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牧唐 >

第559部分

牧唐-第559部分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心地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接声说道:“至于玉门关的现下的形势,”
稍顿了下,狄知逊接声说道:“玉门关地势紧要,守易攻难,且素来都有重兵把守,想那候君集便是再有手段,十天半月之内当是也不能拿下。”
“李绩将军年关出征,一路皆是急行而去,若无意外,上元夜之前当是能够赶至玉门关内,”狄知逊道:“待李绩将军还有太子殿下所带的十万大军一到,候君集那三万骑兵,也就不足为虑了。”
“希望如此吧。”李世民轻点了点头,李绩到了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问题是在李绩赶到之前,候君集会不会又耍什么花招儿?
候君集虽然行事莽撞,看似个粗鄙之人,可是在战事上他却是从来都没有过较大的失误,他真的会只带着三万骑兵孤军深入吗?谁能保证在这三万骑兵的身后,没有其他的兵援或是辎重部队?要知道高昌国域虽然贫瘠,但是兵士却也备有二十余万众,候君集现在所带出来的,也仅只有三万而已,其他的十几万哪里去了?
唉,李世民轻摇了摇头,低声一叹,只苦于长安距离玉门关路途甚远,不能亲去临战,现在他这个皇帝所能做的,也只有是寄希望于杨昆尚与玉门关守将他们这些忠正之臣,能够将玉门关守住,能够安然地等到李绩他们一行赶至支援。
在李世民忧心边关战事的时候,柳一条悠哉游哉地迈着小步子来到三原杨府,管家杨斌急着迎上前来,拱手向柳一条说道:“柳少爷您可算是到了,老爷都连着问了三遍了,说是柳少爷若是到了,可直接去书房寻他。”
“这么急?”柳一条一愣,不由出声向杨斌打听道:“平时可没见杨叔这么着急过,斌叔可知出了什么事端?”
“回柳少爷话,”杨斌轻声回道:“具体的小的也不太清楚,不过今日上午,府里收到了大少爷着人从边关送来的加急信笺,老爷是看过大少爷的书信之后才急着着人去古田请柳少爷过来的。”
“哦,行了,多谢斌叔”轻拱了拱手,柳一条开声说道:“书房的道一条认识,就不劳斌叔带路了,斌叔您忙。”
说完,柳一条拱手告罪一声,直接抬步向杨府后宅的书房走去,及到书房时,看到杨伯方正在那里凝眉静思,柳一条直接推门进去,拱手与其见礼:“杨叔在上,小侄给您见礼了”
“行了行了,咱们叔侄用不着这般虚礼客套,坐吧。”杨伯方抬起头来,责怪了柳一条两句,而后直接示意柳一条在他的身边坐下,之后将桌上的书信往柳一条的跟前一推,开声说道:“看看吧,这是你大兄昆尚寄回的书信,高、唐两国,早在年关时就已然开战。”
“哦?”柳一条双眼一亮,倒也顾不着再与杨伯方客气,直接拿起桌上的书信翻看起来,牧场被抢,边关被破,接着还有伊州、沙州等城,也相继遭敌,初始的战况,就大唐来说,可谓是节节败退。
“原以为候君集抢了战马就会迅撤回高昌,养精蓄锐以备他时,没想到这老小子竟会有如此魄力”虽然候君集并不遭人喜欢,但是柳一条却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胆略,明明处于劣势,却还敢勇于出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误打误撞之下也算是破了李世民想要奇袭的念头。想来李世民这位千古明君的心里面,现下定是非常之郁闷。
“所幸杨大哥已平安入了玉门关内,不然小侄的罪过可就大了。”将书信合上,柳一条也不由长出了口气,虽然高、唐两国之间的战事不可避免,杨昆尚身为边境守将,也必会有此一劫,但是候君集毕竟是得了晏天牧场中的三万伊丽马才能有如此锋芒,柳一条心下,多少还是会有些过意不去。
“这事与你何干?”不满地瞪了柳一条一眼,杨伯方道:“不是为叔小看自己的儿子,就是没有你那三万战马,昆尚那小子也必不是候君集的对手。若不是有贤侄提前知会,让他在战前有所准备,他怕是连小命都不能保得,就更别提再建什么功业了。”
“今日叫你过来,就是想要与贤侄商议一下那三万伊丽马的问题,”杨伯方直接说出此次会面的议题,开声道:“牧场的事情,皇上当是已然知晓,既然三万健马已失,之前与朝廷的交易自然也就不复存在,贤侄以为先前李绩送来的那五十万贯定钱,是不是也该退还回去了?”
