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鱼跃农门 >

第5部分

鱼跃农门-第5部分

小说: 鱼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杜文渊也怒了,“岂有此理!敢欺负大姐?”

杜黄花拉着吃力,冲杜文渊叫道,“二弟,快来拦着娘!”

赵氏一肚子火,“都给我放开,欺负到头上来了,还拦什么?我非去把那贱人的嘴皮子给撕了!”

杜小鱼也不知道该怎么着,就以邱氏的行为看,若是赵氏冲过去大概会发生两个家庭间的暴力事件,而她还不了解邱氏家里有几个帮手呢!

这当儿却听外面一声笑,她回头一看,竟是隔壁的吴大娘来了,正好阻止了即将发生的混乱情况。

“哎呀,赵妹子,黄花,你们听到了可要高兴了!”吴大娘掩着嘴直笑,而看到三个人正纠缠在一起时惊讶得瞪大了眼睛,“你们在做啥呢?”

赵氏尴尬一笑,忙收回手,又拍拍弄皱的衣服,“没什么,你刚才说有高兴的事?”

“是啊,那邱氏的牛今儿发疯了把人家田踩的乱七八糟,最可巧的是,你当里面有谁?正好有洪娘子,两个人在田地打得满地滚,哎呀,你是没看到啊,笑死个人咯,邱氏吃得满嘴的牛粪,洪娘子也好不了多少,被牛踩得断了根骨头。”吴大娘越说越兴奋,“真是报应啊,咱能不乐吗,立马就来告诉你听了,可出气了!”

杜小鱼立刻接上,“吴大娘,咱们家正好要做槐花饭,你一会留下来一起吃哦!”

“那我可来得巧。”吴大娘也高兴了,上去就拉着赵氏,“走,咱们进去说话,我跟你说啊……”

赵氏听到这么个消息,气当然出掉一大半,脸上也露出笑来,两个人平日就喜欢凑一起,这回吴大娘上门来少不得得要说半日话。

其他几个人都松了口气,杜文渊跑到杜黄花那边小声道,“邱氏这回吃大亏了说不定要算在你头上,明儿我去跟夫子请几日假,反正爹也得休息,田里的活我也来搭把手。”

杜黄花没领情,斥责道,“那怎么行,你好好去夫子那里,田里的事我一个人就行的,别耽搁念书,娘也不会同意的!”

杜文渊就不说话了,这些年每逢要帮家里做点事没有一次不被拒绝的,也许他早该习惯……

第007章刘夫子的烦恼

杜小鱼同情得看杜文渊一眼,作为一个男人想分担家里的负担这是人之常情的事,结果家人看重他的学业超过一切,真不知道该怎么帮他呢。

还好杜显过来了,说明日找老庞来帮帮忙,他们家的秧苗反正已经移好了,前些天就说要来,他不好意思麻烦人家,现在邱氏太不像话,他也不放心杜黄花一个人在田里。

这事就算解决了,但杜文渊心里头郁闷得很。

杜小鱼冲他招招手,“二哥,来帮我择叶子,这可烦呢,我手都酸了。”之前是把槐花连着枝条一起打下来的,现在得把叶子都去掉。

杜黄花一皱眉,“一会儿我来,你二哥还得看书呢!”

杜小鱼不依,“看什么书么,这花香得馋人,二哥就等着吃呢,哪有心思看书,跟我把槐花弄好了等吃完饭再看一样的。”

杜黄花扑哧笑了,“当跟你都是馋嘴猫呢?罢了,你们就一起拣吧,反正娘跟吴大娘一时半会也不会出来。”她也知道刚才让杜文渊有点不高兴,就做个顺水人情。

杜文渊就过去了,槐花也确实多,两个人拣了好一会儿才弄干净,接着又把槐花泡在井水里洗了好几次,最后再捞出来沥干。眼瞅着天要黑了,杜黄花拿了个匾篮儿出来,在里面铺层不薄不厚的苞米面,然后把槐花放在里面滚动,让每一朵都沾满面粉,并用筷子搅拌了几下。

杜小鱼趴在桌边看着,“还有多久好啊?”她没吃过这种东西,新鲜的很。

杜文渊在旁边皱了下眉,又不是没吃过,这槐花树可是有十几个年头了,只要开得好,赵氏总会烧槐花饭给他们吃的,所以杜黄花也就尽得真传。

“还得上锅蒸呢,再等等。”杜黄花倒没在意,顺手从灶边翻出一个竹筒,“拿去吃,刚炒好的豆子,垫垫肚。”

是炒黄豆,杜小鱼接了就扔一颗进嘴里,嗯,脆脆的挺好吃,“二哥,你也吃。”她抓一把放杜文渊手里。

两个人坐在门口吃豆子等槐花饭。

过了会儿,终于好了,杜黄花解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香味迎面而来,充斥了整个厨房,杜小鱼差点口水都流下来了,帮着拿碗拿筷拿铲子,忙的不亦乐乎,还差遣杜文渊,“二哥,快叫爹爹,娘,还有吴大娘出来,吃饭啦!”

