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 >

第28部分

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第28部分

小说: 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这就是人才啊,梳头女红什么的只是花架子,它不实用啊。
仪贞满意地点点头,正待再问,却是罗师娘微笑道,“还有五位公子?”
说着还看了仪贞一眼,心想,这几家交好,想必将来几位小姐的终身大事也着落在这些公子的身了。
珍珠忙道,“是啊,赵公子十二岁,是赵尚书的独子,杜公子十三岁,是杜学士的独子,王公子十二岁也是大理寺卿王大人的独子,黄御史的大公子十五,二公子十四,听说都是相貌堂堂的英俊公子。如今是咱府上的少爷正陪着在书房说话呢。”
哎呀呀,我滴个神啊,听听小珍珠这情报细的,人才难得啊!而且从好几个独子来看,这古代也不都是姨娘横行嘛。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前那些小说里估计为了富有戏剧性和冲突性,故意夸大了也是有的。
不过,姐怎么听着有点窘呢。神马英俊公子,十二三岁的小正太们,能英俊到哪里去,顶多是个美形罢了。
再一看罗师娘似笑非笑的神情,就知道师娘定是误会了。
“师娘~”仪贞拉拉罗师娘的胳膊,撒娇不已,“仪贞只是想打听消息,可没有别的意思啊。”
罗师娘瞥她一眼,“嗯。”又凉凉地来了句,“就是有别的意思也无妨啊。”
这个小徒弟行事,倒真不象普通的官家小姐,怪异得很,不大喜欢梳妆打扮,衣服首饰女红这些,反倒是对那江湖与朝堂之事更感兴趣些。
不过也亏得是这般性子,若是换了左家其他几个贞来当自己徒弟,只怕自己早就辞了这份工不干了。
想到这里,罗师娘站起身来,笑道,“这一路上车马劳顿,都没怎么活动筋骨了,走,仪贞陪师娘去练练手去。”
仪贞哀怨地跟在罗师娘身后,她是很喜欢练武没错啊,可是你能想象一个只会三脚猫的小女纸陪着一个招法老辣的老江湖过招那惨烈的情景么?
珍珠同情地瞧着这一老一少走向后院,自己则善解人意地去给小姐准备跌打药去了。





