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牧唐 >

第144部分

牧唐-第144部分

小说: 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脚的,不怕穿鞋地,这公孙武达,终归还是一穿鞋之人,只是他地鞋,没有侯君集那般的华丽而已。
“公孙伯父厚爱了,此番恩德,小侄定会铭记于心。”柳一条又弯着身向公孙武达行了一礼,公孙武达能有这份心,就已经足够了。
“这是一个门贴,”公孙武达从怀里掏出一张红色的纸贴,递于柳一条,道:“拿着这张贴子,去一趟卢国公府,与程老爷子好好地谈一谈,对你,会有莫大地裨益。”
程咬金是长安城有数不惧侯君集的人之一,若是能得了他的帮助,柳一条的日子相对会好过一些。
又是程咬金?
巧了,刚才李纪和才跟他提过,现在公孙武达竟又提
双手把门贴接过,柳一条轻笑着向公孙武达说道:“不瞒公孙伯父知晓,就在刚才,伯父还未来之前,小侄就已想过明日要去拜会一下卢国公,不想,现下伯父便给小侄送来了一张拜贴,呵呵,雪中送炭,也不外如此,多谢公孙伯父了。”
门贴,在一个大宅门儿里,就好比是一块敲门的砖,不是很重要,但却可以给你省却很多的麻烦,最起码的,可以让你免去了那些下人小鬼儿的刁难。
“哦?呵呵,如此,那便更好了。”公孙武达轻笑着点了点头,柳一条能想到这一步,他心里边更是安稳了许多。
公孙武达站起身,笑着向柳一条说道:“贤侄刚到长安,旅途劳顿,老夫就不在此多做打扰了,咱们爷俩以后再叙。”
“小侄送公孙伯父,”柳一条也随着站起身,一路将公孙武达送出了门外。
“少爷,房间已经收拾妥当,您要不要去休息一会儿?”柳无尘在柳一条的侧旁,轻声向他询问。
“不用了,”柳一条轻摇了摇头,向柳无尘吩咐道:“你去通知一下二少爷,让他做好准备,今晚饭后,我要带他去一趟王府,拜会他的恩师。”
提起王志洪,柳一条便不由想起了王志洪他爹,王珪,一个脾气和名气,都丝毫不逊于魏征的倔老头儿,对他或是也会有一些帮助。
“是,少爷。”柳无尘应了一声,之后便又转身回了中院儿。
“叔玠,你看这部《三字经》,如何?”稳坐在书案前,喝了一口茶水,李世民笑看着正在翻看《三字经》的王珪,开口向他问道。
“内容丰富,叙事生动,言简意赅,三字一句,韵味足道,极易成诵,好!难得的一本蒙学读物!”王珪躬着腰向李世民回道:“皇上,这本《三字经》若是作为蒙书之学,必为蒙学之冠,《千字文》,不及它。”
王珪,当世大儒,眼光自是独道,对《三字经》的认识也更为深刻。
王珪又看了看封面上的那个落款儿,抬头向李世民问道:“皇上,这柳一条?难不成就是前阵子的那位书法宗师?”
“嗯,就是他,”李世民点着头说道:“这篇《三字经》,便是他为他的一个小妹编制而成,目的就是为了教其习字,朕也是偶然得之。想不到他一介商贾,竟还有这般大才之学,真是可惜了。”
“皇上所言极是,不过这教育之体,并无身份之界,微臣肯求皇上,着礼部将这《三字经》或是翻印,或是誊抄,快速地在我大唐各处推广开来。”身为礼部尚书,王珪不敢忘了他的职责,开口向李世民谏议起来。
“这,便是朕找你来的目的。”李世民轻笑着看着王珪,轻言道:“《三字经》一定要推广,不过若是靠誊抄,速度过慢,且也易出现偏差,这是孩童读书的启蒙之物,影响甚大,不能出了纰漏。不过,若是靠着翻印,楷字的字体太过滑润,印出的字来,多会有些模糊,也是有些不妥。”
“难道,皇上想用‘柳氏书法’来进行翻印?”王珪一下便听出了李世民的弦外之音,他轻点着头说道:“‘柳氏书法’微臣也曾有所研究,结构严谨,字体清晰,本身就犹如刀刻一般,若是用来进行翻印,却是再适合不过,不过,这个书法的范本,还要派人去寻柳先生写得,怕是得费些功夫。”
“这个无妨,那柳一条今日下午已然到了长安,若是朕料得不错,他在长安还要呆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明日叔玠便辛苦一趟,去他那里求上一副《三字经》的范本,用于雕刻文本之用。”李世民别有深意地看了王珪一眼,笑着向他吩咐道。
“是,皇上,微臣遵旨。”王珪弯身应是,接下了这道旨意。
编制翻印教务,本就是他们礼部的事务,皇上让他去做,王珪倒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245章 老尚书的指点
 更新时间:201072 18:33:32 本章字数:4242

