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玄欲 >

第74部分

玄欲-第74部分

小说: 玄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我一惊,“有一样东西?如果怨煞有形有物,那便不成‘怨煞’,而是形煞了!”

“隐儿,不可死板,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而本类事物又是一脉相承的,怨煞中可有形煞,而形煞中也可有怨煞。你好好想想怨煞墓局的构造和成煞的规矩法则,被下怨煞之人,他的尸体会被如何处理?”

我略略有些感念,答道:“他们的天道——眼耳鼻在人将死之际被水银和铅块封闭堵住,再贴上锁魂符咒,而他们的地门比如肛门也会被塞上刻有锁魂符咒的阴玉。”

“对。死者的满腔怨气在体内完全无法流通,被符咒一锁,气便生煞,据说能阻止死者的灵魂超升。有没有这种功效不得而知,没人见过灵魂是怎么超升的。但有一点,你却要搞清楚,怨气被堵在尸体的身体内完全无法流通,再生成怨煞,怨煞虽然弥荡在死者周身和墓局之内,但是,怨煞的根本精髓却被那枚堵住其**的阴玉给吸了去!人体阳气走天道,而阴气走地门,怨气极阴之气,自然统统徘徊在地门附近,而那块阴玉千百年来塞在那地方,吸阴占气,将怨气早已吸光,你要知道,怨煞怨煞,因怨生煞,如果没了怨,自然便也没了煞!”

竟和化解附身小兰的冤魂是同一个道理!

我再一拍手道:“隐儿懂了!将那枚阴玉找到,或将其摔碎,或降其暴晒于烈日之下,怨气既去,煞自消亡!我那朋友身陷的怨煞阴毒自也得以化解。”

“唔,对,就这样。”燕师叔颇是赞许,“不过,有一点,隐儿,你须要小心行事!”

“喔?”我一愣。

“你要知道,下‘子母煞’的墓葬地穴很是奇特,一棺在上一棺在下,且两棺又稍有理气连通,坟墓风水理气主要是为了克制子煞,母煞在上,紧紧挡围住子煞,两怨煞阴阳相生相合,因而其下的子煞一棺无论地气、土湿状况都会有些特殊——”

燕师叔说到这里,我便接了过来:“燕师叔的意思隐儿明白了,你是说,子煞尸体很有可能没有腐化?”

“不错,因为子母煞的特殊墓葬及风水理气关系,最下层的子煞一尸极难腐化,再因为其周身气脉被封住,气能生血,血能生气,你一但开掘了坟墓,从其地门里拔出了阴玉,地门一开,千百年来,第一缕阳气一旦进入其身,很有可能引发尸变,而且是活尸种类里最为极端的血尸!而根据你描述的怨煞之凶险,一旦那尸体尸变为血尸,凭你的能力……唔,隐儿,保重吧!”

听到这里,我暗自惊心了好一阵:“血尸……血尸!”

姚村长家的公鸡已经叫鸣了,天不多时便要大亮。

第116章化解之道

第116章化解之道,到网址

第117章 千古迷雾

正文 第117章 千古迷雾

第117章千古迷雾

凌晨五点钟时,喝过姚村长专门为我熬制的一锅老母鸡汤,我躺在床上睡了过去,定好手机闹钟。

到了早上八点钟,我被闹钟震醒,闻听院子内小兰还在骂骂咧咧,真是一刻不停地骂了一个晚上!

我走出去,院子内同样是围了多人,个个惊诧好奇不已。在民间,人们传“鬼上身”、“见鬼”、“撞鬼”传得神乎其神,他们这是第一次大开眼界,一位水灵灵的姑娘被拴在柱子上,胡言乱语,声音却是男子之声……这就是鬼么?

我刚一走出去,小兰就看见了我,大骂一声:“兀那厮,还不快来受死?本座要笑谈渴饮汝之血、壮志饥餐汝之肉,将你打入十八层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升……小子蟊贼、快来领死……”

老远一听,初来的人定然会以为这里有人在唱戏,唱的是岳飞的《满江红》。

但我却倏地一震:本座?

这怨煞冤魂竟称呼自己为“本座”!

我先前的推断果然是正确的——这子煞之威如此横烈霸道,此人生前可能不是俗人,而是玄门或道家高人!

而今闻听这冤魂称自己为“本座”,他生前果然是某玄门或道派的一位高人!而且是掌派之人!

