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牧唐 >

第218部分

牧唐-第218部分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搜寻,可是得来地,却都是一些面目全非的尸体,还有士杰那个被吓得发傻地孩子。”
狄卢氏轻声地向柳一条叙述着:“要说这孩子也算是有孝心,原本,老爷当时就想把他给带回来,可那小子却非要坚持给他爹娘守上三个月的灵堂,三个月少吃少喝的,真是苦了这孩子了。”
想到刚看到那孩子的样子,狄卢氏忍不住又抹了下眼泪。
柳一条心中了然,来狄府这么些时日,对狄府的一些情况他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年狄老太爷好像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现在的州长史狄知逊,二儿子叫什么名子不知道,只是听说在十几年前,父子两个不知什么原因,闹翻了天,结果狄老二便被老太爷一气之下给撵出了门去儿,之后就再没了音信。
没想到再听到的时候,却是已经死了。
柳一条抬头看了一眼还在流泪的狄卢氏,轻声劝慰道:“人死不能复生,大夫人节哀顺变,想来狄二爷若是知道狄大人把他的遗孤给接到了府里,有了一个安生,在天上也会暝目的。”
淡死人的事儿,总是有些伤感,柳一条有些受不了这种太过压抑的气氛,遂开口向狄卢氏问道:“大夫人这次找小生过来,可就是为了那孩子的事情
“嗯,”狄卢氏擦干脸上的泪水,道:“那孩子的心思有些重,整天都不开口说一句话,也不愿与人亲近,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是以,我便想让那孩子随着小杰一起,跟柳先生读书习字,想请柳先生多费些心思,有机会的话帮我们多开导他一下。”
“这个,大夫人请放心,教书育人,本就是小生的本分,小生会用心地教导他的。”柳一条轻应了一声,把这件事情接了下来。
狄士杰。是那个孩子地名字,今年十岁,狄老二在世的时候曾教他读过一些诗书,倒也识得字体,教起来应该不会那么麻烦。
交待完毕后,柳一条起身从大夫人那里退了出来,又想起了之前在书房狄士杰看自己的眼神,找个机会得问他一下,在柳一条的印象里。他似乎真的不认识一个叫做狄士杰的小孩儿。
再进书房的时候,两个孩子还是如先前一般,谁也不搭理谁,所不同的是。狄士杰的眼神里,已经没有了之前地慌乱和不安,整个人看上去都安静了下来。
“狄士杰,”柳一条轻叫了一声。缓身上向走了两步,看着狄士杰温笑着道:“刚才大夫人已经都跟我说过了,现在你就是我柳亦凡的学生了,以后若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尽可以来寻我。”
“嗯,谢谢柳先生!”有些沙哑的童声,狄士杰站起身。恭恭敬敬地给柳一条施了一礼。
见他如此。一旁的狄仁杰不由地露出了惊异地表情。没有想到,这个他以为是哑巴的陌生堂兄。竟然开口说话了。
“嗯,好,先坐下吧。”微笑着冲狄士杰示意了一下,这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柳一条从怀里掏出了两张书纸,分别递给了狄士杰,狄仁杰哥俩儿,道:“这是我昨夜写下的两个故事,你们两个每人一份,读过之后抄写一遍,然后交换过来再做抄写,最后每人写出两篇观后感来,知道了吗?”
“知道了,先生!”两个小家伙齐齐应了一声。狄仁杰更是满心地欢喜,虽然多了个堂兄,要多写一篇观后之感,但是相应地,他每天能看到的故事,却也是多了一个,这样算起来,有个堂兄,倒也不算是什么坏事。
柳一条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学生就改变了他的教学方式,也没有因为狄士杰的可怜身世而对他有什么特别地照顾,依旧是我行我素,交待完后,就趴在桌上假寐了起来。
对于他的这种不负责的举动,狄仁杰已是见怪不怪,而狄士杰却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地不满,一直都在用心地照着柳一条地话语去做。
狄府地东跨院内,狄卢氏正在寒着脸对狄芝芝说教着,有了这样一个调皮地女儿,真是很让人头疼。
狄卢氏开始有些后悔,当初同意让她去跟人学武了,不然他们家芝芝怎么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跟一个野丫头一般。
“娘,为什么你和爹会让那个柳亦凡留在家里,一个只会偷懒睡觉的家伙,只会误人子弟,他要是能把小杰教好了,才怪。”狄芝芝撅着嘴,率先在狄卢氏地跟前告起状来。
想起柳亦凡刚才在院子里没有一点犹豫地大声叫嚷救命地样子,狄芝芝又是一阵的切齿,无齿,胆小,卑劣,一个又一个不堪形容词,在她的脑海里浮现。
“只会偷懒睡觉?”狄卢氏看了她的宝贝女儿一眼,微摇了下头,道:“柳先生若是只会偷懒睡觉的话,你以为你爹会让他留到现在吗?在看人的眼光上,你爹何曾出过差错?还有,难道你这个当姐姐的,就没有察觉到,小杰现在跟以前已经有些不同了吗?”
