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鱼跃农门 >

第126部分

鱼跃农门-第126部分

小说: 鱼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惊吓确实会导致拔毛,怀了兔子也会,不过这种情况,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是因为那人在兔子断奶后没有好好喂养,加上受凉才会导致拔毛吞食的。”异食癖一般都是身体缺乏某些营养,那小贩子最近几年发了财,轻飘起来,估计养兔子没有以前细心,投食又单一性,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可李锦还是不太明白,喂得不好怎么就会拔毛呢?

其实要认真追究起来,杜小鱼还真无法解释,反正兔子缺少了一些像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就会有异常举动,而拔毛特别容易群起仿效,一发不可收拾。

忙了两个时辰,总算把兔子都安顿下来。

刚才点算了下,这批共有一百十二只,有五只基本是救治不了了,皮肤全都溃烂,奄奄一息,有二十来只属于中度的皮肤损伤,暂时单独的放在竹篮子里,还有四五十只有轻微的受伤,根据观察,确定没有拔毛情况的就放一起,有拔毛的分开摆。

最后完好的也就二十几只,拿到另外的厢房再看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异样的话,就能放到兔舍去了。

“这伤也只能让它慢慢长好,李锦,这几天你多看着,要是变严重了再告诉我。”她叮嘱几句,出去屋外囤放饲料的地方配置草料。

苜蓿,黄豆,玉米,食盐,麸皮……

有十来种,硬一些的稍稍绞碎掺和在一起,越多营养越全面,她其实一直都想制作成那种颗粒的兔粮,可惜不好存放,只能作罢。

差不多弄了两大竹匾时,李锦道,“我来吧,你去歇着。”

她也确实有点累了,闻言笑道,“好,反正跟咱们以前喂幼兔的差不多,不过苜蓿多放些,总的分量减少些喂了试试,好的话再增加。”她目前也只想到这么一种办法,若真只是缺乏营养,那么这些已经完全满足,应该就不会再拔毛吃了。

李锦点点头,拿起地上的空竹匾,去各个口袋里取相应分量的饲料。

“最近看书看得怎么样了?”杜小鱼坐在矮凳上跟他闲聊起来,“我估算着,你存的银子也够租个店铺了吧。”

“差不多。”李锦笑起来,他又涨工钱了,几年下来存了七八十两银子。

“到时候要开锦缎铺的话可以去齐东县买进布料,我姐掌管红袖坊,与那边几家掌柜都有些熟悉,你至少不会太亏。”

李锦手停了停,“我走了,那这儿……”

“大不了我自己看呗,我爹现在不下田了,弟弟妹妹也大了,其实空闲的时间挺多的。”

“那药田呢?”李锦问,她两边顾得过来吗?

杜小鱼挠挠头,“再请人吧。”却是说的不大肯定。

现在的情况,基本上兔舍她都不管了,就连繁殖的事情都交给李锦打理,要是他真的一走,手忙脚乱是肯定的,可是他有他的路要走,倒不好挡人前程。

“再说吧,布料的知识我还记不大住。”李锦背过身去,只见他身量好似又高了些。

杜小鱼不禁想到初见他的时候,那么矮小,取饲料他还需要踮着脚呢,可是那样认真卖力,一晃就四年多过去了。

空气静静的,两个人都不说话,杜显在远处看了会儿,忽然发现,挑来挑去,身边可不是有一个最合适的女婿人选

虽说不是秀才,可是也看着他几年了,人品自不用说,孝顺,脾气还好,任劳任怨。

越想优点越多,他一溜烟的往回跑了去。

看他眉飞色舞的,赵氏奇怪道,“有什么好事不成?”

“你看小锦这孩子怎么样?”

赵氏向来对他印象也是好的,自是没有一句坏话。

“你觉得好就行了,我早些怎么没有想到”杜显喜得眼睛都眯起来,“他们家孤儿寡母,索性接过来一起住,小鱼就算嫁过去了,不也等于在自个儿家么?我一直舍不得她,如今可好了”

赵氏总算听明白了,原来是看中他做女婿了,忍不住皱眉道,“你又是一厢情愿,怎知女儿也肯?”