“退自然是要退,”柳一条眯眼轻笑着说道:“不过却也不能退得太过爽利,毕竟牧场被劫,府上的损失也过了数百万贯,若是退得太过爽利的话,难免会引起别人的猜疑。”
“依小侄看,”沉吟了片刻,柳一条拱手说道:“杨叔最好还是先去跟户部的狄尚书提前商议一下,报报屈,叫叫苦,能少退的话最好是少退一些。”
。。。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837章 赵恭存
 更新时间:2011711 23:47:40 本章字数:4718

第837章赵恭存
“少爷少爷打起来了”柳成急匆匆地从外间跑来,高声向正在后院靠椅上晒着太阳的柳一条嚷嚷道:“西北边界那边儿已经打起来了,现在外边都传疯了,说是唐军连番失利,都已丢了两座城池”
“两国边界,早就已经势必同水火,”半眯着眼睛看了柳成一眼,柳一条不以为意地又接着把眼睛闭上,淡声说道:“打起来是迟早的事儿,值得你这般兴奋吗?”
“再说,”柳一条道:“这事儿跟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只要不影响到咱们柳氏的生意就万事大吉了。”
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对于柳成所带来的这个消息,柳一条并不觉着奇怪,事实上,能在奏报到达长安的两天以后西北的战事状况才传到下层的民众之中,已经让柳一条感到有些意外,没想到唐朝时的保密措施就已经有了如此高的水平。
“怎么没有关联?”柳成不服地拿出一直揣在怀中的帐本,颇为得意地向他们东家说道:“少爷你看,这是这两日户部下给咱们柳氏的定单,仅是方便面点就一下要了一百万箱,数十万贯的买卖,怎么能说是没有关系呢?”
“一百万箱?”再一次把眼睛睁开,柳一条颇为意外地抬头看了柳成一眼,开玩笑呢吧?一百万箱,算下也足有四千万包,足够一个十万人的部队吃上小半年儿的了,户部一下定了这么多,不会是想让李绩他们直接把方便面给当成口粮了吧?
“嗯嗯”柳成肯定地点了点头,事实上就是他自己也有些不敢相信,朝廷竟会一开口就要吞下一百万箱的份额,这可是他们方便面点自创制以来所收到的最大的一个定单,数十万贯的进帐,可比他们直接售粮要划算得多得多。
“库房里有那么多现货吗?”并没有被眼前的巨额利益给冲昏了头脑,感觉到这应该不是什么陷阱或是玩笑之后,柳一条淡声向柳成询问。如果方便面点一直都这么畅销的话,相信年前所捐出的那三十万担米粮很快就能再捞回来。
“只有十万箱的存货。”柳成并没有一丝的担忧,开声向他们东家说道:“不过合同上也并未要求一定要一次备齐,只要咱们商业协会每月能固定供出十万箱即可。”
“若是再招些人手,连夜赶制的话,”说着,柳成小心地抬头看了他们家少爷一眼,轻声说道:“一个月十万箱的份额轻松就能完成。”
“嗯,”柳一条恍然地轻点了点头,一个竹箱四十包面点,十万箱也就是四百万包,在所有原料都很是充足的情况下,一个月四百万包的产量,并不算是很多。
“少爷,晋王殿下在外求见”这时候,大管家柳无尘从前院儿过来,躬身向柳一条一礼,将手中所持之物递上,轻声道:“这是晋王殿下递来的名贴,请少爷过目。”
“名贴?”柳一条一愣,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哪来的名贴?柳一条微皱着的眉头,心下暗暗思量,莫不成稚奴这小子已经搬出了皇宫,自立了门户?
