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道凌云 >

第428部分

仙道凌云-第428部分

小说: 仙道凌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零六章:著书立说(1)

第六百零六章:著书立说“华夏玉碟……成!”随着李神宵口中一声高呼,记载着华夏数亿族人名字的玉碟,在空中停止了转动。可就在玉碟停止转动之时,帝踏峰上青光中无数字迹,又多了几个,诸多华夏族人先是茫然不解,纷纷议论为何会忽然多出一些字迹,唯有李神宵将意志往玄冥派百万里封地中扫视一番,当下脸上一阵笑意。片刻之后,已是有不少华夏修士,收到飞剑传讯。“哈哈哈……生了!生了!”几个得到飞剑传讯的修士满脸狂喜,不顾诸多道友在场,高呼道:“我家婆娘生了,你们看那出现的名字,正是我给我家孩儿取的名字……”随着他伸手一指,众修士放眼望去,果真发现那修士名下多出了子嗣之称。自当所有华夏族人都奉上了一滴精血让李神宵来炼制族谱,这华夏玉碟就与整个华夏一族,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此后只需有新生族人出现,取名之后,这玉碟光辉中字迹就会自行添上一笔。若单凭这李神宵修为,也做不到这一点。毕竟长生四重,远远比不上那些不朽的上古神魔。关键在于炼制玉碟的先天箓玉,本就是一件玄妙魔兵,其中蕴含有大道符文,才有出现这般神奇功效。“生机勃勃,无穷无尽……大造化!大造化!”即便是心性如李神宵这般坚定,此刻也忍不住满脸喜悦,意志感受到远处几个刚刚生养了小孩的华夏族女子,心底油然而生无限喜悦,心神中念想道:“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溃也!此言果然不假,我华夏族人自此之后,只会越来越多,修行之士实力也会越来越强,长此以往,何惧神魔?”就连远处冰雪当中,那一朵业火红莲,花瓣也缓缓颤动。心魔虽性格狂野,却也属华夏一族。此刻华夏玉碟出世,心魔亦是心有所感。帝踏峰上,除了带发修行的各类修士,更有许多光着脑袋的僧人。见证华夏玉碟出世,这些僧人也是满心欢喜,只觉得心性里头佛性都增强了不少,感受着清晨朝阳升起,清风徐来,心情也舒畅了许多。倏然间空中一道长虹出现,自玄冥峰连接在帝踏峰上……一位修士衣袍飘飞,自空中跨步而来。“本尊有礼了!”神宵真人头顶悬着万古丰碑,径直落在李神宵正前方,眼神在帝踏峰漫山遍野字迹中扫视一番,霍然见得李氏那一行名字第一行,不仅写着李神宵的名字……而在李神宵名字旁边,更是并排写着:神宵真人、李心魔……其中李心魔三字,理当是指李神宵那个心魔。当下神宵真人心神一震,凝望帝踏峰精光中字迹看了许久,眼中光辉久久不曾消散。“道友有礼了!”口中不再称呼李神宵为本尊,语气虽是同样友善恭敬,却直称道友二字。可单凭口中称呼转变,已是证实了神宵真人心中念想,再不与从前相同。而李神宵更是乐见其成,他本想要学着那等上古高手斩却三尸,成就不朽的修为,而今见神宵真人越发的性格独立,越发的有了自主的思想,也当即拱手施礼,道:“道友有礼了。”

第六百零六章:著书立说(2)

