儿要求李显一定要挺住。只要他活着,他就一定会是那个至高无上的真正的王。 
  而显就真的了然了这一切。他慢慢变得坚强变得刚毅。他不再像一株被霜打了的草。他正在一天天地挺拔起来,因为他终于意识到了,他的生命中还有婉儿。 
  这就是婉儿的能力。她一言不发就能使一个行尸走肉一般的男人死灰复燃。她就坐在那里。默默无语。看着显。告诉显他并不孤单,婉儿将永远和他在一起。 
  就这样婉儿成为了显的生死之交患难之友。她不仅给显关怀,给显友情,让显看到那个尽管渺茫但却依然还在的那个遥远的希望;她自己也在她给予显的那一切中获得了支撑和未来。 
  婉儿这样的一番穷于心计的表演,无疑使显镂骨铭心。婉儿当然也知道,她从此在显的心中充当的将会是一个怎样重要的角色;她更知道她的表演给世人留下的又会是怎样的印象。 
  婉儿知道她每每来看望太子都是在张氏兄弟耳目的监视下。但是她的一言不发又让对她恨之入骨的张氏兄弟不知该如何下手,才能把她从他们所挟制的女皇身边赶走。而婉儿的频繁探望太子,也让那些一直想拥立太子的臣相们很纳闷。他们不知道这个和武三思私通的诡计多端的女人耍的又是什么阴谋。但尽管如此,婉儿还是慢慢获得了李唐势力的信任。 
  有时候显也会拉住婉儿的手对她说,别离开我。今生今世,我不能再失去你了。婉儿能不感动吗?她想也许显的誓言就是她的未来和希望。她知道显是真心爱她的。尽管她不能也爱显,但是她绝不能拒绝显。她知道这爱对她有多重要。 
  婉儿的第二个重要的战略伙伴依然是武三思。婉儿同武三思的关系曾经是一如既往地若即若离。但是在那个武三思看穿了婉儿用心的夜晚之后,他们突然不再来往了。 
  那是一个疯狂的夜晚。武三思恍然悟出了婉儿毕生的复仇阴谋。他开始害怕这个女人了,但是那个晚上武三思还是要了婉儿。他也要如婉儿一般,在她的身上发泄他复仇的兽欲。他把婉儿的脸颊舌头乳房和四肢全都咬破了。她呼喊她流泪,然后,突然的,一切完结,当婉儿以为这个狂暴的男人依然会留在她身边,武三思竟穿上衣服,踏着星月,扬长而去,把婉儿独自一人留在文史馆内,这是从来也没有过的。 
  婉儿被浑身是伤满心是痛地丢在漫漫长夜中。后来她想起这个夜晚这个男人对她做的那两件事。一件是把她当作了那个彻头彻尾的复仇者,另一件是他强暴了她。她想不到武三思竟把她看得那么透,她从没有想过杀女皇。就是女皇在她的脸颊黥上忤旨的墨迹时,她也只想着该怎样报答她。但是,武三思说的那一席话提醒了她。她觉得武三思所说的那个复仇的女人真像她呀,那要把女皇一家斩尽杀绝的雄才大略,还能有谁比她更卓越吗?她想武三思实在是太了解她了。他甚至比婉儿自己更了解婉儿。 
  便是因了武三思对她如此入木三分的精辟分析,使她对这个男人刮目相看。她反而更欣赏这个男人了,他是能够把一个人研究得很深很透的。而婉儿知道,朝臣中拥有武三思这种能力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就是位高至太子的李显,也永远不会把她这个深不可测的女人参得如此深透。 
  然而,还没有等到婉儿把她的这惊喜之情告诉三思,这个男人就在忿恨中强暴了她。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男人竟然抽身就走了。自从那一次他离开了婉儿,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后来他们所有的人,又和女皇一道去了长安。长安当然就没有文史馆深处的那个深深的庭院了,也不再有他们的那张温情的床。而那一切对婉儿来说又是如此的重要。为此她甚至不喜欢长安,因为长安让她永远失去了她的那个男人。 
  到了长安的武三思因为是太子的亲家,便能够明目张胆地拜访太子的家。他做出一副安慰太子妃的样子,而多数是在和那个歇斯底里的女人调情。太子妃也多亏了这位武大人能时常造访,否则她可能真会为失去了儿子而变成了疯子。 
  东宫里的这影影绰绰的绯闻自然也传到了婉儿耳中。婉儿那心里的妒忌可想而知。结果,在有一次和武三思擦肩而过的当口,她终于恶狠狠地低声对他说,圣上是容不得东宫的淫乱和阴谋的。 
  就是这句话,果然把武三思顿时就置于了惶惶不安的境地中。他知道这就意味着,婉儿将会随时随地地向圣上告发他。而他已经很难接近圣上,而一旦被定罪,他便就有口难辩。他又怎么能不向婉儿跪下呢? 
