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太极通神 >

第70部分

太极通神-第70部分

小说: 太极通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灿拿起笔来,未曾写字,眼中先已湿润,在此时此刻,他浑然忘了,到底是谁。

只是一种无名的悲痛,那种痛伤千古的感觉,催动着他去写这个帖子。

“羲之顿首:”

只写了四个字,杨灿眼泪不知不觉地就流了下来。心中实是悲痛难抑。

由于人生际遇不同,杨灿自然不可能真的化身书圣,可是那一种情感,却是千古相通,一脉相承。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维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

杨灿写到这里。数度停顿,他初时尚有临摹之意,写到后来,完全没有临摹之情,只能根据心中情感,不断停顿。

屋外忽呈异象。

本来艳阳高照的天。突然下起雨来,淅淅沥沥,如同这天,有着无数伤心一样。

“今天的天气,实在反常。”

不少人都发出感慨。可是不知道,究竟因何引起。

“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杨灿眼中,泪落如雨,他甚至忘了,为何流泪,只是那一种悲痛的感觉,实在是不可自抑。

整篇书帖,字迹潦草,时有顿滞,写到后来,更是由行入草,完全出于自然之变。

杨灿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篇字帖他根本没有玩弄技巧,完全就是真情流露,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情感。

说到底,杨灿这篇字帖,并不算是为了应试,不知能否入主考官们的法眼。

一篇丧乱帖写完,杨灿心中,仍觉意犹未尽,于是又写了一篇《祭妹文》。

这一篇文章里面,更显感情,杨灿只是想到,就觉得心中异常悲痛。

本来杨灿不想写这些,可是情之所至,竟然完全身不由已。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杨灿刚写到这里,就觉得一阵悲从中来,恨不得投笔大哭一场。‘

人间事,有更重于情乎?众人情事,能更重于亲乎?

这篇祭妹文,回顾了素文妹的一生,在朴素之中,尽显兄妹情意,实在是祭祀文中的精品,字里行间,都是悲伤。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杨灿眼中,仿佛看到长兄葬妹的场景,多少年的情意,孕育出这等浓重的悲伤情怀。

生老病死。

乃人世间难免之事,可总是令人难以割舍,遇到这种事,便是痛断肝场。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如是。”

杨灿写到这里,不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人生际遇,就是这么无常,是天也?是命也?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而今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景,憬然赴目。”

杨灿停下笔来,深深地感叹着岁月无常,从童时游戏,到入殓收葬,只不过是转瞬间事,一些鸡毛蒜皮的纠纷,有什么好争的呢?

……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在,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唤汝耶?”

杨灿不断地挥写着,处处都是经典,字字都是珠玑,里面所蕴含的感情,实在让人思之神伤。

“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若有灵,可能告我?”

到了此刻,杨灿完全不考虑笔锋,一切技巧都抛之脑后,有的只是那一种浓重的情感,不断地挥洒。

“呜呼!生前即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杨灿停下笔来,只觉一阵难言的悲痛,涌上心头。

这是人世间最难舍的情意。

文中所提的妹,本名袁机,字素文,容貌出众,是袁家最为漂亮端庄之人。

本是指腹为婚,定与高绎祖为妻,可是高某有禽兽行,屡教不改,高家怕恩将仇报,就想退婚。

素文为了一念之贞,坚持出嫁,一时被誉为“贞妇”。

袁家家境虽然一般,可是素文自幼喜爱读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脾性温柔,待人贤淑有礼,是有名的淑女。

