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之‘林黛玉’ >

第2部分

红楼之‘林黛玉’-第2部分

小说: 红楼之‘林黛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雁敷衍的应下,不再说话。突然听见王嬷嬷的连叹几口气,雪雁问她何故。
“明儿便到京都城了,也不知荣国府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总不稳当。”
“嬷嬷快睡吧,明儿睁开眼去了,不就晓得了么?”
雪雁从王嬷嬷被窝里钻出来,笑嘻嘻的和她耍了几句嘴皮子,而后跳回自己的床上,没一会儿便睡着了。
王嬷嬷叹口气,羡慕雪雁到底年纪轻,没心没肺;她辗转反侧至清晨,才稍眯了一小会儿。再醒来天已大亮,王嬷嬷见雪雁还睡着,便轻手轻脚的穿衣洗脸,来到黛玉房外。听见屋内有动静,王嬷嬷赶紧挑帘进去,黛玉早已穿戴好,此刻正在梳头。王嬷嬷笑着接过梳子,麻利的梳了个天鸾簪,在黛玉头上攒了两只银花簪。黛玉正在守孝期,穿戴必须简洁素淡。可任它如何素净的装扮,也掩不住这位小人儿动人心魄的容颜。
船靠岸了,黛玉坐着贾的轿子一路东行,路过几处繁荣街市之后,周遭便静谧下来,黛玉透过窗纱向外望去,果然到了荣宁二府的那条街上。(误惹——衣冠禽獸)进府不一会儿,黛玉便下了轿,由着丫鬟媳妇领她往里头进,到了贾母院里,有个小丫头吵着“刚才老太太还念着呢,可巧就来了。”的话。
林黛玉进门,正碰见被众人簇拥的满鬓斑白的老太太迎出来,别看这老太太上了岁数,眼睛跟年轻人一样的雪亮,面目仁慈极了,观之亲切。
寒暄之后,黛玉一一认识王夫人、邢夫人、李纨、王熙凤、三春姐妹,分别记清楚她们的样貌之后。毕竟她将来要住在这儿,每个人的长相可得记清楚了。
众人见黛玉虽似有不足之症,行止端庄大体,体态从容有度,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自家的小姐们和她比起来,真真的差了好一大截。加之她为人谨慎聪明伶俐,在场的无一不赞叹黛玉的不俗,模样、气度果然还是正派的嫡出小姐厉害。
黛玉拜见两位母舅之后,便留在贾母处吃饭。饭毕,宝玉回来了。黛玉免不得好奇的打量他,七八岁的孩子,头上箍着金冠,齐眉的额头上绑着嵌着珍珠的抹额,脖子上带着项圈,里穿着绣着两色的蝴蝶的大红衣裳,外罩着石青色的褂子,脚上的鞋子也是这个色。模样很粉嫩,算是长得十分好看的小孩。
贾母叫他去见母亲,没一会儿,宝玉换了一身红色的便衣回来。
贾母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
宝玉打从开始进门,就看见多了个姑娘,早有了问候的心思。听贾母发话,赶忙笑着走到黛玉面前作揖。黛玉也起身与他见过,余光偷瞄他项上挂着的那块玉,那可是女娲补天剩下的,她当然好奇。那玉是翡翠色的,上面刻着字,乍一看和普通的玉没什么不同。
宝玉仔细端详黛玉,凑近黛玉身边坐下,问她:“妹妹可曾读书?”
“上过一年学,认识几个字罢了。”黛玉往贾母怀里凑了凑,不想让宝玉离她太近,一面他说话的气息喷到自己的脸上。
宝玉不觉得黛玉嫌弃她,内心十分澎湃,挪了挪屁股,又往黛玉身边靠了靠。问黛玉的名字是那两个字。
