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李承训 >

第226部分

大唐李承训-第226部分

小说: 大唐李承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天已经很黑了,李承训回到宫殿之内便睡了。按理来说其他皇帝这个点还在承乾殿批阅奏章,但是楚霸王麾下有着政务院帮助,这一繁重的压力就落在的百里挑一的头上。

只有皇室掌握着党卫军与国防军。皇帝担任国社党党魁,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各个方面限制政务院了。李承训为了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绝对的权利不会被分散,想尽了办法。

最终他才确定了这样的方案,政务院只是单纯的负责全国政务院的处理,无论是国家的各项权利都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特别是财政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项至关重要。

有了钱和暴力机构,这个天下还是属于他的。其实李承训并不担心大唐帝国会在自己的手中失控,他相信只要他还在一天,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但是李承训的目光不能这样的短浅。

他是这一切的缔造者,只要他活着就没有人敢乱动。但是他死了或者说是出现了各种意外怎么办,他的后人是否也有足够的威望与实力震慑这些人,李承训不敢保证。

一旦后世出现一个不孝子,这一切微妙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正所谓不谋一时不足谋一域,李承训这一次可是为了他李唐的万世基业,又岂是那么简单的。

……

天刚刚透出光线,李承训就起来了,通过一番梳洗之后,便是在太监小桂子的带领下朝着承乾殿走去,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意义上的上朝。李承训嘴角浮现出一抹笑容,君临八荒**,千万百姓俯首。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公鸭嗓的声音又一次的响起,预示着李承训正式的成为了大唐的主人,在这个大殿里面实施他的权利。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准奏!”

就在裴矩刚刚出口之际,李承训就说出了准奏两个字,今天李承训本来就是装了一肚子事,有岂能无事退朝,将第一次上朝当做是走个过场。

“陛下,现如今大唐彻底一统,也是时候统一政令,派遣北地地方官员,与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话事人公开一谈了。”裴矩不愧是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对于一个新生的帝国如何保证他的安定有着非同一般的远见。

“嗯,老师所言甚是,这是本朝目前最重要的事情,百里对于此你有何看法?”说到底这根本就是政务院的事情,李承训直接是跳跃过众人,看着以百里挑一为首的政务院开口道。

“裴公所言,乃是当务之急,臣觉得应该先行统一政令,派遣地方官员,彻底的将北地置于我们的控制中,最后在对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人出手,如此一来就算五姓七望狗急跳墙,我们也有足够的准备不至于事到临头而乱起来。”

百里挑一不愧是被李承训锻炼多年的政务院院长,看问题的着眼点就和别人不同。百里挑一开口让李承训眸子一闪烁,他知道百里挑一说的正确。

“此事就以百里爱卿所言,由政务院负责!”思考了一下,李承训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当然了这一次并不是因为李承训十足的信任,也有李承训的顾虑在里面。

“微臣遵旨!”

看着百里挑一领旨退了下去,重新站在队伍里。李承训终于明白,自己不再是那个可以大家都随意的楚霸王,而是时刻需要维护高大上形象的大唐帝国皇帝。

看到文武百官都没有人在开口,沉默了片刻,李承训便是对着地下的文武开口了:“既然众位爱卿没有事情可奏,正好朕这里有几件事情与诸位说一下。”

“朕与太上皇两个人商议决定,将李世民打入天牢,终生囚禁。自今以后,胆敢分裂国家,出卖国家者死!”李承训霸道的声音响彻整个承乾殿,犀利的目光从每一个的脸上划过,最后停在李建成两个人的身上。

“朕决定加封秦王李世民第三子,李恪为吴王,延续李世民一脉。”顿了顿之后,李承训直接是下达了命令道:“自今日起,在长安分别设立大唐皇家军官学校,大唐皇家海军军官学校,大唐帝国大学,大唐中央大学四所大型学校。”

“与此同时下令全国开始设立学校,储备老师,等到财政问题得到解决就开始大规模来开办学校。必须要保证每一个州都有一所顶级的大学,极其必要的中低等学校,等到时机成熟,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臣领旨!”

