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牧唐 >

第27部分

牧唐-第27部分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杨叔指点,一条受教了。”
“嗯,说了这么久,就为让你知晓一点,你现在还只是一个在襁褓中的孩童,在你没有长大之前,最好不要去招惹那些大人。”说着,杨伯方起身在书柜的上方拿出一方棋盘,笑着对柳一条道:“说了这么多,想你也听厌了。陪我下盘棋吧。”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柳一条接过棋盘,把书桌上的书刊收拾停当,摆好棋局,伸手向杨伯方请道:“杨叔您先请。”
杨伯方也不跟他客气,开始跳马布局。同时口中说道:“你这个象棋很不错,我曾着下人做过几副,赠给一些老友,他们都欢喜的紧。知道你的棋艺高超,都跟我嚷着要与你对弈一局。呵呵,有机会我为你引荐一下,你去陪他们下几局吧。”
“嗯?”柳一条拿棋的手停了停,明白了杨伯方的意思,便开口谢道:“多谢杨叔提点,一条的事儿让杨叔费心了。”
一炮轰死一个小卒,杨伯方笑道:“以棋会友而已,你不要想太多。”
“一条明白。”柳一条抬手出车,把杨伯方的大帅逼到了一个死角。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52章 灯市
 更新时间:201072 18:32:47 本章字数:3080

叔侄二人在书房里杀得天昏地暗,完全忘记了时间,直到杨夫人差人前来请他们出去吃饭时,他们才停下来。收拾好棋局,杨伯方大呼过瘾,十几局的轮战中,他终于赢了一局。比起前几次全输的情况,他算是进步了很多。
被杨伯方拉着,柳一条进了杨家的客厅,老柳他们已经坐在那里等候了多时。
柳一条见正坐上坐着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美妇,正在与柳贺氏话落家常,时不时地还咯咯直笑。
知是杨伯方的夫人,柳一条便上前见礼,道:“小侄一条,拜见杨婶婶!愿杨婶婶青春永驻,福禄寿全!”
杨李氏闻言上下打量了一番柳一条,微笑着道:“你就是一条贤侄啊,嗯嗯,难怪你杨叔老是在我面前夸赞你,你的小嘴倒是真甜。快坐吧,到了这里就是到了自己家,不要拘谨。”说完又白了一眼杨伯方,嗔怪道:“你们叔侄俩也真是的,有什么话非要在书房里讲?让大家在这儿等了你们这么久。贺姐姐和我,我们这些女人还好,柳世兄还有二条贤侄怕是都等得厌烦了。”
“无碍的,无碍的!”老柳连忙摆手,道:“杨老弟与一条有要事商谈,我们在这多等一会儿也是应当的。”
一句话,消了老柳心中的些许怨气,柳一条不由得又看了杨李氏一眼,这个女人不一般那。
杨伯方也听出杨李氏话中的意思,竟直走到柳老实的身边,拿起桌上的酒壶为老柳满满地斟上了一杯。端起来递到老柳的跟前,道:“是小弟失礼了,望柳老哥勿怪。来,小弟敬你一杯,以示赔罪。”
“呵呵,杨老弟客气了。”老柳也不在矫情,站起身,接过酒便灌了下去。
杨李氏见柳老实把酒喝下,便笑着像他们招呼道:“柳世兄,贺姐姐,一条,二条,还有小惠,人都到齐了,咱们快些用饭吧。晚一会灯会就要开始了。”
同一时间,长安城东宫之内。年方十八周岁的太子李承乾斜躺于床榻之上,他的心腹李纪和立于一旁。
李承乾用手轻抚下肋处的伤口,对李纪和道:“救我的恩人可曾找到?”
李纪和弯身施礼道:“回太子殿下,那位神医自为殿下疗过伤之后便再没了音讯。臣下正在派人多方寻找。”
“嗯,救命之恩不可忘,那位神医只有你见过一次,你就多费些心思,一定要将神医给本王找到。”李承乾看着刚从他肋下拆下来的丝线,心里生出了一种殷切渴望。或许那位神医也能医好他的脚疾,还有母后的咳喘之症。他对李纪和吩咐道:“神医既然出现在三原县,那他定是三原县附近的居民,你给本王去三原县挨户探访,寻得后立即报于本王得知。记住,万不能对神医无礼。”
“是,殿下!臣下这便去寻!”李纪和弯身应答,遂起身退出门外。
到了殿门外,李纪和看着宫门挂起的万盏明灯,深深地呼了一口气。三原县的那位神医救下的不仅仅是太子殿下,同时也救得了他李纪和一家十几口的幸命。挟驾出游,保护不周,这些可都是杀头的罪过,他李纪和承担不起!