对着这个满脑袋都是舞枪弄棒的女儿,狄卢氏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
“有空的时候,就去书房看一下你弟弟每天写下的那些东西,看过之后,你就不会再觉得柳先生是误人子弟了。”狄卢氏站起身,看着狄芝芝说道:“不过在此之前,做为你今天对柳先生的无礼惩罚,你要先给娘竹出五十对像样的鸳鸯才可出门,娘会让狄良在门外守着。”
说完,狄卢氏就毅然走了出去,屋里面就只剩下狄芝芝一个人,苦着脸,看着摆放在她面前的针针线线,五十对,这不是想要她的命么?
狄芝芝在痛恨柳一条这个罪魁祸首的同时,不由得便想起她的老爹来,这种时候,也就只有一向最疼爱她的老爹才能救她,只是,貌似,狄大老爷现在并不在府里。。。。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357章 李承乾的异常
 更新时间:201072 18:33:58 本章字数:4287

任秉承放下搭在长孙皇后手腕上的双指时,他的脸上难得地笑意。
阴阳均衡,血气平和,长孙皇后现在的身体,很健康,一直缠绕着她的那些气疾之症,全都消散不见,好了。
只用了半年的时间,长孙皇后的病症,就从膏肓之态,趋为正常,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同样痴迷于医道的任秉承,也不得不在心里面为柳一条和孙思邈这两位神医赞叹,能医好这样的病症,‘神医’这两个字,他们当之无愧。
只是可惜,这样医术高超的两位神医,现在竟同时玩起了隐匿之道,全都不见了踪影。
“任太医,不知本宫的身子,现在如何?”见任秉承探完脉后一直微笑不语,像是想什么入了神去,长孙皇后不由开口向他询问。
“皇后娘娘的身子已经无甚大碍,那些气疾之症也都消弥无踪,以后那些药和药膳都可以停用了。”任秉承微笑着躬首向长孙皇后道贺:“恭喜皇后娘娘凤体安康,再不必受那气疾之苦!”
“多谢任太医,有劳了,”听了任秉承亲口肯定,长孙皇后才算是真的放下心来,嘱着小德子给任秉承打些赏赐,把任秉承给带了下去。
“微臣恭喜皇后娘娘大病得愈,皇后娘娘无恙,实是我大唐之福。”长孙无忌坐在下首,弯身拱手,脸上也露出了笑意,虽然平常的表现有些生疏,但长孙皇后毕竟还是他的亲生妹妹。他哪有不担心地道理。
“谢谢你。大哥!”长孙皇后难得真情流露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自她嫁给李世民后,她这个大哥就很少再像现在这般关心过她了。
生活在宫庭皇室之中,总是有着太多地无奈。
不管怎么说,无病一身轻,长孙皇后现在,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很轻松。
端起茶碗轻喝了口茶水,不由得便想起了柳一条以前曾在她的面前所说的一句笑语:‘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虽然有些粗俗,但细想下来,确又是很有道理。有病的滋味,不好受。
也不知道柳先生现在如何了?
饮水思源,自己的病好了,长孙皇后也越发感激起给她治病的柳一条来。
柳一条失踪的原因长孙皇后听太子提起过,说是为了躲避刺杀。在柳一条失踪之前,他地身边和家里。就已经先后出现了两个刺客。刺客都是从西域潜来,极有可能是侯君集派来的死士,毕竟在西域,与柳一条有些仇怨的,也就只有躲在高昌国里地侯君集了。
他为什么不来找本宫寻求庇佑?
