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李承训 >

第76部分

大唐李承训-第76部分

小说: 大唐李承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不死。向往那种杀伐的,金戈铁马的沙场岁月。

此时此刻看着李承训的目光如同看着至高神一般,充满了信仰。袁大神棍目光爆发出了一抹精光,看着李承训心里惊讶异常。作为道家的领军人物,做出推背图的袁天罡也或多或少的能够看到异族对于大汉民族的威胁。故此看着李承训如此杀伐果断,也是心里震惊不已。

“异数啊!原来如此!”袁天罡目光闪烁了一下喃喃自语道,随即看着李承训的目光充满了炙热。袁天罡本来就是一个心气极好,桀骜不驯的人,更何况其人年纪轻轻在玄学上的造诣是其他人几辈子也无法企及的。

这样的人无疑是对原定的轨迹不满,企图改变规则的存在。故此袁天罡看见李承训如此,宛如杀神在世,人屠复生。心下顿时明白李承训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这个天地间唯一的异数。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乞活军身上,愣是没有人发现袁天罡的神色不寻常。至于收到儒家思想影响最深的杜如晦,也是看着李承训的一举一动心下苦涩无比,脸色变幻,神色无常。

这种与信仰相悖的感觉,让人窒息。杜如晦此刻的感觉就是这样,内心深处涌起一抹无力,虽然明知道李承训与儒家决裂,断然不会用儒家治国。但是杜如晦心里听出近千年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影响力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驱散的。

千年来,儒家思想早已经渗透了中原大地的方方面面。各家学说,都已经或多或少有了儒家的影子。让杜如晦没有想到的是李承训对待异族如此铁血的手段,却是让杜如晦心里浮现阵阵不忍。

仿佛是看透了杜如晦等人心里的疑问和不解,李承训目光闪烁着精光暴喝道:“也许有人认为本汗嗜杀成性,视人命如草芥。但是本汗要告诉你们的是,异族就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纵观历史,无论是强汉,亦或者弱晋降服异族的历史都是一场不断镇压不断反叛的历史。”

李承训看着五万乞活军,语气冰冷的道:“本汗不相信什么以德报怨,教化世人!本汗只知道以杀止杀,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的九百万方为雄中雄!”

“呼延莛何在?”

“见过大汗!”呼延莛一副草原上的礼节,朝着李承训行礼道。

“吐谷浑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故地皆为隋朝所有,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隋帝杨广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李承训的目光微微闪烁道:“这些地方乃是我中原地域,吐谷浑无故侵占。今日本汗决定出兵西海郡以光我中原疆土!”

“将士们告诉本汗,你们有信心吗?”。李承训终于将与裴矩等人商量的计划说了出来,这一次李承训的为乞活军成军的洗礼便是西海郡。

“杀,杀,杀。”

乞活军咆哮,怒喝。他们没有多余的话来提高士气,和凝聚军心。一个简简单单的杀字,便是一切的表达。

李承训目光深深的看了一眼呼延莛道:“呼延莛由你率领乞活军,攻伐西海郡,但凡遇到抵抗,尽皆杀无赦!”

“是,大汗!”

……

乞活军在李承训的注视下开拔离去,死字旗携带着无边的杀戮即将在着西北之地上演。一同前去的还有参谋本部的副参谋长杜如晦,李承训虽然相信呼延莛的勇武,但是行军打仗光靠勇武是远远不够的。故此李承训便将自己麾下这个大才杜如晦派遣了出去,历史上留下的赫赫名声让李承训觉得比呼延这个突厥第一勇士来的靠谱一点。

“乞活可汗,长安急报!”就在李承训目光一直死死的盯着乞活军离去的时候,李太保从军营的最角落,黑暗处有了出来。李承训目光一动接过李太保递过来的情报,展开一观只见上面写着两个字【事成!】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变得复杂无比。作为一切行动的策划者李承训自然明白事成这两个字代表了什么,李承乾死了!李承乾,字高明,李世民长子,母长孙无垢。

李世民即位,立为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但是年长后,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

贞观十六年,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事情败露,在李世民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

