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李承训 >

第73部分

大唐李承训-第73部分

小说: 大唐李承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灭身死尔。投降,至少还能保住性命!”

“保住性命!”这才是赫瑷苦苦相劝薛仁呆的主要原因,西秦国灭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没有人能够挽回。内部不合,外部大军压境,已是非人力所能逆转的。

薛仁呆眼睛之中爆发出一抹精光随之涣散,仿佛浑身上下的精气神都比抽调了似的。薛仁呆看着赫瑷,良久才说道:“军师此事让朕想想,再做决定吧!”

赫瑷知道薛仁呆心动了,但是也知道这个决定不好下,也不愿意过分的逼迫薛仁呆。活路指出来就是了,至于走不走赫瑷也管不到。临走之际还是叹息道:“陛下,臣也知道这个决定有些难下,如今的折城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唐势大,欲投降者,不在少数。”赫瑷最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薛仁呆:“此事宜早不宜迟,还望陛下三思!”

折城外。

尉迟敬德率领党卫军骑兵第一师追击薛仁呆的残兵败将至折城外,参谋王勇拉住马苦苦地劝道:“薛仁杲还占据着坚固的城池,我们虽然打败了宗罗睺,但不能轻易冒进,我请求暂且按兵不动,观察一下薛仁杲的动静。”

尉迟敬德目光炯炯的看着尽在咫尺的折城,仿佛看到了无数的功劳在闪烁说道:“我考虑这个问题很久了,现在虽然我军取胜,势如破竹,更兼机不可失。但是我军俱是骑兵,匆匆而来没有携带大型攻城器械,面对城大墙深的折城只能望洋兴叹了。王参谋就不要再说了!”

于是尉迟敬德下令道:“全师就地扎营,等候总指挥的到来!”尉迟敬德虽然勇武不凡,但是也知道兵家大忌,以己之短克敌之长诚不可取也!

半日之后。

李靖带领着党卫军步兵第一师,第三师赶至折城与尉迟敬德汇合。尉迟敬德便将情况一一告诉了李靖,然后等待着李靖的作战命令。

看了看眼前的折城,李靖目光中射出慑人的精芒:“诸位西秦国灭就在此一战了,尉迟敬德,蒙辰?”

“到,请总指挥吩咐!”

意识到有战功捞,尉迟敬德,蒙辰站的更加的笔直了。李靖看到这一幕笑了笑,肃然道:“自此刻起党卫军骑兵第一师分为四部分,与步兵第一师,第三师组成骑步协同,将折城给本指挥团团围住!等候下一步命令!”

“是,请总指挥放心,属下一定完成任务!”尉迟敬德与蒙辰联袂而去,开始了军队的调动。李靖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折城道:“百里,你说这一战有没有可能打响?”

百里挑一闻言眉头一跳,看着折城露出精光:“总指挥用兵如神,折城必将不攻自破也!”百里挑一看了一眼尉迟敬德与蒙辰离去的方向笑了笑道:“尉迟师长,与蒙师长信心满满的打算来一场灭国战,只怕是要让他们失望了!”

点了点头,李靖并没有反驳百里挑一的话。反而看着近在咫尺的折城道:“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百里挑一知道李靖说的这是孙子兵法谋攻篇的一段话,这一段话也是孙子里谋攻篇里的精髓所在。百里挑一咀嚼着李靖的这句话再结合刚才李靖的军事布置,心下却是一惊。看着李靖的目光明显变了颜色。

“总指挥高明,属下服了!”

……

薛仁呆站在城墙上看着四门俱是重兵把守的折城,彻底的失去了抗争的信心。可以说李靖的这一手布置,将薛仁呆最后一丝念头无情的斩杀了。薛仁呆看着李靖的大营,轻轻的吐出一口气道:“军师,投降之事有你安排吧!朕只有一个要求,李唐必须善待我等!”

“陛下放心,老臣这就去安排!”赫瑷领命离去,留下薛仁呆孤单的身影,萧瑟落寞。

李靖依泾河面对折城,薛仁杲手下的骁将安浑等人看到党卫军的雄壮,威武,均是惧怕不已,各自开始了打小算盘。此时此刻的西秦国,上至君主,下至士兵,俱是报着投降的念头。一个国家沦落至此,也确实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了。

第106章 举国投降

“总指挥,西秦使者求见!”张三在营帐之外对着李靖道,身后赫瑷带着谦卑的笑容紧紧跟随。看着李唐大军的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赫瑷心里也是复杂无比。

在他看来,西秦输得不怨。李家三代俱是枭雄之辈,不崛起都对不起上天给的这份天资。闻言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一动闪过一抹精光:“带进来!”

