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香港从1949开始 >

第400部分

香港从1949开始-第400部分

小说: 香港从1949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年的新闻生涯所积累的经验,爱德华。默罗知道张力肯定还动用了别的手段,也肯定张力还有别人所不知道的底牌。可是,这个中国人就比那些看麦卡锡不顺眼的美国人更加强大?显然不可能。可为什么他会成功,美国人自己却没什么表现呢?

他一直很想看看张力,并访问一下对方,在电视节目里向张力提出这些问题,哪怕让他去ABC的节目里去访问也行。他自信,虽然ABC那个小约翰的名头也不算小,可这小子的新闻报道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那里比较受欢迎,在他这个宗师面前却还嫌嫩了些,只要他愿意,ABC总裁伦纳德。戈登森未必不会同意由他主持一期。

不过很可惜,他虽然很想,CBS的老总,他的老大威廉。佩利却打死也不愿意。没错,就是这位老大把他给炒了,可是,没有这位老大,他现在说不定已经死了,就跟那个信任他,相信他所说的每一句话的小伙子一样已经不在人世。而且,威廉。佩利一手提拔了他,不仅把他从伦敦分部弄回来,还提拔他当了负责新闻事务的副总经理,可惜,由于不懂预算,而且总是不忍心解雇不称职的人员,他只在那个位子上呆了两年就干不下去了。不过这肯定怪不了威廉。佩利,所以,他必须考虑一下威廉。佩利的心情。可这厮和全美广播公司的戴维。萨尔诺现在都恨张力恨得牙痒痒,短时间内估计肯定是不行的。

但他没有想到,机会很快就来了。朝鲜战争结束,中美双方正按程序交换俘虏,中国方面却突然提出暂停……而这把火,又烧到了张力的身上。这一下,威廉。佩利立即就对他解了禁,甚至还主动负担了机票钱,只要求一样:一定要把真实的情况从张力的嘴里挖出来。……爱德华。默罗清楚,自己的老总是看到了张力这一次的不利处境,所以才故意这么做的,想报复一下张力当初在法庭上对自己的暗损。而看到张力现在的处境的也不只是他们哥伦比亚公司,许多美国人都猜得到张力在这一次中美交换战俘的行动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现在的关键是,张力到底会怎么回答这些提问,他的回答又会不会影响到他现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向麦卡锡开火,并且掀起了那么大的风潮,虽然人们都没说,可张力现在就是美国人心中的英雄。

……

“默罗先生,能不能问一下,除了麦卡锡,还有谁指责我是阴谋家,蓄意跟中共方面合作,导演并且亲自出演了这么一出戏?”

张力并不知道默罗后来的遭遇,也不知道眼前的这位主持人爱德华。默罗在电视新闻界到底是个什么地位,但他知道,这人很有名,而且对新闻一向追求真实,不畏权贵,这就值得他尊重。

“这个,我想我没必要说太多。一是因为人很多,我没有总结过;第二,如果您愿意的话,很容易就能查到。”爱德华。默罗微笑了一下,“不过我可以告诉您,他们大多数都是一些政治人物。有很多都是议员!”

“那你觉得他们说的对,还是错?”张力又问道。

“我觉得他们没有说错。您确实在这一次中美交换战俘的事件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或者说,你一直都在帮助中共方面,是吗?”爱德华。默罗反问道。

“既然你们都已经知道,又何必来问我呢?”张力笑问道。

“您承认了?”爱德华。默罗讶然。张力居然承认?

“我当然承认。这本来就是事实。”张力笑笑,“不过我要申明一点:我不是什么反面角色。”

“能说说理由吗?”

“这需要理由吗?如果需要的话,那些真正思考,而没有其他用心的人肯定会为我找到的。我是中国人,而且中国在这一次的事件中是受害者一方,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帮忙?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帮忙?我是中国公民!”

“……你说的对。”

第三百五十八章 建立个电视台?

