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我的长孙皇后 >

第113部分

我的长孙皇后-第113部分

小说: 我的长孙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我一直没有妥协的意思,他只好‘噗哧’一笑,揉着我的肩笑道:“好好好,看也不要紧。反正他们都不如我。”

真真的自大自恋狂,我好笑的捶着他的胸口。问道:“这候君集时隐时现的,到底忙些什么啊?”

“从长安到太原这一路,会经过8个山寨,这些山寨大王可都不是好惹的。你猜猜,我们这般招摇的赶着几车货物却未有遭劫,是什么原因?”

看着他噙着的笑,我恍然大悟,“你是说……候君集?”

轻轻的弹了弹我的额头,李世民看向候君集的方向,似解释似说明,“他出现在我们的视线范围是告诉我们可以安心上路了。我坚信,最后的一个山寨已被他摆平,我们可以放心的走最后一段路。”

“你这般信他?”

“有的人,一见便知能不能用。有的人,即便在你身边一辈子,却不一定是你要用的人。”说到这里,他的唇角染上笑意,若夏天的荷开在水中荡漾,“就像你。我一见你便知以后你会是我的夫人。所以对于别的女人,我从来不屑。”

这话听在耳中,怎么听着怎么舒服。我就如那些情窦初开的小女生,情不自禁的就陷在这漫天的情话之中……在21世纪,有人说‘情话是废话’,可如今我怎么听着这些废话是如此的中听?怀真,如果你知道我终于情窦初开了并且这般心满意足的似小猫般的乖顺,你的下颌会不会掉到胸前?

“想什么呢?”

“二郎,如今我们一路平安无事回到太原,这其中有候君集的一份功劳。而这份功劳是他送给你的见面礼,是不?”

他低头在我的头顶上蜻蜓点水般的一吻,“聪明。”语毕,他摆了摆手,示意车队的队长可以启程了。

静静的坐在马车前室,看着太原城门越来越近,我‘噗哧’笑道:“一路行来,那8个山大王眼见这许多的物质却不能抢,肯定气得吐血。只是你……未免太过张扬了些。”

“你懂什么?世族大家最讲忌讳。我原来单身可以置之不理,如今有了你就得为你考虑。这送礼可是一门大学问,一如给人看病般得下猛药,一次到位最管用,不管是哪个叔叔、伯伯、婶婶、奶奶的,从此以后看你的眼光都会不一样。”

“这么说来,你是为了替我长脸?”

他刮了刮我的鼻子,笑道:“替你长脸不就是替我长脸?替你长脸不就是替长孙家长脸?这人情事故方面,我比你懂得多。”

接着,他讲了许多他如何哄得李家宗族的族长疼他,独孤老太君宠她,窦氏爱他的一桩桩往事,“正是有了他们的蔽护,爹才对我处处妥协……”

想着一代开国皇帝李渊在儿子面前吃瘪的神情,我不禁低头闷笑起来。

“观音婢,不许笑。我说的你都得记清楚了,有益无害。”

一个清贵派的纨绔子弟为了不让我受丁点委屈,宁肯摇身变做一个唠唠叨叨的婆婆……心生一股感动,我轻轻的偎在他怀中说道:“二郎,有你在我身边,我什么都不怕。”

闻言,他略抬着唇角,睁着极俊的眸,又是得意、又是欣慰的看着我。

一如李世民所料,最后的这段行程相当顺利。

再次看到‘太原城’三字,心中升起异样的感觉。

这是我第三次进太原城,而这一次,终于有种回家的感觉。

身边的人反倒没有了方才的兴奋、激动,只是默默的转身看向车队后面的候君集。

他们二人的视线很是交流了会子,接着,嘴角染上一抹笑,李世民轻抬手指了指远处的亭子。

候君集二话不说,抬步往亭子方向走去。

“你在这里等会子。”

说话间,李世民撇下我亦是往亭子而去。

许久之后,二人往我所伫立的方向行来。

候君集一如以往般,身姿笔直,只是唇角不再似以往般紧抿,而是挂着浅浅的笑意。而李世民呢,他的脸上一派意气风发。

看得出来,候君集笑是因了他有用武之地,而李世民的意气风发是因了他的人生初步规划正式的拟上了日程。

第二卷 观音婢 063章 凤初啼7

傍晚,夕阳染红了西方的天空,也染红了太原城的大小角落,本一番肃穆庄严之景,但因大街小巷静得出奇,令人心生一种诡谲之感。

宵禁么?看天色尚早,哪有宵禁的道理?

