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军霸 >

第116部分

超级军霸-第116部分

小说: 超级军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后,临时团部帐篷内。

“总司令。”

“总司令好。”

“大家好。”

……

岳维华一走进帐篷便发现里面已经站了七八个人,有骑兵营参谋长肖光天,两位副团长那敏之、博塔特,还有一营营长农可生、参谋长秦志强,二营营长郑明根、参谋长李涵,三营参谋长聂四丰,恩,还有一个不认识的,应该就是陈锦江同自己提过的段峰了。

“总司令,这位就是我们三营的代理营长段峰,您还是第一次见吧,这可是我们骑兵团的虎将,还有您可要告诉陈锦江,让他别再惦记了啊。”岳晓东见岳维华目光扫到了段峰,于是赶忙介绍道。

“总司令您好,仰慕已久,今日总算得见。”段峰行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军礼后,这才略显激动的说道。

“呵呵,段营长,你好。”

岳维华先是回了个军礼,然后率先伸出了手,等握住了段峰的手之后,还暗中较量了一下,才松开,笑道:“不错,段家不愧是同我们岳家齐鸣的武术世家。”

“哪里,总司令过奖了,我的身手,恐怕在您面前连两招都接不下。”

段峰之前还不太相信岳维华的身手,不过通过刚刚那么一握,他就明白自己远非岳维华的对手,自然说起来话来,也就更加谦虚谨慎。

“哈哈,你呀,别听他们瞎传,等有时间咱们交交手,切磋一下。”岳维华笑了笑,接着道:“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你啊,能够将秣陵镇拱手相送,而且,我听说你在上次对战沙俄骑兵营的时候,也是出色的完成了开门红,不错,好好干,黑龙军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哪里,哪里,司令您过奖了。”段峰这下真的有点受宠若惊了。

接下来,岳维华又同其他骑兵团的军官闲聊了一会,尤其是刚刚随杨凤翔一道加入的副团长博塔特,岳维华还特意的问候了几句,然后才切入正题。

“总司令,……,大概情况就是如此。”岳晓东先是做了一番介绍道。

“恩,你是说,沙俄步兵旅,自从上午进入了绥化县城,之后就没有动静了?”岳维华听后询问道。

“的确是这样的,如今他们窝在县城不出来,这让我们实在是无可奈何,好在总司令您赶来了。”岳晓东言道。

一个步兵旅,据城而守,单单骑兵团若是想要通过强攻拿下,是肯定不可能的,但若是加上岳维华和特战队,那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想当缩头乌龟,那也要看他们的乌龟壳够不够硬,不过?”岳维华说着说着突然想到一种可能,于是当即吩咐道:“立刻去给冰城的情报组发电报,让他们密切监视冰城的留守部队。”

“司令,您的意思,这沙俄步兵旅会叫援兵?”岳晓东立刻反应过来。

“恩,有这种可能,毕竟绥化离冰城不过百余公里,而据说沙俄冰城留守部队尚有两个营的骑兵部队,我想他们可能是被你们这些骑兵给骚扰怕了,于是想调两个营的骑兵来护航,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岳维华分析道。

“那我们怎么办?”

“呵呵,就怕他们不来,来的越多愈好。”

“也对。”

第158章李中堂

1900年9月2日,上午九时。

上沪,李公馆。

李公馆,乃是大清名臣李鸿章在上沪的寓所。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东瀛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较长短之人”,慈溪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有人为李鸿章歌功颂德,自然也有人大骂李鸿章,如“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一生秋风裱糊匠”等等,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说,我们还是言归正传。

庚子国难的爆发,其实从一开始是有机会避免的,因为义和团兴起的时候,李鸿章就上奏,要求朝廷坚决镇压,若是慈溪能够听从李鸿章之劝,自然也就没有了庚子国难。

所以,当北方爆发义和团运动,英法等八国联军与清廷正式开战,清廷惨败,慈溪携光绪西逃,北方局势一片混乱,而东南地区,则因实力派疆臣如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联合一起倡导东南互保,即不遵从朝廷的宣战诏书,以保东南半壁不陷入混乱之中,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更是以将朝廷诏书蔑称为乱命的方式,促成此事。