“不如你猜猜如何?”一问一答永无尽头,不如让宝玉自问自答。
这正是他在新来的妹妹面前显摆才学的好机会,宝玉顿觉得斗志昂扬,从自己学过的读过的诗词歌赋或是文章里摘取有关黛玉读音的诗句,一个个的猜,一个个的卖弄。到晚些时候,终只猜对了和他同有的‘玉’。宝玉终于耐不住心死了,央求贾母告知他。贾母因晓得他们二人玩耍,不好破了规矩,笑着不说。宝玉无法,便请来三春姊妹来帮忙出主意。
探春早想到了一个,问黛玉:“可是‘敛黛含嚬喜又嗔’的黛?”
“妹妹好厉害,一下便猜中了。”黛玉笑着握住探春的手。探春挑衅的看向宝玉,冲他吐了吐舌头,玩笑道:“宝二哥,莫要怪我抢了你的风头!”
宝玉见黛玉和三春姊妹们自在的相处在一处,正为林妹妹高兴呢,当然不会有半点埋怨。乐呵的凑上去,和她们一起玩耍。
黛玉见屋内除了十几个丫鬟婆子之外,只剩下贾母、宝玉、她和三春姊妹。这时候送钱,正是个好机会。如果选择人多的时候送银子,难免会被人认为有卖弄显摆之意,如果太私下里去送,免不得其它人不晓得以为她在这白吃白住的好欺负。现在时机恰好合适,既显着低调,又不会太过私下。有屋里头这几张口宣传,足够了。
黛玉对王嬷嬷使眼色,王嬷嬷立即会意,将一千两银票呈上去。贾母自要先客套一番,见黛玉一再坚持,才笑着收下,命鸳鸯转交给王熙凤打理。
贾母再三嘱咐鸳鸯道:“你仔细和凤丫头说,这钱只准用在她林妹妹身上,日常用度一概从我这里出,置办大件儿的时候再挪用它,余下的将来给她妹妹作嫁妆用。”
平儿和王熙凤学这话的时候,王熙凤嗤笑了下。“老祖宗既然收下了,便是可咱们用的,那些话不过是说给林妹妹听得。将来等她嫁人了,嫁妆咱们再置办就是了,可亏有这一千两救急,不然到下月发放月钱的时候,咱们又紧巴紧了。”
黛玉自然不信贾母的话,更不相信钱到了王熙凤手里能回来。她送出这一千两银子,就是为了能在贾府里买个理直气壮。
足足一千两银子,足够五口之家大吃大喝吃上八辈子的了。当日见着黛玉拿钱的下人们哪能不眼馋,花不着总能念叨吧,一传十十传百,不出三日,荣府上下全晓得新来的林姑娘家底丰厚,出手不俗,上上下下谁也不敢怠慢了新来的林姑娘。
且说雨村拜过贾政之后,便将林如海所荐书信交予贾政,转达林如海嘱托、礼物,又将一路上平安顺岁的消息告知贾政。贾政见雨村举止有度,说话斯文,又系同族,不觉得亲近几分。交谈之中渐渐发觉他是个人才,愈加以礼相待。
雨村思量那女弟子年幼丧母,又欲受寄人篱下之苦,心中颇为惋惜。他早先在船上之时,被女弟子纯善之心打动,便想要为她做些什么。可怜他人微言轻,唯一可做的,便是在临走前多提醒贾政几句,委婉的向对方表达林如海是何等宠爱女弟子,女弟子又是何等的聪慧孝顺。
贾政听他如此提,不觉得对那刚来的外甥女好奇起来。打发走雨村之后,便前往贾母的歇息之处,一边将林如海的嘱托转达过去,一边观察外甥女的行止。小丫头样貌俊俏,身量娇小,似有不足之症,然她端丽的脸上不见一丝愁态,眸子亮晶晶的,又是极爱笑的,让人的心情不自觉的也跟着她开心。贾政不觉的想起他秀丽俏皮的妹妹贾敏,心中惋惜至极,决心回去好生嘱咐妻子照料黛玉,切不可怠慢了他的宝贝外甥女。
贾政观黛玉是个福寿之人,不自觉得拿她和自己一双儿女做比。他看向宝玉、探春,这二人跟商量好了似得,个个都低头敛气禁声的不敢看他。贾政郁的皱眉,冷哼一声,心道:比不得了,在气势上便输人家一筹。