  其实自重润事件之后,武三思对婉儿的感情很复杂。他一方面是真的害怕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一方面又觉得还有点舍不得这个女人,尤其舍不得她的智慧和能力,他并没有就下定决心与婉儿一刀两断。他只是试着远离她,他觉得他已经对婉儿无穷无尽的索要力不从心。而刚好他们又迁徙到了长安。 
  但是这一次真的武三思不得不对婉儿跪下了。而他们之间的那种僵局也马上被打破,而婉儿是占了上风的。仅仅是流水一般游过的那一句话,就让武三思主动减少了去东宫的次数;他并且屡次三番地找到婉儿,说他要和婉儿好好谈谈。 
  反过来是婉儿端起了架子。 
  后来武三思实在不能说动婉儿,于是他只得奏请圣上,说在长安也应该继续修撰国书,那将是大周留给后世的唯一记录,他并且再度请求圣上让婉儿和他一道继续监修国书。 
  于是圣上敕许。 
  于是武三思终于把婉儿带出了皇宫,带到了长安郊外的一片高高的荒原上。 
  然后他们就在那个星光灿烂的午夜在荒凉的土地上。武三思终于把婉儿的身体抱在了怀中,然后他进入她。在荒郊野岭,在大自然中。这样用身体拥有着婉儿,武三思才又重新觉出婉儿是最好的,婉儿才是他最想要的女人,也才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女人。 
  这种身体的交换几乎是立刻就给武三思带来了好处。譬如在婉儿的斡旋下,他可以更多地到后宫去探望姑母了,他和张氏兄弟的关系好像也得到了某种改善。 
  婉儿同时也经常安排武三思同太子李显的会面。这样的会面通常是安排在政务殿。她觉得唯有在这里,这才像两个男人之间的会面。显一度甚至引三思为知己。 
  当然婉儿也并没有阻止武三思去东宫。她只是不愿意让他们太张扬,太子妃还并没有站住脚,而如若有一天真的让二张抓住把柄,婉儿的努力也就前功尽弃了。 
  婉儿便是如此地帮助和提携着武三思。那么武三思还能理解婉儿这样的女人吗?也许并不是婉儿内心想帮助武三思,而是她的身体她的欲望。她对这个她本来鄙视的男人可谓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婉儿本来是想和武三思长相守,共存亡的。但是有一天,她再也救不了武三思了。因为他走得太远了,他脱离了她。而武三思脱离了婉儿的掌握和控制,就等于是脱离了他自己的生命。 
  没有人会像婉儿那样珍爱武三思的生命。婉儿是将那个男人的生命当作她自己的生命来呵护的。 
  三年之后,女皇从长安返回洛阳。 
  从长安,到洛阳,那是圣上最终的归路。那时的女皇已在弥留之际。她已经无从知道哪里是她真正的归所。女皇生前没有为她自己修建陵墓,而她此次前往长安,或许也是为了能和她与高宗共同拥有的那个浩大的乾陵更亲近些。但是三年之后,她又突然决定要返回洛阳。她或许以为唯有洛阳才是她灵魂真正的栖息之地吧。而她在回家之后,竟然又敢于在整整的一个夏季,将她的生命中所余不多的时光,销蚀在万安山的凉爽中,销蚀在她与张氏兄弟的最后的缠绵中。结果,也就是在这个夏季,在女皇和张氏兄弟远离朝廷的时刻,李、武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