虽然,慈溪于七月十六日,就在清政府下令停止进攻东交民巷的那天,重新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且数次电召李鸿章进京,李鸿章虽然回复“立刻遵旨北上”,但却没有离开广州一步。

直至塘沽陷落,时年七十七岁的李鸿章才从粤登船北上,而当李鸿章抵达上沪后,他的行程却突然停了下来,以身体不适为由,对外称病需要休养,而实际原因一则是担心慈溪态度出现反复,二则是因部下及亲属的劝解,望以马关为前车之鉴,免得又称为了朝廷的替罪羊。

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因他以全权大臣的名义向各国发出的和谈请求,没有得到任何回音,即便李鸿章以私人名义在上沪拜访诸国大使,也都是吃掉不软不硬的钉子。

应该说,李鸿章在沪上的日子并不好过,就在这种四处阴霾的日子中,沙俄驻沪大使德米耶夫居然亲自登门拜访,要知道,就在前天李鸿章命人持帖前往拜访,都被婉拒,而今天德米耶夫居然亲自前来求见,这让李鸿章大感意外。

“幼樵,你可听闻他提及只言片语?”李鸿章手抚白须,面露疑色,幼樵,全名张佩伦,乃是李鸿章之女婿,清末大臣,如今为李鸿章之幕,刚刚就是张佩伦将德米耶夫引至客厅相候。

“中堂大人,德米耶夫虽未言语半句,但其面露急色,脸露倦容,对幼樵之态度也无半分傲慢之色,幼樵以为,德米耶夫必然有求而来。”张佩伦分析道。

“哦,有求而来?”李鸿章顿了顿,轻笑道:“如此,看来,和谈破冰有望。”

“幼樵以为,然也。”张佩伦点点头回道。

……

数分钟后,李公馆客厅。

“德米耶夫大使,欢迎光临寒舍。”李鸿章拱手言道。

“不敢,前日,本人正好外出,未能够及时看到李中堂拜帖,今日特意登门拜访。”德米耶夫在华已经数年之久,对于华夏官话,不敢说精通,但是交流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德米耶夫态度转变的原因,虽然李鸿章尚未猜到,但这显然是好事,于是也不急于提出自己的和谈问题,而是同德米耶夫闲聊了起来,像李鸿章这种浸淫官场数十载的人,自然对谈判了如指掌。

显然,在这方面德米耶夫肯定是比不上李鸿章这种老狐狸的,闲聊半响后,德米耶夫终于忍不住开始直言道:“李大人,本使今日前来,乃是为我两国之友谊而来,为贵朝之和平而来,不知道李大人,是否有意一谈。”

听到德米耶夫终于开口,李鸿章也是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其实他心理同样着急,只是谈判之道,谁若先开口,谁肯定要落入下风,而另一方在接下来的谈判或者说利益交换中,肯定是能够占据主动之位。

“当然,如今北方一片混乱,我大清百姓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若是德米耶夫大使是为和平而来,李某,感激不尽啊。”李鸿章肯定是不能够再端着,虽然知道对方必然是有求于己,但是求的是什么还知道,但是自己却是实实在在要求对方的。

“恩,既然如此,那本使就明言了。”德米耶夫对于李鸿章并没有接着摆谱,还是颇为满意的,于是接着道:“对于八国联军之战,我沙俄帝国愿意先停火,再议和,甚至,愿意为贵国促成其他各国先停火,再议和。”

其实在历史上,最先答应议和也是沙俄,因为沙俄想要东三省,沙俄谈判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解决1896年中俄密约中没能够解决的东三省国境问题,所以当时一听说李鸿章要来和谈,沙俄就是第一个支持,当然,时间上远没有现在这么早。

而且,不管是沙俄还是其他国家,都是力主先议和,再停火的,因为议和的时间肯定短不了,而这段时间,他们各国军队就可以肆意的在各处烧杀抢掠,四处圈地盘,而且他们打下的地盘越大,那么谈判的过程和结果,就会被他们更加有利,而最后也的确是先议和,最后停火的。

而眼下,沙俄大使,居然态度转变如此之大,着实是让李鸿章感到诧异,当然,更多的是惊喜,尽管如此,李中堂的脸上依然是一片淡然,这份养气的功夫的确是炉火纯青,就连一旁的张佩伦都佩服不已,自问差距不小啊。

“贵国有何条件?”

