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上官婉儿 >

第14部分

上官婉儿-第14部分

小说: 上官婉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几乎是跑着追上了那个向外走的婉儿。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婉儿。他甚至伸出手去轻轻抚摸着婉儿的脸。他在心里说,这墨迹无足轻重,你依然是最美的。他甚至觉得在婉儿这张印满羞辱和苦难的脸上,他的生死都无足轻重了。 
  究竟是为什么?又是她?她到底要怎样? 
  不,大人你放开我。是奴婢忤逆了圣上,是奴婢罪有应得。 
  李显放开了婉儿。他扭转头。不知道为什么那热泪便夺眶而出。婉儿的苦难让他不再害怕了。显变得坚强了。在婉儿的身上,他仿佛突然就找回了那京城朝野宫内的感觉。仅仅是因为婉儿一出现,婉儿脸上的那墨迹一刺进他的双眼,他就知道他回来了。洛阳不再陌生,这宫中的一切也变得如此熟悉。 
  婉儿看到了显的眼泪。 
  但是她不再哭。婉儿值得哭的事情就太多了。婉儿已变得成熟。成熟而圆融而冷漠而狡猾。婉儿太了解这宫中的一切了,所以她面对李显的眼泪,只能说,圣上是体恤大人旅途劳苦,会见改在明早上朝之前。望大人早早安歇,明早婉儿来接大人。 
  婉儿说过之后,便转身离去。她心中尽管有很多的苦涩,但是她依然很欣喜。因为她毕竟获知了在她未来走向显的路上已不再有障碍。而仅仅是她脸上的那个墨痕,便使她和显之间的那可能会存在的嫌隙转瞬之间化为乌有。 
  婉儿,日后还望你能帮助我。毕竟我离开得太久了。这宫中朝上,怕是满眼都是陌生的面孔了。如此物是人非,我怕没有婉儿的帮助,会寸步难行。 
  婉儿将尽力而为。 
  婉儿离开了李显;她又匆匆赶回了女皇的寝殿。婉儿想不到,女皇竟依然站在寝殿门口的石阶上,远远地看到婉儿,她竟然不顾一切地走下石阶去迎婉儿。她抓住婉儿的手。问她,怎样?显看上去怎样?他还那么高大伟岸英姿勃勃吗?他问到我了吗?他都说了些什么…… 
  婉儿这才落下了眼泪。 
  婉儿是在离开女皇之后,才回了文史馆。她已经非常喜欢修撰国史这一项事业,特别是在她整理女皇的那一段段大事记时,简直是一种痛快淋漓的写作。就仿佛她自己就是女皇。就仿佛是她自己在治理着国家。就仿佛是她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女皇的王位。 
  但是,那也许并不是婉儿真正的所思所想。那不过是一个借口。不过是一个婉儿用以欺骗自己的谎言。她只是要让住在庭院深处的那个可能依然在等她的男人看到她案台上的灯光,知道她来了。 
  果然,当婉儿刚刚研好墨,那殿堂的门就被推开了。婉儿当然知道那是谁。就在他们的事业的边上,在他们智慧的谋略的同舟共济的愿望的边上。他们做爱。在无言中。直到午夜。当那个男人睡去。婉儿便起身离去。她必得这样,从一个男人走向另一个男人。婉儿这样做着,在犹豫间在忧伤间从一个男人走向了另一个男人。她没有对他们说她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她让他们蒙在了鼓里,而唯有她,清醒着。 
  就这样。婉儿等候在李显的庭院中。李显匆匆走出。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婉儿。经过了那个短暂而又漫长的孤单的长夜,他知道此时此刻婉儿对他来说有多重要。他视婉儿为亲人朋友。他便在走向婉儿的时候在那个无人能看到的暗处抓住了婉儿的手,他甚至躲过了那个出门送他的韦王妃犀利的目光。 
  显抓住婉儿的手并低声对她说,婉儿,帮助我,给我勇气。 
  婉儿看着李显,她并没有从显的手中抽出她的手。她显然给了李显她的默许,其实那就是她做给李显看的她的姿态。然后她就被李显牵着一道坐上了那辆赶往政务殿的马车。 
  婉儿坐在显的身边。在那个天色依然昏暗的清晨,婉儿有点冷,显也有点冷。他们的身体都是冰凉的,而唯有他们一直紧握的那两只手在彼此传递着他们最后的温暖。他们就那样保持着他们所默契的那样一种姿态,只有马车的晃动偶尔会使他们的身体相互撞碰在一起。他们就那样默默无语。不知道此时此刻他们企望的究竟是什么。 
  随着长夜将尽,显突然说,我很怕见到她。 
  圣上是站在大人一边的,否则她怎么会力排众议,坚持要把大人全家秘密接回来? 
