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牧唐 >

第526部分

牧唐-第526部分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不愿在长安选将,一是因为老将无力,而新将又显能力不足,以前的高昌虽不足虑,随意派出一将,都可轻易凯旋。”岑文本轻抚了下下颌的胡须,轻声说道:“但是现在,有了候君集的高昌,已经变成了一只足以饲人的猛虎,这块骨头不是谁都能啃得下的。”
“至于第二嘛,”岑文本沉吟了片刻接声说道:“怕是皇上不想让殿下和太子一家独大,所以,即便是你们手下有足以与候君集对战的将帅,皇上也不会轻易任用。”
“这么说,”李恪的神色变得有些抑郁:“父皇让李绩回来,除了是想要让他对付候君集,还有用他来制衡本王和太子的意思?”
“两者都有吧。”岑文本轻叹了一声,道:“皇上的心思,又有谁能真个猜得透彻?”
“不过,这对殿下来说,也未偿不是一件好事。”抛开方才的感叹,岑文本出声向李恪劝说道:“以前诸事,皇上为了树立太子的威信和功德,凡事明里暗里都会顾着太子,好让太子能够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才能,向臣子们证明他身为储君的能力。但是这次……”
“但是这次,”李恪心头一热,接过岑文本的话头儿道:“父皇却把太子也给排除在外,这是不是说明,父皇他对太子已经彻底失望了?”
“虽然微臣不知道这段时间太子又做出了什么荒唐的事情,”岑文本微笑着点了点头,道:“但是从皇上这段时间对太子的态度就可以看出,皇上,怕是已经起了废立的心思。”
“听老师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李恪恍然点头,联想起前阵子的一些古怪现象,高声道:“自太子上次在长孙皇后的寿宴上受了重伤,父皇他老人家好像就只在事的当天去了一次,之后无论是太子伤情复还是好转,父皇好像都再未去过一次。”
“那就是了,”岑文本点头道:“太子失势,殿下也就有了机会,不过越是这种时候,殿下就越是要谨小慎微,做好的自己的本份。”
“先生说得是,学生记下了。”李恪乖乖点头,心中亦是惊喜不已,等了这么些年,终是要有出头之日了吗?
“至于对李绩的态度,”岑文本出言指点道:“这次他除了要任伐兵高昌的主帅之外,候君集所空出的那个兵部尚书的空缺怕是也要落到他的头上。”
“这样一个位高权重,且又统有强兵的军本坐起身子,正色向李恪交待道:“殿下可以示好,但是绝不能深交拉拢,这是皇上的大忌。”
“多谢先生教导”李恪心中一个激灵,顿时灭了方才还想着要去拉拢李绩的念想。
“还有,”岑文本话锋一转,接声说道:“除了这些,还有一件事情,如果可能的话,微臣希望殿下务必做到。”
“先生请讲”对于岑文本的话,李恪向来都不曾怠慢过,所以见岑文本说得这般郑重,不由得也紧张重视起来。
“此次出兵高昌,虽然路遥地险,但是有李绩在,当是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危险,”岑文本道:“如果有可能的话,微臣希望殿下能够求得皇上恩准,出兵的时候可以随行督军。”
“随行督军?”