槐花饭裹着面粉变得白白的,里面加了些糖,甜丝丝的特别好吃。

杜小鱼连吃了一大盘子。

吴大娘看了直笑,“哎哟喂,小鱼身体真好了,看这能吃的!”

几个人都笑,赵氏摸摸她的头,“这孩子也吃了不少苦,如今总算有点儿精神头了。”

杜小鱼嘿嘿傻笑,装小孩子是最好混弄过去的,以前的事她可不想提,因为啥都不清楚不明白,谁知道会不会穿帮呢!

第二日,杜黄花去田里了,因为杜显的好友老庞带着大儿子来帮着插秧,所以赵氏在家里准备一些饭菜,到时候好好招呼感谢一下,而杜显就被催着去打听刘夫子的事,杜小鱼年纪小也做不了啥事赵氏就让跟着一起去。

刘夫子住在北董村西南边,这私塾就开在自个儿家院子里,离杜小鱼的家大概有两三里的样子。

杜显也不知道该怎么打听,他本来就是个实诚人,平日里话也不多,只领着杜小鱼在刘夫子家附近瞎转悠,还怕被撞见,毕竟打听别人家私事并不好,万一被刘夫子知道可就留下坏印象了,指不定会对杜文渊不利。

杜小鱼觉着好笑,这个爹爹也真算是老实到家了,就指着前面不远处一户农家道,“爹,我口渴了,去哪里要点水喝吧。”

农户家里也幸好有人,一个老妇在外头晒被子,脚边有个牙牙学语的孩童,满地在爬。

“啥事?”看见杜小鱼父女俩在探头探脑,老妇就走过来。

“大娘我想喝水,能不能给点水喝啊?”杜小鱼冲她甜甜一笑。

农家人大多朴实,又见是个讨喜的小丫头,老妇笑道,“水家里多的是,来,进来进来,你们是隔壁村子里的?”她以为是来走亲戚的呢。

杜小鱼回道,“不是,我们是来看我二哥的,他在刘夫子那里念书。”她没有提杜文渊的名字,一般村子里的人即便不认识脸,但名字或许耳熟,农闲的时候都喜欢聚在一起唠嗑,指不定就听过。

“哦!”老妇露出羡慕的表情,“你二哥是个读书人呀,刘夫子在我们这儿可有名哩,听说只收二十个学生,看来你二哥是个聪明人!”又抬头看看杜显,“是你儿子吧?命好啊,我家这小子长大了也去刘夫子那里。”

杜显谦虚道,“他运气好,也不咋聪明的。”

杜小鱼蹲下来逗弄那孩童,一边问,“大娘,你跟刘夫子熟不熟啊?”

“我们大字不识一个的,哪能跟刘夫子熟,也就是跟他老娘偶尔说上两句话。”老妇从房里端来两碗水,有些不好意思,“也没茶,你们将就喝吧。”

杜显忙感谢,接了过来。

杜小鱼见他又不问,只得说道,“刘夫子最近下午总是不太教书,我二哥老是早早得就回来了,大娘把他说那么好,我看他很偷懒呢!”

“小孩子胡说八道,刘夫子怎么可能偷懒,肯定有事情。”乡里人都是很尊敬读书人的,何况是考了秀才的夫子,杜显也是其中之一,听不得杜小鱼这么说,又看看老妇,解释道,“她不懂事,刘夫子肯定不是这样子的人。”

老妇笑笑,“小丫头说话哪能当真,不过刘夫子最近是有事,他老娘急吼吼的要给他找媳妇,每晚都能听到他老娘骂人呢,说刘家无后,刘夫子不孝,哎,刘夫子可怜啊!以前跟他娘子感情好得不得了,谁料到一场病就死了,只有个女儿,也难怪他老娘发火,刘夫子现在还惦念着那个死去的娘子不肯娶哩!”

没想到刘夫子倒是个情深的人,不过大概最近顶不住了,杜小鱼心想。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杜显奇怪道,“那刘夫子干什么下午不教书?”

