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 >

第19部分

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第19部分

小说: 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路迢迢,虽然不如在家中方便,但是能看到各处风土人情,仪贞还是很开心的,而且,许是因为习武和有灵魂空间滋养,仪贞的小身板也很健康,并没有什么水土不服或是舟车劳顿引起的不适,反而象个小马驹一般活蹦乱跳的,一看到好风景精神头就来了,时不时还要磨着帅老爹下马车去逛一下。
维明本来还担心女儿人小体弱,赶这么远的路,恐会受不住,虽知仪贞却比个小子还皮实,不由得心下暗自点头,这个女儿倒不似寻常,聪明伶俐,资质不凡,且有些诡计心思,恐怕将来教养之职,还得由自己亲自来。
想到自己罚女儿抄写大字,仪贞便如期交上了,看着字迹工整认真,本来心里还算满意,却看着看着觉得有些不对头,这字迹也太工整了些。且每一页都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就有鬼了。
待到她小书房里搜检一张内有玄机的硬油纸来,维明这才明白原来这小女儿家偷懒弄鬼,在油纸上写好了字,再用小刀把字抠出来,做成了大字的模子,再将模子蒙于纸上,用大笔一刷,一篇上百字的大字就出来了,省时省力,而且还可以重复利用…
好个鬼丫头,还给老子整出雕板印刷来了啊。
维明瞧着又好气又好笑,便又罚她在路上背金刚经。





