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 >

第118部分

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第118部分

小说: 再生之天雨花 作者:桂月迭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搭了个戏台,让王府里的那个剧团在上头演排好的新剧。
新剧说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因逃避乱兵在路上结识,发生了一连串的笑话误会,又一起遇到各种险阻,这才日久生情,定了终身,最后在一个小村里成婚,过着幸福的小日子。
新剧每日午后开演。一演就是两个时辰,连演三天。随便人来看,不管是王府里头的属官还是工匠,或是内府里不当值的下人们,都可以自带个小凳子。坐到台下尽情的瞧看。
这几个月来,王妃选人办了剧团又排演新戏的事几乎人尽皆知,内府里的人还看过几出短剧,外府的却是只听过,没机会一饱眼福。
如今终于有个机会了,大家伙儿都一早赶来占了坐位,凝神瞧着。
沈秀也和邻居家的小闺女双福一道,穿着厚棉袄,头脸都包了头巾。带了小板凳来看,这一看就是两个时辰,小姐俩激动地眼也舍不得眨一下,聚精会神,连看到高兴处,想交流一下感想。都要趁着两幕之间的空档。
沈秀早年家里奶奶亲娘还在时,也曾经看过一回戏,虽然也好看,但是跟这个一比,可就差得远了。
看的那些戏文,那些人在台人唱得咿咿呀呀,根本不知道在唱些什么,要想看故事还得连蒙带猜的,且一句词要唱上半天,磨人得很。
这个新剧就不一样了,说的都是寻常的大白话,演新剧的人长相也好,演得就跟真的一般,一幕幕就好象是真切地发生在眼跟前,又惊险,又有逗趣说笑,看到紧张时,连大气也不敢喘哩,看到逗趣时,又笑得人肚皮发疼。
最后台上的小夫妻两个手拉着手,冲着台下数百号观众行礼谢幕。观众们都是一愣,随即台下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
新剧演完了,台下好些观众们还不舍得动窝,还要热烈讨论一番才意犹未尽地回自己家里,好多人打定了主意明天还要再来看。
“这个新戏太好看了,明儿我还来,秀儿你呢?”
双福微胖的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真好,自从自家爹在王府里谋了个差事,自家就过上了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吃得好穿得好,还有许多好看的好玩的。
沈秀点点头道,“来!明儿我去你家喊你一道。”
沈秀想起听自家老爹说过,这些演戏的人都是王妃在内府里挑出来的,不论身份,只要有能让王妃看中的本事,就能加入剧团,这些剧团里的人月银丰厚,每日只管演戏排戏,并不入乐籍,反而在府里走到哪儿都让人高看一眼。
听说过了年,王妃还要挑各种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哪怕是再小的特长——比如说嗓门高,也算是一技之长呢。
那自己似乎…也有一项特长哩,沈秀心里转着念头,王妃如今只是在内府选人,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外府里也会选人,那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报个名试试去。
王府的花灯新剧,起初一天,只是吸引着府里的人,结果第二天,不知怎么传开了,附近庄子村落的老百姓也纷纷赶过来瞧稀罕,自然也是大开眼界,赞叹不已地回去了。第三天的演出更是火爆,小小的戏台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人山人海,足有数千人了。好些人是连着看了三天都不腻,还有人是赶了数十里地就为了看这一场传说中的新剧,就是荆门县城的人,也有不少专门坐着马车过来的。
王府里的新剧团,算是在这荆门地界打响了名头,一炮而红了。
仪贞虽然没有亲身去看那热闹的场面,但有珍珠在,自然不会漏下现场转播,仪贞一边听着,一手轻轻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皮,略显圆润的脸庞上泛起淡淡的,满意的微笑。