高绎祖不但个头矮小,驼背斜眼,长相十分丑陋,而且品行极为恶劣。性情暴戾,行为轻佻,吃喝嫖赌,无所不为。

这家伙看到书卷就生气,看到素文读书,就会将书烧了,为了嫖赌,变卖家产,还向素文索要嫁妆,不给就打,还用火烧。

老母亲来劝架,他就连母亲一起打,后来赌输了钱,竟然要卖袁素文,将她逼到尼姑庵。

素文最后被迫离婚,终日闷闷不乐,生了病不求医,最终病死,年仅三十九岁。

这篇祭文,字字珠玑,句句血泪,真挚动人,感人肺腑,杨灿一直不能忘怀,这才借机写了出来。

呆了许久。

杨灿才打开第三卷,要求作画。

由于只是普通的笔墨,杨灿只能作山水画,才能物尽其用。

杨灿对于这个世界上的画法,了解不多,主要还是以前世为主,想必能够让人耳目一新。

溪山无尽图。

想要在短时间内,就画出这样一幅惊人画卷,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杨灿就是想挑战一下,展示前世优秀文化。

想要作画,必须用心。

这与武学上的道理,与书法上的道理,完全相同。

杨灿开始作画,先画山石,以皴法为主,这是前世山水画中最独特最精髓的所在。

“笔之于皴也,开生面也,山之为形万状,则其开面为一端。”

在创作山石时,杨灿用了多种皴法,可谓是集今古之大成。

在作画时,杨灿的笔落在纸上,有时竟似锤子一样,隐隐地发出回声,有时如刀砍斧劈,方中带圆。

有时如乱柴,如山石经过常年雨水淋刷,有时如牛毛,杂而不乱。

有时如同拖泥带水,浓淡匀开,分外精彩动人,有时如大小间错的豆瓣,聚散有致。

有了皴法,山石就有了立体感,层次分明,如同真实生命,有一种特别地厚重。

“高壑脉叠发流源,山势峻峭设瀑泉,岗峦曲折走溪涧,陵阿洲头画沙崖,壁立峡江涡险激,江湖纵深写平远。”

这是水的画法,杨灿用了勾水法、染水法、倒影法和留白法,极尽其妙。

杨灿在画树时,不同的树,用不同的技法,画树叶时用了点叶和夹叶等法。

石间苔草,树上虫鸟,杨灿在细节上费尽功夫,尽量地不被挑出毛病。

杨灿自然不会忘了染上云雾,如果山中没有云雾,那就没了神韵。

整幅画,处处都要注意阴阳,注意空间,要显得均匀,细腻,层次丰厚。

画这样的画,实在是太耗心力了,杨灿画完以后,只觉身心俱疲。

然而望着这处如临眼前的无尽山水,杨灿心中颇为满意。

第一百零四章 莫读死书

第四卷,考读书。

杨灿拿起那本书来,凭借太极灵敏听劲,本能地感觉到这书带有危险。

既然这是试题,就算明知不妥,都只能硬着头皮来读。

书中散发着玄奥难解的气息,杨灿不知不觉就读了进去。

隐隐约约间,杨灿走进一间茅屋,屋子四面漏风,里面陈设极为简陋。

杨灿知道,这就是他的屋子,而他在这个屋子里,已经生活十余年。

在这十余年里,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读书,一心想要考取功名。

冬天,寒风刺骨,无论怎样遮挡,都挡不住,杨灿冻得直打哆嗦。

夏天,又潮又湿,到处都是蚊虫,杨灿身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红疙瘩。

无论怎样,都挡不住杨灿读书的热情,他除了吃饭睡觉,满门心思都在书上。

对于他身周的一切,杨灿都看不惯,这些人每日里只知道种田种菜,浑身都是粪土气息。

包括他的父母,杨灿都不太愿意和他们说话,一辈子未曾读过书,连个大字都不认识,老实巴交,跟他们没什么可谈。

杨灿最羡慕那些贵家公子,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锦衣玉食,人前人后,风光无限。

总有一天,我要将你们全都踩在脚下,杨灿幻想着,要靠读书改变命运。

从早到晚。

每个人都能听到,从杨灿屋子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那声音里面,充满着自信。

这些纯朴的乡下人,从此认定,杨灿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一天,杨灿家的院子里,到处挤满了人,一个个都是大嗓门。

“灿哥儿如此聪明。考取秀才,一定不在话下,说不定将来,能成大官哩。”

“如果将来灿哥儿考取功名。千万不要忘了我们这群穷街坊。”

