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李承训 >

第5部分

大唐李承训-第5部分

小说: 大唐李承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乱世纷争,在这皇家生存,靠的不是一本被阉割了论语,不是几本四书五经,不是脑海子的仁义道德。而是靠实力,靠铁和血。

扶苏读论语满口仁义道德,落了个自溢为天下笑的下场!更何况扶苏读儒居然读到不变是非的地步,二世皇帝伪造的诏书明知是假却以愚忠的思想自杀而亡。

杨勇读论语失去了太子之位,这便是论语儒家的功劳。害人不浅,遗祸无穷。

几百年的传承李渊同学居然没有关注到汉武帝的真实目的,儒家那是让天下人读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了维护刘家天下而做的一些手段而已。论语儒家,四书五经不是给皇太子读的,皇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下一任皇帝君临整个帝国。他们该学习的不是仁义道德而是权术。

在李承训心里觉得皇太子当学权术,御下之术,帝王心术——当学【韩非子】

帝王之道不过内圣外王而已!

霸道,王道,并存!

李渊亲眼看到大隋帝国在杨广的手里大厦将倾,风雨飘摇自然对于霸道有所忌惮对于皇太子的教育偏向于儒家,李渊一片好心希望着李唐江山能够在子孙后代手里千秋万世,繁荣昌盛。故而对于皇太子国之储君的教育选错了方向。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而是靠铁和血!

满口仁义道德,用儒家思想武装了自己的太子,然而玄武门前面的那抹猩红无疑是对李渊的嘲讽。当道理和刀枪相遇的时候,往往有刀枪的声音大。

“哎,”

李承训甩开脑海里的胡思乱想看向了落日夕阳,仿佛看到了李建成不多的生命。红日之下李承训生出了一定要救李建成的冲动,这并不是因为父子亲情,无关天地人伦而是同情,对是同情,对这个最悲情的太子的同情。

距离九五至尊位人间最巅峰的地位只有一步之遥,却被兄弟暗杀。这样的故事历数华夏五千年确是不多,只手可数。李建成是一个,最悲情的一个。

……

“陈墨你家人呢?什么时候到世子府当值的?”李承训不在思考别的事而是专注于壮大自己的势力,通过收复杜如晦犹如一把刺刀让李承训心里的雾霭出现了一抹光亮。收复杜如晦的意义重大,但是最重要的不是有了出谋划策的无双谋士,不是削弱了便宜二叔的实力而是通过这件事让李承训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历史可改!

历史可以改变就意味着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悲惨的结局,干掉李二,坐拥这个世界上的文臣武将,马踏大唐。从来没有这一刻李承训信心百倍,豪气天纵。

“少爷属下的家人他们都去了,不在这个世界了!”陈墨的声音里有着阵阵悲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永远是一个孝子的终生心结。瞅了一眼陈墨李承训心里一阵低落他明白这种心情,落后一步和陈墨处于同一位置,相并而行。

拍了拍陈墨的肩膀安慰道:“陈墨,逝者如斯夫,你却是不用太内疚了。相信在天上的伯父伯母也不会愿意看到你这样!”一顿之后李承训深深看了一眼陈墨:“这天下已经大乱,你应该因功博封候,让伯父伯母安心!”

这一段话招揽之意明显李承训相信陈墨能够看的出来,读的懂。此刻陈墨听到李承训的招揽心里却是一喜,自己本来就有意投诚不料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岂能不抓住。“陈墨愿为少爷爪牙供少爷驱使!”

干净,利落,陈墨心里却是念头百转,他知道李承训有了杜如晦这等人杰相助崛起无人可挡,再加上今日的相处发现李承训有野心,有智慧,成事也在情理之中。其实这都不是最主要的,而最主要的是陈墨深深地记得先父在世时告诉他的一个道理:雪中送炭永远要比锦上添花来的好一些!如今李承训班底全无自己加入的话到时候必定为亲信,封候败将必不在话下。

李承训自然是不知道陈墨心里的小九九,当然了就是知道了也会一笑置之。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切事情就算在怎样都有些利益的存在,利益才是永存的。李承训不是那种异想天开以为全世界都围着他转的人,他明白一个团队有了共同的利益才会齐心合力,所向披靡。

“陈墨说句心里话,如今本少就你一个人,本少别的不能保证却是能保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的!必不相负!”李承训一把抓住陈墨的肩膀凝重的说道。

收复了杜如晦算是有了帮自己谋划天下的智谋之人,收下陈墨却是解决了自己麾下无人可用的处境,李承训对于今日出门的意外之喜感到阵阵激动。

世子府威严却不繁华,简单到不相符合的建筑无不说明主人的简朴。李承训进去和李建成打了一个招呼说明了一下自己的行程之后顺手牵了一本孙子兵法打算回去研读,在这乱世这东西才是保命之法啊!

