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222部分

大唐天下-第222部分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此处,略一停顿,接着道:“为帝者就是要打造一座永不倾覆的大殿,而不是一把伞王忠嗣固然了得,已然立下大功,李昌国虽有平定吐蕃之功,仍是与他有差距若击破大食这一战由王忠嗣统兵出战的话,所有的功劳都为王忠嗣所得那么,大唐就不会是稳固的大殿,不过是一把伞罢了”

李亨眼里精光暴射,似有所悟

“生老病死,福兮祸兮,人生之常一旦王忠嗣发生意外,大唐不是折损一根擎天之柱么?而太子为了全情谊,恰恰把大唐打造成了一把伞,而不是一座大殿,王忠嗣这根伞柱一折,整把伞就无用了,大唐也就危矣”李泌的声调转高,具有振聋发聩之效

李亨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大唐之所以兴盛,就在于大唐有很多人才,太宗皇上时,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开元之际有很多贤臣良将,这是大唐强盛的根源所在,还请太子谨记”李泌的声调有些尖细了

“谢先生教我”李亨双手抱拳,冲李泌深深一揖

按照李亨的想法,他想全情谊,让王忠嗣统兵出征,那样的话,对王忠嗣个人是好事,对整个唐朝却是没有好处一旦王忠嗣出事,整个唐朝都会受到震荡谁敢保证不生病,不英年早逝?

没人敢说那个话

若是击破大食一战由李昌国统兵的话,就会在王忠嗣以外再打造出一根擎天柱那么,唐朝就会有两根擎天柱,即使一根出了问题,不是还有另一根么?

这才是最好的处置之道

“父皇是在告诉我,要我与李昌国多加亲近,建立情谊,拉近彼此间的情份”李亨是个明白人,很快就明白了李隆基的用意

“没错,陛下是这意思”李泌重得点头,很是欣慰道:“正是因为如此,殿下为李昌国之事求见陛下,让陛下格外欣慰,才与陛下说了那么多话同时,陛下也在借这机会,传授太子帝王之道”

李隆基的帝王之道让人叹服,李亨大是折服,道:“我一定要多学学,定不让父皇失望走,我们去见李昌国”

“这个李昌国大名在外,我也想拜访呢好,就一道”李泌是个爽快人,痛快的答应

李亨一声令下,备下一份厚礼,与李泌离了太子府,直奔李昌国府第

李昌国府第外,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不少大臣挤少一团,求见李昌国

康德带着亲卫拦在门口,不准群进去

“我要求见李将军,烦请通禀这点小意思,请笑纳”

“我三次求见李将军,真心实意要与李将军结交,你就给我通禀一声,好不好?”

群臣把唐德他们围住,说好话的有之,送礼的有之,威胁的也有不过,不管他们怎么说,康德他们就是不允许进入

没办法,自从李昌国回到府第后,就是门庭若市,前来结交的大臣多不胜数,这个还没走,后面的又来了;走一个来一双,走两个来两双,弄得李昌国无可奈何,只得下令谢客,不放他们进来

李昌国奇功薄赏,赏不及功,然而,群臣都看出来了,李隆基对李昌国的欣赏有增无减,李昌国高升只是时间问题,谁也不愿走,非要见到李昌国

如此一来,李昌国的门前就是这般热闹,比起菜市口还要热闹

三个读书人挤进来,为首的一个三十余岁,容貌清矍,给人一股清之感,冲康德见礼道:“烦请通禀李将军,杜甫求见”未完待续)

第六十章群英聚

第六十章群英聚

杜甫身上的衣衫很破旧,补丁撂补丁,也不知道有多少补丁。唯一值得称道处,就是洗得干净,穿在身上,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纵然如此,让人一见便知这是个走投无路的穷读书人,不少官员喝斥起来:“哪来的酸儒,还不快快走开。你也不睁大眼睛看看,这是何处地方?这是李将府第,也是你这等人能来的?”