“嗯!”

点了点头,李承训的眸子直接是锁定了王兼的等人道:“在今后的五年里,各个部门都准备一份关于这五年里面的计划,本王要知道你们是否合格。”对于这一点是李承训直接照搬后世****的手段。

五年计划的实行,必然会让残破的大唐得到喘息之机。一切兵马都得到整顿,李承训就可以出兵北方完成他当初设立的梦想。

一直带着兵马,只有足够的训练,李承训相信自己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要彻底的熟悉突厥骑兵的特征,五年后的战争党卫军会提前拥有与突厥狼骑对抗。

……

时间如同流水,转瞬间李承训已经回过了神。底下文武百官俯首而听,,李承训坐在龙椅上朝着底下的文武百官道:“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要时刻惊醒,战争距离我们并不远。”

“退朝!”

一句话就要落尽,李承训对着大唐的文武百官管理是十分严格的,比如北方与西南的大事,李承训时刻都难

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归宿

随着李承训的一声令下,大唐帝国开始了周转。一切都开始按照李承训与政务院的计划,开始了漫长的准备,就在几天之后,李承训便发布了制度改革设立撤除三省六部制,以现成的制度代替。武以参谋本部为首,文以政务院为首。同时再一次发布命令,明确规定军人不得担任地方官员,实行军政分离大战略。大唐帝国在李承训为首的百官手里,渐渐的复苏着。大乱过后的苍凉战争气息慢慢的被勃勃生机冲淡,大唐帝国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之像。相比于此时此刻的大唐帝国的如日中天,五姓七望与世家大族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虽然裴矩曾经到朝堂上提起过关于五姓七望与世家大族的问题,却被李承训以国家还未稳定为由挡了回去。那个时候李承训刚刚结过帝位并不适合出手整治五姓七望,这个时候能够安全稳定的结果皇权就是最完美的。大唐帝国的制度已经开始改革,李承训也就闲了下来,终于是有时间来处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这些吸大唐帝国骨髓的家伙了。李承训虽然不是历史系的学生,但是他心里也是清楚,纵观华夏历史世家大族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一块大心病。一直到了宋朝,由于科举制的实行才使得世家大族消失在了华夏的历史中,低着头思考了半天,李承训觉得如今也是时候了,应该整治一下五姓七望世家大族了。“小桂子,去请百里院长,裴杜两位参谋长,房玄龄等人前来太极宫,朕有事相询!”下定了决心,李承训眸子里闪烁着幽深的光芒,抬起头边跟随的小太监道。突然间,李一等人不在自己的身边。李承训还有一点不太习惯。起初几天搞错的不行,到了最后李承训才习惯了过来。他知道自从他入主太极宫,燕云十八骑再也不适合跟在自己身边了。皇宫之内,除了李承训以外,不需要任何一个男的。为了皇室血脉的纯正,李承训也没有办法。对于属于自己的东西,李承训是不会允许别人碰触的。哪怕深居后宫,也是如此。虽然李承训现在还没有娶媳妇。那也是一样的。因为他知道这一关无论是到了何时都逃不掉的,就算自己不说,文武百官也会劝进。大唐可以没有皇后,但是却不可以没有太子,没有国之储君。无论是为了政治需要还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太子必须要早立。当年强秦之所以速亡,就是因为没有早立太子,从而给了赵高机会。强大而集权的大秦帝国,终于是分离崩析。归根结底还是在这个太子的身上。早立太子也会减少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太子就是一个目标,他是帝国的下一任皇帝。群臣自然是有所靠拢,这样一来其他皇子势力远远小于太子,就算是想要造反也没有相应的实力。这便是李承训的设想,虽然自己现在连媳妇都没有,此刻考虑这些有点早了。其实不然。万事都应该解决与其源头。这件事情也是如此。眸子里精光闪烁,虽然李承训的年纪不大,但是他浑身上下缭绕的威势却没有谁敢小觑。“臣百里挑一,房玄龄,岑文本,许敬宗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就在李承训思考的时候,百里挑一等人联袂到了,“嗯!”点了点头,李承训朝着身后挥手让绿衣给其他人奉了茶,然后指着旁边空的地方道:“先随便坐吧。等老师与克明药师来了以后再说。”“臣等遵旨!”李承训的话就是圣旨,百里挑一等人不得不从。纷纷散开落了座,端着茶杯等候着裴矩等人的到来。对于此时此刻的等待,百里挑一等人并没有什么不满,这全因为裴矩是李承训的老师,相当于帝师,而杜如晦是最早跟随李承训的人。