、五三 仪贞领差做西宾

“啊!…”
仪贞惨叫一声,整个人都被打飞出去,四脚平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这些年来,陪着师娘对练,姐最熟悉的还是这一招,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啊。
仪贞眼瞧着一双白绵布底黑面紧口鞋子走到自己脸前,耳听得师娘的声音从上方飘下来。
“嗯,虽然这一个多月没有正经练过了,但还是有些进步的。”
罗师娘心想,以一个十二岁多点的小姑娘能跟我拆上二三十招,已经算是不错了,自己可是用了八成的功力的。
罗师娘点点头,凉凉地说了一句,“行了,快起吧,别趴着了。”
这徒弟偶而也会惫懒起来,不过就是最后中了一掌,都没用多大力气,至于跟受了内伤一般地趴地不起么。
仪贞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其实她倒不是疼得,而是伤了自尊,原本她这一个月虽然明面上没练,可在灵魂空间里,她可是夜夜苦练来着啊,本来还想着让罗师娘大吃一惊,刮目相看地,肿么还是不能在罗师娘掌下超过三十招咧?
仪贞爬了起来,灰头土脸满面委屈的模样瞧着十分滑稽。
罗师娘扫了她一眼,虽仍是板着脸,但那眼神中却多了一丝笑意,“这两天你就练这套游龙掌吧。我正好要出门一趟,去访位旧友。”
“旧友?”仪贞双眼一亮,登时满面笑容,“师娘带我去吧?”
成天闷在大院里,可憋死姐了,虽然说姐上辈子就愿意当个宅女,可不代表姐就乐意被剥夺了出门的权利啊。
跟着师娘出门,也算是师出有名了。
罗师娘淡淡地瞥这小徒弟一眼,“那旧友还不知情况如何呢,怎生带你去?”
仪贞丧气地低了头。
“不过,等你若是能在我掌下走过四十招,师娘便去禀告了桓夫人,带你出门一遭可好?”
打一棒子也要给个甜枣吃么。
仪贞听了浑身又充满了力量,信心十足地挥了挥拳,“好,师娘您就瞧好吧。”
罗师娘便拔脚要走,虽然她不是这府里的下人,算是个客居,要想出府,自然要去跟桓夫人说一声。
“这是做什么?”瞧着仪贞拉着自己衣摆,眼巴巴的样子,“不是说了要过四十招才带你去的么。”
“哎,不是那个。”仪贞眨眨眼,讨好地道,“师娘要出门,能不能顺便帮我打听一下有没有那个潞王府的消息。”
自从潞王死了,朱常泓到了卫辉,就再也没有收到过他的音信了。
也不知道那家伙倒底有没有被封到哪个地方去当土皇帝,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罗师娘笑了一声,“要是想知道朱常泓有没有被封作郡王,你去瞧一瞧左大人书房里的邸抄不就知道了。”说这徒弟精吧,有时候也犯傻,说她傻吧,精的时候又贼精。
罗师娘摇摇头,甩手走了。
只留下仪贞呆立在当地,半晌才反应过来。
对哦,明明可以去查看邸抄的,自己可真笨啊。
想明白过来的仪贞飞速回房洗澡换衣服,也没要珍珠帮她揉跌打药膏子,便来到了外书房慎思堂,看守书房的婆子见是大小姐也没有阻拦,仪贞在书房寻找了一圈,果然在书架的一个角落处找到了厚厚的一摞邸抄。
她翻找着两年多前的邸抄,从潞王死后的日期开始翻看,果然见到了有关于潞王府的圣旨内容。
却是令潞王世子朱常淓承袭潞王,二子朱常沘封为长垣王,两个女儿为郡主,只没有提到朱常泓啊。
好奇怪,这却是为何?
仪贞摸摸下巴,苦苦思索着,这莫非又是潞王中内斗的结果?但也不至于连名字都没提及吧,就算是贬为庶人也会写上一笔嘛。想不通啊想不通,可怜的小泓哥现在在哪里呢?不会被潞王府的对头所害吧?
她正在胡乱推理时,只听书房外脚步声响,这声音熟悉之极,不是帅老爹又是哪个。
仪贞有种做坏事被抓到的感觉,忙七手八脚地把一大堆邸抄放回原处,却不想流年不利,不小心掉了好几张落在架下,慌忙伸手去够,又碰歪了架子,好几本书依次掉了下砸在了身上,疼倒也罢了,关键是正好左维明一进书房就看见抱着头坐在一堆邸抄里的大女儿,被砸得直咧嘴,却是滴溜溜地眼光直瞧着自己,一副做奸犯科被逮了现场的模样。
维明本来是带着气进来的,见了女儿这般模样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仪贞怎地在此胡为?”
仪贞揉揉头,讨好地笑笑,“爹爹回来啦?”
忙赶紧整理着书架,“女儿就是想来找本书看。”
维明一眼就看出这丫头分明是在看邸抄呢,也不揭破,自在书案前坐了,取了公文来看。
眼瞧着仪贞收拾好了地上那一堆乱,轻手轻脚地貌似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出去,便叫住了仪贞。
“仪贞,我见你年纪也不小了,每日又不爱跟你母亲学女红针线,甚有空余,为父近来管邻部院两处,事务烦多,很有些笔札书贴来往,你就每日午后过来帮着为父代笔,算做个小西宾吧。”
啊?不是吧,这就要姐每天来当长工啊?
仪贞苦起了脸,呐呐道:“爹爹不是有西宾王师爷么,还有哥哥哩。”
“王师爷毕竟新来,再说他字迹也不象我。你自小就练得字迹和为父一般,正好为父代劳。你哥哥正用功备考入场,却是没有工夫。”
仪贞心里那个悔啊,早知道姐就不拿帅老爹的字当描红的模子了,当年不过是觉得老爹的字既有颜柳之端正,又有赵王之飘逸,才拿来苦练的,谁知道就被抓了壮丁了啊…
“爹呀,女儿倒是愿意为您分劳,可这些书信笔札都是正事,女儿就怕出了什么差池,让旁人笑话啊。”
仪贞呵呵笑道,兀自不死心。就不信老爹不怕出了什么差错惹人笑。姐可是才十二岁不到十三呀。
维明就知是女儿狡辨,遂笑道,“只要用心,自然无错,如若有错,定罚不赦!”