  那么你呢婉儿?你会站在我一边吗? 
  奴婢自然也会。 
  可是,看看你这张脸…… 
  那是随风而去的往事,大人不必在意。 
  我怎么能不在意?如果受这惩罚的不是你…… 
  大人,还是想想在见到圣上时,你究竟该说些什么吧。 
  然后又是沉默。马蹄声踏碎了心情。 
  突然的,一粒石子。仅仅是一粒石子,便使得马车剧烈地摇晃,将婉儿的身体狠狠地撞在了马车的木杆上又狠狠地撞回到显的身上。那也是天意。让那粒石子就横亘于前往政务殿的石板路上,让显就紧紧地把被马车的木杆撞疼的婉儿搂在了怀中。 
  那是怎样的一种激情。显紧紧地抱着婉儿,并抚摸着她的脸。他问婉儿是不是撞疼了,来,让我看看。回来以后,让我最最伤心的就是看见你这样。这就等于是在用刀剜我的心。婉儿,知道吗?我一直都喜欢你,从你很小的时候,我甚至是在爱着你。婉儿我终于回来了。我回来就是为了保护你的,今后谁也再不能欺侮你,你是我的,你将永远是我的…… 
  李显在摇晃的马车中紧抱着婉儿。他甚至亲吻着婉儿脸上的墨迹亲吻着婉儿冰凉的嘴唇。 
  没有海誓山盟,也没有忠诚。婉儿在接受着显的浓浓爱意时,身体中存留的却是武三思的精液。这就是婉儿。她知道她已经左右逢源,四通八达了。她逢迎所有喜欢她需要她的男人。她把她自己给予他们。她已经不知道何为感情,何为廉耻了。 
  随着那辆马车在政务殿的门外停下。婉儿和庐陵王李显一前一后走出了马车。他们似乎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显变得镇定自若,沉着坚定;而婉儿则是胸有成竹,仿佛胜券已经在握。从此他们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便将能决定他们共同的立场和行为。这便是他们不用订立就已经存在了的那个联盟,那个联盟的条约便是,显对婉儿的喜爱,和婉儿对显的利用。 
  就这样婉儿带着李显走进了政务殿的大门。他们满怀信心地垂立于屏风之后,在那里等待着那个至尊至圣的女皇,等待着那个突生恻隐的母亲。 
  就这样新的时代真的开始了。 
  与李显同时彻夜不眠的,是武 。 
  在这个令武 心慌意乱的夜晚,女皇特意召来了张氏兄弟陪伴。她要他们为她抚琴。在那袅袅的乐曲声中,她躺在那里,思前想后。 
  女皇在长夜将尽的时候便开始在烛光下梳妆。然后,她便在后宫浩荡的前呼后拥中离开了她的寝殿。 
  女皇走在通往政务殿的长廊上。她甚至不要别人来搀扶她。她竟不知到了这把年纪,经历了无数惊心动魄,又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她还会有如此紧张的时刻。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应付那个就要到来的母子相见的场面。 
  终于,那个留着胡须的看上去依然显得苍老的男人从婉儿身后走出。那是朕的儿子吗?那个高大而疲惫的男人几乎没敢抬头看一眼眼前的女皇,就屈膝跪在了地上,他呜咽着,他说,圣上…… 
  武 不敢相信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已经被她纵横的老泪所迷蒙。她不愿相信这个眼睛里充满了恐惧的可怜男人就是四十多年前她把他带到人间的那个可爱的男孩子。她还记得她膝下的那天真欢乐的笑声,记得他骑着马在禁苑中狩猎的那英姿勃勃。还有什么?他身为天子的狂傲轻浮?他要把整个江山拱手送给他的岳父?他是怎样在被废黜时高声诅咒他的母亲?他垂死地抗争着,愤怒地吼叫着,他说杀了我吧。你杀吧。把你所有的儿子全都杀掉吧…… 
  女皇帝竟然能将那就要涌出眼眶的酸楚的泪水收回。她脸上的那殷切慈爱的神情也骤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甚至冷酷。武 不是母亲。母亲不是她生命的角色。她的生命中唯有一种她可以扮演的角色,那就是,她只是那个至尊至上的女皇帝。 
  于是,女皇帝对跪在那里连头也不敢抬的李显只说了一句话。 
  你回来了就好。 
  这就是郁积了十四年的千言万语。 
  这就是思念就是企盼,也就是和解和修正。 
  所有人间的情感就被挤压在了这么几个坚硬而冰冷的词汇中。可能这其中也包含了女人的柔情,母亲的慈爱,或是别的什么难以言说的心情。 
  然后女皇就离开儿子临朝去了。留下显。让显在无限的感慨和震惊中,看着那个头戴皇冠的女人缓缓离去。显不敢相信他刚刚看到的就是他已年逾七十的年迈母亲。他不能想象一个如此高龄的女人能依然如此雍容华贵、充满自信,并继续拥有着那美丽非凡的永恒气势。母亲和婉儿。两个女人都使他无比震惊,都使他感慨万端。 
  女皇与百官的觐见匆匆结束。当朝官们退去,女皇把狄仁杰又带来了政务殿。女皇再度提到了皇嗣问题,并说起她对庐陵王是否返朝举棋不定。于是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的狄仁杰即刻慷慨陈词。大谈天下怎样思李唐久矣,万民百官又是怎样吁请圣上尽早召回庐陵王以遂天下之望。狄仁杰说到动情之处,不禁又是潸然泪下…… 
  好了,女皇突然截断了狄仁杰,说,还你太子。然后便呼出了已在屏风后等待良久且长泣不止的庐陵王。 
  还你太子! 
