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李承训 >

第218部分

大唐李承训-第218部分

小说: 大唐李承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

“十分之一?”

常何咀嚼了一句马周的话,他心里清楚马周说的不错。而且最主要的是马周还不至于因为这件事欺骗他,十分之一的概率真的太小了,根本就不足以让常何冒这个风险。

“马先生,你认为现在我该怎么办?”

没有办法,常何自己也想不到办法。只能将希望放在马周的身上了。听到常何的问话,马周也是脸色微微凝重。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

这件事根本就是与虎谋皮而已,稍有不慎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想了一下,马周看着常何道:“若是将军想要在夹缝之中求生存,我倒是有一计!”

“先生教我!”

常何听到马周真的是有办法,心里顿时一阵欢喜。连忙朝着马周求道,这个时候的常何也是打算死马当活马医了。马周闻言点了点头。看着常何一字一顿道:“将军如今受制于陛下,只能暂时与陛下虚与委蛇,等到楚霸王一到,倒戈相向就可以了!”

马周的计策其实很简单,却也是放下常何唯一能够选择的计策。听到马周的话。常何眸子里明灭不定的闪烁了数次,才朝着马周拱手行了一礼道:“既然如此,何便听先生的,放手一博!”

常何也是拿的起放的下的人,听到马周的计策左右思索了一下,在心里便是有了决定。

……

河北邯郸。

楚霸王暂时居住的地方,李承训正在拿着情报翻看。良久之后,终于是翻看完了情报,嘴角一动道:“皇爷爷当真好打算,本王这一生都在躲避玄武门事变,岂不料历史虽然大变样了,却还是即将上演玄武门事变。”

这一刻李承训有一种感觉,仿佛宿命一般。玄武门将是自己躲不过去的坎儿,随机淡淡一笑道:“常何,马周吗?”

对于常何的印象李承训全部都是来自当时的玄武门事变。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印象,但是关于马周的记忆可多了,在唐朝马周是绕不过去。

马周,字宾王,于公元601年生于山东清河。幼时父母双亡孤贫,然熟读诗经和春秋。武德年间一度出任州助教,但因不理政事而被刺史达奚恕指责,遂辞官而去。后至汴州,被浚义令崔贤羞辱,于是西入长安,投入常何门下为门客。

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令各官言得失,马周为常何捉刀代写二十余策,得到唐太宗的赏识,入门下省为官,次年升任监察御史。马周办事周密,尤擅言辞,为时人称颂,唐太宗曾表示:“暂不见周即思之”,因此升迁快速。贞观十八年,马周升任中书令。

后奉命辅佐太子李治,但由于患消渴,于48岁壮年病逝,死后被唐太宗下令陪葬昭陵。

这便是李承训对于马周的印象,来自于史书。马周这个人在后世也是一个热门,他是唐朝没有经历科举,却又平步青云的寒门士子。对于这样的大才,李承训自然是格外的关注,以前他也是曾经寻找过马周的踪迹。

只是当时没有寻访到,后来由于一大堆事情的缠身,他就放弃了寻找。此时此刻听到马周的消息,李承训在感叹常何与马周这剪不断理还乱的缘分外,他不得不感叹常何的幸运。

有了马周在,常何的这条命算是彻底的保住了。

想到这里楚霸王李承训的面色一冷,嘴角冰冷的杀机闪烁。眸子闪烁着,看着长安的方向。

自己不发威还真当自己是病猫了不成,李承训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李渊的命运。反正自己的灵魂并不是李家子孙,杀起来也不会任何的心慈手软与顾虑。

“皇爷爷不要怪我,权利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孙儿我决定不会放水的!”李承训将目光收回,看向了桌上的地图,沉默了片刻道:“既然玄武门本王躲不过去,那就面对吧!”

既然躲不过去,那就决战玄武门吧?不然大唐天下标志性的一次转折,天下人都会遗忘的。

放下手中的情报,李承训开始专注于别的事情。北方的事情必须尽快结束,自己也应该做好南下长安的准备了。

“李一进来!”

思考了一下,转头便是朝着门外的李一喊道。他对于李一有新的任务安排,这件事情十分的机密,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就身边人来说,对于自己最为忠诚的就是着燕云十八骑了。

而且李一无论是实力还是能力,都是一等一的佼佼者。完成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卑职在,请王爷吩咐!”