身份都有所不同,他们都在猜测着李承训的意图,但是却没有交头接耳。他们知道今时不比往日,如今李承训不是楚霸王而是大唐帝国的皇帝,独一无二。皇帝就应该有皇帝的权威与派头,这就导致百里挑一等人在李承训面前不敢太过的随意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他们都听说过,对于里面的意思,都已经是非常的熟知了。“卑职裴矩,杜如晦,李靖,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就在百里挑一等人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太极宫门口传来了阵阵脚步声。脚步声强健有力,沉稳不凡,一听就是军中建儿才会有的。“老师,克明,药师都坐吧!这里没有外人,都不必多礼!”李承训眸子里闪烁出一抹笑容,矩等人笑道。听到李承训的话,裴矩等人连忙回礼道:“卑职遵旨!”等到众人纷纷落座,李承训嘴角一动道:“既然大家都到来了,朕也就明说了!”李承训的目光从在座的每一个人的脸上划过,一字一顿道:“如今大唐皇权已经安稳的过渡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已经成了大唐朝廷的毒瘤,不除不行的地步。”“今日朕召集诸位爱卿前来,就是商量一下如何处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这些势力。”李承训虽然没有说清楚,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非常的明显了。那便是世家大族必须要彻底的清算。李承训的话里,意思十分的强烈,一时之间他们都没有开口。关系到这般重要的国事,他们自然是希望想清楚在开口,将一切危险降到最低。“陛下,五姓七望虽然行为恶劣,但是其根深蒂固,传承千年,他们对于这个社会的影响力太大了,此事体大,还请陛下三思!”就在众人都思考的时候,房玄龄突然间开口道。只是房玄龄的话让众人都是大惊,他们没有想到房玄龄在李承训意思如此明显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无异于找死。“玄龄,说说你的见解?”李承训明白房玄龄说的其实没有错,这个时候的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实力彻底的达到了巅峰,因为他们斗败了大隋。得到李承训的肯定,房玄龄越发的自信了。抬起头盯着李承训道:“回禀陛下,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势力大多在北方,在座的诸位里面有的甚至于没有切身体会过五姓七望的强大与恐怖。”“臣在北方日久,自然是接触了不少世家大族,这也让臣对于他们的势力感到触目惊心。如果陛下一定要动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只怕是整个大唐都会因之而动荡。”房玄龄并没有说假话,虽然此时此刻的李承训兵强马壮。但是在软实力上,李承训还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绝对强大的硬势力有时候并不能填补这个缺漏,房玄龄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划过,最后承训道:“陛下,臣在意见还是在等等,等到我大唐学校学子毕业,在五年之后,世家大族将会在无生存的地方。”五年!这是一个漫长的日子,李承训在这五年里还有太多太多的规划,他等不起。拖得久一点,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对于这个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加的大。摇了摇头,房玄龄的话十分的有道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对策,但是这并不是最好的,至少对于李承训来说不是最好的。李承训眸子里闪烁着精芒,对着房玄龄道:“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形成千年,一直都是吸食国家百姓髓血而活,无视国眼里只有自己的家族。”“五胡乱华之际,就有不少世家大族倒戈相向,帮助异族人对付我大汉族人,若不是冉闵英雄一世,率领其麾下乞活军发布杀胡令,才为我大汉争取到了一线生机。如若不然,只怕我泱泱大汉,此时此刻都已经亡族灭种了。”李承训的眸光闪烁,犀利如刀在每一个的脸上划过。顿了顿道:“如今我大唐周边局势复杂,突厥,高句丽虎视眈眈,十有**就会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