“我看她对小锦也不错,必是不讨厌的。”杜显很笃定。

“不讨厌就能嫁了?”赵氏道,“还说什么接过来,那跟上门女婿有什么区别?他们李家就一个独苗,肯不肯还不一定呢。”李锦的母亲白氏是个看起来温婉的,可是听说当年抛弃了家族嫁给李锦的父亲。

这样一个女人,性子定是极为坚韧。

“不肯也没事,咱们补贴补贴,他们家盖个新院子就可以了。你看小锦跟小鱼一条心,一个管兔子,一个管药田,不知多好呢”

赵氏心里略有松动,大女儿那边,将来也许真会跟着白与时去到远处,她倒是不好挽留,若是二女儿能留在身边,确实是一件庆幸的事。

李锦肯定是不考功名的,安安分分的过日子未必不好。

“不知道小鱼到底怎么想。”这个女儿太有主见,不是他们可以左右的,她说道,“你也不要太上心,她不肯,咱们也没办法。”

杜显想起女儿生气的样子,热心淡了几分,“娘子说的也是。”

“叫我说,倒也不急,先试试她口风,这两个月过去便要十四岁了,她自己应该也晓得境况。”十四岁一般人家都差不多要说亲了,要是十五还不定下来,父母就得跟赵冬芝一样,为女儿的事情急得慌。

“还是娘子想得周到。”杜显点点头,“那就等过完年,寻个机会听听再说。”

两个人商议一番,外边儿的杜小鱼完全不知道,正跟李锦在喂兔子呢。

第182章重病

第182章重病

那批兔子的情况开始好转起来,看来果真是缺乏营养的缘故,加上隔离开来,互不干扰,也就不再拔毛了。

就是伤了皮肤要慢慢养,尤其是严重一些的,恐怕得要几个月的功夫才能完全康复。

不知不觉已到寒冬。

杜清秋这日吵着要吃饺子,杜小鱼就去秦氏那边拎了一大条肉回来,刚到院门口的时候,就见一个人贼头贼脑的往他们院子里瞅,又怕被别人瞧见,左顾右盼,摸样十分可笑。

她走近一看,还当是谁,原来是朱大夫。

“朱大夫,我们家请你上门给牛羊治病了?”她在身后忽地说道。

朱大夫吓一跳,竟被那死丫头逮到了,老脸顿时挂不住,哼了声,“怎地,还不准老夫路过这里?”

“哦,是这样,那朱大夫走好。”她笑嘻嘻道。

朱大夫气死了,拔脚就走,但没走几步又转过头,盯着杜小鱼道,“听说你治好了那批拔毛的兔子?”也是听村民提起的,他活了六十多岁还头一次听到这种事,居然会一起拔毛吃毛,到底是什么怪病?

看来还是在打怎么治疗兔子的主意,杜小鱼嗯了一声,“差不多了。”

他走回来,忍不住心中好奇,也不顾要面子了,问道,“这是什么病?据说还把毛都吃进去了,是不是?”

“我也不晓得是什么病,吃毛病的吧。”杜小鱼随口道。

朱大夫很不满,指着杜小鱼,“你这丫头不老实,我问你,你真就不考虑老夫的建议?你到底有什么不满足的?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那银子您自个儿都不要,我干什么非得要?”其实杜小鱼被他吊足了胃口,朱大夫真的不像是要抢她生意的,可是他那么在乎兔子的治疗方法干什么呢?他在兽医之中已经是佼佼者了啊

朱大夫答不上来,胡子一抖一抖的,“丫头,你真要好好想清楚,机会是难得的,以后老夫难免会后悔呢”

他三番两次这么说,杜小鱼已经没有耐心跟他周旋了,说道,“你要是不告诉我真正的目的,我肯定也不会告知你的。”

“真正的目的?”朱大夫吃人似的,吼道,“老夫能有什么目的,不过是奇怪你这娃儿怎么会治兔子罢了还能有什么目的?”

此地无银三百两啊,杜小鱼哼了声,推开院门进去了。

朱大夫跳脚道,“你,你别走,你……”声音忽然哑下来,掺杂着痛苦的低呼声,极为怪异。

杜小鱼只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看时,朱大夫已经一头栽倒在地上。

到底是个老人了,她忙跑出去,想扶他起来,谁料他眼睛紧闭,牙关紧咬,面如金纸,竟是人事不知了

杜小鱼赶紧回屋叫来杜显,何成,两个人把朱大夫抬到屋里平放在床上。

“这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会晕倒在咱们家门口?”杜显急道,又叫何成去请大夫。

“我哪儿知道。”杜小鱼也是摸不着头脑,可能是年纪大了吧,她问道,“朱大夫有没有什么家人,最好都叫过来。万一大夫说什么,我们又做不得主的。”

“我这就去叫。”杜显披了件厚外套出门去了。

赵氏盯着杜小鱼瞧了瞧,“刚才我在窗口见你跟朱大夫好像说了会儿话。”

“他问我治疗兔子的事。”杜小鱼说着一愣,难道是受刺激了不成?不过这可怪不了她啊,她也是直话直说,又不晓得朱大夫这般脆弱的,竟然就晕倒了。

何成很快就领着季大夫过来,季大夫好像早就知道朱大夫的病,竟然都不把脉,直接往他嘴里灌了个药丸。

赵氏也觉得奇怪,但没唐突问,只道,“朱大夫这病严不严重?”