昨夜受到燕师叔的提示,要化解祛除小兰身上的冤魂,以我地能力。无以强行祛除,却可以从历史事件的真相入手,只要找准一个“冤”字,冤既去而魂自消。

我心神一动,走上前,模仿冤魂的口吻说道:“尔乃一介屑小无赖,亦敢自称‘本座’?尔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不容于天地,受谴于人神。想我当年纵横天下之时,尔曹又于何方为非作歹?”

“咄!汝且听好,本座乃一正人君子,摆弄易数,祛灾辟邪,深得黎民拥戴,又有吾君垂青。何来为非作歹、天理不容?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者,乃秦会之是也而非本座!尔之口气倒也不小,本座且听汝之一叙,报上名来,吾之刀下不死无名之鬼!”小兰望着我,破口便是这一堆。

戴着墨镜,也看不甚清她的表情,但她一番话却让我稍有诧异:秦会之!

秦桧。字会之。乃是南宋有名的佞臣奸枭。

听这措词,“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者,乃秦会之是也而非本座”,这种口气,莫非,这冤魂生前和秦桧是同一朝代之人?年代相差久远的。又岂会这般比较?秦桧生在南宋,江宁(今南京)人……想到这里,我赶紧说道:“我乃栖霞山三生观石尘真人转生,尔可知我大名?”说罢摆出一副道人姿态。石尘子乃南宋隐居于南京栖霞山的一位得道高人,曾有多项天星风水地重大发展。

“石尘道兄?尔真乃石尘道兄?!”小兰情切激愤地说到这里,言辞陡然缓和,紧紧盯着我。

我喜出望外,毫无疑问,这冤魂生前乃是南宋人氏,而且是宋高宗时期的人。正是和秦桧生于同朝。言辞中便自有比较。当即,我点头答道:“不错。我乃石尘真人转生,听汝之口气,貌似汝曾认得我?”

“石尘道兄,吾青阳子也!道兄已将吾忘了耶?想当年吾曾追随道兄于天台山上讲学论道,有三日之缘,尔后又曾在扬州大醉一场……”小兰声情并茂又是一通,恳切之至。

其时,我已骇然而震:青阳子!

原来此人就是青阳子!

罗青阳,世称“青阳真人”,并非道家之人,自创玄门“青玄”,平生活动于金陵扬州及帝都杭州一带,因为祛灾捉鬼、画符灵验,在当时被世人广为传诵,罗青阳开创玄门入世入仕地先风,在大千世界里拯救苍生,于庙堂之高处济化黎民。又是玄门里首先引进道家炼丹之法的玄门中人,其炼制的丹药号称当时的“金陵三绝”之首:歌ji,女儿红,青阳丹。他炼制的青阳丹据传能治百病,传得最神的是,秦桧的一位小妾怀胎十月,久孕不能生育,痛苦不堪,秦桧急求罗青阳救治,罗青阳给她服下了一颗丹丸,不到一柱香地时间,那妾便顺利生产,但是,刚生下来的婴儿背上却有四个红字:奸臣误国!让世人想起抗金名将、正是死在秦桧手里的岳飞背上刻的四个字“精忠报国”。

罗青阳在玄门里的评价有褒有贬,最大的针砭便是,作为一个本应是与世无争的玄门中人,他却积极地在官场仕途里逢迎钻探。但是,罗青阳年仅四十一岁时神秘失踪,成了千古之谜。其亲创的玄门宗派“青玄”自也没落而亡。多有人说他在浙江天台山飞升,也有人说他看破了红尘,由玄门转入了佛门,出家了。但也有些人认为因为他醉心于官场名利,死在了南宋宫廷政变之中。关于罗青阳活动地最后史料记载是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即公元1142年。自那以后,再没见诸于任何史料记载。罗青阳在四十一岁的关头上神秘失踪,有关他的去向之谜,千百年来一直是玄门中人热切争论的一个话题。

却在此刻,同样作为一位玄门中人,蓦然得知玄门里一千古奇案的真相就在眼前,叫我如何不惊讶万分!原来,这无为县张王村的一个小山村里,竟然埋葬了一位玄门高人!而且是被陷害至死、再被下了极是歹毒阴险地“子母怨煞”!那么,千年来世人的种种猜测终于可以划上一个句号:罗青阳并非飞仙、也并非看破红尘入了佛门,乃是死于陷害!而且。能有如此财力手腕开山填河、耗费万金设置子母怨煞墓局的人,定然是官场中地名门豪富之族,昨夜燕师叔曾对我说,请人下煞的,也极有可能便是帝王之家!难道,便是宋高宗赵构杀害了罗青阳、并请人对罗青阳母子下了墓局怨煞?