“你爷爷下令你等兄弟进入崇文馆学习,明日早晨洗漱一下就去吧!”李建成看了一眼毕恭毕敬的李承训想了想道:“去了认真学习听夫子的话,切勿玩闹!”

PS:诸位兄弟姐妹的收藏,推荐,小弟这里拜谢了,十二万分的感激!【一笑承诺200推荐加一更,200收藏加一更!】总之一句话你们敢投,一笑就敢码!

第7章 老李啊!大腿够粗否?

“孩儿谨遵父亲大人教诲,必将刻苦读书不事玩闹,努力成长为我李家的栋梁之才,为父亲分忧!”李建成心里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儿子有所作为的,哪怕是自己这个庶子李承训。

天下如江湖,有江湖必有纷争!小小唐王府也是一个样子。更何况唐王李渊的后人每一个都是能文能武之才,除去一个嫁作他人妇的李秀宁外各有各的利益和谋划。如今天下乱的也够可以了,明眼人自然可以看出大隋帝国大厦将倾之际必然会有着新的王朝应运而生,代替大隋执掌天下君临宇内。

而唐王李渊也是诸侯之一,距离九五至尊宝座只有一步之遥。李建成等三人自然小心思动的很是繁忙,李唐开国之主他们是没有希望了,但是一旦李渊开国太子之位必将是一个香饽饽,李建成,李二,李元吉三人自然都将目光看在了那里。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大唐帝国的半君!

如今李渊召集李家第三代齐聚崇文馆开讲授课,对于李二等人来说也是一方博弈。自己儿子表现优异博得李渊欢心自然对于自己好处大大的。如此一来李建成破例的朝着李承训多叮嘱了几句,如果李承训不是来自未来看到这一幕肯定会以为父慈子孝。

“嗯,我儿有如此志向当属不凡,切勿课堂玩闹惹你爷爷不快,切记切记!”李建成心里非常清楚李承训的玩劣,自然是苦口婆心的千叮咛万嘱咐,生怕自己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儿子惹出是非。

其实李建成心里对自己这个儿子也是有着一丝歉疚,作为唐王世子的他清楚的知道李承训过得日子完全就是无父无母的孤儿生活。自己忙于正事也是疏忽了对李承训的启蒙教育,李建成清楚李承训有今日的玩劣有很大一部分的责任都要归根于他的身上。

身为人父,却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却是自己的不该!

子不教,父之过!

“父亲大人若没有其他吩咐,孩儿告退了?”李承训不喜欢这样的气氛,虽然李建成是这具身体的生生之父,血浓于水但是不管是前任还是如今的李承训都对李建成没有丝毫的感情,相见除了应付的打招呼外和旁人没有什么两样。

“下去吧!”李建成的声音充斥着一丝不满和疲惫。挥了挥手第一次放下手里的书本认真的打量着,看着李承训的背影李建成虎目微红有着一丝的颤动。看着越走越远的背影李建成心里发堵,他知道自己和儿子之间有着隔阂,多少年来聚集而起的冷漠犹如一道钢铁洪流隔在两者之间,父子不能交心。

“训儿,有些事你不懂,若非父亲如此无视你,恐怕如今你早已是墓中枯骨了吧!”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事情李建成目光闪烁而后淡淡的道:“哎,希望你能够明白为父的良苦用心,不要埋怨父亲!”

随着李承训的远走,李建成受到儿子冷漠的刺激在这空荡荡的书房里喃喃自语。

三步并做两步李承训离开了李建成的书房,他没有在心底里面承认李建成自然感觉到两人独处有着一丝的压抑。“呼!”自由的呼吸了一口大自然的气息李承训来到了自己的书房拿着手里的折扇沉思不语。

乱世人命如草芥,

李承训只想活着,看着桌面上自己用毛笔画的地图心里勾勒着蓝图。“哎!”摇了摇发胀的大脑李承训放下了自己苦思不解的问题,正视起了李渊召见的这个事情。如今的唐王府可不是武德后期的大唐天下李渊做事情还的看李二的脸色,如今天下大乱势力初起在这长安唐王府唯一的主人便是李渊。

617年,唐王李渊主宰长安!