爱德华。默罗在美国新闻界的地位勿庸置疑,其人对待新闻的态度也是众所周知。虽然感激张力,但绝不可能因为张力在控告麦卡锡的时候顺便提了一下他,对他表示了一下同情,让更多的美国人知道了他这个敢于坚持真理,不畏权势的新闻主持人,就不顾立场的一味支持张力,甚至为他开脱。

可是,他最后还是对张力表示了自己的支持。

“爱国,并且尽自己的能力去救助自己的同胞而已,这是罪责吗?何况,这些事最不对的,就是我们的军方……在战场上没有打败对手,却在战场下去玩弄这种有违国际公约的手段,这不得不让我感到齿冷。可惜的是,我们的政府和国会之中还有些人在对这种行为进行默许……他们明知道正在发生什么,明知道这件事如果被人知道,我们那些不幸被俘的小伙子们就有可能会有一部分被永久的关押在中国,可是,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战士是什么?工具,而且是他们随手就要可以抛弃的工具。我为这些遭遇可悲的战士们的悲哀,当他们为祖国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去流血,甚至献出生命的时候,政客们却在以他们的自由和生命来过行一些可笑的,同时又极为可耻的行径。”

“我从来没有进行过这样的采访。按照我原先的想法,张力就算不会百般抵赖,也会通过各种方法来推脱自己身上的责任,毕竟他现在是ABC的拥有者,如果想要ABC发展,就必须迎合美国的民众,而他现在的这种做法显然是跟这一条相违背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没有推脱,甚至连一点点的解释都没有……我对他的整个采访只有十分钟,其中的前九分钟时间是我们相互见面,介绍,还有就是我向他陈述这一次采访的原因和目的。但是,我真的没有想到,他的回答居然这样简单。他承认了!他承认他在这一次跟随麦克阿瑟将军采访中国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手段,毫无讳言!可是,面对这样的回答的时候,我却无话可说!”

“当然,无话可说并不代表不想。我当时很想说中国并不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把那些中国军队的战俘运到台湾,其实也是送还给中国。可是,这个理由我不敢说出口,因为,我害怕受到一名爱国者的鄙视!”

“我在香港听到了很多有关张力的传闻。跟许多名人一样,人们对他的看法一共有三种。一种支持并赞赏,还有就是祟拜;另一种是厌恶,甚至是憎恨;至于第三种,这种看法比较客观,也很中立。但我必须要说的是,支持并赞赏,而且祟拜他的人占了绝大多数,甚至还有一部分是英国人……一位在香港政府里面工作的英国官员告诉我,因为张力,现在香港的环境好多了,不论是治安,还是经济。他的妻子也不再担心孩子们走在路上突然碰上黑社会……虽然那些黑社会的人不会主动的伤害英国人,以及所有的白人,但是,原本恶劣的治安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还有人说,张力应该从政,那样的话,他的才能才不会被浪费。或许这种说法没有错。我虽然只是刚刚认识这个人,可从他的作为,我知道,这个人是一个愿意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付出的人。而且不计得失。这比那些只会拿着我们人民的支持,却又拿我们的士兵们的自由和性命进行赌博,通过扣留战俘来显示自己存在的政客们要强无数倍。”

“我不支持张力。他的行为阻挠了我们战士们的回归。但是,我却拿不出反对他的理由……《日内瓦战俘公约》,美国也是制订者之一,可我们却自己违犯这条法律。而不久之前,我们自己制订的宪法也不能保证我们自己人民的权力……”

“跟张力实际的交谈就只有一分钟,他一共只说过两句话。一句承认了他自己在中共扣留美国战俘这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另一句是一句问句,他问我:美国的政客们怎么那么清闲?不关心那些被扣留的战俘,却关心他这个小角色……难道他们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吗?”

“上帝。虽然我不认为张力就是一个小角色,可是,他的这句话说得真对!”

“不管怎么样,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把那些被扣留的大兵们给换回来?难道他们在中国呆得还不够久吗?”

……

“牛啊,老板!”

“爱德华。默罗可是美国新闻界的翘楚,一代宗师级的人物,他居然都被你给说动了。了不起,老板!”