、一九十 忠王府里小王子

年后四月里,王府里的长子出生了。
小家伙一出生就白白胖胖,头发乌黑,模样暂时还看不太出来像谁,但初次当了爹的朱常泓还是洋洋得意地直说跟自己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心情好的仪贞都懒得吐糟了。
终于生了个男娃出来,姐容易么姐!
怀孕前期还好,各种准备各种补各种憧憬期待啊。到了后期肚子大得都看不到脚面了,脚肿腿肿走路外八摇摇摆摆地跟只笨熊一般,夜里只能仰面朝天,翻个身都困难,还老想起夜。
看着小泓哥那依旧挺拔修长的身材,她都忍不住妒恨得牙痒痒。
生这娃的时候足足死去活来的疼了三四个时辰,就这据说算是非常顺利的了。
终于解脱了啊!
身子底子好的仪贞生产后三天就下床了,看着粉粉嫩嫩躺在婴儿床的小包子,心里说不出的喜欢。
这白胖小包子极乖,只有饿了或是拉尿了才会嗯嗯象征性地哭两声。
小包子出生第二天就睁开了眼,亮晶晶的小小凤眼好像黑色的珍珠,看着人的时候,仿佛已经懂了事,在跟与他对视的人做着眼神交流。
有一阵仪贞心里怀疑,自家的小包子会不会也跟自己一样,是穿来的?
“小宝贝,你能听懂妈妈说话不?”
小包子睁大眼睛看着仪贞,小嘴张开,粉嫩的小舌头伸了伸。小手在空中乱挥舞着,忽然咧嘴一笑,露出腮边两个小酒窝。
仪贞知道这个时候婴儿还不会说话,所以即使小包子是穿过来的。也没法子告诉自己。想要知道是不是,还得等上几个月了。
生小包子时,桓清并没过来。永正媳妇和顺贞都快到月份了,德贞也有五六个月的身子,一下子就有好几个孕妇,左家这一年注定人丁兴旺了。
倒是小包子快满月时,舜娥和顺贞都生了,顺贞家的是女儿,舜娥也生了个胖儿子。维明和桓清升级当了爷爷,左家终于又多了个男丁,上下一团欢喜。
小包子满一百天这日,左家浩浩荡荡来了不少人,桓清维明和致德周氏。孝贞带着麟儿和琼儿,顺贞德贞和舜娥没有过来,只各家的女婿们来了。
桓清见了粉妆玉琢的小包子,笑得合不拢嘴,抱在手上舍不得撒手,眼巴巴地等着众女眷依次抱过小包子,忙又接到自己怀里,小包子也很给力,冲着外婆眯着小凤眼。露出了好几回带着小酒窝的笑容,而且在送了大礼——热气腾腾的童子尿和婴儿黄金之后,就跟只小猪一样睡着了。
竟犹未尽的桓清亲自把小外孙抱进内房,丫环们拿了衣裙给她换。
桓清换过了衣裙,仍然不舍地看了小外孙好一会儿,小包子躺在布置得精巧童趣的粉蓝色婴儿床里。一只小胖手含在嘴里,睡得香喷喷的,怎么看怎么可爱。
仪贞让人在花园子里设宴,分内外两席,因前一天已经宴请过了荆门县里的名门大族,今日便只有左家人一家人。男的一边,女的一边,也用屏风隔开。
因为王府里自己有剧团,仪贞便没请戏班子,直接让剧团演了几出新剧。
左府中人还是头一回瞧这种新样式的戏,都觉得新奇不已。
麟儿和琼儿坐在孝贞身边,直瞧得小眼溜圆,目不转睛,连孝贞拿点心给他们,都顾不上吃。
周氏更是入迷,看到好笑处便笑得大声,惊险紧张时又跟着惊呼,倒真是个入戏的好观众了。
致德不愧跟周氏是两口子,反应也跟周氏差不多。
只维明瞧了,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却是向着朱常泓道,“这什么剧团,可是仪贞的主意?”
心想,这般花样百出,定然是仪贞的主意了。也难得大女婿居然由着她。
朱常泓笑道,“我们两人在府里无聊,府里又有些闲人,才想了这么个主意。”他倒不是要抢媳妇的功劳,只老左这人有些古板守礼,谁知道他是个什么态度哩?不过见维明也没再问什么,这才松了口气。
说起来,当时只以为仪贞是为了给那些宫女太监找些事做,免得人一闲着就爱生事。
却是想不到这剧团排出来的剧这般有趣,比大戏还吸引人。
自正月十五一炮而红之后,每月十五,都会在王府外头演上一出,每回都是人山人海,观众如潮。附近十里八乡,荆门县城的人比王府外府的观众还多出数倍。
后来仪贞出了主意,在不远处盖了一座剧院,剧院两边又修了些商铺。
每月初一到初三演出新剧,十五演各种短剧,初一到初三的要买票进场,十五的免费。
原本还想着要收银买票,怕没有人来捧场,没想到五钱银子的票价,仍然有上百人进去看。
商铺也很快地都被人租赁一空,做起了各样买卖,起先多是些跟吃食有关的店铺,后来也有了玩具衣料杂货之类。
