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李承训 >

第10部分

大唐李承训-第10部分

小说: 大唐李承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身!

躬下身子行了一个礼道:“臣杜如晦愿为公子驱策!”杜如晦终于行了臣子礼,李承训看到眼里只觉得神清气爽有点像喝高了的感觉有着飘飘然。

“杜大哥请起!”李承训坦然的受了这一礼,因为这是认主礼,不可废!然后一把拉起杜如晦看着杜如晦的眸子真诚的道:“今日我李承训发誓今生绝不负你杜大哥!”

……

“杜大哥对于这一次募兵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李承训心里知道一人智短两人智长的道理,更何况这杜如晦还是和要脑子出身的,更加的彪悍!喝着茶心里有着一抹期待,这是自己的第一直武装自己的第一个谋士!

天下我来了!

“训少,既然唐王给了你编制就意味着他很看好你,也不会出现出尔反尔的情况。”杜如晦看着李承训仿佛看出了李承训的担忧道,喝了口茶继而:“唐王既然给了你八百军队自成一部的承诺却没有给你兵马说明唐王是让训少你培养心腹!”听到杜如晦的深刻见解以前不懂和质疑的问题豁然开朗迎刃而解,这个时候李承训真的很庆幸自己收服了杜如晦。

“杜大哥你继续,不要管我!”李承训心里被杜如晦刺激的痒痒,却发现杜如晦这厮在哪里一个劲儿的品着茶神情悠闲的笑着,一副怡然自乐的态势。显然是给足了自己时间让自己理解和明白,隐秘的白了白杜如晦赶紧催促道。

“哈哈,训少太心急了!”杜如晦虽然带着玩笑心里却是充满了真情实意,在这短暂的接触里杜如晦发现李承训有大志,有眼光,有决断,整整一个帝王之才。但是却有着两个不大不小的缺点!第一李承训年仅七岁缺乏诚信力,第二也是最重要李承训做事情太急了!

李承训给杜如晦的感觉就是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拉着拼命三郎的架势追赶着什么目标似的!而且李承训做事总是抱着一个目地,太过于有针对性。的杜如晦看着没有理解自己话中含义依旧一脸急迫的李承训隐晦的摇了摇头在心里面叹息了一声。他总觉得这样的李承训太过于锋芒毕露,这是不好的,致命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脸急切的李承训不知道杜如晦心里所想,故而没有听懂杜如晦隐晦的指点。其实就算知道了李承训也会心里一笑置之的,毕竟杜如晦不是李承训,不是从后世而来清楚的知道着自己必死的结局。但是这一切李承训还不能说,就说杜如晦挑明了问也不能告诉杜如晦。

穿越这逼事可是人的专利啊!别人不懂也没时间涉及。

“既然是八百就意味着这支军队是训少你的私军,最大的意义在于保护的安全!”杜如晦看着李承训轻轻的道:“想必训少也在奇怪李渊怎么会如此大方直接让你拥兵八百了吧?还有你的那些叔叔兄弟都没有发表反对意见?”李承训深深的看了一眼杜如晦心里大是惊讶,这名传青史的智者就是不同凡响啊!居然从这么这么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得出了这么多的结论,太过骇人听闻了!

“嗯!杜大哥说的是!这确实小弟的一大不明之处,不过听杜大哥一席话小弟确实了解了,明白了不少!”人才,大才,要重用,要让他知道你对他的推崇,这样才能让麾下人马效死命,忠心于自己。李承训前世可是受过无数典籍熏陶的二十一世纪的五好青年自然深深的懂的这个道理。

果然听到李承训的称赞和推崇杜如晦嘴角掀起一抹可有可无的笑意,显然心里是十分的满足:“八百军队在这乱世犹如一粒粟太过于渺小,就算你把它投入这战争的火炉里也掀不起任何风浪!但是八百精兵可就不在这个范围内了!八百精兵有时候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向!既然限制了数量,我们就用质量来弥补。”

“打造出一支无敌精兵,一如曹操的虎豹骑,刘备的白耳兵,高顺的陷阵营,鞠义的先登死士一般,百战百胜,震慑天下!”杜如晦不愧是这个时代的绝顶智者连这种质量弥补数量的超时代理论都提了出来,当真是让李承训吃了一惊一点也不敢在小觑古人!

