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鳞开 >

第235部分

金鳞开-第235部分

小说: 金鳞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户部课税司的官员已经到了太原,如果殿下没有特殊安排,将安排他们在后日午时、十二点觐见,汇报税法草案。”陆素瑶道。

“之前都有哪些安排?”朱慈烺站起身,走向晋王留下的黄花梨书案。

陆素瑶不用看手里的时间表就能一一报出了。

“晚餐会后,殿下要在八点接见新任山西布政使张诗奇;九点,都督秦良玉要就《虎贲报》第二期的‘国家’专题进行请示。十点三十分,殿下要听取真沧防线战况回报……”

“等。”朱慈烺打断了陆素瑶:“两天前的战况不会因为我听或者不听而有变化,这个时间可以腾出来。”

“殿下,十一点是您的休息时间。”陆素瑶提醒道。

“生前何须久睡,死后自然长眠。”朱慈烺轻轻敲了敲桌子:“让课税司的人十点三十分来。还有,这句话给我找人制成标语,给那些每天都要睡三个时辰的人好好看看!”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三八七孤灯不照返魂人(七)

北京城风云惨淡,尤其是内城中的满洲人,都是一副惶惶不可终日。只是单纯因为野蛮人类对于环境变化的超强适应性,才使得他们没有爆发**。尽管有些人家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买了粮食和包衣,准备回到关外种地,但在北京的好日子却是多过一日是一日,反正这个时节的东北肯定冰雪未消,没到耕种的时候。

退一万步来说,满洲人是渔猎民族,对于气候节气原本就不如农耕文明敏感。就算误了春耕在他们眼里也不是什么大事,顶多就是收成差一些,饿死一些包衣罢了。

真正导致惶恐的原因还是北京的粮食不多了。非但北京,运河掐断之后,畿辅州县的粮食都已经告急。上次大军出征的军粮就已经开始从民间收集,导致清廷的民望跌入冰点,许多人铤而走险,成为了“反贼”。须知,这些人可是冷眼旁观大顺取代大明,大清取代大顺的传统良民啊!

原本信王邸,后来的东宫外邸,现在的睿王府,此刻烛火通明,多尔衮、苏克萨哈、谭泰、武拜、爱星阿等人围坐一桌。桌面上有酒有肉,仍旧是满洲人的吃法,却多了一分精致,正是民族大融合的表现。

“陕西已经站住了脚,现在得让大军尽快入川。”多尔衮吃得满嘴油光,道:“入川之后就地征粮,然后打下湖广,发兵南京,要彻底断了明军的后路!”

苏克萨哈等人并不答话,只觉得主子想得有点多。如果没有盘踞山东的明军,江南未必打不了。然而现在山东这里啃不下来,贸然南进岂不是孤军深入?只想着对敌人实行两面夹击,难道自己就不是被人两面、甚至是三面、四面夹击的状态么?

如果入川而不能彻底剿灭张献忠和李自成。那就是三面;如果入湖广而不打两广,则是四面。

大明实在太大了!

不知道是因为酒酣耳热,还是因为气血两虚,多尔衮脸上呈现出一股病态的潮红。他丝毫不顾手下重臣的冷淡和忧虑,仍就画着席卷大明的蓝图。苏克萨哈和武拜是多尔衮最为亲信的重臣,也是原历史时空中继承了多尔衮政治、军事遗产的两人。此刻也只能在心中苦笑。

至于谭泰和爱星阿这样投靠过来的新人,已经对多尔衮越发失去了信心。虽然绝大部分满洲人仍旧容易被空话、大话所欺骗,但到了这两人的高度,更注重的是实际利益。

——你别问我能为你做什么,首先要问你能给我多少好处!

这才是谭泰和爱星阿的心声。

“爱星阿主子,前头有人求见。”一个戈什哈小心翼翼走到爱星阿身后,道:“是兵部侍郎,内务府办事旗人,宋弘业。”

爱星阿还没说话。多尔衮已经发话了,道:“宋弘业现在这个时候跑到这儿来找你,莫非是有紧要事?着他进来。”

那戈什哈松了口气,既然里面的主子要召见那个汉军旗人,自己拿了五十两银子的门包也就不烫手了。

五十两啊!

若是算上正门和二门的分润,这位侍郎光是门包就给了一百两,实在是太大方了!