李承训想要崛起在这个乱世叱咤风云,逆改李建成和自己的命运必须讨好李渊。博得李渊的信任,在这乱世博得一个名声,收的骄兵悍将逆天谋士博一个未来,赌一个明天。

“李渊?李渊?”嘴里咀嚼这这个词汇丝毫没有因为是唐王或者是自己祖父的名字而有所忌讳。李承训心里一直有一种直觉仿佛有破解之法在自己脑海里里,只是一直抓不住而已。把玩着手中折扇李承训响起了这个时代的课程儒家学说,四书五经心里就是一阵忐忑。

后世天朝可很少有人学习这东东了,孔夫子虽然被人抬进了庙宇成了名响天下的圣人,但是他的学说却一直被束之高阁,当做典籍一般供后人瞻仰。虽然后世孔夫子成了一种信仰但是李承训可是个武人没有研习过这东西。

作为一名军人孙子兵法比论语更有诱惑力!李承训心里也是泛起了皱褶刚才还想着要抱好老李的大腿,指望着升官发财呢!如今自己儒家经义狗屁不通除了子曰之外啥也不知道,如何能够取得李渊的好感呢!

李承训虽然不太清楚自己便宜三叔家那几个小子怎么个德行,但是根据历史上的消息来说便宜二叔家的那几个小不点可都不是善茬子,有着长孙无垢的亲自教养那里是李承训这种社会青年可以比的啊!完虐李承训一条街都不是问题。

思考着无解的问题使得李承训有些烦躁,“哐当”扔下手中折扇满脸苦涩的将论语竹简重新拿起准备突击突击。李承训打算临阵磨枪,也不至于输得惨不忍睹不是?俗话说得好临阵磨刀利三分,李承训边翻论语边给自己打气。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唔!李承训刚刚打开论语看到了第一句话心里各种不爽就刷刷的冒了上来。要知道当年万恶的考试可是李承训最是深恶痛绝的,如今温习到这后世经典的一句话时心中各种腻歪加不爽。

“啪!”

一怒之下丢下手中竹简李承训心里烦躁无比,其实李承训心里很是不解,国人们为什么对这个阉割了的儒家经义如此重视。要知道孔子之父母的结合就是当时的世俗所不容的,更是在尼山怀孕生了孔子世人称之谓“野合!”更别说孔子生下来头顶微凹明显天生就有缺陷之人么,有什么好的啊!

更何况古语有云:“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十年寒窗苦读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做官,为了功名,为了荣耀后世。可是孔子一生颠沛流离经过多个国家都没有站住跟脚,这便说明孔子的思想不适合治国,至少不适合战国之相的时代。李承训可是知道春秋之时乃是华夏文明思想碰撞最频繁的时代,百家争鸣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就是那样一个开明的时代儒家愣是没有用,没有一个国主愿意以儒治国,儒家思想根本就不适合乱世,李承训清楚的记得儒家的治国理论——儒家礼治即以礼治国的主张,也就是施仁政,以德治国。总的来说儒家的治国思想有德治、仁治、礼治、孝治等,注重以德感化人,讲究人的内在修为。

以德感化人,这不是扯淡么!

……

天还没有大亮李承训睡的迷迷糊糊的就被绿衣叫醒,随后一阵洗漱。吩咐绿衣去给自己收拾早餐之后李承训开始了一天必须的锻炼,身体是立世之本!李承训一刻也不敢放松。

来到这隋末乱世好几天了李承训习惯了所有就是习惯不了吃早餐的这个习惯,无奈之下李承训只得保留下来,进行着自己一天三餐的美妙生活。李承训心里颇为自得认为这是自己念旧,放不下后世的东西,却不知道这在别人眼里就是浪费的行为,浪费可耻!

铜镜模糊没有后世的玻璃镜子那般透亮,李承训在绿衣的帮助下穿戴整齐之后站在铜镜前面孤芳自赏,只见面容瘦削,悬鼻薄唇,双目狭长,目光犀利,咄咄逼人;两道漆黑剑眉斜挑鬓际,显露出七分英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