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求生在西晋末 >

第244部分

求生在西晋末-第244部分

小说: 求生在西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一干要人来齐之后,一阐教道长点起长香,絮絮叨叨祭祀大天尊,辽东文武官吏以及现场商贾一起上前随之叩拜,最后又有专人抬起三牲放到祭台上。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着辽东官民,又是叩拜又是贡献祭品,司马绍、庾冰二人可不认为卫朔是在搞什么宗教迷信。他们十分清楚阐教在辽东的地位有多重要,可以说没有阐教在思想上维系,辽东上下绝不会像现在这么团结一致。

经过数年发展,阐教已经成为辽东最大的宗教势力,为辽东推行民族融合政策提供了思想上保障。是阐教的发展,消除了各族之间的隔阂,将辽东上下拧成一股绳。

看着眼前热闹情形,庾冰感叹道:“只有像大司马这样雄才大略的人物,才敢扶持宗教发展,而不担心被其反噬!而且正是因基层有阐教制衡,才使得世家在辽东无法做到一呼百应。”

就在司马绍、庾冰大发感慨时,那边卫朔已在主持水泥路奠基仪式。

听着卫朔在那儿念叨,司马绍二人才注意到这条横贯雍秦两州的东西大动脉。

当初听到这项工程时,司马绍还曾以为辽东在夸大其词,直到看到雍州刺史府开始雇佣民夫、储备材料才意识到,辽东是真打算修建一条堪比秦直道的水泥马路。

“壮哉!此路一旦建成,西北再无忧矣!”

司马绍十分清楚此路对西北的重要意义,自汉以来西北就是动乱的代名词。

从汉末西羌之乱,到魏晋时河西鲜卑造反,再加上关中氐族之乱,总之近年来西北一带胡族就没停止过叛乱。

之所以造成这样局面,除了关中衰落导致朝廷对西北控制力下降,交通不便亦是不能有效统治西北的重要原因。

“何止西北统治牢靠,若臣所料不错,这条东西大动脉一旦建成,必将促进陆上丝绸之路发展。臣听说辽东极度重视商业发展,我不相信大司马在筹建此路时,没有考虑商业因素。如此看来,辽东富甲天下不是没有道理啊!”

“季坚,你来说说,为何辽东推行的政策大多异于传统,反而会取得不俗成就呢?”

跟随卫朔转悠了几天,司马绍最大的感触就是辽东是个反传统的地方。这里有太多与大晋传统风俗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可偏偏施行后的效果却十分好,这不禁让司马绍开始怀疑起自身来。

庾冰闻言亦是默然,他也搞不明白,为何离经叛道的辽东看起来欣欣向荣,就像蓬勃升起的朝阳一样,让人满怀希望。而江左一直循规蹈矩,按照祖制来治国,到头来不过是勉强维持局面罢了,看不到一丝北伐失地、收复故土的希望。

“殿下,不管怎样反正都已到了辽东,而且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辽东,只要用心学习,未必不能找到答案。”

“也只能如此了,孤恨不能与大司马早识。”

在司马绍跟庾冰在一旁嘀嘀咕咕的时候,卫朔已经完成了奠基仪式。

看到大司马走向自己,司马绍由衷赞道:“大司马真是好手段,这条道路一旦修通,必将商贾云集,令人好不羡慕。”

“呵呵,殿下过奖了,在下不过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已。”卫朔谦虚地拱了拱手。

这时庾冰突然向卫朔问:“大司马,在下听说辽东有旅顺、崂山两大海港可通南洋、西洋诸国,每年光是两地市舶司收入就有百万贯以上,不知江左能否也向辽东学习?”

闻言卫朔身形一顿,神色不变,颇有深意地上下打量了一番庾冰,道:“其实以江左地理,自然也可像辽东这般整修港口,投资海贸。”

“江左也建海港?大司马不怕抢了辽东生意吗?”司马绍故意问。

卫朔嘴角一撇,霸气绝伦道:“哼!谁敢抢辽东生意?整个南洋都是辽东地盘,到了大海上就是辽东说了算,谁要是不按照辽东规矩做事,辽东就让他的海船出不了海。”

“额?”司马绍、庾冰闻言顿时气馁,刚刚庾冰一番试探,没想到却得到卫朔如此霸气回答,一下子让二人心沉到了谷底,彻底熄了插手海贸的念头。

……

就在司马绍跟在卫朔身边考察时,秦州战事终于愈见清晰,自北宫纯统军偷袭乞伏鲜卑成功后,辽东军连战连捷,先后收复金城郡黄河以南土地以及陇西、南安两郡,算是在秦州站稳了脚跟。