帝踏峰上,数以亿计修士,齐齐抬头,看向空中二人。一个个神色极为震撼,只因空中神宵真人与李神宵长相一模一样,却气质迥然不同。神宵真人身上气息宛若一股清水,言行举止,隐隐暗合大道。却见空中神宵真人,转身朝着帝踏峰周遭拱手施礼,慨然言道:“各位道友都是华夏族人,本真人也身为华夏子弟,正所谓族不为己天诛地灭。本真人数千年来,一直在参悟头顶万古丰碑中上古高手的意志,而今已经略有所得,想在帝踏峰上立下一道碑文,著书立言,可否?”此话虽是朝着诸多族人说出,关键还是在询问李神宵。“大善!”仅此二言,从李神宵口中说出,神宵真人已是挥手打出一道道法诀。轰隆隆!但见一座巨型冰峰,拔地而起。神宵真人并出两个手指,指尖出现一道三指宽三尺长的剑锋。持剑如笔,神宵真人唰唰唰在冰峰之上,写出一道道文字……“三头六臂大神通、纵地金光大神通、三味神风大神通、黑日大神通、撒豆成兵大神通、移山填海大神通、光耀天地大神通、冰河爆裂大神通、飞火流星大神通、幽暗缠身大神通、山崩裂地大神通、一叶障目大神通、黄泉颤抖大神通、灵魂禁锢大神通、群星坠落大神通、浴火重生大神通、星体摇转大神通、燃魂劫火大神通、万剑奔雷大神通……”一行行字迹写出,尽是大神通之言。诸多华夏族人,看得眼都直了,也没有任何人窃窃私语,只想将冰封之上字迹看清。可当神宵真人每写完一个大神通的运转功诀之后,那一道神通文字就隐匿消失不见,而诸多修士也只觉得心中一片空白,竟是任何文字都没有记清楚。约莫写了七百余道大神通,神宵真人笔锋一转,又在千丈高峰中间,开始洋洋洒洒,写出一道道神通功诀:“狱火炼神神通,万剑归宗神通,腾云驾雾神通,移形换位神通……”一共约莫有二千余道。其后又在冰峰下方,写出了诸多法门……华夏修士在玄冥派百万里封地中,修行二百余年,因为有着先天道体的资质,故而修行速度也快,大多已经到了仙师修为。只是大多就一二品而已,在整个玄黄大世界中也算不得什么实力高深的修士,却恰好能学些低等的术法之类,至于冰峰之上诸多神通更是难以将之记住,唯有定下心来,将法门功诀记上一些。神宵真人写出的大神通,大多是上古神通。也有少数心智高绝的华夏族人,能了然一些上古大神通妙用,将之记在心中。似这等上古大神通,无需到仙尊修为,也能施展出来。只是若修为只有仙师级别,将大神通施展出来,也只有术法层次威力而已,若是仙君修为,也能施展大神通,只不过威力比之寻常法门强横一些罢了。

第六百零六章:著书立说(3)

“华夏功法碑!”李神宵念了念冰峰顶上六个恢弘大字,口中赞叹一声,慨然言道:“果真好手段,道友大功德!”“为华夏族人算计,算不得什么。”神宵真人一拱手,头顶万古丰碑缓缓旋转,意志中更有话语朝李神宵说出,“华夏族人中事,是本真人分内之事,当不得道友赞叹。只是在万古丰碑中,整整有数十万道大神通,我而今参悟了上千年,也只得取了其中七百余道大神通而已,若要将万古丰碑中上古高手的意志全都参透,至少需要百万年时光。”闻言,李神宵也由不得轻声一叹。李神宵也参悟过万古丰碑,知晓这丰碑中数十万上古高手的意志早已残缺不全,若是能将之全部参悟得透彻,不仅仅能得取其中上古高手的神通功法,更是能补全上古高手残缺的意志,将那些强横意志溶于自身化为己用。一旦能将之悟透,相当于平添了数十万上古高手的实力!当年在十重天地中,七十八万太古先天神族修士,实力溶于一处,比之上古神魔威能已是强横了许多。就连荧惑那等有着半步大能实力的神魔后裔,在轮回大阵威能当中,也是寸步难行。若非是李神宵有大宇星辰图相助,只怕两人早已丧身于轮回大阵中。而神宵真人若是将万古丰碑悟透,将数十万上古高手的意志凝于一身,即便不能施展轮回大阵那等玄妙阵法,实力也不在当初轮回大阵之下。更因为万古丰碑中那些上古高手生前,实力远在轮回大阵中二族修士之上。而意志融为一体,比之数十万人结成大阵,要凝练许多倍。寒山寺中,李半仙正在于大德威严和尚参禅论道,回望天空却见到帝踏峰方向精光冲天,当即掐指一算,感慨道:“著书立碑,功在千秋!”“善哉!善哉!”大德威严和尚点头称是,道:“李道友在帝踏峰上著书立碑,功德无双。你我师兄弟二人在寒山寺中,又能如何?”“神宵兄弟著书立碑,贫僧理当参禅立道!”二百余年以来,李半仙一直在与大德威严和尚论禅,与大德威严和尚相互印证,已是心有所得,当下身形随着足下莲花,一起朝着寒山寺广场飞去。这些年寒山寺扩建一番,已是有这一个巨型广场。诸多寒山寺僧人,缓缓从帝踏峰回来,却见到他们的酒肉和尚住持李半仙,端坐在莲花之上在广场中等候他们,当即一个个停在了广场之外。或是驾驭着佛珠,或是脚踏钵盂,或是悬空飞行,数以百万计的僧人,在寒山寺集结一处,明黄僧袍飞舞,宛若是围绕着寒山寺大山的一团明黄云雾。“一切善恶皆出自信,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信造恶令身受苦……经者喻自信,若人明自信,则见自性,是人胸中有经,经中有法,自为佛法;我言佛法,非源佛祖,非源经书,而源于本心……一切功德,源于自身,源于自心……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

