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臣 >

第633部分

权臣-第633部分

小说: 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韩漠擅杀边将,罪大恶极,臣请圣上治罪!”

一时间,二十多名皇派官员纷涌而出,纷纷斥责韩漠,更有不少人恳请皇帝从严惩处。

世家官员虽然想出列为韩漠说话,但是擅杀边关大员,这可不是小事,莫说是世家子弟,便是皇族中人,除了皇帝,其他人若是轻易斩杀边关大将,那也是罪责不小,此时韩漠已经亲口承认伍天绍是他所杀,世家官员想要辩驳,却也是无力去辩了。

韩玄昌已经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担忧,眼中满是焦急之色。

皇帝一抬手,示意众人不要喧哗,等到众人声音静下来,皇帝才向韩漠一字一句问道:“韩漠,你是御林军指挥使,为何要杀伍天绍?”

韩漠不急不躁道:“是大将军所吩咐!”

“胡言乱语。”皇帝厉声道:“伍天绍是萧大将军麾下战将,大将军岂会令你斩杀伍天绍?”

韩漠正色道:“臣不敢欺瞒圣上。大将军令臣调派西北军回京勤王,而且亲口嘱咐,平叛乃是最为紧要之事,中间遇到任何阻碍,一律清除,若有人胆敢阻扰调兵回京,杀无赦。臣奉大将军指令调兵,却受伍天绍阻扰,伍天绍更是欲动手杀臣,臣迫于无奈,才会按照大将军的嘱咐,出手杀贼。臣句句属实,不敢欺瞒,还请圣上明察!”

“韩漠,伍天绍若是阻扰,大将军为何不管,又怎用你出手?”朝下一名官员厉声喝道:“你这是一派胡言,不合情理!”

韩漠也不回头,淡淡道:“道理很简单,只因当时大将军不在西北大营!”

“不在西北大营?”那官员一怔,随即高声问道:“那大将军是在何处吩咐你调兵回京?”

韩漠平静道:“事发当日,大将军出了临阳关,亲自探看魏庆两国交锋形势。臣后来亦是在关外寻到,大将军这才在关外对臣下令!”

“可有人证?”

“大将军便是人证。”韩漠平静道:“圣上只需询问大将军,大将军自能为臣作证。”他镇定自若,对答如流,那些本来既担心韩漠之人见他准备充分,顿时微松口气。

只是韩漠此时却是心中冷笑,萧怀玉已死,死无对证,倒要看看皇帝如何查找口供,而且自己也并非全部欺瞒,萧怀玉临终之前,确实吩咐自己领兵回京平叛,遇到阻扰,可以毫无顾忌铲除。

皇帝明知道太子的阴谋,却还在这里演戏逼人,韩漠自然不会束手就缚。

你既然要演戏,我便陪你演一场。

……

既然事情直接牵涉到萧怀玉,那些臣子们便都不敢太过放肆,也不敢对韩漠步步紧逼,毕竟萧怀玉的威望太高,谁也不敢对萧怀玉有轻易的冒犯。

就在朝中气氛极其紧张之时,便听得一阵笑声响起,众臣惊讶间,却是见到皇帝抚须大笑着,更听得皇帝高声道:“韩漠,你不必害怕,朕只是试一试你的应变能力,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韩漠心中冷笑道:“我可从未害怕。至若试我的应变力?你当老子是三岁孩童吗?打一巴掌给一颗糖这样的花招,老子三岁就会用!”

皇帝本来冷厉的表情,此时却变得很是和蔼,温言道:“有人禀报朕,说你在西北斩杀了伍天绍,朕猜知其中定有隐情,果然如此。那伍天绍竟敢阻扰西北军进京勤王,当真是该死。你斩杀他,非但无过,反倒有功了!”顿了顿,眼中划过一道光,缓缓问道:“大将军令你领兵勤王,那么西北兵符,自然是在你的手中?”

韩漠微一犹豫,终于点头道:“正是。”

皇帝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忽见他平静道:“大将军兵符,乃是当年先帝亲手交给萧大将军。”他忽地伸出手,淡淡道:“将兵符交给朕!”

韩漠一愣,他本以为皇帝会有一大堆说辞,却是料不到他竟然会直接伸手来索取兵符。

第八卷 朝天阙

第八三零章 辞官求亲

'更新时间' 20111018 01:26:44 '字数' 3255

皇帝的手稳定而有力地向前伸出,目光淡定而肃然。

虽然几名世家巨头心中十分清楚,皇帝会在今日朝会上索回兵符,但是他们也确实没有想到皇帝竟然是这样直接。

但是这个方法反倒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韩玄昌见到韩漠侃侃而对,本来是稍微松了口气,但是皇帝这一弄,让他的心又为之一紧,其他几位世家巨头的心也是为之一紧。

正当所有人都在眼瞅着韩漠如何应对之时,却见韩漠猛地叩首在地,高声道:“臣求圣上赐韩漠一死!”