“来,大家有钱出钱,有干粮出干粮,支持灿哥儿去考秀才。”

……

一堆堆的散碎钱币,不断地放到桌子上。杨灿拿着纸笔,在漫不经心地记着。

“放心好了,等我将来考取功名,一定要百倍千倍地还给你们。”

由于长年营养不良,杨灿身子极为淡薄,可是他的声音,却很大,而且充满坚毅和自信。

没有人怀疑这一点,乡亲们从小就知道,杨灿一定会考取功名。他所欠取的,只不过是个机会而矣。

杨灿略带着一丝不快,将这些钱放到包袱里面,对他来说,花这样的钱,简直就是耻辱。

除了钱,还有干粮,杨灿强忍着心头的耻辱感,将这些窝头菜饼放到包袱里。

杨灿打定主意,这些只留到路上吃。等到了城里,他就算饿着肚子,都绝不会吃这些东西,太丢人了。

在一群人的告别声里。

杨父赶着村里唯一的一辆牛车。带杨灿去参加考试。

一路之上,天气极为闷热,杨灿将帘子拉得严严实实,唯恐被人看到,他实在丢不起这人。

眼看到了城边,杨灿执意跳下车来。让杨父回去。

如果被人看到,他竟然是坐着牛车来赶考,那他的面子,真是没处搁了。

县城很大。

杨灿找不到考试地点,就在城里乱转,看到别人衣帽光鲜的样子,他实在鼓不起勇气问路。

所幸,东转西转,杨灿还是找到考场,他找了一处角落,默默地蹲下看书。

进考场时,杨灿模样,就象是一个窃贼,眼光躲躲闪闪,唯恐被人注意。

瞧到别人异样的眼光,杨灿感觉到一种锥心的耻辱,耻辱感越强,他越是在心里暗自发誓,总有一天,待我考中功名时,一定要比你们所有人都风光。

杨灿用的是普通的笔墨纸砚,就这些,还是他节衣缩食,好不容易买来的。

盼望着,卷宗发了下来。

杨灿身子,激动地直发抖,一直努力了十余年,就为了这一天。

从此以后,我的命运,就将彻底扭转,从一个人人看不起的穷小子,变成官老爷了。

第一道题,问孔圣人的生平,这太简单了,我经常诵读,都能倒背如流了。

初期的兴奋。

慢慢地变成冷汗,杨灿惊恐地发现,这里面有许多题,他根本未曾见过。

杨灿不由慌了神,连忙向着下面翻去,越看越觉得心头惶恐。

科考,根本不象杨灿想的那样简单,里面包含很多东西,是他根本不曾知道的。

“不对,不该是这样的?”

杨灿只觉得一道冷气,从头顶一直凉到脚心,他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嗡的一声,杨灿脑子变得一片空白,别说那些陌生的试题,就连他熟悉的试题,都完全忘了,该如何解答。

头上的汗。

不停地往下流,擦了还有,杨灿完全就是手足失措,瘫倒在椅子上。

头脑一片昏昏沉沉。

杨灿根本不记得,他是怎样熬过了考试,只知道他的试卷里面,有着大片大片的空白。

“走了,快走,考试都完成了,还在这里磨蹭?”

考场管理人员走了过来,鼻子冷哼一声。

对于杨灿这样的人,他看得多了,一个个的井底之蛙,还以为有什么惊天本领,其实就是没见过世面的穷小子。

杨灿越看这人,越觉得讨厌,可是他没有办法,如果胆敢反抗,有可能被打一顿,还可能会被取消考试资格。

纵然试题答得不好,可是杨灿心中,还有着一丝奢望,万一都答得不好呢?万一他真的考中了呢?

杨灿不记得,他是如何昏昏沉沉离开考场,不记得他是如何回到家中,他不说也不笑,如同一具行尸走肉。

屋子里面挤满了人,这些人脸上都带着单纯的笑,他们简单地认为,杨灿这次,恐怕一定要高中了。

“灿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