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超级战舰回清末 >

第27部分

带着超级战舰回清末-第27部分

小说: 带着超级战舰回清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李经述不知道的是,李仲举早在几个月下令全力改建贵州,对于各府城、县城的药店、当铺、客栈、饭店等都做出一定的规定。要求这些营业的公家或者私家店铺都要有良好的服务。

李经述马上坐到书桌旁,把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写成文章,准备明天发给父亲。

几天后,李经述见到贵州的镇武军出征,一路上秋毫不犯,没有经过百姓的良田,即便因此而多有些路也在所不惜。实在没办法,大军经过也会补偿百姓本来两倍的收入。

最让李经述惊讶的是,贵州各府的百姓竟然帮助大军运送粮草,并且是自发性的。这在其他省是绝对不可能遇到的,即便是京师也不可能。

真是官民一家亲,李经述终于知道李仲举的伟大了,他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把贵州打造成现在这个现状,可见李仲举的人格魅力有多么强大。

李经述想的很多,李仲举的人格魅力确实无比强大,也正因为于此,李仲举才能聚齐一批忠心爱国的同道中人,真心为华夏民族的富强而努力的人。

李经述决定要去亲自见识一下贵州这位传奇的人物李仲举,他必须去见识李仲举,否则他心中会不安。

李经述马上准备南下去寻找李仲举。

张之洞率领大军已然来到庆远府,说真的张之洞有些头疼,不知道怎么面对李仲举,但是他还是有打败李仲举的自信。

毕竟能被后世称为“晚清四大中兴大臣”之一的张之洞还是非常强大的,但是这只是相对而言。他没有真正见识过李仲举的强大,否则他绝对不会这样想。

张之洞知道李仲举深得民心,他只不过是不想杀害一个真正得民心的人而已,并不是他不想和李仲举为敌。

谁不想扬名立万,张之洞就是个矛盾的人,同时她又想打败,收复贵州,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张之洞坐在庆远府城的知州府中,思考着下一步怎么走,难道招降李仲举。

恩?

不错!

就这样!

对!招降李仲举。

张之洞瞬间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走动,思考着怎么才能成功招降李仲举。

第五十二章 君子约定(上)

经过慎重考虑,张之洞提起毛笔,给李仲举写了一封长达十页的书信,派出一个将军,要他亲自交到李仲举手中。

这个将军马上发誓,“大人,末将保证,信在人在,人亡信无。”

张之洞点点头,这是他最信任的一个银甲将军,都很了自己十几年了,是他从家奴中提拔上来的一个力量很强的年轻人。

银甲将军辞别张之洞,带上十几个亲从,马上赶往黎平府,他听大人说,李仲举目前就在黎平府中,他只要前往黎平府,就一定能见到李仲举。

半天后,银甲将军进入贵州省地界,银甲将军说明原委,自有镇武军带领银甲将军去见刘江。刘江再告诉李仲举。

李仲举马上下令,召见银甲将军。

李仲举看着面前的银甲将军,感觉良好,此人不卑不亢。

“李总督,末将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大人麾下将领,我家大人让末将把一封信亲自交到您手中的信。”银甲将军顿时说道。

李仲举淡淡道,“那你交给本督吧。”

“是大人。”银甲将军不敢怠慢。

李仲举接过书信先把信放到桌子上,“你先在府中住下,本督两个小时内会给你答复。”

银甲将军马上道,“末将等候大人9的佳音。”

银甲将军被一个侍卫带下去。

李仲举打开张之洞的来信,“贵州总督李仲举,余特别钦佩阁下之才华,不想阁下的才华被埋没,所以想请阁下投效朝廷。吾辈一起为国出力……”

李仲举眉头微皱,张之洞只是很欣赏自己,想收自己为麾下,即便是同殿为臣。一旦加入清廷,慈禧太后,能放过自己?

再说,让自己加入清廷,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加入清廷能拯救整个华夏民族,自己能更好的利用战舰系统。

不!

不!不!

不!不!不!

这一切都不肯能,清廷是一个腐败集团,真要不是有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寥寥数人苦苦支撑着,不知道会沦落到何种田地。

清廷面对外国列强,何等态度?这才是最令人生气愤怒的,慈禧太后什么人?