关于李承乾的记忆从脑海里一一被翻了出来,李承训目光看着长安的方向,久久不语。因为自己的到来李承乾提前离开了人世,李唐皇室子弟因为权力的斗争开始出现了伤亡。

“承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吗?”。李承训呢喃一句,神色有些沉重。李世民的嫡长子的死亡将会代表着李唐内部的权力斗争,到了一种势如水火的地步。其他人出手也越来越不择手段,不顾及其他了。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只能向前走,一路杀他个人仰马翻。李承训收回眺望凝视的目光,朝着李太保挥了挥手,转身离开了乞活军营。

……

三天后。

乞活军在呼延莛的带领下,一路犹如飓风一般席卷天地,自从离开怉罕朝着西海郡奔袭。杜如晦目光闪烁,心下有着丝丝不忍。这三天之内死在乞活军下的吐谷浑人,已经不下于十万。

呼延莛率领的乞活军,忠诚的执行了李承训出发前的军令。针对于吐谷浑实行三光政策,即除了妇女之外凡是吐谷浑的人尽数杀光,不能带走的东西烧光,对于吐谷浑贵族的财物抢光的三光政策。

一路而来血腥的一幕幕让杜如晦这个儒家思想毒害至深的人,心里反感。甚至于夜深人静之际,有那么一刻,杜如晦也在思索自己追随李承训到底是对还是错。

李承训对待异族的野蛮与嗜杀,都深深的让杜如晦胆颤心惊。在楚霸王李承训的身上没有一丝皇家子弟所有的风范,根本就没有丝毫仁慈和怜悯之心。内心深处有的只是最初的那一个梦,热衷于杀戮。

经过三天的不停留的疯狂战斗,乞活军虽然出现了不少的伤亡,但是战斗力却是呈几何的增长,如今的乞活军完全可以虐死之前刚离开军营的乞活军。也就在三天三夜的连续战斗中乞活人屠之名,不胫而走。

第111章 未雨绸缪

武德二年,岁末。

宇文化及退守魏县之后,损兵折将无力北顾中原。故而准备攻下魏州作为自己临时的栖身之地,但一连攻打了几十天,仍没拿下魏州,反被防守魏州的元宝藏打败,部将亡失一千多人。

无奈,宇文化及又带兵奔向东北的聊城,打算招诱那一带的贼盗入伙。同时起初跟随宇文化及北上的大臣司马德戡、赵行枢和大将陈伯图都先后被杀,随后感觉命不久已觉得人生在世,能做几天皇帝就做几天皇帝也好。

于是宇文化及在魏县登基称帝,国号为许,年号天寿。迫于李唐李神通与窦建德的军事压力,宇文化及不得不撤离魏县。由于水路不通,他又下令掠夺当地的牛车两千辆,把宫女珍宝共同装车;他的戈甲兵器,也让兵士背着。由于道路遥远,人困马乏,三军将士怨声载道。随后,大多数将士开始逃亡而去,追随他的不足二万人。

李承训看着盖世太保不断传来的情报,心下虽然身处怉罕郡内却是对于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对于宇文化及之事也是心知肚明,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将手里的情报递给裴矩笑道:“老师对此如何看?”

裴矩眯着眼睛,想了想道:“宇文化及之父宇文述,北周时袭父爵为上柱国,封为濮阳郡公,隋初为右卫大将军,因依附曾经是晋王杨广,靠帮助杨广夺取太子位而受宠,成为朝中权贵。皇帝为了感谢宇文述的拥戴之功,特将自己的大女儿南阳公主许配给宇文述的第二子宇文士及。”

“然而宇文化及轻薄无行,不得人心,更兼其人志大才疏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必然。”裴矩抬起茶杯喝了一口,待口中茶味散开,苦涩袭来才继续开口道:“宇文家族乃是北周皇族,其复国之心不死,叛隋自立是必然之事。但是宇文化及两辈人都受到隋朝的恩惠,再加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文帝般英明神武!”

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接口道:“正因为这样,宇文化及若不谋反自立,宇文家族还可以存留下去。但是如今宇文化及先弑君在前,后杀大臣在后,天下不过是一句浮夸而已。”

“是啊,宇文化及离身死族灭不远矣!”