与此同时,刘遐统帅援军业已越过陇山逼近天水郡,而氐族首领苻洪已退守略阳,企图负隅顽抗。而另一氐族豪强杨难敌、杨坚头同样不复之前意气风发,眼下二人分守阴平、武都两郡。

原本苻洪、杨难敌以为凭借陇山天险足以挡住辽东军进入秦州,保住部落利益。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辽东军出兵之迅速出乎了氐人预料。先是声南击北一举越过陇山平定了乞伏鲜卑,而后北宫纯又故意示弱引诱苻洪主动出击,暗中却知会刘遐让其率军偷袭上邽。

结果正在与北宫纯交战的苻洪突然得知辽东军在攻打上邽,顿时慌了,哪里还愿停留?当下就要回军救援,苻光等人虽然心有不甘,可担心略阳安全只好先撤再说。

随着辽东军军连战连捷,氐人在秦州的统治渐渐呈雪崩之势,而秦州本地晋人豪强世家开始纷纷派人与辽东军取得联系,投靠过来,以期为家族牟取利益。

眼瞅着辽东军渐渐占据了战场主动权,除了杨难敌还不甘心放弃仇池国外,苻洪已经在考虑投降问题。眼下苻洪部落被辽东军包围在略阳郡南部,早已失去了取胜希望,为了不使部落覆灭,苻洪不得不选择投降。

当北宫纯、刘遐接到苻洪的降表后,当即下令苻洪部撤出略阳等候辽东整编,他本人则前往长安觐见大司马。

苻洪投降标志着秦州平叛进入到崭新阶段,北部除金城郡黄河以北土地被凉州占领外,其余陇西、略阳、天水、南安四郡均已落入辽东手中,眼下只剩下南部阴平、武都两郡还在杨难敌、杨坚头二人手中。

第433章 出巡之潼关、大荔

太兴元年,八月底,随着秦州平叛逐渐进入到收尾阶段,卫朔将各项具体事务全权委托给雍州刺史府以及都督府后,其在陈安、莫含、温峤、皇甫真等人陪同下离开长安,前往各地视察。

与游子远、毛宝等雍州文武高层作别之后,卫朔乘马车向东而去,而太子司马绍以需要学习为由,决心把跟班这个光荣而伟大的角色继续扮演下去。

卫朔出巡的第一站是关中东边门户——潼关。

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辽东占据此潼关后,立即重修了关墙,使其比以往更加险要难攻,并在关内筹建了上等折冲府,驻扎了三千府兵。

站在潼关关墙上,卫朔忍不住诗兴大发,“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东都,意踌躇。伤心魏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卫朔首次在外人面前表露文学才华,他‘作’的这首诗词在外人眼中格式不甚严整,与当今流行的五言诗完全不同,但诗词意境深远、感情真挚,非常容易感染他人。

无论是温峤、庾冰、皇甫真等才华横溢之辈,又或者是陈安等不通诗词者,都被卫朔这首别致的诗词所感染。

而太子司马绍联想到已化成废墟的洛阳,忍不住潸然涕下。

“没想到大司马竟也是诗词高手,这首小诗别具一格,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太子过奖了,朔哪里懂什么诗词歌赋?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真要说起写诗作赋的本事来,又有谁及得上刘公越石,‘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仅此一句足以名垂千古。”

说到这儿,卫朔望着司马绍嘴角露出一丝笑容问:“太子殿下真要随在下回蓟城?”

“那是自然,孤此次北上就是抱着向大司马学习的目的,不亲自到蓟城看看,又怎能发现辽东各项政策的妙处?”

司马绍早打定了主意,不考察清楚辽东底细,他是绝不会返回江东。

而且只有近距离观察辽东,才能真正感受到辽东的强大。再说司马绍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甘心像父亲司马睿那样饱受世家欺凌,有意在接位后摆脱世家对皇权的压制。至于辽东对江东的威胁,在他看来,未来江左摆脱世家控制后,才有希望与辽东一争长短。

看了看眼前踌躇满志的司马绍,卫朔微微颔首道:“既如此臣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一切按照殿下的意思来!”