一席佛法真论,共有三十万余言,从李半仙口中洋洋洒洒说出。

而逸曦和尚也站在一旁听讲,此刻心中有感,当下神色剧震,惊讶的心中一片空白。

随着李半仙口中话语说出,更有滚滚雷音,乍现于寒山寺天空内外。果真是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一阵阵异象出现于寒山寺中。而大德威严和尚更是一脸肃穆,挥手间在寒山寺山中掀起一道石碑,将李半仙口中讲出的话语,全都篆刻在石碑之上。

“居然叫做《寒山寺大乘本愿经》……”

待到讲道完毕,李半仙看着大德威严和尚书写在石碑之上的文字,久久沉默不言。

周身气息也再不与先前相同,竟是在讲道之时,突破至长生第二重!

“当然能叫做《寒山寺大乘本愿经》,师弟你这经文,不与太上魔道相同,也不与八百旁门佛祖相同,经文中句句劝人向善,没有半点倒行逆施的意味在里头,自然能作为我寒山寺传承的经书。自此之后寒山寺有师弟这三十余万字的经文作为根基,独创一派佛门教义,自此我寒山寺中佛法,再不与太上魔道相同!”

大德威严和尚轰然言道:“先前你我师兄弟二人,只说过要创大乘佛法,不修八百旁门佛祖的小乘佛法。可我寒山寺中经书,寒山寺中教法,都是源于太上魔道之物。唯有今日一步寒山寺大乘本愿经出世,在真算是与太上魔道脱离了干系,真正成就了我寒山寺大乘佛法的根基!”

第六百零七章:佛门三净戒(1)

第六百零七章:佛门三净戒未曾想道,区区一个酒肉和尚,竟然能宣讲出精妙经文!“贫僧本一心向佛,却对李半仙心生怨念,将他视作一个毫无能耐的酒肉和尚,居然认错了这人缘法精妙,不在太上魔道任何一个僧人之下,罪过!罪过……”逸曦和尚在石碑面前站了许久,将三十万言经文阅览了上百遍,喟然长叹半响,才卷起一道佛光,朝寒山寺后院那座寒潭所在之处飞纵。广场当中,诸多僧人或是端坐在石板地面,或是悬浮在空中,正仔仔细细审查着石碑之上寒山寺大乘本愿经的经文,而这些僧人看向李半仙的眼神,也与先前再不相同。此刻只想将三十余万字的经文,全都记载在心头。更有诸多资质不凡的寒山寺僧人,已然心中明悟,知晓住持创出的寒山寺大乘本愿经中佛门教义,再不是他们先前所接触了解到的佛门经法,似是更为慈悲,更为宽宏……难怪在经文名字中,加上大乘二字。“此经文是我寒山寺立派之基,望诸位僧人,仔细体悟!”大德威严和尚脚踏莲花,站在李半仙身边,将一身明黄袈裟轻轻抖动,言道:“佛门教义,本是源于玄黄大世界中八百旁门佛祖。玄黄大世界中有三千大道,八百旁门,对应着三千神魔,八百佛祖,你等来此修炼二百余年,想必早已心中明白,实则所谓的西天佛祖,都是与神魔一般的存在,高高在上,我辈天下众生只不过是蝼蚁而已。”闻言,诸多僧人齐齐神色大变。可却无人反驳大德威严和尚,只因这些华夏族中僧人,经过二百余年光阴,对玄黄大世界中往事多有了解,已然知晓大德威严和尚这番话语里头,没有半句虚言。正当众人沉默之时,大德威严和尚脸上带着无尽慈祥笑意,道:“故而贫僧平日里,口中从不念诵阿弥陀佛之名,他本是旁门佛祖,与三千神魔一般的存在,我如何能将之日夜挂在嘴边?若是八百佛祖真大慈大悲,真的一心为众生着想,万古之前三千神魔又怎能将众生视作食粮,恣意杀戮?”“善哉!善哉!”李半仙沉默了良久,此刻才点头称是,高呼善哉。却闻得大德威严和尚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再言道:“源自八百佛祖的佛门之内,本有三净戒,第一是恶心去尽,此戒可取;第二十善心满学,此戒也可取;其三却是度尽众生……照贫僧看来,唯有这度尽众生最是无理!八百佛祖不是我等众生,又怎知众生哭苦乐,如何能替众生做选择?故而我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