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第21部分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第21部分

小说: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剑剂焖涂梢岳┐罅焱痢⒒袢〔聘唬傩崭痈蛔恪⒕拥玫蕉土丁H缃袢スゴ蚝俪种芴熳樱芑盗嗣刮幢啬苋〉煤么Α5绞敝芡醣囟虾蚱渌詈钋笤H绻芡醢丫哦λ透淹恋厝酶汗笸跻参蘅赡魏巍!
  秦惠王觉得很有道理,最终听从了司马错的意见,出兵伐蜀。
  功成名就
  公元前328年,秦惠王派遣公子华和张仪攻下了魏国的蒲阳(今河南省长垣县)。但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使秦惠王忘乎所以,对于六国诸侯联盟所造成的威胁,使他深感不安,做梦都想拆散合纵联盟。张仪趁机劝说:“臣认为不需大动干戈,只要设法让他们相互猜疑,拆散他们的联盟就指日可待了。把占领的魏国的城邑退还几座,魏国准会感激大王。其他五国也会彼此暗存戒心,联盟就会瓦解。”惠王觉得言之有理,便依张仪计策行事。其后不久,秦国便主动将占领的焦、曲沃二地归还于魏,并派公子繇到魏国做人质,谋求和好。
  这一打一拉,弄得魏国且喜且惧。趁此时机,张仪又劝说魏王道:“秦国对待魏国如此的宽厚,魏国不可能不以礼相报吧?”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在今韩城东南、少梁北,筑于籍姑城之前)、少梁(今陕西韩城南)等地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王。张仪此举,既帮助了赵国,又拆散了联盟,还使秦国名利双收,既多得了别国土地,又落了个睦邻友好的美名。惠王就任用张仪为国相,把少梁改名叫夏阳。
  之后,秦王派张仪和齐、楚两国国相在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会盟。张仪从东方会盟归来,被免去了国相的职务。为了秦国的利益,他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让魏国向秦国称臣,然后让其他诸侯国效法。魏王却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秦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地区,并暗中给张仪送去很多钱财。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王的。他留任魏国四年,魏襄侯去世,魏哀王即位。张仪又劝说哀王跟随秦国,哀王也不同意。于是,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并将魏军的情报送给秦国,结果魏国败得一塌糊涂。

  第57节:新读史记(下卷)(57)