“赫先生有请!”

“西秦使臣赫瑷见过将军!”赫瑷走进帅帐发现里面只有一位将军,顿时明白这位就是唐军的元帅,刚才那名将领口中的总指挥。如今身家性命俱在李靖的一言之中,赫瑷姿态放的很是低下。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赫瑷是一个读书人很清楚这个道理,故此他对于李靖可谓是一点脾气都没有,生怕这位将军一个心情不好挥刀砍死自己。那可就冤枉都没有地方去说了。

“先生免礼,”李靖第一次将目光看向赫瑷,冷静,没有丝毫的趾高气昂的问道:“赫先生,此来我军军营不知有何贵干?”

败军之将安敢言勇,亡国之臣安能受到尊重。这个世界是现实的,残酷的。更何况军中只崇拜强者,输了的一方是没有一点人权的。要不然白起长平一战就不会斩杀四十万,项羽也不会在破釜沉舟之后斩杀二十万秦军。

故此李靖对于赫瑷是没有放在心上的,刚才的问话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这不是李靖不懂得做人,而这便是赢者的权利,胜者为王的时代。拳头就是硬道理。

“总指挥,这是我家陛下的降书,请总指挥过目!”可能是感觉到李靖兴致不高,赫瑷便是明白了唐军对于自己的投降与否根本就不在意,他们有些信心一战而破城,一战而好国灭。

于是赫瑷也没有丝毫在开口的打算,只是将降书恭敬的递给李靖便肃目等候李靖的裁决。毕竟他心里清楚自己等人的身家性命全靠眼前之人一言而决,更何况关于投降的条件降书里阐述的很清楚,本也不需要自己的画蛇添足。

接过降书李靖便是认真的看了起来,对于这一次薛仁呆的投降李靖其实看的很重。要不然他也不会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了,一方面是在执行李承训的命令,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不愿意党卫军出现太大的伤亡,影响战绩。

这一次是李靖独自指挥大军团做战,李承训几万人全部交给自己一手施为,李靖自然不愿意让李承训失望。战而胜之远远不够,李靖想要的是酣畅淋漓的大胜,来报答李承训的信任。

方才面对赫瑷表现的如此不积极,甚至于巴不得立即开启战争的嘴脸不过是为了给赫瑷一个自己不愿意接受投降的信号,来掐灭其提出过分要求的阴谋而已。

良久。

李靖放下手中降书,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贵国陛下有如此仁心却是百姓之福,至于薛仁呆的性命可以保证。”李靖脸上的笑容消失看着赫瑷的眼睛冷冷的说道:“本指挥在这里也不瞒先生,只要西秦群臣没有太大罪恶着,我军都不会为难他们。”

“总指挥慈悲!”

……

说好了投降的具体事宜,赫瑷便是告辞而去。准备回折城告知薛仁呆,以准备投降李唐之事。闻到消息的百里挑一,蒙辰,尉迟敬德也是联袂而至,看着李靖询问道:“总指挥,薛仁呆打算投降了?”

看着匆匆忙忙赶来的三人心下一笑,李靖自是明白这三人的心思:“仗是没打的了,明日午时西秦投降。”李靖看着三人一会儿笑道:“本来本指挥也打算找三位有事相商,既然三位已至就一并说了吧!”

“明日接受西秦投降乃是重中之重,绝对不容有半点差错。”李靖虎目一闪:“百里挑一何在?”

“请总指挥吩咐!”

百里挑一笔直挺立,白色儒衫,气质非凡。李靖看着气势越来越盛,显得越发成熟的百里挑一道:“此次受降仪式由百里主持,尉迟师长,蒙师长两人从旁协助。”深深的看了一眼目露兴奋的三人组合,告诫道:“西秦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不要掉以轻心!”