一条带着柳二条,一路打听着,来到了王志洪所在的
古人重家,重门弟,所以,除非有什么巨大的变故,一般都没有分家之说,不然也不会出现一家有百口之众的现象。
王志洪虽已近不惑之年,在长安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官吏,但却是仍与他们家老爷子王珪之下。
所以,柳一条他们要寻王志洪,也只得来这个礼部尚书府内。
深夜访客,除了那些亲近之人外,都会显得有些无礼,所以见着来人面生,尚书府守门的下人也没给柳一条柳二条哥俩儿什么好脸色,一副爱理不理的懒散模样。
不过,待他见到柳一条从怀里掏出的那块铜质令牌时,小门卫立刻就变了脸色,由先前的横眉冷对,变成了现在的和颜悦色。
“原来是三老爷的朋友,两位公子请随小的到偏房稍待,小的这就进去通禀。”小门卫忙着把小门儿打开,把柳一条哥俩儿给领到了尚书府平常待客的侧间,之后便转身去了内府。
“大哥,这大户人家,侍客之道就是不同,”柳二条坐在柳一条的对面,上下打量着他们所在的房间,向柳一条说道:“还没见到主人的面儿,就先将人给请到了客厅,不过他们这客厅却也是不小,比咱们家的还要大上一些。”
土包子,柳一条不由得翻了翻白眼。忍不住在柳二条的脑袋上轻拍了一下,道:“什么客厅,没听刚才地那小门房说吗,这里是偏房,是侧间,离客厅还远得很。一会王大人允许召见,才会有人带咱们到正厅。”
也亏得柳一条以前曾在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情节,那些大户人家。规矩多。行事慢。主人待客的时候往往都要准备上一些时间,所以平常都会先请客人到一旁的小室里喝茶等候,待主人准备好了,才会着人前来将客人请入客厅叙话。
柳一条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们所在的这个所谓小室,心里边忍不住地一阵自卑,长安城的官员,实在是太腐败了。一个待客的小室,竟比他在三原的那所新宅地大厅还要气派,宏大,也难怪柳二条会把这里误认为是大厅了。
这个礼部尚书府,看上去比公孙武达地将军府可气派多了,若是想置办上这样一所宅院,不知得需要多少地银钱,怕是得他这个大地主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收入吧。实在是太腐败了。
“这样啊。”柳二条捂着自己的脑袋,又看了一眼他们所在的巨大房屋,两只眼睛里迸发出一种兴奋与渴望的光芒:“大哥。总有一天,我也要有一所这样的宅院!”
“哦?”柳一条饶有兴趣地看了柳家老二一眼,难得他竟有了一些年轻人该有的斗志,便开口向他鼓励道:“豪宅谁都喜欢,不过若是想拥有一所这样地豪宅,就要看你日后的成就了,什么时候你能够做到像礼部尚书这么大的官员,这些东西,自然地也就会都有了。”
原本想说,有理想是好事,不过有妄想,那就不好了。不过话一到嘴边,柳一条就不觉地把它给变了味来,现在的柳二条,需要的不是嘲讽,而是诚心实意的鼓励。
就像一只想要吃掉大象的蚂蚁一样,首先的,你要先给它信心。
“嗯!”虽然觉得有些难度,不过柳二条还是坚定地冲柳一条点了点头。
“两位公子,我家老太爷和三老爷有请,现正在客厅等候,请两位公子随小老儿前去。”兄弟两个正在闲聊,一个穿着华丽下人服饰地小老头推门儿走了进来,弯身给柳一条二人行了一礼,然后恭声向他们说道。
“有劳老丈了,不知老丈怎么称呼?”柳一条与柳二条连忙起身,柳一条上前还礼,并轻声向小老头问道。
“柳公子客气了,小老儿王泰,添为尚书府地管家。”王泰笑眯眯地看了柳一条一眼,对这个很有礼貌的小伙很有好感。
“原来是王管家,失敬了。”柳一条又拱手向王泰行了一礼,道:“敢问王管家,您刚才说的老太爷,可是尚书老大人?”
“那是自然,今天老太爷正好在家,听说有客来访,难得地也想出来接见