只这些铺子一年的租金,就把修建剧院的铺子的钱挣回来了。更别说还有门票收入这一块了。
照这个势头,这一块儿也能给府里添几千两的进账。
难怪王府里那些个属官都对王妃佩服不已呢。
这边桓清趁幕间的时候拉着仪贞唠着话。
“我的小外孙可起了大名没有?”
仪贞听了一窘,老朱家的娃起名难啊。前俩字都定死了,要叫猪油,就后一个字可以起,还一定要有木字旁。
这不,可愁死小泓哥了,抱着书本狂查带木的字,到现在也没选个好的出来。
桓清听着好笑,“这起名字确实难哩,你小侄子如今也还没定下大名呢。反正我是不管的,让你爹想去。”
这头一个孙子,也怨不得老左重视。
周氏在一旁听了笑道,“顺贞那个闺女可是已经起了个名儿,叫玉儿哩。”
她如今和顺贞的关系已经改善了许多,顺贞的女儿也生得极好,随了桓楚卿的模样,才一点点大就能看出将来定然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儿。周氏有时也会抱着永孝过去逗逗小外孙女。
仪贞笑道,“再过些日子,等娃们都大些了,把他们都带来这边府里,那时可就热闹得紧了。”
她和朱常泓不能离开封地,也只能左家人过来了,说起来德贞顺贞都还没有来过这边呢。
又转头对孝贞道,“姐姐在老府里头也怪闷的,不如和孩子们在这边多住些时日吧,
孝贞身为孀妇,在左府里和大娘申氏住着定然是深居简出,抄经念佛,本来正是芳华年纪,却弄得心如死灰,槁朽一般,着实看着不忍,还不如住在王府里,上头没有长辈看着,闲时还能逛个园子看个新剧什么的。
孝贞还没答话,只听琼儿小声道,“二姨姨,琼儿喜欢看这个戏。”说着指指台上。
麟儿和个小大人儿一般,扯扯妹妹的手,不大赞同地喊了声,“妹妹!”
席上众人瞧着这小姐弟都笑了。
孝贞笑着摇摇头,“麟儿都开了蒙,如今每日要跟先生上课哩,你这里好吃好玩的样样尽有,我可不敢带着他在你府上多住。怕玩习惯了,就不肯回去好好念书了。”
仪贞抱起小萝莉琼儿,在她小脸上亲了一口,笑眯眯道,“那好,就把琼儿一人留下也行,乖琼儿,你在姨姨这里帮着姨姨看弟弟可好?姨姨这里时常能看到戏的哦!”
因有看戏的诱惑,仪贞终于把小萝莉诱拐成功,左家人走的时候,孝贞把琼儿留在左府里住几天。仪贞把她安排在自己院里住下,配了两个丫环服侍。
琼儿果然是个实心眼的娃,当真以为自己是要帮着看小弟弟的,每天一睁眼起了床,早饭都不吃,就要来看小包子。
给小包子拿玩具,逗小包子笑,对着小包子叽叽咕咕的说话,俨然小姐姐的架势。
小包子如今已能发出伊伊呀呀的声音,这两个小的时常四目相对,说得热热闹闹,煞有介事,令一边看着的丫环婆子们都忍俊不禁。
小包子的大名拖了好几个月,终于朱常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选出来几个字,抄在纸上,兴头地拿给仪贞看。
仪贞接过来一念,“朱由栟,朱由材,朱由东,朱由杰…”
真是好窘的名字啊。
朱常泓也挠挠头,怎么自己挑得好好的名字,让真儿这么一念,顿时变得有些喜感了泥?
仪贞看看坐在床头玩着各种玩具的小包子,忽然坏心一起,坐在了小包子旁边。一只手搂着白胖的小包子,小包子见亲娘过来了,啊呜叫着就朝仪贞身上扑。
“宝贝儿听好了啊,娘亲给你念名字,你听听看哪个喜欢?要是听见了喜欢的,宝贝就大声叫哈。”
朱常泓见仪贞使坏,也配合地把小包子手里的玩具搜走,好让小包子集中注意力选自己的名字。
“猪油饼…猪油菜…猪油冻…猪油街…”小包子你就可劲儿的选吧,基本全是吃的啊!
“噶啊~啊啊~呀喔…”
小包子用火星语回应着,嘴角很给力地拖下了一串长长的哈喇子。




、一九一 吾家有儿乐事多

忠王府的长子名字最后选了朱由东。
这名字放在后世听着就一股子大众味儿,一点儿也不威武霸气冷艳高贵仙气飘逸什么的。
不过好不好的,小包子朱由东也只能将就了。谁让他在念到这名字时叫的声音最高呢?
理所当然的,朱由东的小名儿就唤了小东东。
小东东快周岁的时候,从长相上看,基本是小泓哥的缩小婴儿版,不过要比小泓哥生得白些,只脸上两个小酒窝是遗传自仪贞。
仪贞瞧得直郁闷,累死痛死,生个娃还长得还不像自己,倒是像轻轻松松每天游手好闲的娃他爹,哼!
小东东没有奶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