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春秋 >

第789部分

华夏春秋-第789部分

小说: 华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缩小了反应堆的体积。所以,中国在研制聚变反应堆的时候,仍然采用了这一技术。因为安全性更好,而且功率转换效率高,所以中国在聚变反应堆方面的研究速度是后来居上,特别是在解决了反应堆体积的问题之后,中国发现自己走的这条路完全选对了!

欧洲最初发展的核潜艇基本上都采用了压水堆技术。但是后来美国与欧洲关系破裂,禁止向欧洲提供任何核反应堆方面的技术。而法国本身在研制反应堆方面的技术就比不上美国。而在后来持续了20多年的研究中,欧洲通过在陆地上使用聚变反应堆发电的时候发现,其实液态金属才是聚变反应堆的最好能量转换介质,并且将研究重点放在了这上面。但是,这一反应堆技术最大的问题是一回路的抗腐蚀与高温下的工作稳定性,以及在二回路中的预热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容易解决,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所以欧洲在这一方面起步最早,但是却最后取得发展成功!

从三种聚变核动力方案中可以看得出来,美国的技术最为成熟,但是也是效率最低,发展前途最渺茫的一种,因为水介质在聚变反映堆芯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甚至会引起反应堆停机的恶性事故!中国的发展方案虽然并不是很成熟,但是在短时间内的发展潜力最大,能够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安全性最高!而欧洲的发展方案的发展潜力最大,只要解决了材料方面的问题,不但能够达到安全方面的目的,甚至可以直接将内能转换为电能,让潜艇变得更安静,持续发展下去的优势是中美方案所无法比拟的!当然,三种方案都是在2040年左右才成熟,而第一艘聚变动力核潜艇,即美国的“鹦鹉螺”号直到2043年才服役,而中国与欧洲的相应核潜艇也要到2045年左右才服役。可以说,这些技术上的进步,让潜艇成为了海战中最主要的进攻武器!

第五次中东战争带来的能源危机,是迫使中美开始研究民用聚变电站的主要动力。但是两国此时都将重点放到了聚变核能的军事用途上。直到2035年,聚变电站的成本控制技术得到了突破,中美才上马民用聚变核电站,但是建造进度并不快,因为成本收益率并不高。而直到2040年,中美才全面启动建造聚变核电站的计划,将民用聚变电站的发展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逐步取代化石燃料发电站的地位。到2040年的时候,全世界电能中,聚变电站的发电量只占到了25%左右,主要是在欧洲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到了2050年,这一比例就达到了50%,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主要能源!

第五次中东战争中爆发的全球性最广泛,也是最严重的这场能源危机所带来的影响绝对不仅仅是促进了聚变核能的应用与推广,而是在更大的层面上让世界各国更疯狂的寻找石油资源,同时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技术,将目光瞄准了深海中的石油资源。而在这方面走得最快的自然是日本了!

2025年的时候,日本就已经发现在小莅原群岛,鸟岛以及南鸟岛附近海域发现了深海石油储备资源。因为这一附近的海水深度都在2000米以上,而要在这么深的海底开采石油,当时的技术根本就达不到需要,也就说不上真正的商业开采了!

到了2028年,日本在深海石油开采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主要是解决了材料方面的问题。虽然此时技术仍然不是很成熟,成本并没有有效的控制下来。但是,日本此时已经很难从世界主要的产油地进口石油了,而进口的石油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已经成为了日本经济与军事发展的主要瓶颈。在2027年,日本的战斗机飞行员每年只能勉强达到200小时的飞行训练时间,这比中国空军的550小时,美国空军的500小时都低了很多,那么素质自然就差了很多。而且海军战舰的出海值勤行动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因为日本被限制不能发展核武器,而且根本就无法从外界进口到铀原料,自然也就无法发展核动力战舰了。而聚变反应堆技术还远没有成熟,加上连欧洲都对日本进行了这方面的技术封锁。所以,日本在艰难的发展自己的聚变反应堆技术的同时,将目光瞄准了那些深海中的石油资源!