  劝魏事秦
  第二年,秦国想要再次攻打魏国。就先打败了韩国的部队,杀死了八万官兵,诸侯们惊恐不安。张仪再次游说魏王说:“魏国的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不过三十万。四周地势平坦,畅通四方,也没有名山大川阻隔。魏国南为楚国,西为韩国,北为赵国,东为齐国。魏国地处中央,不敢得罪任何诸侯,否则便会引来他们的攻打,而光是驻守边境的士兵就不下十万人。
  “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妄想天下联合为一体,相约为兄弟手足。然而,即使是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时候呢,大王如果还打算依靠苏秦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而结成的联盟,那必将遭到失败。假如大王不跟随秦国,秦国出兵截断赵魏通道,那么赵军就不能南下支援魏国,而魏国北上合纵联盟的道路就断绝了。韩国害怕秦国,秦、韩合为一体,进而攻打魏国,那么魏国的灭亡就为时不远了。
  “所以大王不如跟随秦国。如果您这么做了,那么楚国、韩国一定慑于秦国的强大,而对大王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楚国、韩国的外患,那么大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况且,秦国最想要削弱的国家,莫过于楚国,而能够削弱楚国的莫过于魏国。楚国虽然有富足强大的名声在外,但实际是有名无实,士兵孱弱不堪一击。假如魏国发动所有的军队去攻打楚国,一定会取胜。大王如果不听从我的建议,秦国必会出动精兵东进,那时即使您想要投降秦国,恐怕也来不及了。
  “那些主张合纵联盟的人,都是些只会讲大话,唱高调的人,很少能让人信服。他们只想游说国君以达到封侯的目的。所以天下的游说之人,没有一夜不瞪着眼睛,磨着牙齿,大谈特谈合纵的好处,劝说各国国君。国君虽然欣赏他们的口才,却被他们的游说之辞所蒙蔽,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我听说过:聚集许多羽毛,重量也能使船沉没;装载许多轻便的货物,也能使车轴折断;众人异口同声的指责,也能把硬如磐石的事实歪曲;集合许多人的诽谤,即使如骨头一样坚硬的真理也会被销毁。我希望大王能对我的建议认真考虑一下。”
  张仪滔滔不绝,言语间时而语含珠玑,时而又不免夸大其词,虚声恫吓,直说得魏惠王真伪难辨,半信半疑,犹豫不决。最后,魏王还是背弃了合纵盟约,与秦国和解。张仪也回到秦国,重新出任国相。
  张仪使楚
  此后,张仪两次出使楚国,将楚怀王戏耍。他一来到楚国,就用重财厚礼收买靳尚,使其对自己感恩不尽。靳尚受人之物,自然乐意效劳,于是极尽溢美之词地向楚怀王夸奖张仪,于是楚怀王就将张仪赦免了。后来张仪听说苏秦死了,于是再次游说楚怀王说:“秦国四境险要,易守难攻。军队实力强大,法令严明,士兵们都不害怕艰苦危难,敢于为国牺牲。国君贤明威严,将帅智谋勇武,即使没有出动军队,声威也席卷天下。那些合纵的国家与秦国相比,无异于驱赶着羊群进攻猛虎。如今,大王不亲附老虎而去亲附绵羊,真是大错特错了。
  “当今,天下的强国非秦楚莫属,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那些主张合纵的人,聚集了一群弱小的国家去攻打最强大的国家,不权衡对手的力量而轻易地发动战争,国家穷困而又频繁地打仗,这是国家危亡的先兆啊。那些主张合纵的人,粉饰言辞,空发议论,说好不说坏,等到祸患来临时,就来不及应付了。
  “游说天下各国合纵抗秦的人就是苏秦。他被封为武安君,出任燕国的国相,暗中与燕王策划攻打齐国。他假装获罪于燕王,逃到齐国,齐王收留了他。两年后,齐王发觉上当,把苏秦五马分尸。靠一个奸诈虚伪的苏秦,想要让诸侯们结为一体,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秦国要想进攻楚国,三个月就能灭亡楚国,而诸侯的援军,半年以上才能到达。秦楚之间应该结为盟友,永不相争,这才是大王应该选择的正确的策略。
  楚王听得心动,不顾上次被张仪欺骗的教训,又采纳了张仪的建议。

  第58节:新读史记(下卷)(58)

  威逼韩国
  张仪离开楚国,又去游说韩王。他说:“韩国虽然地势险恶,百姓却都住在山区,生活困苦。韩国土地不足九百里,国库空虚。估计大王的士兵,总数也不会超过三十万人吧。而秦国精锐部队就一百多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秦国勇武的战士在战场上向来勇猛直前,不戴头盔,轻装杀敌,能手执强弓硬弩的神射手和挥舞长枪如风的将士们,更是多的没法计算。秦国战马精良,骏马奔驰起来,前蹄扬起,后蹄腾空,一跃就是两丈多远,这样的战马多到没法数清。山东六国的士兵,头戴头盔,身穿铠甲与秦军作战。秦国的勇士毫不畏惧,反而嫌装甲麻烦,都喜欢甩掉头盔,扔掉战袍,赤身露体与敌人作战,就这样也能轻松大败六国军队。左手提着人头,右手挟着俘虏胜利凯旋。秦兵与山东六国的兵相比,如同勇猛的大力士对阵懦弱的胆小鬼。用这样的军队攻打别国,如同把千钧重量压在鸟卵之上,结果可想而知。
  “那些诸侯、大臣们不估量自己土地狭小,国力衰微,却听信主张合纵的人的甜言蜜语,放纵他们结伙营私,互相掩饰。不顾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听从肤浅的游说,没有比这种作法更误君害国的了。
  “假如大王不愿跟随秦国,秦军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韩国攻下的。可以说,归顺秦国就安全,不归顺秦国就危险。如果让我替大王谋划,就不如归顺、帮助秦国。秦国的目标是削弱楚国,而能够消灭楚国的只有韩国,这并不是说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地理位置优越。只要大王西面事秦而攻楚,秦王一定会高兴。这样韩国既可得到土地,又可使楚国的怨恨都集中到秦国身上。”
  韩襄王觉得张仪说得不无道理,又慑于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只好听从了张仪的建议。张仪回到秦国报告,秦惠王便封赏了他五个都邑,封他为武信君。
  东说齐王
  张仪随后又东去游说齐湣王说:“天下国家,论强大没有超过齐国的。然而替大王出谋划策的人,都为了暂时的贪图享乐,不顾国家长远的利益。主张合纵的人游说大王,必定会说:‘齐国西面有强大的赵国,南面有韩国和魏国,齐国是背靠大海的国家,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士兵勇敢,即使有一百个秦国,对齐国也无可奈何。’大王认为他们的说法很高明,却没能考虑到实际的情况。我听说,齐国和鲁国打了三次仗,虽然鲁国战胜了三次,国家却因此灭亡了,这还是因为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啊。现在,秦国与齐国比较,就如同齐国和鲁国一样。秦国和赵国曾四次交战,都是赵国取胜。可四次战役之后,赵国的士兵阵亡几十万,才仅仅保住了邯郸。即使赵国有胜利的名声,国家却残破不堪,离灭亡之日不远了。
  “如今秦、楚两国互相联姻,结成兄弟盟国。韩国献出宜阳,魏国献出河外,赵国在渑池朝拜秦王,割让河间来讨好秦国。假如大王不跟随秦国,秦国就会驱使韩国、魏国进攻齐国的南方,让赵国的军队渡过清河,直指博关、临菑,即墨就不再是大王的地方了。各国开始进攻齐国之时,即使是大王您想要跟随秦国,也为时已晚了。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
  齐王说:“齐国偏僻落后,偏安在东海边上,还没有听到过对国家长远利益的问题做出如此精辟讲解啊。”就听从了张仪的建议。
  西说赵王
  张仪离开齐国,向西游说赵王说:“当年大王率领天下诸侯来对抗秦国,使秦国的军民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大王的声威遍布山东各国,敝国十分惊恐,不敢再轻举妄动一步,害怕大王找一个借口攻打我们。如今,秦国已经攻克了巴蜀,吞并了汉中,夺取了东周、西周,迁走了九鼎宝器,据守着白马渡口。秦国虽说地处偏僻辽远,然而内心压抑愤懑的日子太长了。现在,秦国的一支不算精良的小部队,驻扎在渑池,正打算渡过黄河,跨过漳水,占据番吾,同贵军在邯郸城下相会,希望与贵军交战,效法武王伐纣的旧事,所以秦王郑重地派我先来敬告大王。”