李鸿章淡淡反问道,他不单没有露出任何喜色,反而是问起对方的意图来,很显然,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对于沙俄的贪婪和狡诈,李鸿章更是深有体会,当然,换成是其他人,虽然也能够想到,但恐怕想要感激涕零一番,然后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了。

李鸿章的反应,让德米耶夫也大感意外,不过他也懒得多想,只是接着直言道:“我需要贵国东三省境内,所有的清军将士,全力配合我沙俄大军,剿灭东三省之内的顽匪。”

“剿匪?配合剿匪?义和团?”李鸿章疑惑道。

不仅李鸿章疑惑,就连张佩伦都疑惑不已,虽然朝廷尚未下达全力剿灭义和团的旨意,但是基本上都已经在实施,但是东三省的义和团,其实并不像上燕京、河北等地一样繁多,更谈不上需要所有清军配合沙俄大军才能够剿灭,那么若不是义和团,东三省还有什么土匪,有那么大能量?

面对李鸿章的疑惑,德米耶夫在内心深处也是露出了鄙夷之色,鄙夷大清朝居然连瑷珲的黑龙军都没有听闻,要知道,在瑷珲,沙俄和黑龙军已经大战了数回,沙俄更是折损了数万将士,如此大的动静,大清的第一高官,居然什么都不知道。

李鸿章的确是不知道,一来他身居南粤,主要关注的也是燕京的八国联军,东三省清军同沙俄的战争,他倒是关注过,不过这场战争基本上已经结束,清军已经投降求和,所以,李鸿章几乎已经不再关注东三省之事。

其次,则是因为沙俄的有意封锁消息,黑龙军也有意低调,只是在瑷珲,或者说黑水省的绿林和百姓中有所宣传,对外,尤其是对于清廷,基本上都是处于严防死守状态,再加上杨凤翔之前的掩护等等,所以,李鸿章不知道,实在是在太正常不过了。

“对,的确是剿匪,在黑水省有一股顽匪,深居于布伦山中,神出鬼没,而且他们钱粮不缺,武器装备也非常精良,我沙俄大军数次同他们交手,未曾占到多少上风。”德米耶夫说起假话来,同样是脸不红心不跳。

虽然知道德米耶夫说的话有水分,但是同大清的和谈大事相比起来,实在是不算什么,于是李鸿章也不再端着,而是直接询问道:“不知道,大使,希望我们怎么支持,需要出兵多少,什么时间出兵?”

“支持,自然是全力,全力就是整个东三省的清兵,都要无条件支持我们剿匪,甚至是接受我们的指挥,至于出兵时间,则是立刻马上。”德米耶夫直言道。

“什么?”李鸿章被德米耶夫这番话,给直接惊的站了起来,皱着眉接着问道:“我大清在东三省兵力少说也有四五万,什么样的土匪,需要我们四五万大军来配合贵军作战,你可知道,四五万大军行动起来,需要多少军费粮饷?”

“嘿嘿,李大人不必激动。”德米耶夫终于见到了不动如峰的李中堂露出如此激动之色,心中多少带着一些快意,于是接着道:“什么样的土匪,李中堂大可不必计较,您只要知道,若是任由这股土匪成长起来,恐怕比现在的义和团闹出来的事情,还要大得多,而我沙俄愿意替贵国出手,解决这个大毒瘤。”

李鸿章还沉浸在消化那股土匪到底有多强大的思绪中,便听到德米耶夫接着言道:“只要李中堂应下此事,并且立即通电东三省,只要我沙俄在东三省的将军们,看到了贵国东三省之兵勇的配合,那么我沙俄在直隶周围的大军,以及东三省的大军都将立即停止所有军事行动,并且出面为贵国斡旋,争取早日达到停战之协议。”

“好,我立刻上奏。”

第159章李梦生

沙俄驻沪大使德米耶夫抛出来的鱼饵,李中堂没有拒绝的理由,毕竟东三省只是地方,相对于京畿重地,相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