同样的话,在东宫李承乾的寝卧里,亦有人在出声提起。
“不错”长孙皇后坚定地点了点头,看着仍躺在榻上,一脸病态的太子定声说道:“这是你最后的一次机会,能不能挽回你父皇的心意,能不能把握机会将李绩收归帐下,就看你能不能拿到这个督军的位置和前往高昌的表现了。”
“可是儿臣伤势未愈,眼见着又出兵在即,儿臣就是有心,怕也是无力前去啊”长孙皇后的话让李承乾颇为心动,一场稳胜的战役,一次没有任何危险的出征,却能换回大量的战功与父皇的信任,这样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只要不是傻瓜,没有人会轻易拒绝。
“所以乾儿你要尽量恢复,”长孙皇后道:“这件事情前次母后就已与你提过,现在距春耕还有三月有余,这段时间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要在春耕后能够做到行走如常,即便是不能骑马披挂也无关紧要,毕竟这次去,只是让你督军,不必亲自上阵。”
“知道了,母后。”李承乾面现坚毅之色,大声道:“即便是到时仍不能行走,儿臣便是让人抬着,也要随军而去”
“不过,”说完,李承乾又有些不确定地开声向长孙皇后问道:“这件事情父皇会同意吗?还有这里面的益处任谁都看得出来,老三还有其也一些人定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儿臣但心……”
“你父皇会同意的,”长孙皇后肯定地开声说道:“再怎么说你现在也还是太子,是我大唐储君,督军之职,只有你最为合适。”
“而且,”稍顿了一下,长孙皇后接声说道:“到时候你舅舅还有房大人他们必会为你请命,大势还在你这里,李恪他们争不去。”
心终于安放到了肚子里,李承乾长出了口气道:“知道了母后,这段时间儿臣定会努力将伤患养好,以期到时随军出征,决不会让母后失望。”
“嗯,”见儿子斗志重起,长孙皇后满意地轻点了点头,接声嘱咐道:“李绩是你父皇的老臣子,最善战事,从军二十余年,征战无数,且鲜有败迹,论能力,论战功,李绩一点也不会比候君集逊色。所以,若是你能与他交好,他可成为继候君集之后你在军中最大的依仗。”
“不过,李绩为人虽然忠正,但官场处世却一向圆滑,一直不愿插手你们这些皇子之争。”怕李承乾会因招揽不利而心生怨恨,长孙皇后提前向李承乾提醒道:“若是此行皇儿招揽不利,切记莫要气恼怨恨,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我大唐的忠臣,是你父皇最为看重的臣子,日后若是我儿坐了皇位,他一样也会忠心于你。”
李靖寿高,候君集叛逃,李道宗程咬金等人虽都善战,但却都已上了年岁,现在这些人勉强还能出征镇守一方,方还不显,但是再过五或十年,当这些够能经得起大战硬战的老将全都无力出征,而新一代的将领又因少战可伐而还未能独当一面之时,现在正值壮年的李绩就显得无比重要了。
在能力相信的情况下,年轻,很多时候都是一种甚为雄厚的本钱,毫无疑问,现在刚过不惑之龄的李绩,比起李靖与李道宗他们这些老人来,对大唐的将来更为重要。
无论什么时候,大唐都需要一个能打大仗能打硬仗的名将,长孙皇后看得明白,不管日后谁当皇帝,是太子也好,是李恪或是其他哪一个皇子也好,当所有能征善战的老将名将全都老去故去之后,正值壮年的李绩势必会成为新帝最好、最有力的辅佐之臣,有他在,方能威慑四方,大唐的局势方能更为安稳。
长孙皇后虽有些许私心,但是却怎么也不会不顾大唐国运,不会因一己之私而间接害了李绩这个未来的柱国之臣。
“母后放心,这点度量儿臣还是有的。”李承乾不以为意地轻声应道:“若是仅因招揽不成就心生怨恨,那儿臣在朝中岂不早就仇家满地了?”
。。。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799章 高阳驾到
 更新时间:201169 13:41:54 本章字数:4384

第799章 高阳驾到
“你就是公孙贺兰?”临行前,公孙贺兰亦从店里出来随行,李绩看到这小子臭青脸肿的样子,不由轻点了点头,高声笑道:“不错,长高了,壮实了,能跟小震战成平手,说明这些年的武艺也没有撂下,若能从军,我大唐必又多上一员虎将。”
说着,李绩话锋转,有些戏谑地看着公孙贺兰道:“不过这次,你们家那个大伯该不会再来老夫府上砸门了吧?”
“呃?”想起几年前在长安每每吃亏之后,公孙武德都会火烧火燎地去挨家挨户为自己的小侄子去找场子,公孙贺兰难得的老脸一红,颇为尴尬地低声说道:“李叔说笑了,当年岁小胡闹,做过不少荒唐事儿,给李叔添麻烦了。”
“是啊,你们现在都长大了。”想起自己儿子刚惹出的祸事,原本还一脸兴致的李绩不由轻声一叹,道:“昔日的娃娃都已长成了足以顶天的汉子,也都有了相应的担当,只是我们家的小震,这些年却是没有分毫的长进。”
“性子孤僻,行事冲动,与几年前在长安时比起来,他已经很少再与生人结交了。”李绩叹道:“所以他才会越重视先前的旧友,不然,这次他也不会因为吴醉剑一个纨绔而冒然前来滋事了。”
“呃?怎么会这样?”公孙贺兰惑然道:“我看他跟以前没多大差别啊?趾高气扬地让人看着别扭,忍不住就想上去将他拍到地上,嘴巴里说出的话来同样也是臭……呃,”
想到对面这个大叔正是李震的老爹,公孙贺兰忙着收口,讪讪地看了李绩一眼,轻声说道:“小侄的意思是说,李兄的性子还跟几年前离开长安时一样,还是那么,嗯,豪爽,并没有太多变化。”
“所以,为叔才想着要请贤侄过去。”对于公孙贺兰评价他们家大小子的话李绩不以为意,面上仍是殷切地看着公孙贺兰道:“跟贤侄打了一架之后,为叔也现他确是有了些变化,虽然不知是何缘由,不过这终是一件好事,所以,还请贤侄能抽些闲暇,无事时多来敝府坐坐,哪怕是多跟小震打上几场也是不错。”
再怎么不听话,那终是自己的儿子,所以,见李震整个人变得越来越孤僻,李绩心中自然是有些忧虑,深怕儿子会憋出什么病来。所以,现在见因为公孙贺兰的关系,李震身上生的明显变化,怎能不让李绩喜出望外?