“这年头,酸儒们只会掉文,让人的牙都酸了。他们的眼睛没有长在脸上,而是长在裤裆里,看不清楚地儿。”

那么走投无路的读书人就会托门子,投递名剌,冀求为权贵欣赏,获得一条出路,这在唐朝非常普遍。更要命的是,杜甫这些年困居长安,忙着求生,今天找门路,明日托门子,让他心里难受。

听了这话,杜甫的脸一红,非常气愤。

他还没有说话,随他前来的两人就为他鸣不平:“你们狗眼看人低,子美大才,你们不识,有眼无珠。”

“什么?你们敢骂我们有眼无珠,你找死?”这些官员有身份,有地位,有爵位,哪会把杜甫三个穷读书人放在眼里,喝斥声响成一片。

“拿下,送交官府。”更有官员不打算放过三人。

一群如狼似虎的家丁,把杜甫三人围在中间,就要行凶。

“住手!”就在这时,只听一声断喝响起,只见康德大步而来。

“康大人,他们在李将军门前喧哗,对李将不敬,我们代李将军处置。”官员们陪着笑脸讨好。康德是李昌国亲卫队的队长,很得李昌国信任,这些官员哪敢惹。

“李将军的事。用不着你们插手。”康德却是不领情,来到杜甫身前,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杜甫:“你就是杜甫?”

声音很大,如同雷霆,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你知道我?”杜甫有些发愣。瞧康德这副情形,分明就是早就知道他的名号。问题是。杜甫没有什么名声,谁能知道他啊。

“我当然知道。哪会不知道你杜甫。”康德的回答更加响亮。

刷的一声,杜甫的脸红赛过鸡冠,讪讪的很不好意思,道:“没什么事,我告辞了。”

杜甫这些年困居长安,四处奔走,为的是求生。瞧康德这副样儿。分明是知道他的不雅名声,在取笑他,才气高绝的杜甫哪里受得了。

随他前来的两人大为生气,瞪了一眼康德,冷冷的道:“久闻李将军有识人之明,却未想到,不过如是。”

“闭嘴。李将军也是你能说得的?”一片喝斥声出自群臣之口。

“你莫走啊,你走了我可要倒霉了。”康德忙拦住杜甫三人。

“你莫要欺人太甚。”杜甫的火气上来了:“我杜甫虽然穷困,却还有三分傲骨,绝不会让你得逞。”

“谁要为难你了?”康德一愣。颇有些想不明白,陪着笑脸道:“杜先生,你要是走了,李将准打我板子不可。你就行行好,留下来吧。”

康德是李昌国跟前的红人,谁见了都得礼敬三分,他却向杜甫这个穷读书人陪笑脸,身段放得很低。所有人都愣住了。

“我有没有看错?不会是我的眼睛有问题吧?”

“他怎么会向这个酸儒陪笑?”

群臣又是一片议论声。

杜甫也是愣住了,打量着康德,只见他脸上的笑容很真诚。绝不似作伪,迟疑着问道:“这话怎讲?”

“杜先生有所不知。李将军天天念叨着你呢。李将军初到长安时,与李翰林一道寻找你呀。”康德忙解释,道:“若是李将军知道你到了府前,又离开了的话,我这板子吃定了。”

康德是李昌国的红人,谁见他向人陪过笑脸,讨好似的解释过?群臣又觉得不真实。

杜甫先是一愣,继而就是大喜,问道:“真的?”

“当然是真的!”康德想也没有想,大声回答:“当初我随李将军一道去的,这能有假么?”

“太好了!”随杜甫来的两人齐声叫好,一脸的喜色。

“有请烦为通禀!”杜甫忙道。

“你请进,不,麻烦你们稍等。”康德有些语无伦次,道:“以我对李将军的了解,他知道了一定会很欢喜,会亲自前来迎接。”

“这可不敢。”杜甫是有求于李昌国,哪敢劳动李昌国前来迎接?杜甫不过是一个穷读书人,而李昌国是望重天下的名将,两人的身份地位差得太远了,杜甫不敢奢望。

“等着啊。”康德叮嘱一句,快步进府。

李昌国和高妙丽两人正在品茶,调笑,见到康德快步进来,问道:“有事?”

“将军,杜甫来了。”康德忙着回答。

“杜甫?哪个杜甫?”李昌国寻找杜甫多时,都没有找到杜甫,乍闻杜甫来了,还没有反应过来。

不对怪李昌国,实在是杜甫来得太过突然,一时难以反应过来。

“还能有哪个杜甫?就是将军念叨的杜甫,李翰林的至并好友啊。”康德忙解释一句。

“杜甫!”李昌国猛然反应过来,一蹦老高,短案上的茶盅飞出老远,砸在地上,茶水四溅。

“他在哪里?快说。”李昌国出手似电,一把抓住康德,眼睛瞪圆,催促起来。

“就在门口呀。”康德忙道。

“走,我去迎接。”李昌国快步而出。

“就知道你会去亲迎。”康德嘀咕一句。

“杜甫来了?”高妙丽虽然没有见过杜甫,也不知道杜甫的大名,不过,她相信李白。被李白推崇倍至的人,会差么?