、4第三章 三年荣府生活


屋子里原本热闹的好好地,二儿子一来,便死气沉沉的。♀极品修真邪少贾母见贾政死盯着宝玉,担心他又要骂儿子,赶紧随便挑出个话儿打岔问他。
“你才说林女婿送了礼物来?可有什么扬州有名的吃食,带来我们尝尝。”
“许是有的,已经打发人去瞧了,有什么可心的好意儿,侄媳妇一会儿便送到。”贾政恭谨的回道。
贾母笑着点头,赞美林女婿几句,而后随便找个理由把贾政撵了出去。没一会儿,便有丫鬟端着两盘子的小吃送过来。
贾母率先拿一个放进嘴里嚼,笑道:“好吃归好吃,韧劲大,不适合我老人家,必是带给你们的。”
探春闻言,拿了一块尝,赞道:“十分的有弹性,香甜美味儿,口味适中。”宝玉和迎春、惜春紧接着也吃了。宝玉觉着不错,又拿了一块塞进嘴里,问黛玉:“这到底是什么,这样好吃,妹妹快告诉我?”
“呃……”黛玉看了眼盘子里的东西,花朵形状的,外层粘着芝麻和松仁,切面透明的,貌似很有弹性。从扬州到这,路途遥远的,竟然没坏,这到底是什么吃的?黛玉也拿了一块塞进嘴里,恍然大悟:“唔,是牛皮糖。”
“牛皮糖?好有趣的名字!”探春笑着又拿了一块,放进嘴里嚼着。
“吃上了,我说还没进门呢,闻到芝麻香呢。”
王熙凤笑着进门,来给贾母请安,交代薛家来信进京的消息。
贾母点头,“还有些日子,早作准备吧。”
王熙凤应下,坐下来陪着贾母闲聊,探春把牛皮糖递到王熙凤面前,王熙凤笑着拿一块塞进嘴里。
贾母笑道:“这是好东西,给东府送去,让她们也尝尝鲜。”
“这我倒想着了,并着一小坛子的扬州酱菜送去的。”
王熙凤打发宝兄弟带着姊妹们去外头玩儿,私下和贾母回禀了礼单,有几件好东西问贾母留不留,贾母不在乎这些,吩咐她和王夫人处置便是。王熙凤应下,去王夫人那里回话。
王夫人早料到贾母不管这些杂物,她让王熙凤去问,不过是聊表一下她这个媳妇尊重她而已。这东西老太太既然没过目,她处置起来也方便。除了留下几样吃食和小玩意儿外,大件的贵重的一概拿出去处置换银子。
王夫人捻着手里的佛珠,语气无奈道:“本该留下的,奈何后楼地方小,腾不出地方放置,倒不如换了银子利索些。”
王熙凤笑着应下,老太太不管的事儿,她也管不着,一心按着王夫人的吩咐去办理。
黛玉自从进贾府之后,日子也算过得安静平稳。因她身在孝期,不能吃肉喝酒,不得参加喜庆。三年之内,但凡娱乐宴请她都不可以参加,连每年最重要的她也不能太活跃。
在这种条件的制约下,黛玉养成了简单度日的习惯。每日除了素净的三餐之外,就会写写字,读读书,熟悉一下这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让她可以渐渐地融入这个时代。除此之外,她也会小小的忧心她穿越前的身体,因为她是灵魂穿,太久了,那具身体是不是烂了?她是不是再也回不去了?聊表他对前一世身体的忧虑之后,她便会更发奋的锻炼、学习,以避免她现在这个身体悲剧了。
如果说生活就是舞台,那么她的舞台偶尔也有上演闹剧的时候。这闹剧的起因自然是贾宝玉。
或许是因为住得近的关系,又或者是原著惯性的关系,无论黛玉对宝玉如何冷淡,宝玉仍旧乐此不彼的往黛玉身上粘。在黛玉眼里,贾宝玉就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偶尔逗逗还行,要她天天像个‘小女朋友’似的天天和宝玉一起,她做不到。于是黛玉就尽量去找三春姊妹的玩,宝玉也跟着,后来他发现没有和黛玉单独相处的时间,就趁着早上黛玉刚起床的时候,跑到黛玉那里粘着她,一直粘到她吃早饭。
一日,黛玉终于受不了了,她趁着宝玉熟睡的时候,拿着早在床底藏好的水,往宝玉的被窝里一倒。
次日大清早儿,黛玉的耳根子终于清净了。可碧纱橱外头却热闹起来,丫鬟们嬉笑的唧唧喳喳的,惹来了贾母。贾母怕黛玉听着,压低声训斥了丫鬟们一遭儿才走。
黛玉特意等外头平息了,才乐呵的去瞧热闹,床上的被褥从里到外全换新了,宝玉则羞红着脸坐在那儿。
黛玉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傻兮兮的问宝玉为什么脸红。宝玉脸就更红了,支支吾吾的半天说不出话来。以致宝玉后来的三四天,见着黛玉就脸红害羞愧疚,不敢说话,只好绕道躲着她。
黛玉乐得清静,可过了十天半个月之后,宝玉厚脸皮的又来了。
黛玉拿起九连环,玩了几下,问宝玉:“你会解么?”
宝玉打眼瞧这东西不难,觉得是她在黛玉面前表现聪慧的好机会,接过九连环,拍着胸脯保证他肯定能解开。
“单这么玩没意思,咱们得有个约定。”
宝玉来了兴致,问:“什么约定?”
“你解不开它,不许来见我。”
“解不开,我绝不来,失言的是小狗儿。”
宝玉笑着应下,自觉地这九连环再难,他解开也不过三两天的事儿。结果半个月过去了,宝玉没弄个所以然来。他又心痒的想见林妹妹,可想起他当初的保证,又不敢去,去了怕林妹妹笑话他是小狗儿。于是他越急心越乱,越乱越解不开,急得嘴角起了一排水泡。袭人瞧不过去,欲请人帮他去解,宝玉不愿欺骗林妹妹,执拗的只要自己来。一日比一日上火,两腮肿了起来,说话黯哑。这可吓坏了贾母,赶紧请了大夫给他瞧,大夫诊断宝玉火气太大需要静养。贾母赶紧给他腾出当年老太爷修养的场所——梨香院,吩咐人悉心照料伺候着宝玉。
后来宝玉病好了,从梨香院搬了出来,可九连环仍旧是没解开。他跑去求黛玉,黛玉懒得理他,他便去求贾母说情。贾母没想太多,便趁着饭后的时候,当着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