  第59节:新读史记(下卷)(59)

  “大王信赖合纵联盟是因为苏秦。苏秦迷惑诸侯,颠倒是非,自己在刑场上被五马分尸。如今,楚国和秦国已结成了兄弟盟国,而韩国和魏国已向秦国臣服,齐国也俯首称臣,这等于斩断了赵国的右臂。斩断了右臂再去和人家争斗,而且也失去伙伴的帮助,自己孤立无援,想要取胜,怎么可能呢?现在,秦军与四国相约,共同进攻赵国,攻破赵国,必然瓜分赵国土地。所以我不敢隐瞒实情,先告诉大王。我私下替大王考虑,您不如与秦王在渑池会晤,请求秦国按兵不动,不要进攻。希望大王拿定主意。”
  赵王说:“先王在世时,被奉阳君蒙蔽。那是寡人还深居宫内,从师学习,不参于国家大事。先王谢世时,寡人还年轻,现在继承君位的时间不长。寡人确实曾暗自怀疑过合纵联盟的正确性。寡人打算割让土地弥补已往的过失,来表示对秦国的诚意。现在寡人正要整备车马前去秦国请罪,正好赶上听到先生明智的教诲。“赵王答应了张仪的建议,张仪于是前往燕国。
  功亏一篑
  张仪游说燕昭王说:“大王最亲近的国家莫过于赵国。当初赵襄子想吞并代国,就和代王约定在句注(战国时属于赵国,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之雁门关)会晤。赵襄子趁会晤之机,命人刺杀了代王,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赵王凶暴乖张,六亲不认,大王认为这样的人值得亲近吗?赵国出动军队攻打燕国,两次围困燕国的首都来威胁大王,大王还要割让十座城池向他道歉。如今,赵王已经到渑池朝拜秦王,献出土地表示跟随秦国。如今,假如大王不顺从秦国,秦国将驱使赵国出动部队来进攻燕国,那么燕国的土地就不为大王所有了。假如大王跟随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赵国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这就等于西边有强大秦国的支援,而南边解除了齐国、赵国对您的威胁,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一下。”
  燕王说:“寡人就像蛮夷之徒一样,处在落后荒远的地方,这里的人即使是男子汉也如同婴儿一样,智力平庸,没有什么深谋远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