这是前阵子长孙皇后一直在想地一个问题,一个远在高昌的侯君集而已,用得着这样这么隐蔽地避世隐居么?在大唐,在长安,有能力保护他们,愿意保护他们的势力有很多,柳一条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
大概是厌倦了现在地生活吧,从一开始,柳一条好似都不太喜欢被太多的人观注,注视。躲避刺杀或许只是一个合适而适时的借口而已。
这是长孙皇后在心中给自己的答案,柳一条给她的感觉一直都很淡然,出尘,长孙皇后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些。
“皇后娘娘可是在想柳先生地事情?”长孙无忌睁着老眼看了长孙皇后一眼,对于他这个妹妹的性子,他很了解,她定是想起了治病地恩人了。
“柳先生不是常人,他既然选择了隐世,定是不想再沾惹什么麻烦,皇后娘娘不必担心。”长孙无忌轻声地宽慰了两句,对于柳一条这个人,长孙无忌无论是在以前,还是现在,都没有太放在心上,有才无志之人,并不值得他太过关注。
“大哥说得是,柳先生乃非常之人,是本宫多虑了,”长孙皇后轻言道:“不过本宫和太子的病症,终归都是愈于柳先生之手,这份恩德却是难以为报。”
“恩德之事,关键在于心,皇后娘娘有这个心,就足够了,微臣看那柳先生,也不是那种施恩图报之人。”长孙无忌劝说了两句,然后忽然向长孙皇后问道:“听说太子殿下身边的那个武媚,有了身孕,是真的吗?”
“呃?上午刚断出的结果,不想大哥这么快便知晓了,”长孙皇后微愣了一下,然
着向长孙无忌说道:“也是武媚那丫头有福,刚跟了月,就怀上了皇家的骨肉,就在刚才,大哥来之前,本宫刚与皇上商定,乾儿也需要一个太子妃了。”
对于那个武媚,长孙皇后打心眼里喜欢,武媚若是能给她生一个宝贝孙子来,那是再好不过。
“如此,那微臣就恭喜皇后娘娘了,”长孙无忌再一次拱手向长孙皇后道贺。
武媚算起来也是李承乾身边第一个怀孕的女人,立她为太子妃,旁人也说不得什么,而且,李承乾现在如果能有一个儿子的话,确是一件喜事。当然,如果是个女儿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大哥,”长孙皇后挥手屏退左右,深看了长孙无忌一眼,道:“我知道大哥此来,定是有事而为,现在殿内就剩咱们兄妹二人,大哥就无须再客套了,有什么事就直言吧。”
“其实微臣此来,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有些话微臣不便与太子殿下言讲,想请皇后娘娘代为提醒一二。”长孙无忌微弯了下身,道:“皇后娘娘或许不知,这些日子,不知是何缘故,太子殿下对微臣疏远了许多,有些话臣下便是想出言提醒,却也是没有机会。”
若是以前,李承乾如此,长孙无忌根本不会在意,毕竟他的心并不在李承乾的身上,在他的眼中,李承乾被废已是迟早之事。
但是现在,李承乾明显地比以前长进了许多,做起事来干净利落,果敢绝断,越来越得李世民的喜爱,大唐未来之主的位置也越来越向他那边倾斜,由不得长孙无忌不重视。
只是,自太子妃侯宁儿自杀殡天之后,李承乾对整个长孙府好像都冷漠了许多,再少有登门拜见之举,他们舅甥两人之间,更好像是多了一层薄膜一般,虽然李承乾一再地刻意掩饰,但是却也是瞒不住长孙无忌的这双老眼。
长孙无忌一直都在怀疑,李承乾是不是知道了他对侯府所做的那些事情?不然一直都显得很孝顺的李承乾怎么突然地就对他这个舅舅变得这般地冷漠?
“大哥此言何讲?莫不是乾儿做了什么祸事?”长孙皇后眉头一皱,不由担心起来。
“祸事倒是谈不上,只是太子殿下这段时间的一些动作,有些太过明显和急躁了,”长孙无忌小声地向长孙皇后提醒道:“现在太子殿下无论做事,还是说话,都很得体,而且深合皇上的心意,若是不出意外,在皇上百年之后,皇位必非太子殿下莫属,太子并不需要再像以前那般,行那结党营私之举。”
长孙无忌的建议很诚恳,再怎么说李承乾也是他的亲外甥,相比于他,那个侯宁儿终归还是一个外人。
长孙无忌并不希望李承乾会因为他自己的一些不经意地举动,而毁了在李世民心中的形象,要知为帝者,最不愿见到的便是那结党之事,即使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行。
“竟有这样的事情?多谢大哥提醒,等乾儿下次来时,本宫会转告于他,”长孙皇后压下心中的忧虑,开口向长孙无忌说道:“乾儿虽是太子,但终归还是一个孩子,经历阅历都有些不足,若是有机会的话,大哥不妨多帮扶他一些,免得他不防走了歪路。”
“这些就是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