我虽万般震慑,却也不露于声色。必须套出一切实情!套出其中的“冤”,我才能相机而动。

当下。我赶紧以手捧脸,假哭道:“原来是青阳道兄!想吾当年共汝醉饮扬州杏花之夜时,汝是何其潇洒慷慨!君之名声道义天下闻名,恶鬼幽魂,闻君之名自是退避三舍,老幼妇孺,诵君之声达于杨柳市井!然青阳道兄于绍兴十二年陡然杳讯。失踪莫测,石尘子我寻君三载,不得尔之下落,痛之悲之,不知君之音讯,但闻君之音容笑貌,夜半涕零而下,寥落千载之后。万不料到会于此地得遇君身……”我真怀疑我可以上台去演戏了,假情动之,亦能真泪汹涌,有古人唏嘘感慨遗风。

听得那附身于小兰身上的罗青阳冤魂更是嚎啕不已,良久镇静道:“石尘道兄,真是一言难尽。其间种种,若星辰之变,瞬息纷纭。如若斯世真乃我大宋千载之后,吾等又是何其幸甚……”

当即,我又将自罗青阳死后历史时局的种种巨变向他陈述一遍,提到南宋的覆亡之时,罗青阳懊恼悲壮不已……“那么,青阳道兄,汝到底身陷何等劫难以至身死,石尘子急切欲以得知!”我向小兰一个拜首。

“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只听小兰一声长叹。“也罢,这一段史实。料来世人多有臆测,念石尘道兄和我乃知己好友,也就讲于汝听罢!只是,连累吾八旬老母身亦惨死,不孝若此,青阳子吾愧见天人矣!吾乃大宋臣民,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吾死不要紧,然则宋室江山若改名易姓,其情何堪?吾皇实乃一无道昏君也……”

原来,在当时南宋绍兴年间,罗青阳在金陵民间一带画符辟邪祛灾、炼丹治病,被百姓传得神乎其神,人称“罗天师”,他的青阳丹也被称列为“金陵三绝”。不久,宋高宗赵构便将他召进了宫里,给了他一个历法编修星官一职,实际上则专职为皇帝占卜吉凶、预测运势,当然,宋高宗更想从罗青阳这里得到长生不老之丹药。古时皇帝谁不想长生不老、永享富贵权势?闻听罗青阳炼丹之神,宋高宗自是欣然向往。

但是,宋高宗赵构却还有另一桩心腹难言之隐需要罗青阳予以化解:宋高宗无法生育。

宋高宗向罗青阳坦言,靖康二年五月一日,他在应天府登基,建立了南宋政权。金人得知赵构重建赵氏政权,马上开始了新一轮地南侵,目地是要趁赵构立足未稳,将其一举消灭。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秋,金朝分兵攻宋。宋高宗惟恐重蹈靖康之变地覆辙,不顾主战派大臣和将领们地反对,于十月将朝廷迁至扬州。建炎三年二月,宗翰派兵奔袭扬州,攻陷天长,前锋距离扬州城仅有数十里。宋高宗此时正在后宫寻欢作乐,恰好与爱妃花贵妃同房**,**正盛。守城将领不顾太监宫女拦截,正好闯进来,高报一声“金兵即将攻来,是战还是降”,正要山洪大泄的赵构乍闻战报,猛然一惊,急剧缩阳,**虽至,但毫无精阳所泄,赵构当时也未在乎,慌忙带领少数随从乘马出城,急驰至瓜洲渡江逃跑。但是,自此以后,赵构每次同嫔妃***房,自得其乐,却毫不泄精。几年下来,嫔妃成群,却始终没有给他生下一个龙子龙孙,哪怕是位小公主也不可得。

赵构自然知道问题出在自己,但他却毫无办法,多年来求遍了天下名医,吃遍了世上奇药,仍旧无济于事:无精可泄。可如此一来,自己的江山怎么办?让子孙后人继承基业,这是古往今来任何一位皇帝首要考虑的事,但赵构却束手无策,自己断子绝孙,那么,赵家江山将不会由与自己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后人来继承,赵构日忧夜虑,不胜哀之。但多少年过去了,他却从未放弃找到名医、求得仙丹奇药以让自己获得生育能力的念头……恰好这时他闻听了罗青阳所炼制地丹药的神奇,当即将罗青阳召进了宫……

罗青阳乃一介玄门高人,推天相地何其精准?只是稍稍替赵构算了一卦,便得知了为何赵构不能生育的缘由。原来,大宋赵家江山乃是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一手打下的,但是,公元976年,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众说不一。一直以来,世人探索考证也未得其果,悬而未决。“烛光斧影”成了后人的最大猜测:《湘山野录》载,开宝九年十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