“不行,不行,不能这么去。”李昌国又停下来,道:“传令。大开府门,叫府里的人都出来,用最为隆重的礼仪迎接杜甫。”

府里所有人都出来相迎,这礼节太过隆重了,康德很是惊讶,忙提醒一句道:“将军,这是不是太过隆重了?”

“你懂个屁。”李昌国少有的爆粗口了。

杜甫是谁?中华民族的偶像级人物!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偶像极的有几个?就是秦皇汉武虽然为后人称道,却也当不得偶像级人物。而杜甫虽然不是帝王将相,却是当之无愧的整个民族的偶像。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李昌国的偶像,还是铁杆级别的。铁杆级别的粉丝马上就要见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李昌国能不给最为隆重的礼仪么?

“快去传令!”高妙丽唯李昌国是从,他说用最隆重的礼节就是用最为隆重的礼节。

康德不敢再问,忙去传令。不多时。府里的所有人都出来,站成两队,准备迎接杜甫。

李昌国把衣衫再三整理,再三确认没有问题,这才带着高妙丽,直奔门口。

“隆隆!”只开侧门的府第,终于府门大开。

等在这里的官员大是欢喜,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李将军终于要见我们了。”

“李将军这礼节太隆重了吧?府里所有人都来了。”

府门一开,府里人等列成两列,个个恭敬异常。一副有贵客到来的架势,这让群臣很是欢喜,以为李昌国要迎接他们。

以李昌国眼下的地位身份权势,能进入李昌国府里,就是天大的荣幸。更别说,还是如此隆重的礼节,谁个不欢喜?

“见过李将军!”群臣忙冲李昌国见礼。

李昌国只是冲他们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拘礼。就再无下文了。这让群臣大是惊讶,明明府门大开,一副要迎接贵客的样儿。怎么如此慢待自己?

难道李昌国不是迎接我?

东打量,西打量。除了杜甫这个穷读书人外,再也没有别的人,难道是迎接杜甫?

这不可能!

只要两个肩膀扛颗脑袋都看得明白,杜甫是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要权势没权势,要才学没才学,要不然的话,怎能不闻杜甫之名?

然而,让群臣想不到的是,只见李昌国快步来到杜甫身前,身子一躬,成九十度,冲杜甫见礼,道:“李昌国见过杜甫!”

“啊!”群臣个个撞鬼、遇邪的表情。

名重天下的李昌国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冲杜甫见礼,而且身段放得很低,身子都躬成九十度了,这是极为恭敬。

要不是他们亲眼见到,要是有人向他说这是真的,他们一定会扇人大耳光。

“你……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杜甫大出意外,愣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这是真的,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说话,才高八斗的诗圣竟然结巴了。

杜甫这些年困居长安,四处托门子,却是处处碰壁,遭人白眼,被人冷嘲热讽。依他想来,李昌国能见他,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了。哪里想得到,李昌国竟然以如此隆重的礼节迎接他,对他极为恭敬。

“使得,使得。”李昌国的声音很高,心里一个劲的吼:“诗圣啊诗圣,我终于见到你老人家了。你老人很忙,终于有空闲到我家来了。”

不需要想,任何一个现代人见到诗圣杜甫,都会如同李昌国这般激动。要是不激动,证明你不配为华夏子孙。

杜甫眼圈一红,差点掉泪。杜甫才高八斗,名垂千古的诗圣,这些年四处奔走,却是求告无门,受尽了冷眼、讥刺,李昌国以如此隆重的礼节迎接他,他哪能不激动的。

“这个……”李昌国很无语,诗圣竟然掉泪了,忙转移话题,道:“这两个是?”

“这是高适,这是岑参。”杜甫忙为李昌国引介。

“牛人啊牛人!唐朝的牛人真多!”李昌国的眼珠子差点砸在地上。

ps:今天停电了,下一章会更新得很晚。(未完待续)

第六十一章王忠嗣回京

。网第六十一章王忠嗣回京

高适、岑参是唐朝着名的边塞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着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