、三五 辞官千里为思亲

左维明领着女儿仪贞进了大门,路边众仆见家主回归,尽皆折身行礼,以示欢迎之意。
仪贞东瞧西看,那宽阔的一水青砖铺就的地面,道路两边竖着的六根石制旗杆高高耸立,两边高墙足有三四米,望着就有一种森然之意。
对面二门两边一溜儿房舍,房舍前种着一排排的石榴树,看着已经结了不少的青石榴了。
刚进二门的垂花门,就见一群女眷正在二门边正等着迎接家主归来,为首的是被两个丫环扶着的苏老夫人,桓夫人微微落后一步,手里领着一个三岁女童,生得粉妆玉琢,模样跟桓夫人很是相像,想必这就是后来生的那位二妹德贞了。永正站在德贞身边,如今已经七岁了,身着交领宝蓝长衫,已经初具翩翩少年的风姿了。
众人望见维明,都是欣喜不胜。
维明几步来到老母亲面前,见苏老夫人白发苍苍,身形老态龙钟,面上皱纹比之三年前更多了些,不由心恸鼻酸,跪在老母亲面前连磕三个响头,叫了声,“娘亲,不孝儿子回来了。”
苏老夫人忙把儿子扶起,“回来就好,快起来,快起来。”
见儿子模样未曾变化,想是在外为官辛苦,也只肤色微黑了些,倒又多了几分威严之气,想着儿子放着大好前程不要,就为了回乡守着自己,不由得又是惋惜,又是欣慰,老泪就滚滚而下,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拍着背,反骂道,“辞官这么大的事,怎地说辞便辞,你身居二品,又是壮年,正当为朝廷效力,怎能为我这老婆子回来,我老婆子身子还硬朗着呢!”
维明扶着老娘的一只胳膊,却笑道,“娘骂得是,儿子许久未听老娘教训,甚是想念,如今回乡,又可以常随在娘身边听娘教导了。”
苏老夫人听着开颜一笑,也不数落儿子了,打眼瞧见儿子身后的小丫头,不过五六岁,穿着粉绿禙子,乌黑的头发梳成双丫髻,用丝带系着,两边各插着个珍珠串的华胜,雪玉的小脸儿圆嘟嘟的,双眉灵秀有若刀裁,大眼睛转来转去的极是灵活,正冲着自己甜甜一笑,露出对喜人的小酒窝,看着样貌倒更像了儿子维明。
仪贞见祖母瞧着自己,赶紧地也学老爹,上去咚咚磕了好几个响头,“仪贞给祖母请安了。”
苏老夫人也把小仪贞扶起来,左瞧右看,“果然是我的乖孙女啊!左家祖宗保佑,仪贞总算平安回来了。”说着说着,想起丢孩子那会儿的慌乱担心,眼泪又要忍不住了。
仪贞忙笑道,“祖母莫伤心,仪贞以后一直陪着祖母,哪里也不去了。”
桓夫人也忙上来劝解,其实她见了失而复得的大女儿,早就想上去抱在怀中好好地瞧瞧,说上几句话,只是苏老夫人在,她也不敢先动。
一边的花婆婆忙笑道,“老夫人,大老爷和大小姐千里迢迢地回来,定是劳累了,还是先进屋里,再细说不迟。”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苏老夫人,忙命大伙儿都进了正厅,各分座位坐下,桓清倒是趁机将女儿仪贞安置在身边。
“德贞,快来见过你爹爹。”
苏老夫人冲着小德贞招手,对维明道,“这个小闺女自生下来,还没见过她父亲呢。我瞧着德贞性子文静,倒是个听话懂事的,也亏得你夫人教得好。”
那三岁的小德贞果然稳稳地到了维明面前,跪下磕着头,软软的童音煞是可爱,“德贞见过爹爹。”
维明将小德贞扶起,见二女儿形容可爱,且颇与夫人相似,不由得将女儿抱在怀中,眼光却看向夫人。桓清的模样倒是变化不大,依然端丽清雅,她见相公一眼看过来,眼带情意,不由得心下一跳,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垂了头。
小德贞却有些不习惯,且头一回见亲爹,还有点认生,虽然老实地被抱在怀里,却是呆呆地不吭声,眼睛也和她爹一样直看桓清,大有求救之意。
永正不待人教,自动地上前拜倒见礼,维明见小女儿有些认生,便将女儿放下,德贞忙走回桓清处,怯怯地依偎在母亲身边,又拿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仪贞。
桓清指着仪贞道,“德贞,快与你姐姐见礼。”
德贞老实地站起身来冲着仪贞一福,“姐姐。”
哎哟,又好看又乖的小萝莉啊,我如今是姐姐了,呵呵,终于可以有个小跟班了,想到日后在家里有个漂亮小妹纸可以带着玩,仪贞心里就美滋滋的,一把就拉住了小萝莉的小手,“妹妹真乖,以后咱们可以一起玩哦。”
她在前生是独生女,家里也没个姐妹什么的,偏偏生平最喜欢的事之一就是逗那些可爱的小朋友玩了,有时路上遇见不认识的小娃娃被大人领着,她都要见缝插针地冲着人家小朋友挤眉弄眼作个鬼脸什么的,常常逗得小朋友也跟着挤眉弄眼地,有特别开朗可爱的还会直接叫人,哎,前些年是叫姐姐,后来便成了阿姨…
小萝莉反倒吓了一跳,忙把手往后缩,求助地瞧瞧娘亲。
桓清拍拍德贞的背,“姐姐这是喜欢你呢。”
小萝莉听了倒不再害怕了,但还是呆呆地看着仪贞。
仪贞瞧着妹妹,心想她可能性子比较害羞,还和自己生呢,本来那蠢蠢欲动想捏捏小萝莉小脸的企图也暂且压下,来日方长嘛,有的是机会咧。
久别重逢,一家人正是有说不完的话,不过左老夫人毕竟年事已高,呆得一个时辰,便面显疲态,左维明便道,“娘亲想来也是累了,不若先回春晖园歇着,待午后儿子又去陪您老叙话。”
左老夫人也确实支撑不住了,便交待了媳妇多备些儿子喜欢的饭菜之类的话,才被搀扶着回去了。临出门时,仪贞见老夫人身边一人习惯性地冲着帅老爹抛着媚眼,被老爹狠狠瞪了回去,却正是桂香姐!
桂香姐威武!居然象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还活动在左府呢?她这也有二十三四了吧,该说她是有自信呢还是犯傻呢?老爹这一朵歪桃花啊!
正偷乐的时候,忽然觉得一道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哎呀,暗笑被老爹瞧见了。老爹不会以为姐是在嘲笑他吧?虽然确实是…