慈禧太后那可是硬要把数百万两白银的军费用来修建园林的老妖婆,这样的最高掌权者,李仲举会同意加入进去?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自己重回清末,就是改变历史,让华夏民族尽快站起来,屹立于世界东方,各国都不敢随意和华夏为敌,甚至不敢为敌。

银甲将军于一个小时后,被侍卫带到李仲举书房,“大人,您可想清楚了?”

李仲举微笑着道,“不错,本督想清楚了,这是本督的回复,你带给张总督就好。”

“是大人。”银甲将军马上兴奋道。

银甲将军满怀信心的离开了,在他看来,李仲举一定是答应自家总督大人的邀请无疑。

银甲将军返回庆远府,把信件交给张之洞。

张之洞迫不及待的打开,只见信中写道。

“吾听说张大人是清廷为数不多的良臣之一,心存敬佩。7月3日,吾邀请阁下前往两省边境详细密谈,各自带领甲士不超过百人。同意,请回复。仲举。”

张之洞权衡利弊,马上决定去见识一下李仲举,看看贵州的风云人物到底怎样。

张之洞马上告诉银甲,让他再进一趟贵州,说明自己愿意在那天同李仲举进行密谈。

李仲举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出最精锐的斥候,同时吩咐周铁柱带领最勇敢的一百甲士,向着两省边境行进。

7月3日下午,李仲举如约来到相约地点,同时启动战舰系统的探测系统,发现张之洞没有进行别的布置。看来张之洞也只是想密谈而已,这样李仲举很高兴,至少张之洞的人品还是有保障的。

李仲举马上派出一个甲士,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张之洞。

张之洞同意。

两人带的甲士,不约而同后退二百米。

两人走到一起。

李仲举微笑着道,“久闻张大人才华横溢,今日一间三生有幸。”

李仲举发现张之洞穿着清廷的正一品官府,龙飞凤舞,好不威武霸气。

张之洞盯着李仲举道,“现在的风云人物李仲举,果然名不虚传。幸会幸会。”

“请!”

“请!”

两人坐到侍卫提前准备好的椅子上,彼此紧紧盯着对方。

一秒,

两秒,

三秒,

一分钟,

十分钟,

半个小时,

“哈哈哈,哈哈哈……”

两人放声大笑。

这一幕让的远处的众甲士,充满疑惑,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

“张大人好毅力,不过在下在这方面可是厉害的很,不然也敌不过张大人。”李仲举微笑着道。

原来两人一直在瞪眼,比拼毅力,最终李仲举略胜张之洞一筹。

张之洞有些意外,自己在这方面绝对是最强的,但是李仲举竟然超过自己,而且李仲举明显距离极限还很远。

张之洞笑着道,“不知李总督,选择怎样归顺朝廷,有什么要求?”

李仲举疑惑的道,“张大人,本督可是从来没有说过要投靠满清。张大人这是为什么?”

张之洞尴尬的道,“李总督,你邀请本督来这里,难道不是已经准备投靠清廷吗?”

李仲举叹了一口气,“清廷,清廷是谁在当家,暂不说我归顺清廷,清廷会怎么对我。你觉得清廷还有救吗?你看看慈禧老太婆的做法,你不痛心,垂帘听政,听得什么政?做的什么事?难道还非要让我去充当爪牙?”

李仲举接着道,“想我华夏五千年文化历史,而今却被列强随意践踏,清廷签立多少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你觉得这样的国家值得我们去卖命?”

“不管你张之洞怎么想,怎么做?你想想,你对得起祖先吗?”

张之洞一个激灵,心中有些压抑,他们这些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也试图改变,但是每次在关键时刻,都会被慈禧太后横插一刀,前功尽弃。

张之洞疑惑的看着李仲举,“李总督,今天邀请本督的来意是?”

ps:求推荐和支持

第五十三章 君子约定(下)

李仲举微笑道,“本督知道张大人,你同我一样是一个极度自信之人,本督想知道你敢不敢同本督打个赌?”

张之洞来了兴趣,“李总督,不知怎么个赌法?”