不一时,宋弘业被请进了多尔衮宴请重臣的花厅。一道道鹰隼一般的目光打在他身上,让他不由自主垂下了头。作出一副奴才模样。

“你可有什么急事?”多尔衮问道。

宋弘业连忙跪地磕头,道:“主子,这事奴才只能对主子私下说。”

“胡说!大丈夫事无不可对人言!”多尔衮一拍桌子,一双细眼眯成了缝:“难道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宋弘业垂着头,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地,很快就被地砖下的热气蒸发不见。

“主子。是机密事。”宋弘业道:“并非信不过几位主子,只是兹事体大,越少人得知越好些。”

多尔衮这才没有发怒,起身道:“你随我来。”

宋弘业定了定,站起身看了一眼爱星阿。跟着多尔衮往后面偏厢去了。爱星阿颇有些遗憾,他猜到宋弘业肯定得了重要机密,本想先告诉他的,结果却被多尔衮直接劫和了。

多尔衮进了偏厢之后,屏退左右,对宋弘业道:“说吧。”

“主子!”宋弘业跪在地上:“奴才侦知一桩大事!”

多尔衮不禁眼皮直跳,强自镇定,道:“说。”

“京师之中有一波逆贼,阴谋暗杀满洲贵人,还要行刺朝中重臣,名为锄奸义勇。”宋弘业道。

——终于!终于来了!汉人终于忍不住要造反了!

多尔衮心头直跳,强自哈哈笑了两声平复心情,道:“既然知道了,为何还不下手除去!”

“主子,奴才原本埋伏了两个耳目在这伙逆贼之中,谁料竟被这伙逆贼察觉,就在一个时辰之前,有人在通惠河发现了他们的尸身。”宋弘业说得痛惜不已。

多尔衮冷声道:“这等事还要本王教你如何做么!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所有街坊清查陌生人等,有敢包庇者连坐左右五家邻舍!”

宋弘业垂下头,道:“主子,杀不尽的。他们之中许多人本就是北京土著,没有证据如何抓人杀人?”

北京本地人就不存在“陌生人”这一说法,他们不亮出匕首,谁知道他们是逆贼?如果没有证据就乱杀人,真逆贼没抓着,原本不是逆贼的良民恐怕也要跟着造反了。

多尔衮真想大声吼一句:全部杀光!

然而他终究不是他爹奴儿哈赤,也不是他堂哥阿敏,还不是他亲弟弟多铎……下令屠城,尤其是屠作为首都的北京,还是有些难为他。更何况现在北京是满洲人的北京,顺治皇帝就住在紫禁城里,大屠杀这种事终究闹得清廷脸上无光。

上回“征粮”搞出来的那档子事,被《皇明通报》宣扬得天下皆知,满清内部都有不同声音,使得多尔衮不得不站出来解释:“汉民犹如儿子,我大清皇帝犹如父亲!儿子不懂事,父亲教训一下或而有之。若说父亲会戕害儿子,天下可有这样的道理吗!”(注1)

可惜这样的解释,就连满洲人自己也觉得不靠谱。起码他们从没认为汉人是儿子。是儿子就得给吃给穿给娶媳妇,那些尼堪也配么?尼堪只是阿哈,会说话的牲口罢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从正月十三的暴力事件中,多尔衮也感受到了“舆论”的压力,并不打算冒着失去全天下民心的危险再搞一次清洗。

“你可有对策了!”多尔衮冷着脸,问宋弘业。

宋弘业道:“奴才想请主子多加警惕,同时请步军统领加强京师戒备。”

多尔衮正要说话,突然听到一声爆响,如同闷雷,却是大地震动。

“地震?!”多尔衮叫了出来。

宋弘业一时五味杂陈,暗道:终于来了。

紫禁城南面的郑王府紧邻皇宫,也可以算是皇宫的附属建筑。原历史中是多尔衮的王府,如今是济尔哈朗的宅邸,可见能够住在这里,就意味着其主人有着仅逊于皇帝的权威。

此时此刻,一团橘红色的火光从地下喷涌而出,旋即吞没了地表的主体建筑。热浪升腾,夹带着灰土高高卷起,形成一朵比黑夜更黑的灵芝云。

凡是老北京人都还记得天启年间和崇祯初年,京师也曾发生过这样的诡异之事——王恭厂和新厂的大爆炸。

多尔衮很快跑到了院子了,却发现月明星稀,天上飘着几缕绸带般的云层。如果不是渐渐喧闹起来人声,一切都是无比平常。

“到底什么事!”多尔衮怒号道。

不多时,打探消息的家人回来了,跪地回报道:“主子!是郑王爷府里遭贼人炸了!”