蹩着眉,李世民紧了紧我的腰,“观音婢,不要离我太远。”语毕,他冲着候君集的方向摆了摆手。

候君集略点头,灵巧的身姿消失在了重重屋脊之中。

看着家家户户紧闭的门窗,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我心中升起忐忑:难道多年不见的忍者再度出现?!再或者已然屠城了?!

不可能啊,城门明明有士兵把守,只是检查得比往日严了许多,若非有守兵认出李世民,我们这一行人均进不了城。

一路亲自赶着马车,一路不时的环顾左右,此时的李世民似一只将要出猎的猎豹般,竖着他一身的警惕。

车轱辘声碾过太原城中青石铺就的街道,当我们出现在李府的门前时,候君集再度出现在我们身边,向着李世民的方向摇了摇头。

李世民支手摩挲着下颌若有所思,半晌方道:“看来,不是城中有事。”

说话间,李府的大门打开,那守门的老者一见李世民,神情由呆滞变得激动难忍,“二少爷回来了,二少爷回来了。”语毕,踉踉跄跄的往院子中跑去。

不一时,窦氏、元吉、郑盈盈等人已是相继涌出。

潇洒的跳下马车,李世民携着我来到窦氏面前。

匆匆间一应礼节过后,李世民急问:“娘,发生什么事?”

“你察觉出来了?”

见李世民点头,窦氏这才将太原城中这两个月发生的事简短的讲述了一遍。

原来,近段时日,太原城外的关帝山中聚积了一股由数万人组成的农民军,农民军领袖名唤历山飞。

“如果说这历山飞原来是小打小闹的打家劫舍的山大王,你爹不将他看作一回事也便罢了。可万不想这历山飞居然看中了太原这片地儿,我们没去剿他,他居然集结着他那数万人马打到了太原。”

如今隋之大地上可谓遍地狼烟,各地物质奇缺、饿殍遍野。太原兵精粮足,被历山飞看中也不是没有道理。

我思绪间,只听窦氏继续说道:“那历山飞哪是你爹的对手,不出两日便被你爹打得丢盔弃甲直往关帝山老巢逃去。”

“爹呢?趁胜追击去了。”

“可不?”说到这里,窦氏眼有浅泪,“你爹那脾性……能够直捣黄龙的事他向来不会放弃,再说他也想将历山飞的人马一鼓作气悉数剿灭在关帝山,让历山飞无任何喘息之机。可万不想……万不想你爹中了历山飞的诡计,被那历山飞的数万残兵包围住,如今三天三夜了,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三天三夜?难怪素来坚强的窦氏如今变得郁郁寡欢、粉泪盈盈。21世纪也有黄金72小时之说,如果有水补充倒也罢了,如果连水都没有,那李渊就凶多吉少了。按常理推算,趁胜追击之人不会考虑太多,只怕粮草均不足!

李世民脸色遽变,伸手揽过窦氏入怀,轻轻的拍着,“元霸呢?没有跟着爹吗?”

“跟着呢……”窦氏说到这里,声音都有些哽咽了,“可那终究是数万人马,三天三夜的,如果是车轮战,你爹和元霸如何受得了。”

是啊,元霸再勇猛,如何受得了车轮战之苦?想到元霸最后的死因,我看了看天,心中一阵阵的发怵:但愿,但愿不是这一次。

“大哥呢?大哥在哪里?他没发兵救援?”

“你大哥镇守关东,如果他挥兵前来相救,那夏王定然会趁机占去关东之地……”

就算李建成举兵前来相救,就算救出了李渊,但失了关东守地的李建成仍旧会被杨广治一个失职之罪。更可怕的是,李建成不听诏令就举兵回太原可是犯了兵家大忌,定会被皇家忌讳。失职之罪尚轻,若冠以私自调兵、拥兵自重的罪责……那个时候,就算李渊被救了出来,但等待着李渊父子的仍旧是斩头之罪。

所以,就算忍得内伤,李建成如今只能按兵不动。

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李世民咬牙问道:“爹带了多少人马去围追?”