李仲举淡淡道,“我们就以这次交战证,败者无条件臣服胜者,怎么样?张大人。”

张之洞惊讶之余,开始权衡利弊,李仲举说的没错,他们两人都是极度自信的人。张之洞当然相信自己一定会胜利,所以在心中,张之洞其实已经很高兴。

张之洞经过慎重考虑,还是答应下来,“本督答应了,希望李总督言而有信。”

李仲举朗声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只要是本督输了,本督一定无条件服从张大人的安排。可要是张大人输了呢?”

张之洞当下道,“本督是不会输的。”

李仲举有些愤怒的道,“张大人就这么确定自己能赢。可要是万一,张大人真输了呢?”

张之洞沉声道,“本督要是真输了,随你处置。”

“好,本督明白了。”李仲举等的就是这句话。

李仲举又道,“张大人,自古历史的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想你现在已经看清楚各地的状况了吧,除了京师、两江两广的总督牢牢控制着辖区内的军事大权外。其他地方,那里不是总督巡抚各自控制着军事大权。”

“这些总督巡抚,难道就不是军阀的前身?就如同东汉末年、隋末一般。这代表着什么,相信张大人心里明白。你觉得清廷以后还能调动各地的军队吗?即便是两江两广,也不见的吧。”

李仲举继续道,“本督这不是说,你和曾国荃不够忠心,但是你们麾下的军队听谁的,听清廷的,还是你们的。这点你应该明白。”

张之洞点点头,倒也没有反驳,他也明白,随着四十年前的第一次对外战争后,清廷对各地方的掌控力明显开始下降。

李仲举看着张之洞点头,“其实本督毕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强大华夏民族,让我们华夏永远不再遭受欺辱。张大人,清廷已经成为扶不起的烂泥巴,难道大人就没想过,要换种方式改变。”

张之洞心中满是震惊,不过马上镇定下来,“本督对清廷忠心耿耿。”

李仲举又道,“难道有一个机会可以让华夏民族强盛,但是大人必须站在清廷对立面,难道大人还愿意充当清廷的爪牙?”

张之洞摇摇头,“不可能,……”

李仲举马上打断,“张大人还是好好考虑下,记得我们的约定,告辞!”

李仲举知道张之洞是一个文人,一个有傲骨的文人,所以必须先在他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一颗不破不立的种子。

李仲举相信这颗种子一旦埋在张之洞心中,他就会不自觉的往这方面考虑思考,慢慢的他就会发现,原来改变做事方法和手段的确可以改变民族的命运,到时候再以民族大义压他,张之洞一定可以顺利加入当镇武这个大集团中来。

这个君子相对李仲举来说,一点都不亏,因为李仲举不会输,他也不能输,他也输不起。但是李仲举绝对不会输,毕竟李仲举是比张之洞要强上不少。

李仲举知道,两广不同于贵州,贵州偏僻,清廷说真的不会真心在乎,就连巡抚统帅的军队都还是绿营兵,由此可见一般。

其他很多地方,督抚统帅的军队都是从绿营中挑选出来的精锐,组成练军,实力远胜于绿营。在其他各地方绿营这个时代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而张之洞统帅的两广练军,则是全国范围内算得上比较靠前的练军,毕竟两广之地钱粮多多,可以从列强手中购得最佳的武器弹药。

但是,张之洞不知道的是李仲举的镇武军无论装备还是士兵素质绝对胜过练军很多。

张之洞马上带领近百甲士离开这里,返回庆远府城。张之洞要回去好好准备一番。

李仲举看着张之洞离开,却没有想过要留下他,恐怕张之洞做梦也不会想到李仲举一人可以轻轻松松解决他们近百人。

李仲举也也带着众人离开。

李仲举回到黎平府城,马上把自己和张之洞的打赌告诉刘江和宋鸣人。刘江和宋鸣人听后,心中不由的一紧,毕竟张之洞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李仲举紧紧盯着两人,“你们不要有心里压力,要对我们镇武军有足够的信心。虽然对方有三万人,但是我们也有七千人马,放心我们不会输。”

“是司令。”刘江两人大声吼道,他们也就在刚在迷失了一瞬间,他们的状态马上又回来了,还是以前那种战无不胜、无所畏惧的状态。

李仲举看着两人又恢复往日的自信,暗中点点头,“你们下去准备吧,没有军令不得擅自调兵。”

“是司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