在潼关稍作停留之后,卫朔一行随即又折回往西经华阴,渡渭水向北,接着便是冯翊郡大荔县。

大荔,是黄河西岸县城,而连接黄河两岸的蒲津古桥就在大荔县以东。靠着交通便利,大荔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联系雍并的纽带城市。

卫朔出巡大荔县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蒲津古桥开通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蒲津桥是黄河上建成的首座固定桥梁,大大加强了秦晋之间交流,促进了两地经济发展,以蒲坂、大荔为代表的两岸城市很快就得到巨大发展,迅速变得繁荣起来。

以大荔为例,在蒲津桥开通之前,仅仅是个拥有五千户人口的小县城。然而自蒲津桥贯通后,大荔很快成为秦晋两地货物东进西出的集散地之一。

大荔,四方商贾云集,境内各种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城市规模也日益扩大。到了今天城内仅各种店铺就超过了千余家,而来往于县城干道上的马车更是绵延十余里,已成为雍州相当繁华的城市。

随着黄河水上交通不断发展,每年来往与大荔的商贾数不胜数。

此时,卫朔、司马绍等人站在城墙上放眼远远望去,只见自黄河岸边至县城门口,密密麻麻全是来往的马车,浩浩荡荡一望无边。

而这些往来的马车上装满了各种商品,既包括稻米、小麦、红薯、玉米等粮食,又有河东盛产的食盐、煤炭、水泥等关中急需的物资。

地处黄河西侧的大荔县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而且由于大荔位于“襟连黄河,背倚关中,承东启西”的要冲之地,当蒲津桥架起之后,到而今已迅速发展成商业极度繁荣的经济重镇。

大荔因得交通之利而迅速发展起来,因此境内一些与运输有关的手工业、商业亦随之兴起。像车行、冶铁、制绳、木材加工以及纺织之类的作坊在城内是星罗棋布,另外酒楼、客栈行当同样是兴旺发达。

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大荔县在蒲津桥开通仅仅一年间就已繁荣富庶、商贾云集。各富商大贾从四面八方纷纷涌向这里,当中既有珠宝商、米商、茶商、丝绸商、木材商、药材商等各种商人,也有从事对外贸易的大商贾。

看到大荔县繁华如斯,卫朔相信当辽东打通陆上丝绸之路后,其作为南下北上、东去西去的交通枢纽,大荔县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到了大荔县城之后,冯翊郡守、大荔县县令等当地大小数十名官员纷纷前来拜见。

卫朔对着当地官员开门见山道:“诸位,某将在大荔停留几日,尔等可将往日政务整理一下,提交上来供我查阅。另外,在政务上有什么难题也一并讲出来,能当面解决就当面解决掉,若不能当面解决等我回到蓟城与牧府商议后再做安排。”

听完卫朔吩咐,在场地方官员赶紧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汇报。这种汇报当然会掺有一定水分,然而大伙儿都清楚卫朔最讨厌弄虚作假,而且还会派出直属官吏私下调查,因此众人倒也不敢过于做假。

当日卫朔与郡县两级官吏整整谈了一下午公事,直到夜幕降临,众人才告辞离去。

而自愿做跟班的太子司马绍在这期间一直站在卫朔身后聆听,由于刻意隐瞒外人竟没发现太子殿下的存在。

亲眼亲耳看到听到卫朔处理政务,司马绍内心受到极大震动。在江左的时候,他作为继承人曾多次旁观司马睿与属下商议政事。那个时候给司马绍留下最深的印象便是,作为最高统治者司马睿不过是个盖章的人,根本就没有一丝实权。

大多数情况下,世家们已处理好了各种政务,拿上来讨论不过是做做样子,即便琅琊王有异议也不可能有所更改。

相反卫朔那才叫处理政务,各级官吏在他面前噤若寒蝉,不敢有一丝一毫欺瞒敷衍之意。

而有些事关战略发展的大事件更是得大司马亲自下决定才行,在辽东又有哪个人敢代大司马做决定?

司马绍满心苦涩,越是参观越是觉得父亲司马睿活得憋屈,内心越是有一团火在燃烧。

“殿下莫要气恼,江东上下虽有各种问题,可毕竟底蕴深厚,只要措施得当,未来必可超越辽东。”

跟在太子身边的庾冰看到司马绍满脸阴郁,以为其看到繁荣的大荔县受到了刺激,忙出言相劝。可惜他却不知,司马绍真正恼火的原因是感受到皇权受世家制约太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