“是,请总指挥放心,属下一定完成任务。”

一日过后,正午时刻。

在百里挑一的主持下,薛仁呆带领西秦的文武百官,举国投降。李靖安慰了一番西秦群臣之后便是打发其众下去休息,对着尉迟敬德等人道:“蒙师长,马上率领党卫军步兵第三师进驻折城,威慑宵小之辈。”

“是,总指挥!”

蒙辰也明白这些都是最紧要的事,需要立马去办。听到李靖的吩咐之后便是转身而去!无视蒙辰离去,李靖的目光落在百里挑一与张三的脸上顿了一顿道:“百里,马上张榜安民,稳定民心。而后有你协助张三编练降卒。”李靖看着张三两人不放心的叮嘱道:“西秦降卒太多,去尉迟师长处借兵五千,若有风吹草动,立杀无赦!”

“是,总指挥!”

最后李靖看着尉迟敬德,慎重的道:“如今众师长里也唯有尉迟师长你,勇武非凡,本指挥特定这一次有你押解薛仁呆等一干人,南下长安!”

“是,总指挥!”

……

三日后。

李靖的军报便是送到了长安城内,当然了为了掩饰李承训的去向问题李靖这一次是以李承训的名义写的战报。

此刻。李渊正在早朝,突然一声兴奋的大喝传来:“八百里加急!折城大捷!”

听到大捷两个人,文武百官俱是笑容满面。当然了个别人除外。李渊自然是最兴奋的一个,连忙道:“快,呈上来!”

李渊快速展开战报只见:启禀皇爷爷,此战,李轨与薛仁呆结成兄弟之盟,共同对抗我大唐实属罪恶不赦,然而怉罕郡乞活军异军突起,牵制住了李轨大军的南下,使薛军直面我大唐的军事威胁;孙儿麾下将军李靖,率领,尉迟敬德,以及高堪守将方子达,扶风郡守将蒙辰再战浅水原,闭垒以待,抓住有利战机前后夹攻,并乘势追击,使其兵不得聚,从而获胜。

在浅水原之战中,李靖巧妙地利用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在攻守上的不同优势,在长期的正面坚壁挫锐之后突然加以狂风暴雨般的背后突袭,从而获得会战的胜利,斩首西秦军四万余。而此后又趁破竹之势派遣尉迟敬德将军以骑兵快速突击,追击薛仁呆的残兵,与蒙将军,李靖将军合围折城,准备一举攻灭敌人的老巢。

我军携大胜之势,围而不攻。两日之后,薛仁呆率领群臣举国投降!现在,我军驻守折城,对持李轨逆贼,同时孙儿派遣尉迟敬德将军押解西秦薛仁呆等人南下长安,请皇爷爷决断!

孙儿,李承训!

PS:卡文了,还有点小感冒,思绪不太好。

第107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霸王率军于浅水源大破西秦,而后挥师折城,围而不攻。薛仁呆举国而降!”李渊说出了一道令文武百官震惊的消息,这消息不由得他们不吃惊,因为就算他们知道折城大捷。他们也只是认为不过一场小胜尔,却不料薛仁呆举国投降,李承训这是灭国之功啊!

特别是太子李建成一系,以及秦王李世民一系的人马。大都脸色变得不好,虽然这军报消息对于大唐对于李渊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已经选择站队的人却无吝于穿肠毒药。

李建成脸色变得漆黑,想到当初的决定心中不由得闪过一抹后悔。眼睛余光扫了一眼李渊坐的龙椅,目光闪烁了一下之后变得坚定了起来。做大事者不拘小节,舍弃与李承训的父子之情换的天下至尊之位却是值得的!

至于李世民脸色甚是不好,变换了几下随之凭借强大的意志力生生控制住了心中的情绪。李世民深知此刻的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无视李渊的程度,是龙也得盘着,是虎也得窝着。

眼神变化莫测,最终闪过一抹不甘。因为随着李承训的胜利,李承训在大唐军队中的地位和势力必将暴涨。从而威胁自己到自己,以前自己在大唐军中的无敌形象已经开始了动摇,而李承训的百战百胜却是开始成为军中的一种信仰。

是将军都喜欢强兵,是军人都喜欢无敌统帅。而李承训用其从来没有一败的战绩告诉李唐的军人他便是一个无敌统帅,李世民知道李承训已经成长到了与自己平齐甚至于超越自己的存在。不用特殊手段是不行了。

李渊眉头一皱,看着群臣的表现微微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