不过杜如晦提出的建议和自己不谋而合顿时让李承训有了想法对着杜如晦道:“杜大哥之想法和小弟不谋而合,这募兵之事就交给杜大哥了!”李承训站起来看着窗外的阳光只觉得温暖无比,张开手臂做怀抱状享受着天下在手的感觉:“杜大哥这次募兵就多募十八个,小弟有着大用!”

“训少放心,我杜如晦必定竭尽全力!”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李承训笑着道:“去吧!杜大哥我相信你的实力!未来这片天底下一定有着你杜如晦灿烂的一笔功绩在史册上褶褶生辉,名传后世!”

……

送走了杜如晦李承训却没有一丝的轻松的感觉,因为接下来的活计才是最重要最难办的!思索了一下李承训朝着门外喊道:“陈墨去请本少的舅舅来一趟,记着速度要快!”李承训没有办法了,如今这兵荒马乱的自己上哪儿找金银粮草去!最后李承训将目标打在了自己舅舅王兼的身上。

王家是商业家族李承训相信可以帮助自己渡过这一难关!心里充满着没有钱的苦涩,李承训无奈的笑道:“后世身为特种兵王没有李刚那般的老爹,身为男儿身也没有干爹,更加举目无亲没有资格成为富二代,一生都为了钱而奔波劳累!活着枪林弹雨的日子,不料想穿越这隋末本以为会宏图大展,瞬间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却不料还是和前世一个求德行!”

“看来本少也是时候搞点副业了!不然这样下去非穷成傻逼不可!”李承训嘴上刚说完心里就开始了盘算做什么生意在这乱世可以挣大钱心里愣是没有个主意,烦躁无比之下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顿时一切烦躁通通的消失了,李承训双眼冒光的盯着手里的茶水,仿佛盯着金山银山恨不得狠狠咬一口。

这个时候李承训很想扇自己一巴掌,坐拥如此金山银山居然还让钱给坑成了这份模样,当真是丢人丢到了刘姥姥家还没有找到自己家门!

这一刻李承训心里的赚钱计划终于成型了,以炒茶为骨白酒为血建立青楼,大量的资金周转下迅速扩张形成明面上的情报网,遍布全国监视天下!

PS:剧情正式展开,一笑急需支持!推荐,收藏,窝都要!

第14章 太原风云

617年。

大隋最后的荣光随着杨广的龙舟葬送到了京杭运河两岸,也许那累累白骨还曾记住杨广的英容俊貌,也许那京杭运河岸边遍植的扬柳如今依旧不解风情。

十二月份了,寒雪飘零染白了无艮的大地,连年征战,百姓惨死,路有冻死骨,千里无鸡鸣,易子相食!也许就连上天也看不过去这连二赶三接连不断的战争,罪恶!为了洗刷罪恶,为了这个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长存今年的雪下的比往年更大一些。

多事之秋!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自称太守。为了立稳脚跟,他派遣使者依附于突厥。隋雁门郡丞陈孝意、虎贲将王智辩合兵征讨刘武周,将他围困于桑乾镇。

刘武周援引突厥骑兵共击隋军,王智辩兵败被杀,陈孝意奔还雁门,被部下所杀,献城于武周。刘武周趁势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为了取得突厥进一步的扶持,刘武周将俘获的隋汾阳宫宫女献给突厥,突颜始毕可汗以战马赠与他。刘武周于是兵威益振,攻陷定襄,又回军马邑。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送他“狼头纛”。

得到突厥可汗赠送的狼头纛和战马卖国贼刘武周势力大增,态度嚣张跋扈,不放天下人于眼里。自以为外有干爹始毕可汗撑腰激情四射,没有豪杰附会兵强马壮傲视无双。打算陈兵太原,夺取太原之后南向而取天下!

十二月中旬临近年关的时候这个所谓的定杨可汗为了称霸天下的野心强自征召两万,始毕可汗助阵三万合并五万号称二十万陈兵太原一举引动了天下风云。

这是隋末诞生的两大军阀两大势力之间出现的首战,群雄无不关注,极其的亢奋。天下就这么大,蛋糕就这么甜不够分怎么办?答案肯定不是凉拌而是用实力说话,谁的势力强谁更有资格为王!实力大就是道理,这是乱世的法则!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违背者、死!