看着推门而入的李一,李承训嘴角勾勒出一抹弧度道:“事情有变,由你率领燕云十八骑进入长安,联系玄武门守将常何,确保常何的忠诚。”李承训目光看了一眼李一叮嘱道:“这件事情关系重大,绝对不能有任何差错,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未来!”

听到楚霸王语气如此的严峻,李一也是浑身一颤道:“卑职立即去办,绝不让王爷失望!”

看着李一离去,楚霸王也是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对于他来说,只要李一的行动成功了,整个大唐天下都在自己掌中了。楚霸王李承训的谋划十分的简单,那便是找燕云十八骑入长安,挟持常何,就可以完成楚霸王李承训交代的事情。

对于燕云十八骑的战力与默契度,李承训还是十分放心的。收回目光,李承训便是不在关注这些东西了,既然交给了李一以及燕云十八骑负责,他就相信李一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

更何况目前最重要的并不是哪里,而是自己所在的河北。虽然有着房玄龄出手,但是这个时候的房玄龄虽然才智不凡,但是还没有后来名垂青史时的能力与手段。

从来没有处理过一州政务的房玄龄,感受到了由衷的疲倦。通过这些日子,房玄龄也是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那便是理论充分,实践能力缺陷。房玄龄眸子里闪烁着光芒,相比于以前的房玄龄,这个时候的他虽然眉宇之间有些疲倦,但是眸子里的光却越发明亮了起来。

一代名相,正在历经磨难,开始一步又一步的成长。

第355章 大唐初年的最后一个帅才

房玄龄的成长正是楚霸王当前最为需要的,整个庞大的北方,自己是不会待的太久的。与此同时,帝洲大学这两年虽然盛产学子,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

依然出现了入不裹出的景象,特别是南征的进行,帝洲政务院必须提前储备一支规模庞大的地方官员,以等待将来的急用。楚霸王李承训麾下的人才政策原本是刚刚好的,一切都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然而因为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在北方开战,让楚霸王觅得了那一丝盼望已久的机会,果断出兵占据了河北山东之地,这样一来,帝洲扩张的步伐就显得太大了。最终是导致人才不足,各方面都有停止的迹象。

而这个时候楚霸王李承训也是心里清楚,自己不能再抽调南方的地方官员了。南方是他的根基所在之地,一旦出现意外,所造成的影响就太大了,必然会形成一场巨大的浩劫。

如今自己接手了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地方官员,这样一来,倒是让自己的压力得到了缓解。

“王爷,臣下有事禀报!”

犹豫了良久,房玄龄还是在楚霸王面前开了口,这些天政务的处理,让房玄龄喘不过气来。庞大的压力如同五岳压在其身上,房玄龄从来都没有感觉自己这么累。

“玄龄怎么了?有事就说吧,”沉默了一下,楚霸王李承训便是看着房玄龄开口说道,其实从房玄龄疲惫的神色上他就察觉到了一些。

只是此时此刻楚霸王也是没有人可以用,只能拿着房玄龄用了。虽然太子李建成与秦王麾下。智谋之士不乏其人。但是李承训并不想过早的启用他们,比如王圭。魏征,长孙无忌等人。

“王爷北方之地辽阔宽广。臣下能力有限,还请王爷派遣官员与臣共治。”不愧是多谋的房玄龄,多少年的修养就在这一刻体现。说起话来循序渐进,逻辑合理,让人闻之便心生好感。

“嗯,玄龄所言却也是实,这些日子却是让玄龄受累了!”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房玄龄说的话,与此同时对于房玄龄给与了一番赞美以及肯定。

听到房玄龄的这一番话,李承训立马就明白了。这件事情必须要解决,一刻也不能在拖了。可是对于其他人,李承训没有那个足够的信心,除了房玄龄与魏征还好一点之外,其他人不是野心大的逆天,就是五姓七望的人。

在势力很浅的河北,楚霸王绝对不会允许五姓七望的势力渗透。他的北方必须要足够干净,只有这样的北方才能作为攻打高句丽突厥等地的后勤保障地。李承训可不愿意自己如同隋炀帝一样,栽在五姓七望的手上。