、五四 常泓巧遇梃击案

仪贞苦着脸帮着老爹写着书信,维明虽然手里拿着公文在看,眼角瞄见仪贞那苦大仇深却又不得不卖力做工的模样就忍不住心里偷乐,不过只乐了一小会儿,想起朝中那一摊子烂事来,就心情沉重,微叹一声。
仪贞抬起头来,好奇不已,“爹爹何故叹气?”
维明本想道你一个小孩子又不懂这些,转念一想仪贞本来就不似一般的小女子,让她多知道一些也没坏处。
“朝纲败坏,妖妃惑主啊。”
若不是圣旨相召,他真是心灰意冷,一点也不愿进京的。
仪贞放下手中笔,蹭到帅老爹跟前,“爹爹,妖妃是谁啊?”
明朝她记得的宠妃里比较出名的,就属万贞儿了,不过好象万贞儿不在万历朝啊。
维明这才挑着大概给仪贞说了。
万历皇帝的宠妃郑氏,生皇三子朱常洵后,进封皇贵妃,这位郑氏一直图谋着让万历立朱常洵为太子,奈何万历已经有长子朱常洛,而自古便有立长立嫡的规矩,群臣自然支持皇长子常洛,万历皇帝却是爱乌及屋,想方设法地要立郑贵妃之子,从此为了立太子一事,朝堂上争吵达了近十五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打,各种阴谋阳谋依次登场,这便是明史上有名的“国本之争”。
维明进京之时,最艰难的的斗争已经看似结束,在李太后的强力干预下,朱常洛已被立为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看似尘埃落定的国本之争,又因着李太后的崩逝充满着变数。
郑贵妃的亲弟弟郑国泰,权相方从哲,还有吏部侍郞孙国英等人,却是结成一党,时刻图谋着将太子拉下马,郑贵妃之子福王也百般拖延着,不肯去洛阳就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身为明史小白的仪贞对这段历史自然不熟,但有两个字她却是模糊着有点印象。
正是福王这两个字,是在哪本小说还是电视剧里见过的来着,仪贞一时却是想不起来了。
维明见女儿面露迷茫之色,心想毕竟是个小姑娘,这些朝堂之事对她来说还是艰深了一些啊。
仪贞却是想着,早知道要穿到明朝来,明史就该好好看看的,现在这个万历朝对于自己来说就象路痴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记得几个地标,有地标做参照,自己还能推断个一二,若是没有地标做参照的地方,那就是两眼一摸黑啊。
见女儿也写了不少书札了,维明便放仪贞回去歇着,等明天再来继续上工。
仪贞应了便若有所思地回去了。
地标啊地标,自张居正之后,她能想起来的只有朱常洛,魏忠贤,客氏,崇祯,李自成,吴三桂,袁崇焕,长平公主,这还是因为看多了武侠小说的原因,不然连这些也不记得呢。
想到崇祯,仪贞心中悚然一惊,也不知现在离未代皇帝崇祯还有多少年,姐可不要悲剧地落到明末去当亡国奴啊。
可是从前已经发生过的历史,还能去看看书和邸抄,将来要发生的历史却到哪里找去?
想到这里,仪贞无比的怀念起谷哥和度娘来。
仪贞无比纠结的同时,在皇宫中的一座宫殿内,却有两位锦衣少年边走边说笑,其中一位个头微低,穿着一身紫色的锦袍,腰系玉带,头带金冠,面上皮肤有些病态的苍白,眉眼清秀,身板显得有些单薄。另一位则身形挺拔,肤色黝黑,凤眼狭长显得极有精神,穿着一身朱色的锦袍,也是玉带金冠,若是仪贞见了必然会觉得这位十分眼熟,正是长大了的朱常泓。
他边上的少年与他同岁,也是十六岁,不过却比着他低上一辈。乃是太子朱长泓的长子朱由校。
这二人刚刚是去御花园,散了一回步,便一同来见太子。
太子恰好正在书房,有内侍进去给这两位禀报,不多时便出来道太子让他们俩进去。
这两人一前一后,刚要朝书房走,却听得殿前一阵喧哗,只见一道高壮的身影势如疯虎,直朝书房扑了进去。
后面有两个跌跌撞撞的老太监挥着手追过来,其中一位满脸是血,更显得惊怖吓人,尖声叫着,“护驾!护驾!快来人啊!”
眼瞧着那身影已经近了书房门口,一个小内侍壮着胆子吼了一句,“什么人,竟敢…”后半段登时化为惨叫,一道棍影砸下,小内侍应声倒地,也不知是死是活,血洇满地。
朱由校本来走在最前,见了这异变也不由得向后一顿,腿登时就软了下来,“啊,有刺客,小七叔我,快来人…”他虽是自认为用尽了力气在吼,其实那声音比平时说话也大不了多少,还不如老太监的尖叫声管用。
而被他叫着的朱常泓,早已经几步抢了进去。
书房里已经倒了个小太监,还有一个挡在太子面前,正结结实实地挨了一棍,几乎都能听到骨头断裂的声音,这位忠心耿耿的小太监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声。
太子举着一张椅子,准备着第二下落到自己身上好用来挡上一挡,他活了三十五年,没有一天不在阴谋诡计中度过,他的父皇对他这个长子视同无物,若非有太后护佑,他现在早就埋骨不知何处了,而今太后仙去,果然阴谋又开始了么?
朱常泓瞄了屋内,拿起一个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