两位公子,咱们这便去吧,莫要让老太爷他们久等了着向柳一条二人说道,之后便转身,领着柳一条哥俩儿,出了侧间,去了内府地正厅。
尚书府的正厅,理所当然地比那间侧房要豪华气派得多,不过,柳一条赖好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连皇宫都去过,自是不会被这些东西给吓到。
柳二条也因刚才有了心理准备,此刻并没有表现得太过失礼,脸色也没有再发生太多的变化。
嗯,王珪与王志洪同时点了点头,第一次来到他们府上的人,除了那些王公大员,很少有人能像柳一条这兄弟两个这般平静的,不愧是皇上看中的人,不愧是王志洪所收的徒弟。
“小民柳一条,见过尚书大人,见过王大人。”柳一条率先弯身给坐在首座的两个人施礼,并打眼偷瞧了王珪一眼,一个干巴精瘦的老头,除了那一脸的褶子,并没有什么特色。
“学生柳二条,见过尚书大人,见过恩师。”柳二条也随着给两人施礼,不过他的礼节自是不与柳一条相同,见着恩师,要行跪拜之礼。
“嗯,”王珪眯着眼睛轻点了点头,王志洪则笑着冲柳二条说道:“好了,起来吧,且在一旁边坐下说话。”
柳一条与柳二条又冲王珪他们礼了一礼,这才起身提摆,一左一右,在两旁的下首坐下。
待下人端送上茶水,王珪率先开口,他看着柳一条道:“近年来,老朽奉皇命,一直都在礼部与诸儒正定五礼,对外间辛事所闻不多,不过对柳先生之事,却是时有所闻,开书法,研医术,兴农业,对柳先生的所为,老朽可是佩服得紧。”
“尚书大人过誉了,”柳一条弯身颔首,一副谦逊有礼的样子。
“嗯,”王珪轻点了点头,不骄不馁,对柳一条的表现很满意,遂接着说道:“刚才我又向老三询问了一下柳先生的近况,柳先生似乎与兵部尚书侯大人结了一些仇怨,可有此事?”
从李世民那里回来后,王珪便想起了皇上最后看他的那副眼神,总觉得怪怪的,便把王志洪给叫到了近前,向他打听起了柳一条的情况。
知道了柳一条与侯君集的过节后,王珪这老头儿顿时明白,皇上让他找柳一条求字是真,但更真的,怕还是想让他在中间给他们两个做一些调理,或是多帮助柳一条一些。
“一些子虚乌有的误会而已,”柳一条拱手向王珪说道:“其实小子这次前来,一是想让二弟在王大人面前聆听教诲,再一个就是想请尚书大人出面,帮忙出来调解一下,尚书大人德高望重,说出的话来,想来侯将军也会更易相信一些。”
见王珪这般主动地问起,柳一条便也厚着脸皮,想把王珪也给拉到船上。
“柳先生太高看老朽了,”王珪轻摇了摇头,笑道:“老朽掌管礼部,侯大人掌管兵部,虽同为尚书,也是同僚,但我们之间的来往却只有有限的那么几次,交浅,言也不深,怕是帮不上柳先生多少。”
王珪也是一个老来精的人物,自是不愿趟上这淌混水,不过前面有皇上在一旁的暗示,他却也不能不管不问,抬头看了柳一条一眼,他又开口说道:“不过老朽却知一人,或是可以帮上柳先生。”
“不知是哪一位?还请尚书大人明言!”柳一条再次冲王珪拱手。
“刑部侍郎,刘德威。”王珪轻声说道:“原尚书右丞戴冑大人的得意门生,不畏强权,执法严明,行法如山,行事颇有当年戴大人之风,有他在,侯大人行事会收敛很多。柳先生若是有暇,不妨去拜会一下刘大人。”
刘德威?没有听过,不过戴冑,柳一条却是有所耳闻,听说是唐朝时的包黑炭,执法如山,办起事来,谁的面子都不给,是一个楞头青式的人物。
戴冑的徒弟,应该也是不错吧?他现在最需要的,不就是一个可以限制得住侯君集的人物么?

月票啊,你大胆地往前投啊,往前投!莫回…啊头!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246章 夜话
 更新时间:201072 18:33:32 本章字数:4382

德威,刑部侍郎,官位品级与侯君集差得远,名声也来得响亮。
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