  老泪纵横的狄仁杰被女皇的这几个字震惊了。他猛然抬起泪眼,竟然就真的看见了真真切切站在他面前的李显。狄仁杰惊愕地看着女皇。他想不到这个一向自负的女人竟能如此勇敢地一笔勾销了她和儿子之间十几年的恩怨。于是激动万分的狄仁杰以他的年迈之躯再度跪到女皇的脚下,并连连顿首,说不出话来,那是狄仁杰对女皇由衷的钦佩和心悦诚服。 
  如此戏剧性的相见场面激动人心,青史留存,成为千古的一段佳话。 
  婉儿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婉儿当然看得出这是一幕女皇亲自导演精心排练的戏剧,当然婉儿也知道女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是要让幕后的李显听到狄仁杰对他的赤胆忠心,而狄仁杰又是女皇所最最信任和依赖的朝臣。 
  接下来便是狄仁杰奏谏女皇。他说庐陵王如此秘密返回似乎不合礼仪,莫如陛下亲自向天下宣布召回李显…… 
  既然李显已经返回,武皇帝自然也愿意告知天下,以示她的大慈大悲。于是她立刻交由婉儿亲自安排,结果当天李显一家就被秘密送出北门,在洛阳城外的龙门客居一夜,等待第二天清晨朝廷的仪仗和文武百官将他隆重迎回国都。 
  在前往龙门迎接李显的队列中,当然也有武三思。是女皇的主意。女皇不知道为什么要让武三思去接李显,她也不知道这样做是想伤害武三思还是想说明她对她的这个侄子很重视。毕竟显的返回是朝廷中的一件大事。大事情就必得要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去主持。 
  其实显的返回是让女皇觉得她有点对不住武三思的。直到李显已经返回,已经住进了后宫,武 才突然想到她该怎样面对她这个侄子。 
  后来女皇就断然铁了心。她想就干脆把武三思直接派往龙门,让他自己去看,自己去了悟。她想接下来的生死存亡,就要武三思自己来判断了。或者他要和显一决雌雄;或者他会从此抑郁消沉;再或者,他能够成为显的最好的幕僚,就像是当年长孙无忌是太宗李世民最好的朋友和最信任的宰相。当然这最后的一种景象,是女皇最想看到的。 
  便是如此,武三思被他的姑母推向了那个他生命中最壮怀激烈的舞台。当他看到倏然站在他眼前的那庐陵王李显时,他真不知是怎样的百感交集,痛彻心肺。在拱手迎接李显的时候,他恨不能一刀宰了他。在看到那隆重的仪仗队伍时,他在心里痛骂的,也是李显最感慨的那同样的两个女人。 
  武三思已经好久不曾单独见到婉儿了。婉儿不再来文史馆,就仿佛她已经退出了修撰国史的工作。难道,圣上也要夺走他向婉儿倾诉的权力吗? 
  自李显返京以后,武三思也曾见到过婉儿几次。或是在政务殿上,或是在圣上为她的这个久别的儿子举办的那些盛大的欢迎宴会上。只是武三思始终没有能单独和婉儿接触的机会,他甚至不能单独地和她说上几句话。 
  武三思恨透了婉儿,或者说婉儿伤透了武三思的心。特别是从此婉儿再不来文史馆,也不愿和他单独讲话,简直是把武三思逼到了绝路上。武三思在乎婉儿,他不能忍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