如果当时不是那位神医站出来,李纪和恐怕会真的疯掉。
李纪和至今还不能忘记他那一刻的心情,恐惧,彷徨,无助。他背着殿下从三原县东一直跑到城西,然后又绕到北道,没有一家医馆肯医,敢医。那么大的伤口,那么多的血液,让他这个久经战场的护卫都胆颤心惊,那个人是太子,那些血是未来皇上的血!
直到他到了三原县的永和药房,在他大声叫喊郎中的时候,神医站了出来。
神医的一声怒喝,让他清醒过来,并且抓住了一根可以救命的稻草。
尽管当时神医的打扮像是一个十足的农夫,但是李纪和却从这个农夫的脸上看到了别的郎中所没有的镇定。这种镇定,没有见过几次血的人是绝不会有的。
救命之恩如同再造,更何况神医所救还有他的家人。
“大哥,大哥,那个灯笼好漂亮哦,我想要,我想要!”柳小惠坐在柳一条的手臂上,指着一个大红公鸡样式的灯笼大声叫嚷着。完全忘记了她在家中答应过老柳要听话不乱要东西的话语。
柳一条看那只灯笼,做得活灵活现,确实很讨人欢喜,难怪柳小惠想要了。笑着刮了下柳小惠的鼻子,柳一条上前向老板问道:“大叔,那只公鸡几文钱一只,我要了。”
“这位公子真是好眼光!”小老板儿笑着夸赞道:“这只灯笼是我们这片灯市最好的一只,是店里的大师傅花费了两天才做出来的。不论是造型,做工,还是用料,都是一绝。不过这只灯笼却是不卖的。”
“这是为何?”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柳一条的身边响起,柳一条扭头看去,一个身高只到他肩膀的女子不知何时来到了他的身旁。看这个女子青纱遮而,双眸似碧。
张楚楚,柳一条一下就认了出来。不过看张楚楚并没有与他相认的打算,也就没有开口。
“位公子,还有这位小姐,你们请那边看。”老板伸手指向他摊位的右手边,那里有一片方桌,一沓红纸,还有几个书生装扮的读书人。“这只灯笼是我们东家为三原县各位才子佳人准备的赛诗彩头,无论男女,诗优者得。两位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前去一试。”
“哦?不知贵东家是哪位风雅之士?竟能想到这般绝妙的主意。”柳一条开口问道。
“回这位公子的话,我们东家乃是城东的杜家,这里的灯会便是由我们少东家主办。”老板神情颇有些自豪地向柳一条介绍道:“我们少东家虽然年岁不大,但确已是诗画双绝。在三原县,甚至是在长安城都有着很大的名气。一会少东家便会来此为各位才子所作之诗词做出优劣评断。两位要是有心此灯的话可在此等候少许。”
杜家?三原县最大的地主。柳一条心中有了计较,抱着柳小惠向记录诗词的桌案前走去。而张楚楚也看似随意地跟在他的后面。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53章 杜家的小公子
 更新时间:201072 18:32:47 本章字数:2995

“小妹,小妹!”柳一条他们刚到书案前,张楚闻便从后面追了上来。他急走到张楚楚的身边,有些小喘气地向张楚楚责怪道:“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来了,一个女孩子家,这样很危险。”
“楚闻兄!没想到竟能在此相见。”柳一条拱手向张楚闻打声招呼,然后看着张楚楚道:“这位小姐莫不是就是楚楚姑娘?真是幸会,一条有礼了。”
“柳公子有礼。”张楚楚轻点了点头,脸上没被青衫遮住的部分,潮红了一片。
“楚楚姐姐!真的是你!”柳小惠在柳一条的怀中高兴地叫道:“刚才我就快认出来了!楚楚姐姐,你蒙着脸做什么呀,害得小惠到现在才能认出你。”
张楚楚笑道:“小惠妹妹,蒙脸上街是习俗,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也是要把脸蒙上的。”
张楚闻这时也注意到柳一条的存在,忙拱手还礼道:“原来一条贤弟也在。难怪楚楚会无故跑到此处,呵呵。。。。”
“哥!”张楚楚不好意思地嗔怪道:“我是看此处的花灯比较别致,故此才来,并非是为了。。。”
“好了,好了,为兄明白,为兄明白。”张楚闻开口将张楚楚的话语打断。然后笑着对柳一条说道:“柳贤弟也来此搏灯啊?来来来,这里我比较熟识,那边桌上有笔墨纸砚。柳贤弟可以在此泼墨赋诗。再过上两刻,杜威杜之贵公子便会亲自到此点评。杜公子之文章深得杜淹老大人的真传,这里的诗词能得他点评,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啊。”