老妇摇着头,“这还用问,要去找媳妇呗,他老娘都要寻绳子上吊了,刘夫子也只能去找了,”说着想起来又加一句,“为这事好像也是烦心的很,我倒是听到说常常在喝酒呢,不过刘夫子有才学,哪儿会愁找媳妇,总归很快就有的。”

杜显弄明白就要回去交差了,谢过老妇牵着杜小鱼往回走。

赵氏知道刘夫子是因为这种事而疏忽了教书也就没有太过指责,毕竟他教得也是极好的,有目共睹,而娶媳妇,正如老妇人说的,她也觉得刘夫子条件不错早晚都能找到,也就这段时日松散些,只要没有真的跟杜章勾搭堕落就行了。

傍晚杜黄花他们就插秧回来了,老庞跟他儿子都长得很壮实,也很像,都是浓眉大眼,黑红皮肤,劳动能力那是很强大的,一天就把秧苗都搞定了。

赵氏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表示谢意,毕竟插秧很重要,关系到家里部分收入,今年的秋收就指望着它呢!

“哎呀,大妹子,真是劳烦你了,弄这么多菜。”老庞不好意思得搓着手。

赵氏笑道,“哪里的话,这么多年都依仗老大哥帮衬,实在算不得什么,快坐下吧,我特地打了壶酒给老大哥喝呢。”

这时杜文渊也到家了,几个人围坐着说说笑笑,吃吃喝喝。

难得菜那么丰盛,虽然没有肉,但也很能引起食欲,杜小鱼拿着块油饼喜滋滋得啃着。

杜家有时候也吃面食,就这些天的观察来看,面食跟大米各占一半,赵氏虽然菜炒得一般,但是烙饼啊,擀面都是一流的功夫,所以杜小鱼怀疑这个北董村是不是属于北方的?她以前是南方人,从未在北方生活过,只知道那里的人喜欢吃馒头面条,而赵氏在这方面手艺很好可能跟地域有关系。

“相公,你刚才走路都不弯着腰了,是不是好一点了?”赵氏说着话忽然提到这个。

杜显忙坐坐直又躬了下身,惊讶道,“还真像好点了,哎呀,老大哥,你这方子可厉害啊!”

杜小鱼嘴里含着饼往老庞看过去,却见他脸上表情有些古怪,然后他往杜文渊看了一眼才说道,“还是你有运气,这方子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兴许是我爹早前找回来引火用的,就被翻出来了,”他哈哈一笑,“有用就好。”

赵氏喜笑颜开,觉得看到希望了,“明儿我再去抓几贴,你这病要是真好了,老大哥可就是咱们恩人那!”这病有十年左右了,每次发作都得花去不少银子,除了心疼杜显,也会让她想起极为愤怒的一件事。

这时,老庞又看了眼杜文渊,说道,“跟我没什么关系,要谢就谢这方子吧,你们也是好人有好报嘛!来来来,喝酒喝酒,这事值得庆贺下。”

一家子都很高兴的样子,唯有杜小鱼盯着杜文渊看了又看,等后者感应到的时候,她移开了视线。

第008章黄雀在后

杜文渊最近都没有教她写字,杜小鱼很郁闷,虽然想直接问这个二哥,可这些问题哪是一个七岁小孩子问得出来的,就只能压在心底,不过她发现一个事,杜文渊房里隔几日就会放着不同的书,大概是跟朋友交换着看的,这样信息量就大了,看越多对这个世界越了解。

所以她不打算借他人之手了,反正她有的是机会溜进房间看书。

天一日日热了,夏天令人难熬,但乡下还是有好处的,地大空旷,总是有风吹来吹去,也就不那么炎热了。

这日,杜显跟赵氏去了田里浇水,杜黄花在房里绣花,眼见她眼皮子越来越重歪在躺椅上的时候,杜小鱼悄悄跑进杜文渊的房间,把门合上只留了一条细缝。

书桌上摆着三四本书,书页都有些发黄了,杜小鱼第一次看到这些线装书的时候就有些惊讶,这些纸的质量都很不错,颜色也白,可见造纸术已经极为发达,而此前看到过后唐书,她也确定历史上是有唐朝这个时代的。

她一目三行得看着,虽然是繁体字但大致意思也明白,只不过越往下看她脸上的表情就越奇怪。

没错,这个国家仍是中国,早前也有春秋战国,五代十国,亦或是唐朝宋朝,可是,就这些书上记载的大事件却与她学到的历史知识不吻合,比如西汉开国皇帝本应是刘邦,结果这个时代却是个叫吴正的人取而代之了,而诡异的是,历史的轨迹偏偏相同的可怕,每一朝皇帝统治的时间长短都是一样的,分毫不差!

真是奇怪的事情!

杜小鱼合上书,现在这个朝代也叫明朝,却是一个姓陈的人创立的,朱元璋这个名字根本就没有提到过。

但也罢了,好歹知道这个国家处于什么时期,如果按照之前对比的情形看,那么她所处的明朝该是处于一个繁荣兴盛的状况,可比历史上称为“仁宣之治”的时代,这一点无疑是令她高兴的,不然身处战乱时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