、三六 庭院深深紫荆情

左家不愧是世家豪门,光瞧着这院子之大就知道了,进了二门,里面还有六个大院,八个小院,整个府邸不与周边民居相连,三面都是临街。
仪贞一个人被分了个小院子,说是小院子,也有五间正房,八间偏房,后面还带个三四十平的小园子。
仪贞他们回来之前,桓夫人早就把女儿要住的屋子打理得妥妥的,一应陈设用具都挑的是最好的,院中新植了些颜色鲜亮的花草,粗使下人等也都配齐了。
只是仪贞的奶娘张氏,当年因为被恶老道打晕受了轻伤和惊吓,一直在府里养着,后来知道仪贞平安找回的消息,本来还念着要继续等小姐回来的,不过去年,张奶娘的大儿子做买卖也发了小财,便接了老娘回去奉养,临别时桓夫人念在她奶了仪贞一场,厚赠了些银子钗环,张奶娘抹着泪千恩万谢的去了,其实她也是舍不得离开左府的,可是小姐一直在杭州,她这个当奶娘的拿着干饷,就不怕旁人说闲话,自己这老脸也挂不住啊。
仪贞瞧着自己的院子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这可比在杭州住的还要好上十倍啊,她如今可算知道什么是世族大户了。上辈子做梦也没想过还能住上这般好的房子啊,她累死累活一年下来挣的还不够买间厕所的!
罗师娘的住处安排在小院里五间正房中的一间。
虽然桓清对左维明给女儿请的居然是教武功的师父有点微词,但还是用心地打理出一间房,以示对女儿师娘的尊重。
要按她的心意,应该是在杭州带回来个教女红的绣娘师父才对啊,不过还好仪贞才五岁,再学女红这些居家本事都来得及。
过了两三天,仪贞就适应了这个属于自己的小院,每日的作息行动都安排得满满的,早间练武,上午练字,下午看书或是去别的院里串门,晚上她早早的便睡了,为的是在灵魂空间里接着练习武学和前世会的那些。
一切都显得很好很顺利,唯一让她有些小郁闷的是这府里能陪她玩的人也太少了。本来就只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偏偏哥哥永正年纪小小的就老成持重,成天都在书房念书,陪她玩的时间极少。往往她一过去,永正初时还很高兴,稍微多呆一会,永正就要频频瞄向他的书桌了,哎,永正这般用功,若是生活在现代,那一准是个三好学生,优秀小团员什么的啊。
妹妹德贞更是令人老郁闷的,起初她还当自己终于可以有个玉娃娃般的小跟班可以哄着玩了呢,没想到她兴冲冲地跑去德贞的院子里,想找妹妹玩,却发现年纪还不到整三岁的小娃娃居然也学永正,摇头晃脑地在那儿背女诫和三字经!还说一定要背下一篇来才能去玩,偏偏这娃在背书上是个没天份的,一篇不过五六十字的她要背上整一天才能背完,且第二天又会忘记大半,于是就这样周而复始地用着功,不理会自己千方百计引她去玩耍的诱惑…
仪贞无力地叹气,怎么明明自己是个成年的灵魂,反而比这两个古代娃更象是个顽童了呢?
有时候真是怀念小霸王朱常泓啊。
仿佛是老天听到了仪贞寂寞的呼声,某天有江都县来人报说二房那边大老爷维恭病重,眼看着就不好了,维明忙连夜启程去探望堂兄维恭。
这二房的老太爷左远,乃是维明父亲左彝的亲弟,左远和左彝一般,子嗣不丰,左远早殁,只有一个儿子名为维恭,一向在江都县居住,经营乏力,又性子和软,守业艰难,因此家境日渐凋零,还好有大房左维明时时派老家人过去照看一二,日子也还过得去。
要说这左家倒象是受过什么人下咒一般,男丁少得可怜,大房那番故事自不必说,这二房维恭三十七岁了,只有一个九岁的女儿孝贞。竟然一个儿子也无。
维明再回来时已经是数月之后,还带着两个人,维恭之妻申氏和孝贞,二人都带着孝,形容枯槁。
原来维恭病重,眼见不治,只顾念着留下寡妻幼女无依无靠,维明便亲自在堂兄病榻前应承了照顾长嫂和侄女,维恭这才溘然长逝,闭了双眼。
苏老夫人见着这个侄媳和侄孙女也觉得心中恻然,怜惜不已,遂令桓夫人将自己对面的一处院落收拾了给这母女二人住,拨了婆子丫环过去伺候,一应供给,都和自家人一般。
仪贞暗自瞧着,心想,左家果然是家风淳厚的仁善之家,若是那功利心重的,又没个好处,哪个肯白养活着早已分家多年的堂兄家的寡妇幼女?帅老爹倒是个重情义的。
还记得看红楼,那林妹妹还是亲外孙女呢,还不是被谋算了家财,又枉送了性命?
嗯,想来贾家先祖不过是大老粗,因了军功才起家,恐怕在信义德行上是和左家这种名门之后没法相比的。
来了一个九岁的姐姐,仪贞倒是挺高兴的,她总算又多了一个可以去骚扰的人了。
起初仪贞想着堂姐孝贞刚刚丧父,心中定是正处于悲痛之中,也不敢多去,只是偶而过去问候一下堂伯母申氏,随便找孝贞说两句话。
时间一长,孝贞见伯父一家为人都很和善,仪贞德贞两个小姑娘也没有大家小姐那种娇纵之气,从未看不起自己这个寄人篱下的姐姐,便也加意和两个妹妹亲厚。
孝贞长于乡里,见识开阔,头脑聪明,谈笑间颇有长姐的风范。
仪贞跟她能说的来,小德贞和她也能说的来,不过仪贞跟她说的都是各处的奇闻异事,风光人情,小德贞则是跟她交流背书和针线经验这些。有了孝贞的加入,反而让左家玩不到一处的两个小姐妹容洽起来。
眼看着几个孩子一天天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