“他一个人来的?”把玩着手中色显深红的一片方笺,柳一条抬头向柳无尘轻声询问了一句。
“晋王李治”,红笺、金字,四方有形,像是这种类似于名片的东西,除了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可以用来交际彰显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拥有名贴之人要么是一家之主,要么是一方名士,再不济也要有一个正式的名号或官衔儿。
如今,李治忽然拿出这么一张名贴投来拜会,尊重、正式之余,想是也在告诉自己,他已离宫,正式以晋王为号,已不在是之前那个一直围在皇后屁股后面的小屁孩儿了。
“回少爷话,”柳无尘开声回道:“晋王殿下的身边还跟着一个赵姓独臂汉子,是为晋王府管家,看上去晋王殿下对他似颇为敬重。”
“独臂之人?而且还姓赵?”柳一条心头一动,不由想起历史上一个并不是很起眼儿的小人物来。
赵恭存,为守一座所存不足十文铜钱的县衙库房,被突厥兵士斩去一臂,后被李世民看重并送到了晋王府内,而李治,之所以能在所有的皇子之中笑到最后,这个赵恭存可谓是居功至伟。
史书上对这个人的记载并不多,没有官居极品,没有权倾一时,甚至连真正的富贵都不曾有过,比是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长孙无忌他们这些谋臣策士来,他渺小的几是有些可怜,后世之人,少有人能够记得他的存在,若不是看过一部关于李治生凭的电视剧,柳一条也断是不会记得这么一个独臂忠义之人。
“且先将他们引至前厅,”柳一条抬头向柳无尘吩咐道:“好茶好水的侍候着,待我换身衣衫后再去相见。”
“是,少爷。”就了一声,柳无尘转身离去,上前院儿招呼来客。
“少爷,这方便面点的事你看?”眼见着他们家少爷要去接待贵客,柳成有些犹豫地在侧旁边轻声询问。毕竟是数十万贯的生意,招人、备货的诸多事务也耽搁不得,所以尽管有些不合时宜,柳成还是忍不住问出声来。
“效仿前次棉坊招人,再去县城还有周边几个村落多招来一些。”柳一条站起身来,轻声向柳成交待着:“竹箱,纸袋继续向其他商业协会收购,只要面点能够及时制做出来,其他的都算不得是什么难题,这件事情就交由你来全权负责吧。”
“是,少爷”终于等来自己最想要的结果,柳成颇有些兴奋地开声说道:“少爷放心,成定竭力而行,将所有的事务办得周全利落,不负少爷所托。”
“行了,这就去办吧。”轻点了点头,柳一条出声将柳成打发下去,抬步向卧房走去,准备换上一套新衣。不管怎么说,李治将事情搞得这么正式,连名贴都投了过来,他这个做人师傅的,也不能太过随便不是?
还有,赵恭存虽然明声不显,可到底也算得上是个人物,第一次与之相见,柳一条亦是不想给他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半盏茶的时间,当柳一条整理齐当赶至前厅时,李治与赵恭存已在前厅等候多时。
李治坐,赵恭存紧贴其后躬身站立,观赵恭存上下,个头不高,身形略显消瘦,双臂之中右臂缺失,不过看其面容,并无一丝颓废萎靡之色,面色坚毅,双目有神,整个人看上去都显得神采奕奕。
一番客套之后,双方分宾主落座,柳一条以为人师,坐于正首,李治虽贵为亲王,却也不得不坐于侧旁,至于一直立在李治身后的赵恭存,更是连话都没说上一句,一直默默地在李治的身后站着。
“这位是?”坐定之后,见李治并没有介绍赵恭存的意思,柳一条不得不率先开口,看着赵恭存出声向李治询问。
“先生当已猜出,”李治小大人一般地拱手向柳一条说道:“年关之后,学生就已从宫中搬出,独居于长安西城的晋王府中,这位赵先生,是父皇为学生安排的一位管家。”
“小人赵恭存,见过柳先生”原本不想开言的赵恭存,被柳一条这般明指着出声询问,不得不时适地站出身来与柳一条弯身见礼。
“赵先生有礼了”柳一条起身回礼,以示敬重,抬头看了赵恭存一眼,郑声说道:“赵先生之名,柳某之前亦有耳闻,尽忠职守,断臂不退,是为忠义”
“嗯?”听完柳一条的话语,赵恭存心下不由一惊,不曾想过自己这个已沉寂了近十年的无名小卒,竟也落到了柳一条的心里,他竟然知道自己?
是事有巧合,还是他早在之前就已调查过自己的身份?赵恭存心下不免有些惊疑不定,若是巧合的话倒还好些,若是后者的话,柳一条这般处心积虑,刻意探查殿下及自己,到底安的什么心思?
“柳先生谬赞,都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连小人都已快要忘记,不想柳先生竟还能记得。”微弯身一礼,赵恭存探声向柳一条说道。
“呵呵,”看出赵恭存心中的疑虑,柳一条淡声一笑,不以为意地轻声说道:“以司仓参军之职,为守库房十文铜钱而不惜被贼人砍去一臂,这种事情,听上一次,别人怎样柳某不敢妄评,不过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