“炸了?”多尔衮颇为震惊。

“是,主子,整个寝宫都炸没了。”那下人一抹头上的汗,不知道是跑得着急了,还是受到了惊吓。

“宋弘业!”多尔衮吼道。

宋弘业早已经连滚带爬追了出来,跪在多尔衮身后等候发落。

多尔衮怒道:“好!好!反贼的爪子都摸到皇宫边上了,你竟然才知道有这么一伙人!你做得好事啊!”

“主子息怒!奴才这就去查!”宋弘业连连磕头。

“查?本王看留着你也没用了!来人啊!拉下去斩了!妻女发配辛者库为奴!”多尔衮吼道。

宋弘业最为担心的就是多尔衮一时怒火攻心,不由分说就杀了自己。所以在原计划中才是先找爱星阿,然后让爱星阿去跟多尔衮说这事。照算好的时间,等郑王府爆炸的时候,正好是爱星阿来承担多尔衮的怒火,自己也就安全了。

——可是……怎么特么地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呢?

“主子开恩!求主子让奴才戴罪立功!奴才对大清忠心耿耿啊!求主子开恩呐!”宋弘业被两个强壮的戈什哈拖着就往外走,连声高呼。

爱星阿等人已经闻声赶来,见多尔衮要处决宋弘业,也觉得有些不妥。说到底宋弘业是地头蛇,就算是强龙也不压他,如果这时候杀了宋弘业,汉官之中肯定又有异动。而且换个人接手就能查出炸王府的逆贼么?

ps:注1:这段话本来是多尔衮在“大同之屠”后说的,因为现在不会有“大同之屠”了,所以就挪到这里。

求月票,求推荐票啊~~!

三八八孤灯不照返魂人(八)

多尔衮正在气头上,谁敢上去劝?只有苏克萨哈仗着自己是睿王的亲信,低声吩咐戈什哈将宋弘业先关在刑部大牢,等候发落。

宋弘业得知自己不死,当然松了口气,不过仍旧哭得杀猪一般,将一个懦夫的形象表演得淋漓尽致。

整个郑王府很快因为爆炸引起的火灾烧了起来,爱星阿作为步兵统领,带兵赶到了王府,推倒了好几堵墙,有用了水龙,方才将火势控制住,没一路烧到皇宫去。不过这样的大事肯定瞒不过内宫。事实上顺治就是被爆炸声惊醒的,还亲眼看到了火光,被吓得着实不轻。

天亮之后,京师九门紧闭,满城戒严,盘查可疑人等,清扫郑王府“遗址”。然而让爱星阿绝望的是,京师内外城中,四处都贴着大字标语,上书“屠满锄奸,光复大明”,而且还留了落款:返魂人。

这阴恻恻的三个字显然是表明了逆贼的身份,都是死后余生之辈。然而经过正月十三之事,现在京畿汉人,人人都可以说是“返魂人”!甚至跟着从辽东来到京师的包衣,也可以算是“死后余生”。这个落款非但没有给破除乱党留下线索,更是激起了汉人同仇敌忾之心!

“家中但凡藏有纸墨笔砚者,就有乱党嫌疑!先抓了再说了!”爱星阿宣布道。

北京是大明的首善之区,识字率本来就高。哪个街坊里面没个识字的人?照这么排查下去,也只是比大海捞针略好一线。

虽然明知道这满洲鞑子突发奇想,但他手下的八旗兵可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们十分乐于执行这种抄家性质的任务,又可以让钱袋更重一些了。

京师又迎来一阵鸡飞狗跳。

宋弘业被关进刑部大牢之后,消息在天亮时分传到了家里。

“奶奶!老爷被关进刑部大牢了!”侍女在内宅中奔走,将噩耗传给了还坐在床沿的家主母。

年轻的主母表面是呆坐床上。实则却镇定自若。

昨晚没见到宋弘业传信回来,她就知道有了异变,早早将密钥、药水等等容易让人联想起“奸细”的东西都在暗中销毁。现在得到了宋弘业入牢的消息,她应该假装成一个薄情寡义的娼妇,立刻卷款潜逃,在京师的安全屋里静待风声过去。甚至一直等到王师光复京师。

然而,这位娇滴滴续弦主母似乎太爱老爷了……

“咯咯……咯咯咯……”

“奶奶!您怎么了奶奶!”侍女被这阴森诡谲的笑容吓坏了。

“咯咯!咯咯咯!”主母只是怪笑,跳下床,赤脚踩在地上,缓步走向梳妆台,取了一把桃木梳,开始梳头。

“奶奶,让奴婢来伺候您梳头。”贴身侍女连忙上前,却被主母一把推开。

“一呀梳。梳呀嘛梳到尾;二梳我哋姑娘白发齐眉;三梳姑娘儿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