2028年年底,日本就在鸟岛附近开始建设第一座深海石油开采平台了。到2029年年中建造结束的时候,虽然成本高达25亿欧元,导致开采出来的石油甚至比国际市场上的石油还要贵很多,达到了每桶120欧元左右,但是日本人还是觉得自己胜利了,因为这是日本彻底解决自己贫油的开始,只要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就能够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产量,满足国内对石油的需求!

到2035年的时候,日本已经在鸟岛,小莅原群岛,南鸟岛建造了至少20座深海石油开采平台,日产油量达到了2100万桶左右,满足了日本国内石油需求的85%,基本上解决了日本油荒的问题。但是,日本将自己的石油安全战略放到了大洋上,这就必须要拥有一直非常强大的海军来保护海上的石油资源。而有了丰富的石油资源之后,日本就有能力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了!这种相互的作用,让日本海军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到2035年的时候,日本海军基本上已经能够对抗中国的太平洋舰队了!

当然,并不是只有日本一个国家在开采深海石油资源。紧随日本之后,欧洲也将目光落到了大西洋上的深海石油身上。虽然欧洲在聚变核能的和平利用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电能并不能完全取代化石能源,因为蓄电池的技术进步非常缓慢,电能的应用存在着巨大的麻烦。比如在重型战舰,坦克,重型装甲车辆,飞机上,电能就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仍然需要由化石能源提供动力!而且在化工上,煤炭并没有能够取代石油的地位,因为用煤炭做原料的化工技术还存在着成本上的问题。因此,石油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在军事应用上,石油的地位直到2050年之前,一直没有受到动摇!

欧洲在开采深海石油方面与日本进行了广泛的合作,2030年的时候,日本已经在开采深海石油方面有了成熟的技术,所以从这一年开始,欧洲也逐步开始在大西洋上开采深海石油。而在欧洲的带动下,中国与美国也在2035年之前开始将石油开采重点转移到了深海石油资源上。虽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人类社会的能源危机,特别是在聚变核电还不成熟的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石油的多产区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以此引来的海洋危机却非常全面的暴露出了人类本身的贪婪性!

早就有人说过,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但是,直到深海石油以及别的资源被开发出来之后,海洋的重要性才彻底的体现了出来。当然,关于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在下一章有重点介绍。而这里,仅仅是因为深海石油资源的发掘,就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引起了一场海军军备大赛。从2030年开始,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重点发展海军,海军几乎成了这个时代最常见的词汇!

从2030年起,一场规模浩大的海军造舰计划在中美欧日俄这些大国中全面展开了!按照中国在这一年制订的海军发展计划,中国在2040年之前,将再建造3支航母舰队,并且将航母的数量扩充到8艘,战列舰的数量也相应扩充到8艘,核潜艇数量扩充到54艘,以满足在太平洋方向对抗日本海军,以及保护中国在印度洋与南大西洋的利益。而按照这一造舰计划,中国必须每年投入1200亿人民币的经费,并且加快人员培训速度,这就需要中国改进造船工艺,以及海军人员培训机制!这对中国海军,甚至整个中国的压力都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日本的威胁就在眼前,按照日本现在的发展计划,在2040年之前,日本将拥有8艘航母,8艘战列舰,以及32艘潜艇的庞大海军。而中国也只是按照最低的限度在发展自己的海军了!

因为美国一直是海上强国,拥有非常广泛的海上利益,所以美国在海军发展方面的计划,一点都不比中国差。按照美国在2029年制定的海军发展计划,2040年之前,美国将拥有18支航母舰队,并且建造完第一批8艘“华盛顿”级战列舰(美国的战列舰仍然是以州来命名的,这里的华盛顿是指华盛顿州,而不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同时将核潜艇的数量扩充到84艘,其中攻击型核潜艇72艘,“弗吉利亚”级24艘,“弗罗里达”级48艘。按照美国海军的发展计划,到2060年之前,美国都必须拥有在两大洋上的海上优势,保持在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制海权,所以也就有了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军发展计划!