“叔父这话就是见外了,咱们叔侄哪用得着这个‘请’字?有什么事您吩咐一声也就是了。”见柳一条在旁边向自己使眼色,公孙贺兰意会点头,道:“再说,小侄跟李兄那是从小打出来的交情,他的事情,便是叔父不说,小侄也不会袖手旁观。”
公孙贺兰这话,倒是说得不假,虽然他跟李震多有摩擦,几乎每次见面两人都要打上一架,嗯嗯,当然,少时没有用心学武的公孙贺兰每次都是被揍的份,但是这并不影响两人彼此对对方的重视。
儿时的友谊自然也就在这种斗嘴和揍与被揍的奇特方式下一点一点地积累了起来,是以,公孙贺兰自然也不想看着这个儿时的最佳对手变成一个闷葫芦,所以,纵使没有柳一条的示意,公孙贺兰也是不会拒绝。
嗯,当然,这也不排除公孙贺兰这小子想要报仇的因素在里面,毕竟小时候被揍了那么多次,一向睚眦必报的贺兰少爷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这么好的、可以明目张胆揍人的机会?
“这对小兰儿来说,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趁着李绩与公孙贺兰道谢的空当,一旁的罗通轻声向柳一条说道。
“嗯,”柳一条微笑点头,轻声道:“之前还在头疼该如何让小兰儿随军出征,没想到,刚打了个瞌睡,就有人给送来了枕头,小兰儿的福缘不浅。”
说完,见李绩两人已经闲聊完毕,李绩的坐骑也有人给送了过来,柳一条驱身上前,恭声向李绩说道:“李叔,咱们这就起程吧?”
柳氏庄园内,身子骨大好的罗齐氏怎么也闲之不住,在厢房里稍作歇息之后,小老太太便兴致勃勃地找来儿媳与干姑娘一起游逛起了庄园。
“丰衣足食,住行无忧,”看着柳府外围绕着的一座座精致的私宅,及偶尔从屋里出来取水或是晾衣的庄中佃户,罗齐氏不由有些羡慕地出声说道:“恍如世外桃园,宛若人间仙境,能把一座乡下庄园建造得这般详和安宜,老身那贤婿确是不凡。”
“干娘若是喜欢,不妨就在此定居如何?”见老太太欢喜,张楚楚在一旁清声说道:“反正过完年罗大哥就要随军入营,少有机会能够在家,而此地距长安又只有半日的路程,便是罗大哥什么时候回来了,也能很快赶到。”
“再者,”见老太太有些意动,遂再次出声说道:“公公婆婆他们已经决定要留在三原,干娘在此也不会觉着寂寞,况且此地安静,所居皆是乡下纯朴之人,没有那么多的功利之心与弯弯道道,干娘呆在这里,至少不会像在长安时,不时都会有生人上门打扰,不得宁静。”
“嗯,这话倒是在理,芝芝待产,住在此等宁静安宜之地养胎倒是不错,只是,”老太太有些犹疑不定地向楚楚问道:“若是我等举家在此长居,会不会太过打扰……”
“干娘这话就是见外了,”张楚楚小脸一绷,有些埋怨地看着老太太道:“干娘住在此地,形如女儿居于罗府,若是女儿长久在罗府定居,干娘可会觉得厌烦和打扰?”
“好好好,是我老太婆说话不当,寒了乖女儿的心思,别生气了,”明白张楚楚话中的意思,老太太畅笑着抬手捏了捏楚楚的脸蛋儿,定声说道:“如此,那至此之后,干娘与芝芝就且在此地住下了。”
“就该如此”见老太太定了心思,张楚楚这才嬉笑开颜,伸手挽着老太太的胳膊,陪着她们婆媳继续在庄园中游玩。
庄园中的积雪已被住在这里的佃户主动清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