杨广三征高句丽。直接是给了楚霸王启示。五姓七望这群人只有自己的利益,在其心目中根本就没有国家的存在。拿着国家的粮饷,为自己谋私利。这便是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原始嘴脸。

想到这里。楚霸王眸子一阵闪烁,房玄龄的要求让他着实为难。思考了半天之后,抬起头看着房玄龄道:“玄龄。你也知道本王的根基之地乃是在南方,在北方没有足够的根基。所以在这里本王也不敢轻易使用五姓七望的人。”

李承训的说话得到了房玄龄的认同,对于楚霸王李承训为人房玄龄还是清楚的。知道其所言不假。五姓七望的人现在开始启用,必然会形成一颗大的毒瘤。

一时之间,难以根除!

轻轻的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滋润了一下干涩的喉咙,楚霸王盯着房玄龄道:“如今的情况却是很艰难,但是玄龄,正所谓贫寒出人才,这个时候的一点苦难都只是暂时的。只有经历过了这种苦难你才能成长,为本王分担更多的事情。”

李承训这个时刻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这样了。对房玄龄许以重利,先安抚了房玄龄在开始想办法。听到楚霸王的话房玄龄心里一苦,既然楚霸王已经这样的说了,就等于是拒绝。

之所以如此委婉只不过是考虑自己的心情而已,房玄龄抬起头看了一眼楚霸王,迎着李承训的目光苦笑道:“既然如此,霸王有难处的话,就当臣下没说过罢了!”

看着这个样子的房玄龄,李承训心里也是一阵好笑。谁能够知道大唐以后得宰相,现在居然是这么个德行。这个世界上还有害怕权利过大的人。嘴角一动,神色变得玩世不恭了起来,李承训看着就要起身告辞的房玄龄开口道:“既然玄龄感觉到了压力,本王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就让魏征前去帮助你处理政务,等到时机成熟,本王自会的从南方调集地方官员北上充实,玄龄你大可不必担心。”

“多谢霸王体谅,臣感激不尽!”房玄龄听到这意外之喜,心里也是高兴非常,朝着楚霸王行了一礼就转身离开了。

房玄龄一走,就留下了李承训一个人。这个时候的楚霸王并没有闲下来,相反的却开始了最忙碌的时间段。接下来的时间,楚霸王需要确定对于河北军与山东军以及晋阳军整编事宜。

对于将河北军与山东军整编与党卫军还是国防军,楚霸王反而是拿不定主意了。盯在资料上,眸子闪烁着光芒,楚霸王思考了良久之后便是决定将这些军队编入国防军。

不管是山东军还是河北军甚至于晋阳军,相互加起来也不过是十万大军不到。再加上自己亲自率领北上的十万国防军,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国防军的力量在河北暴增一倍有余。

二十万国防军,再加上即将由李一率领北上的二十万党卫军,这样一来南北兵力部署就彻底的达到了平衡,也算是彻底的完成了。无论是南北兵力达成了平衡,就算是党卫军与国防军的力量也得到了平衡。

如此一来北方必将稳如泰山,有着党卫军与国防军坐镇,五姓七望的人是不可能铤而走险的。

“来人!”

李承训一声呼喊,顿时引起了门外护卫的警觉,连忙匆匆而入,朝着李承训恭敬一礼道:“王爷?”

抬起头看了一眼神色恭敬的李十八道:“十八,去将陈墨找来,本王有事相商!”

“是,王爷!”

看着李十八转身离去,毫不拖泥带水,李承训也是满意一笑。燕云十八骑这支由他亲自培训而出的魔鬼之师,对于他的帮助太大了。有的时候燕云十八骑的作用,比一个军还要有价值。

“报告王爷,卑职陈墨求见!”

就在楚霸王李承训陷入思考的时候,门口突然出现陈墨的声音。李承训从思绪中抽了回来,朝着门口点头道:“进来吧!”

“是,王爷!”

“咯吱!”

随机陈墨便是推门而入,看着走进来的陈墨,李承训挥手让其坐了下来以后,便是开口问道:“陈墨,河北军队的整编工作进展的怎么样了?”

“报告王爷,卑职已经将河北军四万人,山东军三万人,晋阳军三万人彻底的整编在了一起,一共总计十万大军。卑职正打算向王爷报告此事,同时询问接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