欧洲在统一之后,海军发展计划也相应出台了。到2040年,欧洲在维持现在的8支航母舰队的同时,扩充8艘“英格兰”级战列舰,并且将核潜艇的数量扩充到48艘,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要达到40艘。虽然计划至少建造8艘聚变动力型核潜艇,但是因为技术上的问题,直到2040年之后,欧洲的攻击型聚变动力核潜艇才问世,所以这一计划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最后用8艘核潜艇取代了原先的计划!

其实,在海军的发展计划中,最主要的还是动力技术的突破,而随着聚变动力系统最早由中国应用到战列舰上,海军武器的发展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而最显著的变化,自然是海军战舰的防空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

从第二次朝鲜战争中,中日海军的大战中可以看出来,空中打击仍然是海军舰队生存的最大威胁!而且这个威胁非常明显,海战之中,出了潜艇偶尔的偷袭得手之外,最主要的损失就是由导弹造成的。虽然高能激光武器曾经在一段时间之内解决了舰队反导方面的难题,但是随着导弹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各种对付能量武器技术的进步之后,高能激光武器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前,已经无法担负起沉重的反导负担了!

其实,在反导方面,有一种非常理想的武器,即粒子束武器。这是一种依靠动能杀伤,但是却具备有很多能量武器特征,甚至连速度都接近光速的理想武器。但是在制约粒子束武器投入实战方面,出了相关的技术难度之外,最主要就是能源方面的问题了!

粒子束武器对能源的要求远远的超过了激光武器,因为将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速度,这需要非常巨大的能量。中美欧三国早在2025年左右就在粒子加速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将粒子加速器的小型化发展提高了一个层次。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粒子束武器上舰都已经没有多大的难度了。但是这并不表示粒子束武器能够顺利的装备到战舰上去,而这就是能源的问题!

粒子束武器需要巨大的电能来驱动粒子加速器运转。同时还要求电流稳定,这对能源供应系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这相关的技术,直到2035年都无法得到解决,主要就是能源供应不稳定,储能设备不过关。而最后解决这一问题的,还是聚变反应堆的成功应用,因为只有聚变反应堆提供的电能,才能够满足粒子束武器的需要,特别是具备有实战能力的高能粒子束武器高速射击时的需要!

而正是粒子束武器的出现,并且在204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装备到战舰上去,才最终改变了海军舰队在面临空中打击时的尴尬局面。中国在“青海湖”号与“松花湖”号战列舰上最先装备粒子束反导武器。每艘战舰装备了4座高能粒子炮。这种粒子炮的射程达到了25公里,远超过了高能激光武器。每分钟能够射击15次。因为这并不是能量武器,所以不需要对目标进行太久的持续照射,只需要2秒钟左右就能够摧毁一枚反舰导弹了。

在“青海湖”号还在海试的时候,中国就秘密进行过一次真实的导弹拦截实验。一共20多枚导弹对“青海湖”号战列舰进行了饱和攻击,而四座高能粒子炮成功的对所有目标进行了拦截,而且将所有目标摧毁,没有一发导弹能够接近到距离战舰5公里的范围之内,根本就没有对战舰构成威胁。而最苛刻的实验是对炮弹的拦截。当时由“太湖”号在5分钟之内对“青海湖”号附近的目标进行了10轮炮击,发射了90发重型穿甲弹。但是,最终只有4发炮弹落了下来,而且都偏离了目标,落在距离目标一公里之外的海面上!由此可见,中国开发出来的粒子炮的作战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当然,其真实的战斗力,还需要经过实战才能得到考验,毕竟战争中的条件比实验中的环境要恶劣得多了!

粒子束武器最早并不是在海军中得到应用的,而是在空军,或者是天军中最先得到应用!因为,在国家防御系统中,粒子束武器的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