“三千。”

我和李世民同时失声惊呼,“三千?”三千如何是那数万人马的对手?何况是被团团围住?我恍然大悟说道:“如此说来,历山飞是故意佯败,故意诱爹入埋伏圈。”

“可不是。所以,担心历山飞还有别的人马趁虚而入,我不敢让那剩下的守城之兵去替你爹解围。如今我慌乱无主、左右^不是……已失统帅之智,只好让药师、红拂夫妇领兵守城。我就是怕,怕我下了救援的令啊!否则,你爹若得知我为了救他而丢了太原城,必会恨我不知孰重孰轻。”

难怪我们进城时守兵检查得极严,也难怪那认出李世民的守兵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想必是想告诉我们军情但又担心多嘴,是以没有说。

“娘,别难过。”替窦氏轻轻的擦着眼泪,我又安慰说道:“爹一生几无败仗,定会出其不意以少胜多,那历山飞定不是爹的对手。”

虽如此说,但我心亦有忐忑,毕竟我的到来就是个异数,也不知是否天数有变再或者这历史轨迹要发生变化,也不知李渊到底能不能够逃脱此劫。

“好孩子,你爹不比以往年青气盛之时,娘的心总有些不安,再说……”

不待窦氏将话说完,李世民翻身跳上白蹄乌,“娘,你放心,儿子这就去将爹和元霸救回来。”

“二郎,别。”窦氏急急拉住马缰绳,说道:“你一人逞匹夫之勇如何救出你爹?别白白的将小命搭进去了。说不定一如观音婢所言,你爹和元霸他们马上会杀出重围来的啊。”

不管做什么事,他总喜欢冲在最前面。如果是他心中已有了主意,十匹马只怕也拉不回。知道李世民此时心中戾气极重,窦氏只怕是劝不住的。我亦是上前拉着马缰绳说道:“二郎,你救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得有个计较才是。”

“计较?”

“一如娘所言,你一人去如何救爹出重围,平白让娘又担上你的心。我看,这样吧,你再聚积一些人,好好商量商量。”眼见他不屑的竖起眉头,我急忙说道:“对了,你的巨阙天弓呢?好歹也将它带着,有个保障。”

李世民一愣,接着他的嘴角染上笑,向一直呆呆站立、久不作声的元吉说道:“元吉,你去将我的巨阙天弓和天箭拿来。”

眼见着元吉‘诶’了一声招呼着几个家仆取天弓、天箭去了,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看着那群家仆的背影,“娘,府中家丁有多少人?”

“一百余人。”

脸上扬起胜券在握的笑,李世民吩咐着候君集,“去,陪李伯将这一百余人都组织起来。你要将他们的脸都认仔细喽。”

能够陪着李世民回来的必然是极得信任的人,一如现在领兵守城的李靖、红拂夫妻。所以管家李伯也没多问,迳自带领着候君集组织人马去了。

窦氏明了爱子要带这一百余人去救人,不无担心,“二郎,不够,这些人远远不够。他们可都是我李家的忠仆,有家有口的可不要枉送了性命。你爹和元霸虽然危险,但他们身边好歹有三千人马,依你爹的谋略、元霸的勇猛,他们会想出突围的办法,我们再等两天,再等两天啊!”

“娘。正因了爹手下有三千兵马,所以他们的粮草不够啊。再等两天的话,他们都饿得不能打仗了。儿子带家丁前往,趁着爹和那些士兵尚有力气,正好和爹里应外合,杀退贼匪啊。”

知道李世民说得有理,可又担心李世民也陷进包围圈,窦氏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见状,我心念一动,想起《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坡智退曹兵一事,是以急急看向李世民,“二郎,虽有巨阙天弓、天箭,虽有百余家丁相助,但对于围得水泄不通的军营而言,不过是石头扔进大海,激不起一丁点波澜。”

一边轻抚着跨下的白蹄乌,他一边倨傲说道:“放心,依巨阙天弓、天箭之威,依我李家家仆以一挡十之勇,定能震慑一方,撕开一个缺口,冲进重围,救出爹和元霸。”

“你真能保证冲进去后还有余力冲得出来吗?你真能保证冲进去后能够和爹的人马汇合吗?”

因等着巨阙天弓,还要等着候君集招集人马,李世民很有闲心的跳下马背,戏谑的看着我,“观音婢,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如今事关生死,不能再如以往般因了不想出风头而事事压抑,该出手的时候就得出手,是以,我豪不犹豫的说道:“疑兵之计。”

眸似夏日寒星,亮晶晶的看着我,李世民问道:“什么疑兵之计?”

“虽然你只有一百余人,但却要让历山飞觉得你带了数万的人马。”

轻轻‘哦’了一声,李世民煞有介事的看着我,“然后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