香港岛,轩尼诗道,新闻公司总部,张力归来之后,这个刚刚才建立没多久的传媒巨头终于开了第一次高层会议。不过,会议一开始,那些公司高层就忍不住先对张力进行了一番颂扬。

“我没说动谁。我只不过是占了理儿。”张力摇摇头:“不就是一个在美国有不小名气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嘛?嗯,一代宗师也没错,可是,那还隔着整个太平洋呢,有必要这么激动吗?这样心态,怎么可能建成我计划中的传媒巨无霸?”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反正,不管咱们做得怎么样,你肯定能挑出刺儿来。”全公司敢跟张力这么说话的也就只有胡家义一个,身为公司的行政总裁,尤其是张力不在的这段时间,他指挥新闻公司东征西讨,侵吞无数,颐指气使,早就养出了一种高高在上者的气势,根本不怕张力……当然,他本来就没怕过张力。

“你这是在给我挑刺儿懂不懂?我是资本家!我的职责是什么呢?是榨**们身上的每一分剩余价值……当然不能说你们做得好了。是不是?虽然你们这一年多把公司确实弄得不错。”张力笑道。

“呵呵,老板,你这是夸奖我们吧?”罗亮恒笑问道。

“不光口头夸奖,还可以发奖状。你们要不要?”张力环视一圈儿,笑问道。

“不用了。只要你能再拨点儿款给我,让我把雅加达的那几家电台盘下来就行。”罗亮恒身边,一名两鬓都有些斑白的中年人笑着说道。

“不用这样吧?《东南亚论坛报》这两年已经发展的很快了,你李大主编威风八面,名盖东南亚业界,何必这么死拼?老罗可是很担心你的身体。”张力笑道。原来,这中年人赫然正是当初在张力和胡家义初入报界创立《香港人报》的时候就朝他们下黑手,差点儿弄得他们报社倒闭的李达伦。

“累一点儿好,总比闲着没事儿强。”

对张力的“关心”,李达伦只是微微地一笑,神情似乎有些自嘲,又似乎有些什么别的情绪,不过唯独没有不服气,或者挑衅的感觉。

“明和,你还是这样……就不能改改?”罗亮恒自然知道自己这个老伙计的想法。李达伦当初就是栽在了张力的手里,而且是被当时还处于完全弱势的张力用计谋正正当当地击败的,不过他当时败得很不服气,认为是张力采用了非常规的手段,甚至是有些下作……一个小报,居然敢发文去向新中国的几大最高领导人进行一些国事上的问询,一般人哪能想得到这些?***那些人恐怕也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访问”了。而且张力还不只是把自己向***等人提问的事情在香港和澳门炒得满城风雨,还搞了什么免费发行,这可是开创了报业的先河,结果,本来那些还对《香港人报》所谓的向新中国领导人提问的事情存着一定疑问,并且也不是很感兴趣的人也忍不住了,不就是伸一下手从发报人手里接过来嘛,又不花钱,干嘛不做?结果,这一接不打紧,《香港人报》一跃成为了香港最大的报纸之一,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别的不说,光是广告费就赚的手软。当然,这还只是其次。可关键是张力居然以本伤人,拿钱不当钱,把李达伦当时主持的《港岛日报》全买下来了,不让发行到读者手里……这手段极其阴损。对一份报纸来说,无法发行到读者手里,无异于被断了子孙根儿啊。可是,当时的《香港人报》发行量已经数倍于《港岛日报》,李达伦纵然有心,面对对方强大的财势,也只有认输远遁一途。

身为当初跟李达伦一起主持《港岛日报》的副主编,罗亮恒非常清楚在得知张力的两下散手已经摸上港岛报社的时候,报社上下的气氛是何等的绝望……张力手段毒辣,出手不留情的名声从那以后,就以他们港岛报社的沦陷为开始,先从报界传起来的。而纵观这几年张力的所作所为,都莫不如是。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绝不留情,绝不让对手有任何还手的机会。即便是如麦卡锡那样在美国呼风唤雨的人物也照扁不误,而且还是直接将其从巅峰拽下,加一脚踹进了深谷。而在此之前,谁能想到张力居然有如此手段,如此能量?麦卡锡,那可是连美国总统也要让三分,甚至无可奈何的人物。

不过,收拾麦卡锡的时候,李达伦已经对张力没脾气了。离开香港之后,他躲到马来亚创办了《东南亚论坛报》,本想卧薪尝胆几年,重新杀回香港,找张力报仇雪恨。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