众臣顿时哑然。

皇帝眯起眼睛,缓缓收手,皱眉问道:“你说什么?”

“恳请圣上赐韩漠一死!”韩漠再次高声道。

皇帝那只收回的手慢慢握起拳头,淡淡一笑,声音低沉:“你想求朕赐死?你为何要死?”

“臣不得不死!”韩漠抬起头,迎着皇帝炯炯目光,,一脸无奈之色:“韩漠是圣上之臣,却不能奉旨行事,乃抗旨之罪,罪无可恕,只有一死!”

“抗旨之罪?”

“是!”韩漠苦笑道:“圣上要臣交出兵符,可是……臣却交不出来!”

皇帝眼中划过寒光,淡淡道:“兵符既然在你手中,为何交不出来?”

“启奏圣上,进京之时,兵符确实是在臣的手中。”韩漠一副惶恐摸样,“但是目下,兵符却又不在臣的手中!”

忠臣面面相觑,一时间都弄糊涂了。

“大将军当初将兵符交给韩漠,是令韩漠调兵回京勤王。”韩漠缓缓道:“大将军将兵符交给韩漠之时,有过命令,必须将兵符安全带回,若是兵符有任何闪失,便要取臣的脑袋!”

皇帝淡然一笑,道:“大将军的军令自然是铁血无情,那么朕的旨意,是否就可以置之不顾?”

“所以臣才请圣上赐死。”韩漠叩首道。

立刻有大臣冷笑斥责道:“韩漠,大将军的军令,难道还大de过圣上的旨意?大将军的军令你不敢违抗,圣上的旨意你便敢违抗?”他向圣上一拱手,“圣上,韩漠抗旨不遵,罪大恶极,恳请圣上下旨严惩!”

皇帝并没有看那位大臣,只是向韩漠淡淡笑道:“韩漠,朕并非让你违抗大将军之令。只是朕想看看西北兵符是何模样,你且拿来让朕瞧瞧,你这次立下大功,朕不会难为你!”

韩漠心中感叹,皇帝果然是穷极心思要得到兵符,软硬兼施,可见皇帝将兵符看的何其重要。

他虽然说不让自己为难,可是并没有说看完即会归还兵符,刺出便已经埋下了陷阱,如果自己真的交出兵符,那是肉包子打狗,皇帝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留住兵符,有去无回了。

“臣交不出兵符!”韩漠毫不犹豫道:“平叛之后,臣即按大将军吩咐,将兵符缴入了军中。”他神情一片肃然:“大将军就是担心臣在兵荒马乱之中保不住兵符,所以临行之前,交待过臣,一旦臣平叛成功,兵符便由大将军亲派的八名护符军士保护,任何人不得触碰。如今兵符就在营中归由八名护符军士看管,便是臣,也无法在这个时候取出来了。臣不能奉旨呈上兵符,罪该万死,还请圣上下令赐臣一死!”

皇帝心中此时恨不得将韩漠撕成粉碎。

如果这些都是萧怀玉交代,那真是见了鬼了,明知道韩漠是满嘴胡言,当朝欺君,可是皇帝却无法反驳。

他总不能向众人说,萧怀玉十有八九已死,韩漠这都是欺君之言。

萧怀玉的死讯,在这个关键时刻,绝对不能被公开,更不能从皇帝的嘴中公开,否则必然会引起更大的动乱。

而韩漠此时肃然应对,心中却没有丝毫欺君的愧疚。

欺君?笑话。

皇帝明显是想无所不用其极将兵符搞到手,其目的本就是想拿到军权对世家动手,韩漠早就是知道这一点,自然也是想尽一切方法保住兵符。

君不仁,臣自不义。

……

眼见自己的女婿处于险情之中,兵部尚书范云傲掌管兵部,在军方有着一定的威望,关于军方的事情,他自然也是有着发言权,所以立时站出来,拱手道:“圣上,韩漠无法交出兵符,却也是情有可原。大将军谋划周全,担心兵符出现意外,令护符兵士保护,那也是谨慎之举。韩漠虽然有抗旨之罪,但是此番立下大功,平定叛乱,以其功抵其罪,不赏不罚,倒是一个妥善的处置法子。”看着皇帝,恭敬道:“还请圣上亲裁!”