看得出张楚闻对那个杜之贵可不是一般的钦佩,柳一条摆手道:“写诗赋词就不必了,一条此来只是凑个热闹而已。听闻杜公子乃是三原县少有的才俊之士,一条也想一瞻杜公子的风采。”
“是啊,杜公子的文章楚闻也是深为佩服。”张楚闻像是遇到了知音一般,开始滔滔不决地为柳一条说起杜之贵的事迹来。
杜威,字子贵。生于豪门,祖父杜淹以文章显贵而闻名于天下,官拜为当朝御史。杜威从小性聪颖,知礼节,懂孝悌,深得杜淹的喜爱,并把他作为重点的培养对象。
杜威也没让杜淹失望,从小敏而好学,以十五岁之龄便得其祖父三分的真传。在三原县博得了一个青年才俊的名声。在长安城也有一定的声望。
杜子贵的才华怎么样,柳一条没见过,也不知道。不过看张楚闻的样子,应该是差不了。张楚闻现在还是一个纯粹的书生,身上最不缺的就是书生意气,用现在的话说张楚闻就是一愤青,断不会为了杜府的权势而去逢迎杜之贵。
年少,有财,有权势,又能得张楚闻这等寒门学士的真心拥戴,这个杜子贵要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好人,要么就是一个极善于掩饰自己心机深沉的小奸人。
这是柳一条给杜子贵的评价。不过他从内心里还是偏侧于后面一种可能。生存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柳一条不相信从小在官宦***里厮混的小孩儿,心地会有多良善。他肯举办这个搏灯塞,估计还是炫耀的成份居多。
张楚楚听张楚闻又在不停地赞叹杜之贵,心中不满,就在一旁插言道:“哥,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对于杜威这种官宦子弟,不易太过相信,不然日后定会吃亏的。”
张楚闻闻言笑了笑,也不反驳,只是温和地笑着道:“小妹,杜公子的为人咱且不说,也说不清楚。我佩服他的仅是他的文章,以才气论,杜公子的才华在三原县足以居为众才子之首。我之与他,天与地也,相去甚远。”
“呵呵,楚闻兄莫要妄自菲薄,你可是咱们三乡五里仅有的几位贡生之一,将来是要做进士的人,切莫要被几篇文章蒙蔽了头脑。要知对于一个官员来讲,个人的能力才是重点。才气只能为个人图些虚名,而能力则能为百姓谋得实惠。而对于百姓来讲,实惠才是好官。”看出张楚闻竟有一些自卑心理,柳一条不由想起现代人常讨论的学历与能力的问题,随口便拿将了出来,说与张楚闻知道,以宽其心。
听了柳一条这番高论,张楚楚的眼中闪现出一丝异彩,心下对柳一条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张楚闻则像被什么壶灌了顶一般,心里面豁然开朗。遂即向柳一条躬身一礼道:“柳先生所言极是,楚闻受教了。”
“呵呵,胡乱之言,楚闻兄听听即可,万勿当真。”柳一条客气地说道。
张楚闻正色道:“柳先生所言乃是至理,刚才是楚闻有些虚荣了。”
柳一条点头笑了笑,没有言语。看到一个身着华服的小公子正被一群人拥着向他们这里走来,便指着那位公子道:“楚闻兄,那位公子可就是杜子贵杜公子?”
张楚闻顺着柳一条指的方向看去,点头道:“不错,他就是杜子贵。”说话时语气平静,全然没有了刚才提起杜子贵就心涌澎湃的样子。看来他是真的想通了。
柳一条认真打量,杜子贵跟柳二条的年岁相仿,十五岁左右。皮肤白晰,缺少阳光的滋润。五官俊俏,虽比不上上次见到的李如似,但是也已经达到了让很多男人都忌妒的地步。脸上经常挂着一副看似很温和的笑意,完全不像柳二条的那般傻笑,很有亲和力。
这个杜之贵不错。难怪沿途的许多大姑娘小媳妇儿都在不停地向他抛媚眼儿。柳一条把目光瞄向了一旁的张楚楚,发现她也在暗暗地观察小杜公子,不过在她脸上露出的表情,竟是不屑!
看到这种情况,柳一条心中一宽,还好,他这个未来的小媳妇儿并不是那种只看表像,爱慕虚荣的人。
这时书案前的书生见杜威到来,都热情地迎了上去,柳一条他们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料他们不去迎,杜子贵反而向他们这里走来。
只见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