就在李渊同志准备着过大年搂着老婆甜蜜之余享受享受一下儿孙天伦之乐时,一道晴天霹雳从空中而降将沉侵在喜悦中的李渊打蒙了。刚才还沾沾自喜的站在天堂挥斥方遒一张密信的工夫就来到地狱遭受折磨了,这种天堂到地狱的强大反差可以将一个人折磨到死,精神崩塌成为白痴!

刘武周陈兵太原!

这七个字犹如七柄利剑闪烁着凌冽寒光刺的李渊有些睁不开眼有些恍惚,不过。李渊到底是一代开国之君,一世枭雄内心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转瞬间几个变脸绝活闪过就压下了自己的情绪任在内心深处波澜起伏波涛汹涌而不管不顾。

李渊心知自己绝对不能乱,这一刻在这长安自己就是所有人的主心骨。更是三军统帅,灵魂人物,一旦自己表露出一丝一毫的不妥就会造成人心惶惶,军心不稳的混乱现象。翻开奏折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太原城的详细情况,李渊此刻心乱了,根本觉得自己做不出什么英明的决策!

刘武周自马邑起兵两万进驻并州黄蛇岭,突厥始毕可汗出兵三万陈兵榆次合并五万兵峰甚盛。太原岌岌可危!李渊此刻心急如麻心里怒吼不已:“我大隋都这么乱了你始毕可汗凑什么热闹,我李渊人小体弱经不起你这马背上长大的混球的摧残!”理解不了明明和始毕可汗有所联系,却为什么突然间始毕可汗联合刘武周进犯并州打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但是被人在家门口耀武扬威这口气如何能忍,就算自己能忍可是并州百姓天下百姓又如何看待我李渊!愤怒将手里的密信扔在桌案上怒气勃发的道:“着右领军大将军李世民为元帅,裴寂刘文静为军师统兵三万支援并州!”随手将桌案上的密信扔给了李世民道:“自己看吧!怎么打本王不管只要你守住并州不失就是胜利!”

……

天下风起云涌,战火即将点燃!但是这个我们的李承训同学没有半点关系,一无人脉二无实力的李承训自然而然在情报上苍白无力无法知道朝堂上发生了什么大事。正所谓不知者无谓!李承训提着毛笔不断的书写着,将自己准备来青楼的方案尽数的记下。

李承训打算以后世为榜样利用开连锁店的方式将青楼开至全天下,乱世争霸争的是浩瀚疆土,霸的是千秋万代,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字——钱!打仗就是一门烧钱的行业,俗话说的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李承训没有世家支持,没有家族力量可以借用只能利用超越时代的力量来聚敛天下钱财是自己成为天下财神去支援自己的战斗!

“承训不知你找舅舅有何要事?”就在李承训满脑子跑火车意淫着自己青楼业务席卷整个大唐、不、是席卷整个世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自己的青楼或者这般说更加贴切——只要有钱的地方就有就有自己的青楼!只要有太阳普照的地方就有自己的青楼的时候王兼和陈墨联袂而至,突如其来的声音将李承训从不切实际中拉了回来!

若干年后李承训的青楼事业的发展更是腾飞猛进,距离今天这个梦想只有一步之遥!

“舅舅你来了请坐!”李承训有求于人脸上挂满了微笑热情的起身招呼着王兼,端着茶壶温柔的开始给杯中注水抽空回头给了陈墨一个隐秘的眼神,继续专注于自己半桶水的茶道!陈墨会意转身走出门外静静的守候,王兼煞有兴趣的盯着李承训的动作有着好奇和探知欲。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李承训手里的活计慢悠悠的进行着没有一丝的停顿嘴里却是猛然间说出了这些话供王兼品味,王家作为强大的商业家族他的家长肯定必须有着常人无法拥有或者比拟的商业嗅觉。

“舅舅这是外甥发明的炒茶以及茶道,请舅舅品尝!”指尖轻动将手边的一杯茶轻轻推到王兼的面前道!李承训不光打算到王兼这里获取八百军队最近的粮草和军饷还打算和王兼做一笔生意,一笔大大的生意——将整个王家捆绑在自己的战船上一路前行的划时代生意。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