皇帝看着韩漠,看起来淡定无比,心中却如波涛汹涌。

他这一辈子,谨慎小心,自认为洞悉人性,谁知道竟是犯下了如此大错,当初竟是提拔了这样一条狡猾的小狐狸。

在那张清俊的脸庞之下,却有着一颗狡猾无比之心。

他当初想要借力于韩家打压萧家,所以给予了韩漠极大的权力,不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却落得个养虎为患的结果。

皇帝一时间没有说话,范云傲微一犹豫,终是继续道:“圣上,近日兵部也是得到边关兵报,魏庆两国几番争杀,却忽然平息下来。此两国皆是狼子野心,如今西北骑兵大半在京郊,动乱已平,该当下旨令他们即刻返回西北驻守。”

韩漠立时拱手道:“回圣上,大将军下过军令,动乱平定,令臣早日领兵赶回边关……!”

皇帝不等韩漠说完,已经道:“既然如此,兵部便下军令,让他们返回边关吧。”他看起来颇有些疲倦,也不看韩漠,扫视众臣一眼,道:“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吗?”

萧太师已是道:“启奏圣上,老臣尚有事要奏!”

“太师还有何事?”

萧太师又取出一道折子,呈了上去。

皇帝打开折子扫了一眼,豁然变色,不可置信地将目光投向萧太师,随即眉头皱起:“太师……要辞官归隐?”

“哗!”

太平殿上一阵骚动,虽然今日朝堂上风波阵阵,但是却没有一件事情比这个更有震撼力了,萧派官员听得皇帝此言,一个个豁然变色,而萧怀金和萧万长显然事先并不知道萧太师要上这道折子,脸上顿时充满了惊骇之色,随即同时变的苍白。

韩漠亦是大吃一惊,张了张嘴,不敢相信地望向萧太师。

除了事先知道情况的韩玄昌两兄弟,范云傲和胡雪辛两人也是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萧太师在朝数十年,无论资历和威望,在群臣之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在任何人的脑子里,都不可能出现萧太师辞官归隐的一幕。

但是这一幕,今天却如同惊雷般在朝堂上炸开。

萧太师苍老的脸上一片平静,朝堂上那短暂的繁杂声,显然是在老人家的意料之中。

“回圣上,老臣身体每况愈下,虽有心报效朝廷,尽忠圣上,但是……如今已是有心无力。”萧太师一脸感慨:“臣知道天年已尽,恳请圣上眷顾,应允臣辞官归隐,安度余生!”

皇帝此时却有些发怔。

按理说,萧太师辞官,萧家去一大梁,他本该感到高兴才是,但是不知为何,他的心里却没有丝毫的高兴之感。

虽然萧太师这几日表现出的举动似乎是想投靠韩家,但是皇帝总感觉事情不简单,他总觉得萧太师无论是否亲近韩家,只要在朝上待着,韩家或许就不敢太过张狂。

但是萧太师却提出辞官归隐。

一旦萧太师归隐,韩家最忌惮的老狐狸将从朝堂上消失,皇族日后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难道老太师是因为忌惮韩家的强势,这才选择主动退却?

此番兵变之前,皇帝从未想到最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太极计划的失败,固然让苏家跟随着覆灭,但是朝中那种自己极力维持的世家制衡之势已经被打破。

这一次失败,世家实力固然遭到极大的打击,而皇族却也是没有得到益处,最终受益的,却是此番平叛功劳巨大的韩家。

……

看着太师苍老佝偻的身躯,朝中不少官员心中都在感叹着。

虽然太师结党营私,甚至一度权倾朝野,但是不可否认,萧太师和萧怀玉这一对父子,为燕国是立下了巨大功劳的。

正是因为萧家一内一外两大顶梁柱,才从某种程度上镇住了其他各大世家,也让许多的国家政策得到正常的实施。

燕国走到今天,百姓们虽然不富裕,却能够大体上安居乐业,萧太师是有功劳的。

这个人固然为自己的家族谋划私利,但是却也做不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如同历史上许多的人物一样,他既有过,却也有功。

萧太师咳嗽几声,躬身道:“老臣临别之前,还有最后一件事情恳请圣上做主!”

皇帝叹了口气,心中无限感慨,道:“太师当真要辞官归隐?这燕国朝堂……可少不了太师!”

“圣上乃是一代英主。”太师平静道:“老臣已是朽木,难有作为,而圣上却能够提拔贤良,为国建功。臣已经效忠朝廷四十余年,临至晚年,还请圣上开恩,让老臣过几天安静的日子!”

皇帝摇了摇头,终是道:“太师还有何事情要朕做主?你尽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