季大夫叹了口气,指一指脑袋,“他是这里有病,请了好多大夫都治不好,束手无策,也只能……哎,看他造化了。”

脑袋里有病?杜小鱼疑惑道,“我看他精神挺好的。”

“平常是不错,发作起来据说疼得厉害,我只在这儿说说,一会儿他要是醒了,你们可要当做不知道。”季大夫摇摇头,“我也叫着多多休息,他偏是不听呢,说时日无多,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做成。”

脑袋疼?杜小鱼到底是生于医术发达的时代的,便想到是不是脑袋里长了肿瘤,听说就是会疼得晕倒呢,可惜这边的大夫不具备开刀的技术,要真是如此,确实不好治。

她对朱大夫多了几分同情。

不到会儿,朱大夫的女儿,女婿也来了,还有两个徒弟,见他这个样子,登时哭成一团,尤其是他女儿,哭得撕心裂肺,叫季大夫救救她父亲。

季大夫其实都不确定朱大夫能不能醒过来,只能无奈的劝两句。

赵氏看了不好受,也帮着劝慰,说朱大夫医术高明,帮村民救治了很多牲畜,一定可以逢凶化吉云云。

朱氏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说她父亲在兽医的知识上花了很多心思,常常看书到深夜,有时候为些难治的病症,一晚上都睡不好觉。人道他性子古怪,只有她这个女儿晓得他付出了多少努力,花费了多少心血

那头疼的毛病就是因为这样才长出来的。

幸好朱大夫后来还是醒了,只头脑有点糊涂,被他女婿,徒弟给抬回去了。

“想不到朱大夫竟然得了这种病,听说那几个弟子都没有得到他的真传呢,有些病还得要他亲自动手。”杜显极为可惜,“能好起来就好了,不然这功夫可不就失传了?”

“是他藏着掖着不肯教吧?”赵冬芝听说这事,撇撇嘴道,“都几十年了,我就不信教不好”

也不是没有可能,古代很多技艺没有传下来,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看得太宝贵了,到死都舍不得撒手。

“小鱼,你那花都卖光了,明年再多种几亩。”赵冬芝又说到别的事情上去了,“我看种些别的,像栀子花啊,桂花啊,多好,到时候泡一起肯定好看。”

说到花茶,量不多的话她自个儿可以晒干,但是大规模种植就不同了,这得要齐全的设施,跟做茶叶是一样的,而且花种不同,操作方法不一样,收获期也不一样。若是光靠阳光是不太可能的,连续阴雨可不就得毁了?

所以,种花可以,做花茶也许交给别人更好,她只卖卖花就行了,不然真忙不过来。

“县里除了姜家,还有哪家是做茶叶生意的?”

赵冬芝想了想道,“吴家,他们家最近几年连续开了两家茶叶铺,那姜家你晓得的,大儿子闯祸被打坏了腿,性子也变了,成天不着家,根本不管铺子,二公子又死了,可谓后继无人,姜家老爷急得大病一场。吴家趁着这机会,拉了不少生意过去,倒是越做越好。”

杜小鱼点点头,也不再多问,想着有机会去试试,若是吴家愿意,她可以提供花,不过也有遇到过河拆桥的可能,吴家兴许会想到自己种花,那她这条路就会被堵死了。

但要她自己去学制花的一整套手艺,好像也不太容易,想来想去,倒是没有一个万全的法子。

黄立树明年二月就要去考院试了,最近也特别用功,都不太见到人,只黄立根跟黄立荣还是孩子似的,期盼着新年的到来。

对春节,杜小鱼是有些恐惧了,一年过去,她又要大一岁,越来越接近面对嫁人的选择。

幸好还是有人支持她的,春节刚过,李源清的信就到了。

“爹,你听听,二哥都说我还小呢,说不急着嫁人,还说京城里好多小姐都是要十六七岁才考虑这事的。”她扬着信,颇为得意。

杜显瞪大了眼睛,不信道,“是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