跟随着李承训感叹一句,裴矩看着眼前的少年开口道:“如今中原腹地群雄逐鹿,大显身手,王爷甘心坐守着西北苦寒之地与番邦异族打交道?”裴矩虽然是询问,但是语气轻松更像是反问,显然他也不相信面对中原腹地的种种变化,李承训还能淡定的坐在这里与吐谷浑交力。

“老师,据盖世太保传来的消息,陛下很有可能派遣学生南下楚地,寻找隋帝宝藏!”李承训看着裴矩笑了笑:“所以说,在这里本王已经待不了多久了!”李承训站起身走到地图跟前,指着吐谷浑的盘道:“当年在老师的谋划下,杨广出兵三征吐谷浑,隋军集中优势兵力,采用穷追不舍、四面合围的战法,数次大败吐谷浑,将其主力消灭殆尽,消除了吐谷浑对隋西部边境的威胁。”

随即李承训手指微微一动划了一个圈:“吐谷浑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故地皆为隋朝所有,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隋帝杨广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其中西海郡更是吐谷浑故都伏俟城。”李承训微微一笑,盯着若有所思的裴矩:“老师学生既然出手了,那么这四郡之地便是我的。”

“王爷打算与吐谷浑平分天下?”裴矩目光一陡,突然看着李承训问道。目光闪烁,随着这句话出口裴矩便是发现李承训的所做所为一切举动都有了说明,和目的。于是裴矩看向李承训的眼神里有着浓厚的惊讶和不解。

按照李承训的打算跟计划,消灭薛仁呆以及李轨之后便南下楚地,图谋南方。企图划江而治做一个真正的楚霸王,所以说此刻李承训对于西北之地的图谋以及后手有些不太实际。作为经历世事变迁,历经岁月雕琢的人,裴矩自然明白时间便是一切变数发生的基础。

此刻李承训的所做所为,有些让人不懂。虽然不清楚裴矩心中的想法,但是李承训善于察言观色,自然而然的从裴矩神色变化间了解到了裴矩对于此事的不解和疑惑。李承训心下莞尔一笑,裴老爷子也是一代战略大家怎么忽略了如此简单的问题。

“老师你看!”李承训目光炯炯着夺目的神采,对着裴矩笑道:“只要乞活军打下西海郡,威慑吐谷浑。同时兼并河源、鄯善、且末三郡!乞活军就可以坐拥五郡之地,彻底的成为了一支可以左右天下风云的势力。”

“嗯,此言不假,”裴矩点了点头,算是承认李承训的看法:“但是,这个天下占有五郡之地的诸侯不在少数,而且乞活军所占之地乃四战之地,四面有着吐蕃,西突厥,李轨,吐谷浑的环饲根本不是用武之地。”

心里明白裴矩说的很正确,李承训心里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他心里清楚自己的势力扩张太大了,这对于李渊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他心里清楚等待这一场战争结束自己麾下的能征善战之军至少将会达到十五万左右。如此大规模的军队根本就是超出了李渊可以忍受的范围。

而且这十五万军队都是经历了战争的铁血之兵,李承训相信就算是有一日自己的党卫军与乞活军和李唐大军相对,胜利的必将是党卫军与乞活军。要知道这可是十五万党军,纪律森严,有着绝对信仰的党军,而不是十五万乌合之众。

所以李承训需要未雨绸缪,他需要解决这除去乞活之外的党卫军。毕竟他如果南下楚地李渊是不会让他带领那么多的军队的,最多让其带着五万军队就是到了最大的容忍度里。故此南下楚地之前李承训需要借助乞活军的名义,为党卫军打下一个退路。

陇西之地终究还是还是要交给李渊的,在李承训想来自己能够占据一郡之地就顶天了。脑海里闪过这些有的没得的东西,李承训看着裴矩苦涩一笑道:“老师,如今学生作为党卫军元帅,乞活军可汗,国社党党魁,大唐楚霸王,就必须要为学生麾下人的去存而着想。”

“如今学生麾下势力可以说是李唐之内之最,占据地盘之广,军队战力之强甚至于都超过了我皇爷爷。”李承训目光之中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